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陸林院士揭示2019-nCoV會引起公眾恐慌和心理健康壓力

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已被確定起源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
它已在中國和其他幾個國家廣泛而迅速地傳播,引起了急性傳染性肺炎的爆發。人與人之間正在發生傳播,世衛組織建議限制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通過減少親密接觸者和醫護人員之間的繼發感染,並防止進一步的國際傳播。中國爆發2019-nCoV引起公眾恐慌和心理健康壓力。

2020年2月7日,北京大學陸林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Lancet在線發表題為“2019-nCoV epidemic: address mental health care to empower society”的通訊文章,該研究提出了六項應對精神壓力的建議:其中包括評估所披露信息的準確性,加強社會支持系統(例如家人和朋友),消除與流行病相關的謠言,在安全條件下維持正常生活,並使用心理社會服務系統,特別是針對醫護人員,患者,家庭成員和公眾的電話和互聯網諮詢。這些建議,對於抗擊疫情有非常積極及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學陸林院士揭示2019-nCoV會引起公眾恐慌和心理健康壓力


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已被確定起源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它已在中國和其他幾個國家廣泛而迅速地傳播,引起了急性傳染性肺炎的爆發。根據國家衛生委員會的官方網站,截至2020年2月4日,中國大陸31個省份已確診24324人2019-nCoV感染,而2019-nCoV造成490例死亡。湖北省確診病例16678例。在東南亞(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和柬埔寨),東亞(日本和韓國),南亞(印度,尼泊爾和斯里蘭卡),西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歐洲(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俄羅斯,芬蘭,西班牙和瑞典),北美(美國和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檢測和確診了近160例2019-nCoV病例。據報告,已確診2019-nCoV感染的人中有13%患有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已死亡2%,已治癒4%。人與人之間正在發生傳播,世衛組織建議限制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通過減少親密接觸者和醫護人員之間的繼發感染,並防止進一步的國際傳播。


中國爆發2019-nCoV引起公眾恐慌和心理健康壓力。越來越多的病人和疑似病例,以及受疫情影響的省份和國家越來越多,引起了公眾對被感染的擔憂。

謠言和錯誤信息加劇了這種流行病的不可預測的未來,通常是由於錯誤的新聞報道和公眾對健康信息的誤解所致,從而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在春節假期期間,進一步的旅行禁令和一些行政命令要求隔離旅客,這可能在試圖控制疫情爆發時引起了公眾的焦慮。


照顧嚴重疾病,感到害怕或遭受喪親之苦的個人的醫療保健工作者本身會遭受創傷。衛生保健工作者也有被感染的風險,他們在中國醫院和社區的臨床治療和公共預防工作中承擔著沉重的負擔。他們遇到的挑戰和壓力可能引發常見的精神障礙,包括焦慮症和抑鬱症以及創傷後應激障礙,這反過來可能會導致危害,其危害程度超過了2019-nCoV流行病本身的後果。


為了有效應對2019-nCoV疫情,中國政府實施了快速而全面的公共衛生應急干預措施。迄今為止,中國大陸31個省級地區實行了所謂的1級公共衛生應急響應。對於衛生保健部門,除了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外,應對公共心理障礙和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措施也包括在一級響應中。國家衛生委員會發布了地方當局指南,以促進在2019-nCoV爆發期間對患者,醫務人員和接受醫學觀察的人進行心理危機干預。

北京大學正在為公眾編寫心理健康手冊,描述如何應對由於2019-nCoV爆發而產生壓力和其他心理問題。


中國政府通過在網站和社交媒體上每日提供有關監視和活動案例的最新信息,努力提高公眾對預防和干預策略的認識。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越來越多地使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例如,微信,微博等)來共享應對心理壓力的策略。例如,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專家向公眾提出了六項應對精神壓力的建議:其中包括評估所披露信息的準確性,加強社會支持系統(例如家人和朋友),消除與流行病相關的謠言,在安全條件下維持正常生活,並使用心理社會服務系統,特別是針對醫護人員,患者,家庭成員和公眾的電話和互聯網諮詢。大學內的許多精神病醫院,心理諮詢中心和心理學部門已經開通了專門的熱線電話,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參考消息: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309-3/fulltext#%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