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包括氣溶膠傳播,意味著什麼?應如何防控?

y勿忘心安y


何為“氣溶膠傳播”?

一般來說,傳統的呼吸道傳播途徑只有飛沫傳播和空氣傳播。所說的“飛沫傳播”主要是指感染者呼吸道中飛出的“直徑大於5微米的液滴”直接接觸到易感者的面部黏膜引起的接觸性感染;因為飛沫直徑比較大,更容易在空氣中下沉,所以大多是近距離傳播。而所謂的“空氣傳播”則多指易感者吸入了含有病原體的微小粒子,由於傳播距離比較遠劃分出的一類。

時代在進步,檢測技術也在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在咳嗽、說話以及打噴嚏的過程中,周圍其實可以檢測到亞微米、甚至超微米級的顆粒物質,這樣對“空氣傳播”就有了很深的認識,因此就出現了“氣溶膠”這樣的名詞;廣義的氣溶膠就是指“懸浮於氣體當中直徑為0.001—100微米間所有的固體和液體顆粒”,狹義的“氣溶膠”則代表“能夠懸浮在空氣中的更小的固體和液體顆粒”。

用易懂的語句解釋所謂的“氣溶膠”其實就是能夠在空氣中懸浮的小微粒。和普通的空氣傳播相比,“氣溶膠”懸浮的時間更長,漂浮距離也會更遠。

“氣溶膠傳播”,對我們的影響大嗎?

一般來說,空氣中存在的“大氣溶膠顆粒”比較多(直徑大於10微米),我們在生活中使用一般醫用口罩即可防禦攔截,當然是用防霧霾口罩會更好。對於那些特別小的“氣溶膠粒子”來說,重量本身比較輕,更多分佈於高空,一般隨風飛走的可能性更大,幾乎不會被人體獲取。值得注意的是,氣溶膠本身存在電荷,質點比表面能又很大,其(病毒)更容易被破壞,存活度並不高,無需過度緊張。

有的人疑惑“懸停在衣服或者皮膚上的氣溶膠病毒會不會影響到我們”,氣溶膠形式的病毒通過手、胳膊接觸到我們的口鼻眼的幾率非常微小;就算接觸到了,如此之少的病毒“量”,也幾乎不會對身體致病。

對於氣溶膠傳播來說,非常細小的氣溶膠質點可以催化或者摧毀病毒,並無危害;而直徑很大的氣溶膠質點能夠吸附病毒,但是佩戴合格的口罩既可以對病毒加以防控。對待氣溶膠,需要重視,但是真心沒有必要恐慌、害怕。

我們該如何預防“氣溶膠傳播”?

  • “開窗通風”很有必要:

降低“氣溶膠”對我們生活的威脅,“開窗通風”很有必要,特別是住在“正常小區”的普通居民;每日三次打開離得最遠的正對兩扇窗戶,每次通風30分鐘,做好合理的通風工作。

當然,也請您注意,氣溶膠有可能隨著空氣流動,這個過程中很可能由於“氣流方向的不對”導致被汙染的氣溶膠流向乾淨的地方。

所以,如果有“隔離人群”正居家隔離,請在公共區域通風時關閉“患者所在區域的全部門窗”,避免給其他人增加風險。

  • 避免外出,減少人群聚集的次數:

面對疫情,減少外出和社會活動聚集,避免交叉汙染,降低風險。

  • “日常消毒”要做好:

對家裡的桌椅、馬桶坐墊、門把手等重點部位要最好定期消毒,用75%的醫用酒精或者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

  • 做好必要的“防護細節”:

餐具要分開使用,食物要生熟分開,對於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煮沸30分鐘以上);避免與人握手或擁抱,微笑示意即可;與人交流最好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出門佩戴口罩,定期更換口罩飯前便後要洗手,出門回來要洗手,接觸到其他物品之後要洗手,而且是“完全洗手”,肥皂、洗手液與水搓洗要大於20秒鐘。

  • 做好居家隔離:

對於外來人員,要做好定期隔離(14天以上);一旦有人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請佩戴口罩到就近醫院診療。

科學、理性看待“氣溶膠傳播”,希望每一個人都做好合理的防範,遠離“新冠病毒”。


王思露營養師


冠狀病毒的傳播增加了氣溶膠傳播這種方式

直接傳播和接觸傳播,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這裡不再贅述。

氣溶膠傳播:這裡的氣溶膠,是指由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並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又稱氣體分散體系。

它分散相為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介質為氣體。液體氣溶膠通常稱為霧,固體氣溶膠通常稱為霧煙,專家指出,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表示病毒可以存在於這些固體或者液體小質點中或者病毒本身就能形成氣溶膠的組成部分。



天空中的雲、霧、塵埃,工業上和運輸業上用的鍋爐和各種發動機裡未燃盡的燃料所形成的煙,採礦、採石場磨材和糧食加工時所形成的固體粉塵,人造的掩蔽煙幕和毒煙等都是氣溶膠的具體實例,氣溶膠可以通過空氣分散,風吹的話可以隨著空氣遠距離傳播,或者直接懸浮在空氣中,我們經過的時候可以直接吸入。


氣溶膠的消除,主要靠大氣的降水、小粒子間的碰並、凝聚、聚合和沉降過程,如果沒有沉降下來,則直接懸浮在空氣中。

我認為我們也不用那麼擔心,這些病毒分散在空氣中,濃度也很稀少,即使被我們吸入少量,一般也會被身體的免疫力消滅,除非大量集中吸入。例如和病人面對面,病人呼吸的時候呼出來的氣體和咳嗽排出來的大量病毒,被旁邊的人吸入,才有比較大的可能性受到感染。

但是,病毒存在於氣溶膠中,通過降水,凝聚,聚合,沉降到了地面,在地面的生存情況不知道如何,我們走在路上,鞋子沾上地上的泥土,汙染物,灰塵,帶到了家裡,這個過程中,這個時間段,病毒能不能生存,還需要等專家研究出結果。

如果在地上的灰塵,泥土中還能長時間生存,那我們回家,鞋子就需要清洗和消毒了。

我們需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待在家裡,如果需要出門,要戴口罩,回家要洗澡,衣物也要多經常清洗,家裡經常接觸的地方,也要經常用酒精消毒一下。

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大家。


兒童骨科醫生邱俏峰


2月8日下午,省衛健委組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座談會。會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介紹關於氣溶膠的問題,雖然氣溶膠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但氣溶膠產生有一定條件,一般在醫院ICU內因為患者使用呼吸機和其他呼吸治療操作而容易產生(因此救治烈性呼吸道傳染病需要負壓病房),其他環境一般沒有氣溶膠微粒,請大家不要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