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學校推行“停課不停學”網課在農村是否適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教育部下發了學校延遲開學的通知,各地教育部門都出臺了相關開學時間的規定,有的地方規定不得早於2月17日,有的地方規定不甲於2月底,甚至3月1日後。這意味著,這個假期學生還要在家待很長一段時間。

教育部也作出了相應的措施,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要求各地進行網絡直播教學。這一要求出臺,各學校即向老師佈置任務,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群裡一宣佈這消息,家長就開始忙的不亦樂乎,各種註冊,各種下載,但是作為農村地區的小學,卻暴露出各種問題。

疫情期間,學校推行“停課不停學”網課在農村是否適用?


一、操作難度問題

農村地區,很多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基本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著,讓這些老年人來操作網絡平臺給孩子聽課,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而且很多老人都沒有用智能手機。

疫情期間,學校推行“停課不停學”網課在農村是否適用?


二、網絡問題、流量費用問題

農村網絡覆蓋率低,信號不穩定,接收的網絡直播流時斷時續,效果非常差。農村手機用戶基本以通話為主,套餐流量很少,讓學生網上學課,很多家庭流量費用都負擔不起。

三、監管問題

在假期,學生家長雖然相對閒一點,但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事情做。不可能一直陪著孩子學習。一轉眼,可能玩遊戲,看動畫片去了。根本無心學習。

疫情期間,學校推行“停課不停學”網課在農村是否適用?


四、對孩子視力健康問題

孩子正在成長階段,天天對著手機看,對視力影響極大。

五、教學質量問題

網絡教育平臺給出的電子課程基本以圖冊為主,教學過程全靠家長來完成,而個家長的文化水平不一樣,更沒有專職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技巧。造成教學質量參差不齊。

疫情期間,學校推行“停課不停學”網課在農村是否適用?


六、以後迴歸學校與實際課堂銜接問題

孩子自控能力差,在家學習沒有課堂的學習氛圍,容易養成不專心聽課的壞習慣。以後迴歸課堂,一時難以糾正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