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侗的五大弟子,林沖只能排第二,第四位號稱“萬人敵”是真的嗎?

木沐_Y


周侗,歷史上實有其人,但史料著墨不多,所以現在關於他的很多故事都是民間傳說。

目前網上所說他的五大弟子分別是:

大徒弟:河北玉麒麟盧俊義

二徒弟: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豹子頭林沖

三徒弟:史文恭,射死晁蓋那個

沒記名徒弟:行者武松

關門弟子:岳飛

這種說法其實我個人並不認可。因為前四個人都在同一時期,而且生活中多有交集,但是並沒有聽他們互相攀談師門,尤其是盧俊義、林沖、武松同在梁山,如果真的是同門師兄弟,即使學藝時互相不認識,這個時期也應該能夠知道是師兄弟了,但是他們的交情並沒有更加親密。除非是周侗廣收門徒,他們只不過是若干批學員當中比較出類拔萃的而已。如果是這樣,那就不能說他們是周侗的五大弟子,只能說是比較出名的弟子,畢竟名氣和實力並不一定成正比。

最後的關門弟子岳飛,在說岳全傳裡有提到是周侗的徒弟,但同時學武的還有湯懷、張顯、王貴,岳飛並不是唯一的一個。說岳全傳裡還提到過“一支隨心鏢餘化龍”,周侗也教過。

新版《水滸傳》中,又說魯智深的“潑魔杖法”是出家的周侗教的。但在梁山聚義後也沒見這幾個徒弟有多親密。二龍山是魯智深和武松也沒說過師承。

所以說,周侗五大弟子什麼的,就和其他關於周侗的故事一樣,是後人編的,沒有任何參考價值。既然沒有參考價值,也就不存在對比哪個厲害。只能說,周侗本人是真厲害,所有他同時期以及他之後的人,都在拿他說事!

之前若干年也有一個這樣的人物,名字叫鬼谷子!




小炁圓寶兒


周侗,又稱周同,歷史上確有其人,相傳是三國名將姜維的傳人。就像詠春宗師葉問與名氣更大的弟子李小龍一樣,周侗的大名聲更多也是拜岳飛所賜。

按宋史記載,岳飛跟從周侗習過箭術,連成了左右開弓的絕技。岳飛,也成為真實記載中周侗如假包換的弟子。那麼,除了岳飛之外,周侗還有其他徒弟嗎?

《說岳全傳》中,又給岳飛增添了兩位同門師兄弟:盧俊義、林沖

說岳飛全傳作為一本英雄傳奇小說,成書於清朝康熙年間,是根據流傳於元、明兩朝關於岳飛的民間傳說和通俗演義編纂加工而成,最終成書要晚於《水滸傳》。

說岳全傳成書時,水滸傳的故事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興許是為了增加故事的傳奇性,作者才把盧俊義、林沖描述成岳飛的同門師兄弟。但從水滸傳的描述來看,盧俊義與林沖在上梁山前應該互不相識,所謂同門師兄弟也就更無從談起了。

依我個人的理解,把岳飛、盧俊義、林沖都寫成周侗的徒弟,除了上面所說通過師承關係增加人物的傳奇性之外,恐怕還與小說中這三人都精通槍法有關:岳飛的瀝泉槍法出神入化,盧員外是槍棒無雙,林沖則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這就叫三槍拍案驚奇,三個英雄人物,三杆槍。

清末的京劇及揚州評話中,史文恭繼盧俊義、林沖之後拜入到周侗門下

按岳飛是周侗最後一個關門弟子的設定來看,曾頭市的槍棒教師史文恭應該算是周侗的第三位弟子。這麼說的話,岳飛就應該是題中所說的“萬人敵”——周侗老先生的第四位弟子。

與另外三位一樣,史文恭的兵器也是長槍,並且射術精良。雖然不少人都對射死晁蓋的究竟是不是史文恭存有多方懷疑,但史文恭的箭術高超是毫無疑問的了。

其實,個人總感覺水滸傳中的曾頭市教師史文恭與祝家莊教師欒廷玉形象非常相似。史文恭是被同門師兄盧俊義活捉後殺死,欒廷玉則是被同門師弟“病尉遲”孫立與梁山大軍裡應外合攻陷了祝家莊而打敗的。更巧的是,欒廷玉、孫立掌中的長兵器也都是長槍。

在其他一些文學作品中,甚至欒廷玉、孫立、武松也都成了周侗的非正式弟子

把一些虛構人物與歷史名人附會起來,是傳統民間文學的一貫做法。比如,就是在水滸傳中,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青面獸楊志等,分別是關羽、呼家將、楊家將的傳人。

廣為讀者所喜愛的武松武二哥,也被附會成周侗的非記名弟子,他的無敵鴛鴦腿正是從周侗處學得。至於病尉遲孫立的“提神槍法”,據說則是偷師周侗學得。

如果說孫立的槍法是從周侗處偷學所得,則證明其師兄欒廷玉的槍法就非學自周侗了。總不能欒廷玉也恰好偷師了吧?這就太巧合了,不太科學。

總之,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說不是也是。與岳飛是周侗正牌弟子這一事實相比,其他幾位也都師從周侗的說法純屬虛構了。對此我們不妨一樂,開心就好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繫刪除,謝謝。


司馬砸光


《水滸傳》中有一位世外高人,那就是五臺山文殊院的智真長老。

為什麼說智真長老是位高人,因為他的四個徒弟都十分了得,戰鬥力爆表,分別是盧俊義、史文恭、林沖和魯智深。

智真長老的歷史原型就是號稱"陝西大俠鐵臂膀"的周侗,在水滸評書中,周侗一共收了五大弟子,和《水滸傳》有出入,分別是盧俊義、史文恭、林沖、抗金名將岳飛和武松。

五位徒弟的排名一直存在爭議,盧俊義在水滸中基本上沒有敗過,而且還活捉了史文恭,所以他排第一是毫無爭議的。

題主認為林沖能排第二,本人有點不服,第二隻會是史文恭,雖然林沖和史文恭沒有單挑過,但是通過和其他人的戰績也能推斷出他們的實力高低。

這時候就該秦明出場了。秦明乃是梁山五虎將之一,但是在夜襲曾頭市的時候慘敗,在史文恭手下沒有撐過二十個回合,直接被扔下馬,這是秦明敗的最窩囊的一次。林沖和秦明沒有交過手,但是呼延灼和他們單挑過,呼延灼偏向於防禦,秦明偏向於突擊猛攻,兩人僵持了五十多個回合都沒分出勝負,打得難捨難分,所以說呼延灼和秦明的武功應該差不多。再說呼延灼和林沖,這二人單挑的時候也沒分出勝負,打鬥了很久,實力也相差不大,由此可見,史文恭是完勝林沖的,能在師兄弟中排上第二名。

據說岳飛是周侗的關門弟子,得到了師父的真傳,不僅習得一身好功夫,而且深知用兵之道,此外文采也不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乃是一代儒將。

岳飛與武松二人,都沒有和三位師兄交過手,武松雖然戰績不錯,也沒有輸過,但是遇到的對手都不是很強,這些打鬥不值一提,唯一難搞的對手估計就是那條大蟲,岳飛在《水滸傳》中更是沒有出場,根據岳飛是周侗關門弟子的地位,將他排在第四,武松排第五。

"萬人敵"一般指武力高強,同時善用兵法策略,可敵萬人虎狼之師的英勇將領。江湖好漢平生打架鬥毆沒問題,上了戰場面對千軍萬馬可不行,能稱得上"萬人敵"的必須要經歷過戰場的錘鍊。岳飛在父母的良好教育下,12歲從軍,憑藉自己的才華和能力立下了赫赫戰功,抗擊金人多年,組建的岳家軍令金人聞風喪膽,金人不由得嘆息"撼山易,憾岳家軍難",在金人眼中打敗岳家軍比愚公移山還要難,由此可見岳家軍的威猛氣勢,岳飛的軍事才能是值得肯定的。

在山河破碎的危機關頭,岳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可惜最後慘遭奸人陷害,一代忠良就這樣死得不明不白。

不得不說周侗是一個十分優秀的老師,不僅自己是個武學奇才,而且教出來的學生一個比一個優秀。


歷來現實


不要說林沖,盧俊義岳飛都排不了第一。

北宋哲宗年間,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周侗,因與大理段氏來往甚密,遭人陷害,被迫辭去教頭一職。

周侗數十年潛心研究鬼谷子,不僅武功高,而且精通兵法,擅長周易卜算之術。後來在將軍宗澤的幫助下,開設武館,共收弟子61人。因周侗對北宋朝廷不滿,他通過弟子的生辰八字,算出其中四個弟子,可興刀兵,耗國財。於是對這四人著力傳授,這四個人就是盧俊義,林沖,武松和史文恭。

可是,由於參破天機,必對後代不利。他的大兒子已經30多歲,仍然瘋瘋癲癲,像個孩童。二兒子叔通忽然暴亡,小兒子季通也不幸夭折。

有一天午睡,他夢到一隻大鵬飛到床頭,對他說:你洞破天機,明知弟子是耗費國力的草寇,刻意為之。若不是大兒子在全真門下,你現在一個兒子都沒有了。過幾年有一個姓岳,字鵬舉的,會去拜你為師,你收了這個徒弟,可以得些福報,讓你大兒子得個長壽。於是幾年後他收了第五個徒弟,就是岳飛。

收了岳飛後,他的大兒子伯通忽然開竅,在大理遊玩期間,找了一個女子,留了一個子嗣。只可惜,找錯了對象,這個兒子也未能成人。

所以說,他的弟子中,排第一的就是他的大兒子——伯通。後來岳飛功勞太大,周伯通晚年,白髮變黑髮,終於和瑛姑有了一個兒子,算是給周侗留了後。周伯通的後代遺傳了他的喜劇天賦和對功夫的熱愛。千百年後有個叫周星馳的,就是這一脈。




太陽雨天狐狸親親


看了好多回答,真的是把演義當歷史來說,真真假假,簡直分都分不清。

周侗,評書中說他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還有說起年少時還曾受到包拯的賞識,不知道是否確有其事。

正史關於周侗的記載寥寥數語,而他的名字能夠出現在正史上,也是沾了岳飛的光,《宋史·岳飛傳》中言:“(岳飛)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於其冢。”

這裡說的是周同,而非周侗,所以我們很難搞清楚這兩個人是不是一個人。或許周侗是演義評書根據歷史原型周同的加工作品,反正,除了這條記錄外,再沒有什麼可信的,哪怕是專門論史的野史有過周侗的任何只言片語。

即便周同就是周侗,但根據《宋史》記載,岳飛向其學習的是射藝,在古代,其實沒有什麼玄乎的武功,對於古代軍人而言,射藝才是戰場上十分重要的技能,射藝是一門很吃力氣和技巧的技能,畢竟不僅射得要準,還要看你能張開多重的弓,因為這決定了你射擊距離的遠近!

不過就射藝而言,岳飛能向周同學習,說明周同射藝必然也十分厲害。或許大家不清楚,陝西路在宋神宗熙寧七年分成了永興軍和秦鳳兩路,而這兩路長期跟西夏作戰,是北宋中後期最能打的軍隊所在地,可見這一區域的人民是十分彪悍的!

至於周同的武藝,比如評書說他少年學武於少林派武師譚正芳(這個人毫無記載),又說他是三國姜維的後代(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考證的論文發表?),反正關於周同的人生軌跡,很難分得清真假。

嚴謹的歷史學者一般記做“周同”,而非周侗,這是將歷史和虛構文學相分開,按照歷史記錄,周同所代表的是曾經教過岳飛射術的歷史上一個有名氣的弓手,至於其他的那就沒有了。

真實歷史的周同,就是那麼簡單,身份弓手,教過岳飛射術,可能的籍貫或者是陝西路華州潼關,又或者跟岳飛同鄉,來自河北西路安陽湯陰縣。筆者傾向於後面一種,畢竟前一種可能性太低,因為岳飛少年時向周同學射術大成後(能開300石弓,厲害了我的飛!),沒過多久周同就死掉了,而這個時候岳飛還沒有20歲。

為什麼筆者肯定岳飛未滿20歲,因為之後岳飛又找了個師傅,叫陳廣,學習刀槍,學成後“武藝”一縣無敵!由此可見,岳飛少年時期的活動軌跡一直都在河北西路安陽附近,才會有“一縣無敵”的名片。

從岳飛的兩次拜師經歷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很清晰的結論,周同不是一個武術高手,起碼不如陳廣,不然為何岳飛只向周同學射術,而槍棒要向陳廣學?

接下來,我們就聊一聊傳說中鐵臂膀周侗的幾個徒弟。從這裡開始,就屬於毫無歷史根據,完全出自評書、演義、虛構文學加工的內容了。

演義民間所說的周侗受包拯賞識,跟宗澤交好,這顯然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要知道包拯和宗澤兩個人是文臣,在北宋那樣一個文臣鄙視武人鄙視到如歐陽修一般直接迫害狄青那樣曾經幹過樞密使的大佬鬱鬱而終的時代裡,一個會射箭的,連武人都算不上的江湖草莽,怎麼可能受到朝廷文官大佬的青睞?這不是開玩笑的麼。

這就好像如我這般的草根,說我受到馬雲的賞識,得到馬化騰的青睞,就因為我文章寫得好,這可能麼?

至於傳說中他的徒弟們,河北玉麒麟盧俊義,抱歉,這位是《水滸傳》純粹虛構出來的人物,沒有任何歷史原型,就好像在討論張三丰跟張翠山一樣,前者歷史真有其人,後者純粹金庸虛構,所以,盧俊義是周同的徒弟,是不存在的。

第二位,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這位大佬跟盧俊義一樣,也出於民間虛構人物,也是一個偽徒弟。

第三位史文恭,據考證,沒有任何歷史資料有這個人的記載,也沒有跟他經歷相似的人存在,所以這位大佬也是個歷史虛構人物,當然不可能成為被周同的徒弟。

第四位,武松。嗯,這位大兄弟歷史上可能存在真人,元朝有本無名氏寫得《大宋宣和遺事》的書裡說,武松是松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

然而,歷史上真實記載的宋江起義,確實是三十六人聚眾造反的,不過攻陷十餘州縣後,朝廷大軍圍剿,就開始從山東南下跑路,跑了一年多,跑到在他後腳造反的方臘被剿滅了,他沒過多久也在連雲港準備跑到海上的時候被張叔夜伏擊殲滅了。

我們知道宋江等人是在山東造反的,至於武松到底是哪裡人,做什麼的,歷史上完全沒有記載,這次起義史料中提及的有名有姓的也只有宋江一個人而已。所以武松的真實性也存疑,即便存在,也無法印證一個造反的山東人(或者是農民,或者是小商販,又或者是官府的小吏)怎麼會跟遠在河南或者陝西的周同產生聯繫的,畢竟古代交通不便,人員流動性很低,周同又不是商人,沒道理跑去山東的呀。

綜上,岳飛的師傅周同,交給岳飛的只是箭術(如果教其他的必然會提及),而至於憑空生出來的岳飛的師兄們,那都是評書演義虛構文學的杜撰。

而至於周侗,歷史記載的只有他的射術,而沒有其他的記載,他神乎其神的武術皆出自演義小說,沒有可以作為證據的其他資料。


江畔初見月


根據施耐庵的小說,周侗共有五位弟子,其中四位便是梁山上的四位英雄好漢。但是由於周侗的出現一是在小說之中,二則是在民間百姓言論之中,所以周侗以及這四位徒弟拜師學藝的真實性有待考量。

但是周侗的其中一位徒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這便是萬人敵“岳飛”,且史料《宋史、岳飛傳》中明確提到過周侗乃是岳飛的師父。聯繫岳飛本人,再加上有史料為依據,岳飛被冠上萬人敵的稱呼,倒是也合情合理、

周侗此人,根據各方的評價,大致推測出存在於北宋與南宋交界之時,素有“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的稱謂,正是因為他臂力驚人,弓箭技藝超群。周侗在江湖上因為名聲顯赫,被朝廷請進了軍營,成為了禁軍的教頭。周侗一生主戰,但是卻得不到朝廷的認可,鬱鬱寡歡之下自創獨門功夫,相繼收了五位徒弟。

其中四位便是史文恭、林沖、武松和盧俊義,而最後一位便是岳飛。這五位徒弟,各有各的本事,排第一的便是玉麒麟盧俊義,而第四就是萬人敵武松、

盧俊義最開始之時不願意加入梁山,因為與各個群雄在金沙灘大戰。隨後為了給好兄弟晁蓋報仇,親手斬殺史文恭。只可惜隨著宋江投入北宋軍營時,在各路征討過程之中被奸人所害,乘船過程之中溺水而亡。

從盧俊義和史文恭的關係來看,乃是水火不容的關係。但是民間傳言之中,盧俊義和史文恭都是出自周侗的門下,乃是同門師兄弟。但是就兩人的關係來看,應該不是同一時期拜周侗為師,這便有些自相矛盾,周侗的這兩位徒弟實在是有些虛幻。

因為周侗在名聲大噪之時便是禁軍教頭,所以由他所教導出的徒弟林沖,因為武藝方面超群,自然也被周侗推上了八十萬禁軍教頭的位置。林沖生平坎坷,但是從林沖能夠統領八十萬禁軍來說,武藝確實是出神入化。所以世人將岳飛定義為萬人敵,確實是不符合。

但是或許世人將岳飛定義為萬人敵,其實並不是從武功方面來講,而是從為人處世以及為國家所做的貢獻方面來評價。

岳飛此人,乃是南宋第一抗金名將,岳飛所訓練出來的岳家軍乃是讓金國聞風喪膽的軍隊,只可惜被奸人所害。而世人把岳飛定義為萬人敵,只是因為岳飛在保家衛國之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保護了南宋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也保護了國土。

至於岳飛的武功,既然岳飛師承周侗,武藝方面自然是不會太差。而且岳飛既然能夠訓練處岳家軍,那麼岳飛的本事更加不再話下。但是岳飛相比於其他四位,在武藝方面確實是擔不起“萬人敵”的稱謂,所以若是單單從武藝方面來講,便有些過分誇大岳飛的作用,反倒是讓人覺得太過虛幻,不真實。


小鎮月明


周侗,據史料實有其人,但事蹟不多,他的很多故事都是民間傳說。 目前網傳他的五大弟子分別是:

大徒弟:河北玉麒麟盧俊義

二徒弟: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豹子頭林沖

三徒弟:射死晁蓋的曾頭市教師史文恭,有的小說給他起個外號叫鐵槍史文恭或北地槍王史文恭

記名徒弟:行者武松

關門弟子:岳飛

這是一份拼湊出的名單,而且都和水滸原文沒有關係。

比較多的筆墨記載周侗故事的,大概就是說岳全傳,這本書裡明確記載岳飛是周侗的徒弟,而且岳飛手下幾位將軍,如王貴等等也都是周侗的徒弟,只是沒得真傳。還有牛皋,也可以算是岳飛代替周侗收的帶拉師弟。所以如果這本書可信,那麼周侗就不止上面說的五個徒弟。

而林沖和盧俊義也是周侗的徒弟,最開始也見於這本書。如果看水滸原文,不難判斷林沖和盧俊義上山之前沒有交集。水滸除了王進是史進的老師,還有個別108將中人物互為師徒,沒有再提師徒關係。

之所以說岳要這麼寫,應該是說岳的作者刻意蹭水滸的WiFi,強行把一些水滸人物及其後代寫進去,以顯示本書是水滸的續集。所以說岳中才會出現呼延灼,關勝之子關鈴,韓韜之子韓起龍韓起鳳等,但這些人物都沒寫好,那是因為作者只是借他們給本書打廣告罷了,周侗是林,盧的師父,也是這種情況。

而史文恭也是周侗的徒弟,很可能是從說岳的靈感來的。早在今本水滸之前,就有水滸故事說史文恭武功天下第一,盧俊義是他的師兄,利用知曉他身上舊傷的優勢取巧而勝了他。但在那個故事裡,並沒有說師父是周侗,也沒有說林沖也是他們的師兄弟。但是把這個故事和說岳結合,就出現史文恭是周侗的說法了。

至於武松,很多民間故事都這麼說。比如揚州評話武十回,就說武松跟周侗學過雙刀刀法。可是山東快書又說武松在少林寺學藝,可見這就是一個不同的藝術流派記載不同的事,沒必要較真。而且說岳和民國成書的水滸中傳,都是壓根沒提這說法。

所以說,所謂五大弟子,本身就是湊出來的,至於是不是真的,那就得看持這說法的人依照什麼書來看了,反正除了岳飛和周侗,故事裡的人物都是編的,怎麼說不行?其實這個名單裡,人人都有說萬人敵的資格不是嗎?


pegasus1


周侗此人和《水滸傳》沒有關係,大家不要總拿電視劇情節來說事了,智真長老就是智真長老,和周侗八杆子打不著。<strong>

周侗是五個人的師傅出自《說岳全傳》,後來又被評書藝人們各種演繹。

茶餘飯後沒有事情做,總要找些談資聊以助興的,吹噓某某人多麼厲害總比說誰家殺只雞殺只鴨這樣的事來的有意思的多。

這幾個徒弟道是那五個人?

岳飛

周侗在歷史上確有其人的,也教過岳飛箭術,但記載並不多,《宋史》上一筆帶過。

至於周侗自己什麼水平,書裡沒提。

岳飛不用說了,大大的英雄一個,他不僅武藝高強,還深通韜略。

他善於用人,手下猛將如雲。

其中有一名大將叫做楊再興,他在小商橋力敵金軍,終因寡不敵眾被亂箭射死。

他和北宋的楊業有沒有關係呢?只能說不清楚,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證明他們是一家人。

盧俊義

盧俊義是河北三絕,棍棒天下無雙,武藝絕對高明的緊。

只可惜這個盧員外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還喜歡偏聽偏信,分不清忠奸。

他剛開始如果聽了李固和燕青的勸阻,不至於被抓拿到梁山,落草為寇。

功成名就之後,他如果能聽從燕青勸說急流勇退,也不至於死的不明不白。

做人的智慧比外在的一些東西重要得多。

史文恭

施耐庵對史文恭的描寫不多,但卻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僅僅二十回合就讓秦明力怯,不是秦明太弱,而是史文恭武藝太過超群,換了呼延灼出馬,結果可能也是一樣。

他被盧俊義一回合擒住並非武藝不濟,而是當時心理已經崩潰了,根本無心戰鬥,沒有鬥志的人是不可能獲勝的。

武松

好多人說武功原本是打不過西門慶的。

他在路上偶遇周侗,習得一套地趟刀法,這才無往而不利,一舉斬殺了西門慶。

我很好奇這些情節出自哪裡,請朋友們告知。

而且武松殺死西門慶用的是擒拿吧,跟地趟刀法似乎沒什麼關係。

林沖

按照說岳和新水滸電視劇的說法,林沖也是周侗的弟子。

不過林沖似乎都不認識史文恭的,難道林沖入門前史文恭就離開師門了?

林沖他是一個教頭,禁軍教頭有好多,算不上多高的職位。

五個人已經夠了,但是按照新水滸的說法,魯智深也是周侗的弟子,魯智深原本的武功在周侗面前完全沒法看,作為魯智深的粉絲,真的不喜歡電視劇這麼貶低魯智深。


西堤君


關於周侗老先生說的神乎其神,幾位弟子更是如雷貫耳,我也不想介紹老先生的生平了,有太多的答案了!我在這裡就想問幾個疑問!

首先是盧俊義林沖史文恭是前三徒弟,但在水滸裡有提起嗎?說三人是師兄弟?打祝家莊也沒聽說林沖介紹這個人厲害是我師弟,眾人打不過了,我沒聽過說把他大師兄請來降服他云云,他死了兩位師兄也沒說師兄弟情誼把他安排一下!林沖說中的槍法尤其是回馬槍不是自己家傳的嗎?這不是魯智深說的嗎?參考林魯第一次見面。

第二武松是個記名弟子,但學的和其他三人路數也太不同了吧?也許只是指點幾招,但武松和其他三位也沒說認識呀,如果不上梁山,好像聽都沒聽過呀

再說我心中武聖級別岳飛,岳家槍法名垂於世,倒和林家槍法一樣,如果都是周侗教的為什麼不是周家槍法?你不能師傅教你了,你出名了就是你家的槍法吧?

我不知道這個師傅幾個徒弟是從哪傳出來的,感覺是其中一人的師傅都能說下去,但是同時是幾人的師傅這個真不好說


倒騎毛驢走天涯


豆子來回答。周桐此人,正史上是有記錄的,但是語焉不詳。後經過不斷演繹,周桐成為了宋朝第一高手,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而且周桐收了很多大名鼎鼎的徒弟,但是根據不同版本的演繹,幾位徒弟拜師時間都不一樣。根據題主的說法,應該是參考了《鐵臂金刀周侗傳》一書。書中周桐的大弟子史文恭、二弟子林沖、不記名弟子武松、四弟子盧俊義,關門弟子岳飛。

其實,周桐的形象,是典型的正史與野史的結合,下面豆子就給大家扒一扒這位周桐到底是咋回事。

歷史上真實的周桐

岳飛的孫子岳珂,受其父嶽霖所託,撰寫了岳飛的生平傳記。後經過刪減,被元朝編寫進了《宋史·岳飛傳》中。其中有一句關於周同的記載:

“(岳飛)學射與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溯望設祭於其冢。”

注意,《宋史》中教岳飛射箭的叫周同,清朝成書的《說岳全傳》將周同改為了周桐,原因不明。

另外在岳珂所作的別雜史《金佗續編》中,有一段關於周桐教岳飛射術的稍微詳細的描寫:

嘗學射於鄉豪周同。一日,同集眾射,自眩其能,連中的者三矢,指以示先臣(岳飛),曰:“如此而後可以言射矣。”先臣謝曰:“請試之。”引弓一發,破其筈,再發又中。同大驚,遂以其所愛弓二贈先臣。···同與先臣別,未幾而死。先臣往吊其墓,悲慟不已。每朔望則鬻一衣,設卮酒鼎肉於同冢上,奠之而泣。

由此可見,周桐確實教過岳飛箭術,且二人感情深厚,但也僅限於此。正史中並有提及周桐除射術之外其他的武藝如何,更沒有提及他有其餘弟子。

演繹後的周桐

其實《水滸傳》中根本沒有提到周桐這個人物。真正將周桐形象豐滿起來的,是清朝時成書的《說岳全傳》和1986年出版的《鐵臂金刀周侗傳》。

1.《說岳》中的周桐

在《說岳全傳》中,將周桐從一位只教過岳飛箭術的老師,變成了岳飛的義父,傳授其槍法、箭法、兵法,並將好友的女兒嫁給了岳飛,最後因與岳飛賽馬,感染風寒而終。

值得注意的是,在《說岳》中,周桐有一位兒子和盧俊義、林沖兩位徒弟,並沒有武松和史文恭。書中寫道:

周侗道:“老妻去世已久,小兒跟了小徒盧俊義前去徵遼,歿于軍中。就是小徒林沖、盧俊義兩個,也俱被奸臣所害。如今真個舉目無親了。”

基本承接了《水滸傳》的劇情。

2.《鐵臂金刀周侗傳》

此書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演繹作品,成書最晚,可將其看做是《說岳》的前傳,描寫了周桐波瀾壯闊的一生。書裡有意與《水滸》人物相關聯,史文恭成了周桐的大徒弟,卻誣告周桐謀反,林沖是其二徒弟,指點過武松,浪蕩江湖時收了盧俊義,最終將岳飛收為義子,與《說岳》裡的故事對應。

但是整部書並不嚴謹,按照書裡的時間線,林沖、武松等人要比盧俊義年長一輩,實在是莫名其妙。

3.其他演繹

有些評書話本還演繹出欒廷玉、孫立均是周桐一脈,甚至金庸筆下的黃藥師也是周桐弟子。

史文恭、林沖、武松、盧俊義

在史書上沒有史文恭的任何記載,是小說家虛構出來的人物。而林沖、武松、盧俊義三人,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同為宋江起義時的36員頭領之一,應該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但沒有他們師承的任何記載。至於盧俊義的“萬人敵”,更是無處考證。

有趣的是,現在大名府還有自稱盧俊義後代的家族。據他們說,盧俊義是當地富戶,擅長武藝,後因帶頭抗糧被捕,恰逢宋江義軍經過,劫獄將其救出,盧俊義就此入夥。後跟隨宋江詔安,成為軍官,可因失了生辰綱被朝廷緝拿,二次落草,最終被朝廷所殺。大致經過與《水滸》中的描寫相似。

總結

歷史上的有可信記載的周桐,只是岳飛的箭術老師。或許是因為岳飛善使長槍,名氣極大,後世就將差不多同一時期的用槍高手全部歸到周桐名下,傳來傳去,周桐就成為了“陝西大俠鐵臂膀”,宋朝第一高手,門下高明弟子無數。

至於林沖、武松、盧俊義,雖歷史上確有其人,但也沒有任何史料證明其師承就是周桐。所以,題主所說問題,肯定是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