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愚民政策

講了孔子教育的方法、目標與內容以後,下面所說的一節,是另一個問題了。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五四運動”的時候,他們打倒孔家店,這句話也是孔子的“罪狀”之一。照字面上講,“民”就是一般人,老百姓。“可使由之”,叫他做就是了。等於軍隊下命令,目標正前方,距離若干,限幾分鐘到達。只下命令叫他去。“不可使知之”,不可以叫他知道理由,絕對的服從。到了民國以來,“五四運動”前後,有好幾個人改這兩句話。康有為、梁啟超他們說,孔子絕對民主,古人對這兩句書,圈點句讀錯了,應該是“民可使,由之。”老百姓各個知識都高了,可以公開選擇投票,給他們政治自由。“不可使,知之。”老百姓還沒有到達水準,“知之”,教育他,訓練他,先使他知。改得好像是非常好。


南懷瑾:愚民政策


但又有人不同意,說康、梁的句讀也錯了,應該是“民可,使由之。”看看這個社會、老百姓可以民主了,給他民主。“不可,使知之。”看看老百姓還不可以民主的時候,“使知之”,要教育他。但不管他們怎樣圈點,反正都是好心幫我們孔夫子的忙,都是主張孔子是絕對民主,不要打倒孔家店,不必要亂批評。但在我個人,早年也認為他們這樣圈來圈去有道理。現在老了,有時腦子很頑固,認為不必要另外圈點,就是原來那個樣子。事實上對於一般人,有時候只可以要他去做,無法教他知道所以這麼做的原因,這是我根據幾十年的經驗來的。到今天為止,我是這樣的看法,也許明天更聰明一點,再改變也說不定。不過到今天為止,據我所瞭解,有些人如果要他去做事,先把一切計劃理由告訴他,他去做起來一定很糟糕。好像帶部隊,下命令,三百公尺,限五十秒跑到,跑得到有獎,跑不到處罰。結果跑到了,獎賞他就是了,他一定非常高興。假如先告訴他理由,什麼政治學,什麼心理學、什麼學什麼學的,結果他跑到半路上研究起心理學、政治學來了,目標達不到了。


南懷瑾:愚民政策


據此迴轉來一想,孔子的話絕對的對,並不是一般人所說的愚民政策。事實上有些人的頭腦、程度、才具只能夠聽命於人,當然有些人是天生的領導人才。曾有兩位同盟會的老先生告訴我,國父孫總理很會說笑話,有一次在上海,大家坐下來談天,他問大家能夠做些什麼?大家說了後,回過來問他。總理說,我想了半天,除了當領導以外,一無所能。這個話聽來蠻妙的,實際上是老實話。大家仔細一想,總理這句話絕對是對的,他就是天生的領袖人才,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相反的,有些人就是天生聽命於人的,能成為非常好的幹部。


南懷瑾:愚民政策


這種人如果去做領導人,下命令,一定做不好。碰到這樣的人只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另外,我還有一個體會,天下的事業,都是渾小子闖出來的。到年紀大懂得多了,經驗豐富,別說去創業,趕公共汽車都怕被汽車碾了。懂是懂得多,可什麼都做不成。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也是一句名言,不必去另外圈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