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首播,原以為她會是"奇襲賽"炮灰,沒想到首戰告捷

殷殷期盼的《歌手》終於開播了!

這季的《歌手》多了幾個字"當打之年"。

《歌手》首播,原以為她會是

什麼是當打之年?

李健說:這是一句讓人非常費解的話,我都不知道什麼叫當打之年,打誰呀?他理解的當打之年就是當仁不讓,少年意氣,揮斥方遒。

看來李健對"當打之年"的說法是一臉懵的,是字面意思的解釋。

華晨宇說:一開始還沒想明白,自己再來到底是為了什麼。所以我再來歌手這個舞臺,我不希望帶來的音樂還跟兩年前一樣,改編幾首歌曲。兩年後的華晨宇要比兩年前再厲害一些。

2018年的《歌手》,華晨宇和Jessie J爭奪歌王桂冠惜敗,與歌王失之交臂。兩年後的華晨宇,帶著自己全新的音樂來到《歌手》舞臺,我想他理解了"當打之年"的內涵。

蕭敬騰說: 我聽說今年首發官宣的時候,很多人說沒有新鮮感,有人說我們是回鍋肉,有人說陣容太年輕不夠份量,有說不限制歌曲,那不就變成打歌的《歌手》了嗎?

最後他調皮總結:你說得都對!


《歌手》首播,原以為她會是

"當打之年"我的理解就是:正處能夠打歌的正好時候。

摒棄論資排輩,摒棄選人風險,更多的是關注歌曲本身!哪怕你是回鍋肉也好,不管你是老是嫩,只要你正處創作正高峰,有能力打歌!

因此,我非常喜歡這期"當打之年"的提法,以實力較高下,讓創造力說話,觀眾的打分來檢驗。

就像袁婭維說的:當打之年,就應該敢做、敢打、敢當。

華晨宇說到了重點:可以讓觀看節目的人看到,中國的流行音樂,是在往前走的。

高曉松說:我認為的當打之年,其實就是我們以前說的交叉點,你到了一個平衡點,心靈也還成熟,嗓音也都還在。這個交叉點是最當打之年。

《歌手》首播,原以為她會是

就因為是"當打之年"的主題,在節目的編排賽制上也更激烈、更刺激!

每輪兩場競演,會有三位神秘奇襲歌手;就在歌手演唱過程中發動1V1的挑戰,如果奇襲成功,在線歌手就會面臨淘汰。

這就刺激了,時時刻刻要面臨淘汰風險,帶給歌手的壓力是空前的。

《歌手》首播,原以為她會是

所以,這次,我重點要分析一下兩場奇襲賽的表演!

袁婭維《我愛》VS李佩玲《I wanna be free》

袁婭維的這場表演,我已經找不到袁婭維原來的影子,她的進步可以用飛速來形容。

這首歌《我愛》是非常有味道的一首歌。

前奏一出來就讓人眼前一亮,有突破、太特別了,電子音樂的巧妙搭配,讓人在腦海裡完全搜尋不到相似體驗,渴望聽下去。

編曲上採用了比較迷幻色彩的處理方式,加上袁婭維極具魅惑的聲線,主歌部分直戳我心。

第一個段落曖昧,第二段落明朗,第三個段落綻放。一步一步把心打開,和歌詞表達的情感色彩完全吻合。這首爵士味道的歌曲,緊緊俘獲了我的心。

特別是主歌部分,簡直完美到無可挑剔,讓我發現了袁婭維聲音獨特的美。如果說有什麼不足,就是副歌部分稍薄,缺少一點極致美感。

馬來西亞歌手李佩玲是在她唱第二遍第二個段落時推杆奇襲的。估計她也是發現了袁婭維這首歌還有提升空間才決定奇襲她的。

《歌手》首播,原以為她會是

李佩玲的這首《I wanna be free》美則美矣,但沒有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

唱得沒有問題,編曲也沒有問題,但就是沒有辦法讓人有感觸,缺少一種獨特性,這在當代的歌手之中,問題比較"致命"。

要麼你的歌曲在編曲上有特色,要麼你在旋律上有特色,要麼你的聲線非常獨特、哪怕一首平庸的歌曲,也因你的天籟之聲把它"唱活",只可惜,這首《I wanna be free》沒有擁有一樣這樣的特質。

挑不出毛病的均衡發揮,無法打動、感染到別人,這其實也是很多歌手容易出現的問題。

也因此,李佩玲沒有奇襲成功,觀眾還是選擇了哪怕有些不完美,但絕對獨特且打動人心的袁婭維。

《歌手》首播,原以為她會是

毛不易《借》VS黃霄雲《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毛不易的《借》在他推新專輯的時候,就在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上推過這首單曲,我當時並沒有作推薦,

主要原因是這首歌有點套路,缺乏亮點。

我認為毛不易這場演出,非常動情,只是選歌太過保守了,選《借》這首歌非常失策,因為這首歌太平庸了。

《借》更多的是表達觀眾給予他的力量和安慰,但是這種情感無法讓觀眾移情,也就無法讓人產生共鳴。

這首歌重點表達的情感沒有投射到觀眾的心裡,就像你使出了渾身的力氣,但沒人接招,也就落了空。

可能毛不易想把一些好歌放在後面來唱。如果從這個角度講,也算是一種比賽策略,只不過要冒著被淘汰的風險。而且第一次出場,就被奇襲成功,也顯得太沒面子。

《歌手》首播,原以為她會是

黃霄雲的奇襲歌曲《少年他的奇幻漂流》,編曲上很有感覺,非常有畫面感,彷彿真有一艘船在洶湧動盪的大海中漂流,加上黃霄雲陰鬱的表達,有種時空交錯的漂泊感。

實話講,黃霄雲在這首歌中並沒有發揮出真正實力,她最美的聲音還沒有完全展現,但各種演唱技巧的確作了出色發揮。

選擇這首歌,也是她的一個策略吧——先展現技能,得到認可。

"歷經摧殘,就要璀璨"一句歌詞道盡黃霄雲歷經各種唱法的磨難達到璀璨的狀態。雖然她的演繹顯得稍顯刻意,但的確是給人很大震撼的,小小的身體能量驚人!

一個是娓娓道來,一個是恢弘大氣;一個是中低音,一個是各種演唱技法的大盤點;

最終還是黃霄雲勝出。

其實並不奇怪,毛不易這種唱法在比賽中並不佔優勢 ,加上他今天選歌失策,在亮點不夠突出的情況下,才會被對方奇襲成功。

黃霄雲非常聰明,選擇了一首"大"歌,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演唱技法,哪怕不能奇襲成功,也展示了自己的實力。

《歌手》首播,原以為她會是

總結:兩位奇襲歌手的確很會挑人,挑了首發歌手裡稍弱的兩位。

這個奇襲賽制,在首發歌手排位的緊張氛圍中雪上加霜,讓整場表演更加精彩好看了,只是有點殘酷,畢竟只唱兩首歌就離開舞臺,觀眾還沒有聽盡興。

不過,奇襲賽制也讓舞臺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帶給更多沒有機會露面的歌手機會。一句話:社會越殘酷,生命越堅韌;賽制越殘酷,歌手越優秀!炮灰越多產,表演越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