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不打臉:如何制定靠譜,科學,可完成的目標?

來源/懷左同學

2019年的第一天,群裡有朋友艾特我,發了一張密密麻麻的圖片,還告訴我幫他看看,保存好這張圖,他明年要來兌現。點開一看,裡面各個方面都有涉及,目標很高遠,讓我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

打開朋友圈,裡除了滿屏的期待與祝願,更多的是忙著制定計劃的人,好像很多人都是這樣,總是渴望在一個新的開始把希望寄託於外界,我看著他們鬥志昂揚,胸有成竹的樣子,心裡也有些著急:

看50部電影,100本書;

堅持早睡早起;

每天練習聽力,口語;

堅持跑步;

去10座城市旅行

``````

我以為每個列目標的人都要擼起袖子加油幹了。然而結果卻是立了幾天的目標後,就不見了蹤影,似乎當初立目標的不是本人,等我再見到上面的朋友,問他書看的怎麼樣了?有什麼推薦的麼?口語有沒有長進?他只擺擺手和我說:“哎,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太忙了,沒時間看,沒時間學。”

實踐一天天過去,目標早就拋卻腦後了,過著每天簡單的舒適生活,和以前一模一樣,沒有改變。

新的一年不打臉:如何制定靠譜,科學,可完成的目標?

一、立目標不是熱潮,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的目標

年底的時候,看到別人都收穫滿滿,加薪升職,愛情甜蜜,副業賺錢,我們才想到自己年初的時候也曾定下了一個個美好的目標,說要成為一個很棒的人,但是看著目標,一個個都半途而廢,兩天打魚三天曬網就過去了。

傷心,難過,懊悔,捶胸頓足,又是一頓對自己的深刻反思,奮筆疾書又把目標立起來,期待著明年的自己不一樣。

然後呢?絕大多數人對自己的目標還是完不成的,拖延,半途而廢,三心二意,到頭來還是上演了和之前一樣的“自我感動”表演。

成長中的挫折記憶越痛,越容易讓一個人真正痛徹心扉,而後去改變。

回想一下我們的生活,一般什麼時候有動力去完成目標呢?

當看到不如自己的人,突然變得很厲害;

當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超越了自己;

當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已經看不到追不上;

······

說實話,絕大多數人的每一次向上改變都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被外部的環境刺激到了。很少一部分是真正明確自己想要做什麼,想要做出一些實質性的改變。所以想要制定科學能夠完成的目標,立flag不是一時盲目跟風,而需要從源頭去分析問題的本質,真正改變提升。

正如《教父》裡說的“一分鐘看清本質的人,和一輩子看不清本質的人, 註定是截然不同的生活。”

新的一年不打臉:如何制定靠譜,科學,可完成的目標?

二、為什麼我們立的目標總是達不成?

為什麼要制定一個目標?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成長環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調查結果顯示: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有較模糊的目標,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標,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長期的目標。

25年的跟蹤結果顯示:

3%的人25年來都不曾更改過目標,他們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為了社會各界的頂尖人士。

10%的有清晰且短期的人,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短期目標不斷地被達成,生活狀態穩步上升。

60%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夠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似乎都沒什麼特別的成就。

27%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25年來生活過得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並常常報怨他人、報怨社會。

這個調查告訴我們:目標對人生有著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在開始是一個選擇。選擇了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進而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所以我們要儘量讓自己的目標明確可操作。

關於目標的設定,有一個科學的Smart分析法可以參考。

Specific (目標清晰明確)

模糊的目標沒有辦法起到真正的作用,明確一個大方向對行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們設定一個變更好的目標就不是很具體,更好可以分為體型上更好看,才學上更豐富,視野上更開闊,不同的目標,行動也不一樣,可以是健身,看書,旅行,所以在開始的時候,目標要有方向。

Measurable (目標可量化)

目標確定了,要量化可以操作實行,比如確定了要提升英語口語,那麼具體到每天是多少詞彙量?多少交流時間?可衡量的標準應該有兩個:首先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其次,還要能夠判斷自己的進度,給自己安排樂意休息的時間。

Attainable (目標可實現)

可實現性是要符合客觀的事實,有的人想要多讀書,量化為每天一本,是不是就太難了?根本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的呢。比如一週一本,兩週一本,這個就客觀了許多,更容易實現。

Relevant (目標有相關性)

一個目標的確定肯定是要相互之間可以聯繫的,對生活,工作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不是對自己的真實生活有著關聯性,估計很多人都不會選擇開始,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Timetable (目標有時效性)

最後,目標最好有一個截至時間,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行動力。很多時候以結果為導向更容易行動有動力,比如說健身,你想要在一個月之內瘦十斤,為了達成是不是這個月就會想盡辦法努力,看到反饋?這就驗證了“截止日期是生產力”那句真言。

知道了這5個原則,我們也就明確了為什麼之前的flag總是立不住倒了。因為我們在制定目標的時候是缺乏正確的方向,沒有量化,沒有截止日期,所以沒有當回事,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也就很難有起色了。

立目標是一個需要時間的事情,多次修改才能夠真正落實起來。

新的一年不打臉:如何制定靠譜,科學,可完成的目標?

三、制定科學有效的目標,也要轉變思維

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就可以保證自己能夠有持續的動力堅持下去了嗎?

不一定!

還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心態,目標確定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心態決定了我們在正確的方向上可以走多遠。

在《規劃最好的一年》一書裡,作者邁克爾海亞特開設的“5天即達最棒的一年”課程以及“五步新年規劃法”,影響了千萬美國年輕人,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下這五步規劃法。

新的一年不打臉:如何制定靠譜,科學,可完成的目標?

第一步:相信可能。

這可不是什麼雞湯,而是實實在在的方法論。相信可能很重要,我們很多人其實都不自信,在制定計劃的時候想都不敢想,自己限制了自己。記得去年一位老師分享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堅持不要臉=堅持不設限。

敢想就會敢做,期待決定結果,結果改變現實。人的期待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現實。不敢想就不會有目標,也就不會為目標而全力以赴去努力了。

自我限定分為三種:對世界存在自我設定,對他人存在自我設定,而這些的根源都在於對自我的設定。我以前就是一個很內向害羞的人,不敢大聲說話,甚至上課也不敢舉手發言,生怕自己說錯一句,被同學們嘲笑,所以我認為自己不會有勇氣在大場合公開演講,也自動劃分避免了這樣的場景。

直到我看到身邊比我還羞澀的朋友竟然做起了銷售工作,口才和表達都讓我深深羨慕,請教了他之後,我才知道改變沒有什麼竅門,就是相信自己可以,敢於去嘗試,更具體來說就是:

識別、記錄、反思、修正、重新定義。

識別是所有認識的來源,我們需要識別哪些話語和事件是我們自我設限的標誌,然後記錄下來自我察覺以及反思,改變固有觀念,做出一定艱難的嘗試,這個過程很難,但熬過去之後就能夠重新定義自己,用開放性的眼光擁抱新可能了。

第一步請大家認真和自己對話,不設限,走出舒適區,想辦法擺脫生活的枷鎖。

新的一年不打臉:如何制定靠譜,科學,可完成的目標?

第二步:總結過去。

對於過去,很多人的想法是過去就過去了,其實不然。尤其是失敗的事情更需要我們深刻地總結反思,提煉出自己的不足之處,更好改進。所以覆盤就顯得更外重要。具體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步驟一:陳述理想結果。

理想結果是去年想要完成的目標,或者沒有說出來的期待,從中思考上一年的理想可能會帶來的負面結果。

步驟二:承認實際結果。

問自己幾個問題:

在過去的一年,什麼事情讓你感到自豪?什麼事情讓你感到懊悔不已?

什麼事情是你一年前做不到,但是現在可以做到的?

步驟三:從經歷中學習。

凡是成功的經驗,可以總結一下經驗;凡是失敗的教訓,可以總結一下教訓。一個善於總結的人,總是收穫最大的贏家。好與壞我們不能夠改變的時候,就要學著轉變思考:這件事又想讓我學到什麼?

步驟四:調整行為。

總結過去,實質還是為了改進現狀,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得與失,把那些真正想要改進的地方用具體的目標展開行動。

誠實地面對自己,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總結這個過程我以前就是沒有注意,所以很多事情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再犯再錯。直到今年,我開始創新整理了自己的“反思日記”,把自己的言行,工作,學習的不足之處都加進去了,認真記錄,時常翻看,很多壞習慣真的就改掉了。

這件事是可以刻意練習的,別說太晚。

新的一年不打臉:如何制定靠譜,科學,可完成的目標?

第三步:設計未來。

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裡,作者提到:

為了長期目標,我未來5年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為了5年目標,我今年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為了今年的目標,我本月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為了本月的目標,我本週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為了本週的目標,我今天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為了今天的目標,我現在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也就是讓我們有一個明確的長遠的目標,同時又能夠把自己的目標進行拆分,量化,可以操作,不至於堅持了幾天就半途而廢。同時要注意一點,目標不要制定太多,不然很容易因為任務的疊加導致精力分散,壓力增加,而最終沒辦法完成。

我自己今年給自己安排的寫作目標就是長期深耕在書評影評方向,這個可以拆分為每週一本書,一篇書評或者影評,每天看50頁書或者一部電影,量化之後就不會有很大的壓力和迷茫。

第四步:找到動力。

動力可以分為外部動力和內驅力。外部動力是我們因為看到別人的成就而開始行動,這時候只要找到了好的榜樣,靠近他,模仿他的本質習慣,就很容易進步,甚至可以和榜樣聊天,上課,見面,這些指導都是高屋建瓴式的,很具有啟發意義。

而內驅力就需要自律性,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不需要別人監督。當一個人真正願意為自己的夢想去埋單的時候,付出與結果不是最終的目的,重要的是體驗式的成長,找到初心,熱愛可以抵過歲月漫長。

第五步:付諸實踐。

最後到了執行階段,在實踐中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第一,要正向獎勵。

實踐的過程不能只看最終結果,更應該看階段性目標的實現,實現了就應該進行正向的反饋,比如獎勵自己看個電影,逛個街,適時獎勵才能夠更好地繼續行動。

第二,允許自己的不完美。

很多人的目標都會有“每天”的字眼,我們以為自律的人常常是一絲不苟,十分嚴苛的人,但其實不是的,他們都是懂得給自己放假的人。沒有人是鐵打的人,偶爾累了,倦了,沒有狀態,也可以暫時停下來想想,允許自己的不完美,停是為了更好的開始。

第三,學會請教。

目標在執行的過程中,大家也許會出現階段性的迷茫,經常質疑自己,否定自己。這時候可以多去請教能夠幫助自己的人稍微指點一下。浙江大學心理學教授陳海賢曾經舉過一個例子,把追求幸福比喻為爬山,爬過的人可以從自己的角度給沒有爬過的人指一下哪裡有坑。同理,在追求目標的路上,也會有不同的人給我們指點,這些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要學會主動去請教別人。

四、結語

說了這麼多,規劃是基礎,行動才是關鍵,而正確的行動+正確的堅持=更好的自己。

問自己幾個問題:

為什麼是這個目標?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有怎樣的行動與意願?

達不成,會學習到了什麼?

這幾個問題明確了,就可以去行動了。

新的一年不打臉:如何制定靠譜,科學,可完成的目標?

庫伯學習圈告訴我們行動形成經驗,在多次實踐的過程中檢驗經驗,形成規律,再用規律去指導實踐行動。制定了科學的計劃也不要墨守陳規,很多經驗都是檢驗出來的,有問題可以再修改,每一步都是學習的過程。

希望以上的方法對大家制定flag有用,2020年祝大家都能夠成為期待的美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