在備考過程中你做過哪些只是感動過自己的事,大家都暢所欲言說給21考研的同學們說說?

舒夢陽


我來分享一下自己考研的經歷吧。現在想想還記憶猶新。我是大三上學期就開始準備的。那個時候網絡信息還沒有這麼發達,去查一些考研的信息,買一些專業的參考書,都是跑去學校的圖書館的網吧查詢的。我最開始的想法,是想考中國人民大學的企業管理專業,因為有高中同學在那邊讀本科,想到弄參考會比較方便,後來同學不給力,沒有弄到,我就選擇了華南理工大學的企業管理專業。選擇這個學校有兩點考慮,第一是學校在廣州,算是經濟中心了,以後找工作會比較方面,另外一個就是華南理工是工科學校,企業管理專業是屬於文科,這樣搭配會比較偏門,會比較容易考,後來結果告訴我,大錯特錯,大家跟我的想法一樣,那一年報考的人特別多,分數比全國的分數線高出太多了。

在正式開始複習階段,自己算是比較拼命的,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差不多七點前就可以到考研複習課室,早上一般輪流安排兩項工作,要麼背政治,要麼背英語單詞,學習到中午十二點,去食堂吃飯,吃完飯繼續回考研複習課室,趴在桌子上睡半個小時,用水洗把臉,繼續看書,看到下午五點半,回宿舍洗澡,洗完澡後去食堂吃飯,吃完飯後直接回考研複習課室看書,看到晚上十二點,回宿舍睡覺。每天都是這樣。這裡補充一點,為什麼選擇先去洗澡再吃飯,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吃飯再洗澡,要休息半個小時才可以洗,這樣就浪費了半個小時,如果晚上十二點再洗澡,同宿舍的舍友已經睡了,會吵醒他們。

這樣機械的複習過程持續了一年多,基本沒有間斷過。如果你也能堅持下來,我想成功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Emma老師的英語課堂


我是大學畢業之後才考的研,有些知識點已經不再清晰,所以又重新拾起來,本身英語基礎不是太好,報的北京的學校,當時對我來講難度挺大的,壓力自然大。

現在想想真是佩服自己,當初是怎樣做到的,從備考開始,幾乎不再見朋友,大部分時候手機關機,慢慢的,發現自己就沒有朋友了。一個人住,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佔座位。每天早起去佔那個固定的考窗戶的座位,後來發現旁邊的一個同學也是固定的坐那個座位,那是個考法碩的男生,後來他就順手幫我佔座,我就不需要每天6點之前去圖書館了,在他身上很受鼓舞,我是運氣好租了學校裡博士樓的床位,結果同宿舍的另一個博士出國了一直不回來,所以我就一直一個人住,條件很好。而那個考法碩的男生家裡條件不太好,我們北方的冬天很冷,有一天他說他來圖書館才洗的臉,我說為啥,他說他住的房子沒暖氣,第二天早上起來桶裡接的水結冰太厚化不開,燒開水的壺也壞了,暖瓶裡也沒燒下水。我當時很驚訝,他樂呵呵的說”一點都不冷”他法碩畢業後進了一家不錯的單位,他的付出是值得的,知識改變命運。

我的英語基礎不好,我報考的學校英語線比較高,總分也高,後來沒辦法,就學當時比較流行的也是比較笨的一種做法,考研閱讀理解真題,通篇背,背不會不吃飯,那麼冷的下雪天,我就在花園裡,那時候身體好呀,再冷都不感冒,哈哈。背的多了,也就有感覺了,但後來很快就忘記了。

考研讓我練就了一種歸納總結的本事,不然那麼多專業課書,怎麼看呢。

現在想想,真的很懷念那段美好時光,你準備好了嗎?加油吧!祝你成功!


清和2020


嗯,備考過程中就是我還沒有考研,我就說說我高考的時候就是他們都在吃飯,就是吃飯的時間有20分鐘,然後我花其中到十分鐘去讀英語,因為我本來英語就比較差,就60幾70這樣子,然後高考的時候112高興得我啊哇,還可以啦,我以為我可以考到120,因為我是一名特長生,所以就是英語能考到這麼高,就是也可以了,就是平常多花時間,然後就感覺就多舒服一點


呆萌青年


武漢大學的某位副校長說過:人與人最小的差距是智力,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是毅力,因此對考研的人而言是早做準備、系統複習、多做真題,樂觀面對,大家互勉![握手][加油][加油][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