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近期一線城市二手房遇冷了,越降為啥越買不起了?

心兒


以北京為例,基本上是全都降了,不少甚至降回了930時期(2016年)價格。

所以,原則上不存在“越來越買不起”的現象。

想買房但感覺買不起,是任何時候都存在的情況,主要通過提高收入和房價下降,以及降低選擇標準3個方式解決。

政策看,大漲大跌不是高層希望看到的。

實際看,當下,中產及以上人群的住宅投資意願下降,剛需和小康觀望情緒濃,不具備漲價基礎。不過同樣是這兩類人,賣房時也不願意損失太多,尤其是後者,往往是想要換房,所以也不具備大幅降價基礎。當然,未來怎麼樣,誰也不知道。

如果不想放棄擇房標準,那就提高收入,或乾脆換個城市。

蘇州,杭州,成都等等都是發展很好的城市,當下價格相比北京有明顯優勢,同時就業機會和薪資不錯。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的非學區非熱點小區,不少已經接近價值位了。再跌個百分二三十,也就快要和二線看齊了。


蹬自行車的搬磚的


現在買首套或者改善性置換都深有體會。中環以內房子成交真是寡淡,我在浦東大華十二街區的房子年初1月份掛了直到七月才剛剛籤掉,不降價確實沒辦法成交。因為小朋友下半年在靜安上學,同時關注靜安曹家渡附近的02-05年的幾個小區也有小半年了也考慮合適的進行置換,周邊的小區的二手房價格一再下調,老婆在靜安上班比較便利,平時中午隨便看看附近的房源,例如達安花園,蘇堤春曉,知音園,嘉園等。目前確實房東的對房價心理預期也調低了,至少5%-10% 下調是肯定有的。也許我提到的上述區域不能全面反映上海二手房成交現狀,只是作為普通老百姓真實體驗和心得給各位參考,確實目前上海的二手房交易價格是穩中有降的,這是事實。

不需要網絡暴力和無腦的謾罵,理性對待,不要無理猜測,自己經歷調查才有發言權嘛。


金牛93083


來看看杭州的二手房,目前掛牌數量8.9萬,馬上突破9萬套,預計九月底突破10萬套,數量是越來越多,但是掛牌價格,成交價格其實沒有降太多。

我們以丁橋長睦板塊的小區保利羅蘭香谷為例,目前88方的毛坯房掛牌價多為220萬-240萬,成交價一般有5-10萬的溢價空間,也就是成交價215萬-230萬,這個價格比起年初降了嗎,其實沒有降價,而且還有小幅度上升,年初3月份210萬左右成交幾套,現在基本漲了5萬,所以說二手房掛牌量上去了,市場成交也少了,但是價格並沒有降太多。

很多剛需看到這裡著急了,想著急買房,二手房又不怎麼降價,怎麼辦呢?

目前最好的辦法還是買新房,價格便宜,政府限價,還是很實惠,如果實在著急住房,就只能多看看性價比高的二手房,看好就可以出手了。


住杭房產


確實在政府這幾年的嚴格調控下,整個房地產市場平穩了很多,包括一線城市在內,很多房產都有微跌現象,現在房價基本穩住了。


這對於剛需來說其實是好事,給我們一個機會慢慢上車,也給了我們資本積累的時間,如果一直以來中國房地產的定位都是房住不炒,平穩發展的話,估計大家都不會為了房產而發愁,房子也不會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按照正常邏輯來說,二手房遇冷,不存在越降越買不起的情況,其實可能更多的是大家的心態變了,房價不再上漲,也就給不到大家一個資產增值的預期,讓大家沒有了動力去購房,很多人買房其實多多少少都是在乎房價是否上漲的,就算是剛需,如果剛買房,房價就下跌,心理上肯定是不好受的,大家在房產這件事是還沒有養成一個房產是消費品的心理概念。像買車就不一樣,大家都知道買車是消費品,買了必定降價,車子的價值也不低呀,少則10來萬,多則幾百萬,可是大家都接受車子貶值的概念,即使車子貶值,大家只要有錢還是願意購車。

而這麼多年來發展,讓大家有了一個共識,房子已經不止具有居住屬性,更多的是金融屬性了,只要有明確的信號告訴你,房子買了就貶值,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不到萬不得已,都選擇不買,說到底這還是一個心理的問題,並不是資金和能力的問題。


lucky365


不是現在買不起!以上海為例:穩中又降,現在價格回落到16年底的價格!最近跟炒房客聊2-3線城市房子是在漲,但是房子就是賣不掉!(地多,新房多,二手房成交量低),新一線城市杭州為例:18年6月份之前萬人搖號(6000人搖號260套房子)6月份之後銀行收緊貸款搖到號的都棄號!瞬間凍住!3線以後房子看不懂,老家房子都快1w了,打死不買!


無視的眼神


杭州二手房掛是掛得多,但這又有什麼用?絕大部分賣不賣無所謂,也許賣家還有漲的預期吧。根本不誠心賣,價格比同區域一手房貴好幾千。象這周出來的天都城樓盤。二手房近2萬,新房1.4萬起,倒掛5千,你會去買哪個房子?現在大家都買一手房。新房中籤率很低很低。


清晨出遊


不是買不起,而是越來越難變現啊。

買不起的人還是買不起,大多數現在在京能買的起的,都是手裡至少有一套房的,否則誰輕易拿出三五百萬,這些人都是多多少少抱著投資或者至少比存銀行強的心態買房,但今年買房真的不如存銀行。

特別有錢的,都去買豪宅了,以前有錢人手裡的閒錢還是首選拿來投資,但現在既然毫無回報率,不如買豪宅享受,因為普通住宅同樣不好變現也不容易增值了。


釋放繁華


一線北上廣深房子基本入門級別就要300萬以上,除了極少數人,大部分都是賣掉置換的,小房子賣不動,大房子就更加了


戎寅


最近在上海買了房。

上海次新房,中環附近及中環以內的,價格基本上9萬左右及以上,一套不大的房子總價就是一千多萬,靠工資的所謂高新階層其實都承受不起的,以前有房加些錢置換的比較多。令購房者糾結的是,十年以上的次新房感到太舊了,而恰恰這些十年多的次新房數量大,佔據好位置。以浦東內環及附近為例,世紀公園碧雲塘橋陸家嘴,大量這類房子,不好賣。而新房數量很少,世紀公園周邊基本沒有。

一千多萬買個十多年的老房子,其實很不甘心的。而浦東內環附近新房子今年基本集中在濱江,單價十二萬以上,基本一套兩三千萬。

十年多的次新房,格局,裝修,外觀,小區環境,維護服務已經不合新的居住理念了。目前在上海某些小區已經暴露出外牆皮脫落等問題。這樣的房子還能比較安心舒適的住多少年呢?

由於政府價格管控,這個次新房和新房的價格差距小,不降價其實很難賣出去,而且隨著房齡越來越老,只能進入貶值的趨勢。


天然61086936


房子質量最爛,精裝天天暴雷,一套房的價格要抵三十年工資,說實話,真的是買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