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聽說過什麼野史?能分享下嗎?

硬漢酥


這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事件,曹操的父親曹嵩怎麼死的?野史《世說新語》詳細記載了事情的經過,雖然是野史不可盡信,但也非常值得玩味。

曹操的父親曹嵩接到曹操的來信請他去根據地兗州,兒子成了一方諸侯請老父親享清福本來是一件喜事,不料成了喪事。

那一天,曹嵩還在泰山華縣,所以曹操命令泰山的太守應劭護送老父親去兗州,但是應劭沒有及時護送,曹嵩在路上發生了意外。陶謙秘密派遣一隊騎兵偷襲曹嵩,曹嵩以為應劭快來接應他應該不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放鬆警惕,陶謙的騎兵輕而易舉攻破曹嵩的防線,士兵先把曹操的弟弟曹德殺了,曹嵩看到後非常害怕翻牆而逃,曹嵩的小妾因為太胖逃不了,一個老人怎麼跑得過騎兵呢!最後曹嵩在廁所裡和小妾被殺,兩人相擁而死。

曹嵩死後曹操非常傷心,曹阿瞞就像一個考了滿分的孩子想要想父親炫耀,如今父親不在了,這是何等的悲憤。曹操以“為父報仇”名義師出攻打陶謙。

這個野史記載曹嵩如何死非常詳細,不同於《三國演義》片段中那樣,陶謙想要討好曹操所以派士兵迎接曹嵩等人,但是士兵見錢眼開把曹嵩殺死了,隨後分贓而逃,陶謙實打實替士兵背鍋。野史說明了也許陶謙不像《三國演義》人畜無害,不管這麼說曹嵩的死亡陶謙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那把彎刀似明月


相信喜歡歷史的人在讀書的過程中都避不開野史這個環節,小時候最愛看野史逸聞了,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清代的野史大觀,憑記憶回想幾段哈!

1,孝莊太后搞秘密行樂室

太后下嫁是廣為人知的,但是搞秘密行樂室的野史就流傳的不如太后下嫁廣,就是說孝莊有御男之術,每天都離不開男人,經常用轎子把男子載入宮中尋歡作樂,又命令人給自己製造各種助興的器械,還有一所專門供她行樂的密室。

順治帝福臨聽說後,去偷偷窺視,很生氣,知道修建密室的人是個姓刑的,還是攝政王多爾袞給孝莊找的人,他也沒奈何。

這個野史傳聞很扯淡,編造者沒有基本的歷史常識,姑且不論多爾袞的權勢多大,那時候孝莊連太后都不是,和兒子一個月見一次面,哪裡來的膽子搞密室行樂,這個故事其實是從賈南風和楊廣的野史嫁接而來的。

2,孝莊和鄧侉子、王皋有私生下順治

這則故事講了孝莊和護衛鄧侉子有私,被皇太極知道,就打發鄧侉子回老家,在路上暗殺他,至今在瀋陽地區還有“打發鄧侉子”的話,意思是暗中害命。

孝莊還和護衛王皋有私,生下順治,皇太極很生氣,就把王皋殺了,但是神奇的是,王皋的屍體不倒,皇太極沒辦法,就讓順治跪在那裡喊父親,屍體才倒,據說現在長白山上還有王皋石。

這個故事編的更扯,我都懶得批辯。

3,多爾袞遇刺

多爾袞和孝莊一起觀看龍舟比賽,正看得高興,突然一條小舟上的船伕來行刺,刺客被捕後交代,原來是順治帝指使的。

·······

4,易換妻子

張廷玉的弟弟娶了姚家的女兒,很漂亮,遇到皇太后壽誕,進宮慶賀,回來後,衣服首飾沒變,但是已經不是那個姚氏了,張廷玉的弟弟也不敢吭聲。

5,康熙好色

康熙帝寵幸衛某的小老婆,生下了雍正帝,其實雍正帝是衛某的兒子。

哈哈,清末民初的人真拼了,就會瞎編這些,順治不是皇太極兒子,康熙不是順治兒子,雍正不是康熙兒子,乾隆不是雍正兒子這種低級謠言。

6,世宗母私年羹堯

這個更離奇,說雍正的母親和年羹堯大將軍有私,生下了雍正,因此人人都把年羹堯比作呂不韋。

這些野史看得讓人發笑,很多很多,都是清末民初的人編的,這就叫精神勝利法吧!

就是這樣。


猴格大人


大將軍的妻子名叫梅娘,皇帝自從看上她後,不思早朝,厭茶厭飯,一副委糜不振的樣子。皇帝的心事早被一個名叫韓秀的文官看透,韓秀便給皇帝出了一個瘦主意:韓秀要皇帝把大將軍派往邊遠邊關駐守兩年,加上大將軍行軍路上來回,將有三年時間,有這些時間皇帝你就可以和心愛的梅娘賞花月下、狩獵深山。皇帝聽了韓秀一番歪論,精神隨之一振,拍著韓秀肩膀連說:妙妙妙!

一天,梅娘正在思念派往邊關的丈夫,忽聽家人說皇帝已駕臨將軍府,要她在內堂聽召。梅娘見皇帝無故宣她,嚇得花容失色、魂不附體。皇帝看梅娘楚楚可憐的樣子越發喜歡她,皇帝召曰:聞梅娘,才貌雙全,並做得一手好菜,吾仰慕已久,今日來此,願於君逐一品嚐。

梅娘聽皇帝話中一語雙關,藏有心懷不軌,並對她充滿輕薄之意,便氣的拋開畏懼,想冒死罪規勸皇帝。

梅孃親自下廚為皇帝做了四個精美小菜,溫了一壺酒,還親手為皇帝把盞,皇帝高興的手舞足蹈。皇帝一邊細心品嚐桌上美菜,一邊肆無忌憚地望著梅娘。皇帝吃著吃著臉色陰沉了下來,隨口問梅娘:為何4個菜都是一個香味,酒也是入口辣人。梅娘起身給皇帝道個萬福後答到:皇帝在上,小女想給皇上唱一首民歌,可解其菜之意。皇帝聽了梅孃的話有點好奇,即示意她快唱。

梅娘輕舞水袖慢慢唱道:四菜如花味相同,好酒似辣滿口烈:後園百花看不盡,沙場一將夢難求;……

梅娘一曲還沒有唱完,皇帝卻拍桌而起,滿臉現羞愧之色,帶領文武眾臣憤憤地離開了將軍府。

後來,聽說皇帝封梅娘為敬德夫人,她丈夫封為忠勇大將軍,韓秀被削官為民。

此故事純屬道聽途說,請大家批評。


周緒平755


分享一段網上搞笑的野史——

想當年武大郎被潘金蓮和西門慶毒死後,拋入黃河中漂入大海。大郎命不該絕。冰冷的海水使他醒過來。 這時游來一隻大烏龜,托起了大郎。“我現在救了你,你以後一定要報答我”。大郎應之,烏龜託著大郎到了一個島上。   

這個島上全是一些矮個子的漁民,漁民看見了大郎大喜,奔走相告,說是島上來一個高大、英俊、威猛的男子。 漁民們開會,商量著:“咱們的祖祖輩輩都這麼的矮,要利用這位志的身高優勢來改良咱們的人種,就推舉他為咱們的國王吧。”於是武大郎就當了國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武大郎很快就有一群王子。這些王子散落到民間與平民女子通婚,於是從此以後當地的居民的身高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武大郎當了國王以後仍然不忘對西門慶的仇恨,每天想著:“西門慶真是可惡,日來日去,日到本人頭上了。”正好一大臣前來求賜國名,大郎隨囗道:“日本人。”

另一大臣拿出白布求畫國旗。大郎隨手摸出一塊炊餅,大力拍去,想到西門慶,羞怒交加,噴出一口鮮血在炊餅上。就成了日本的國旗。大郎又想,“西門慶和潘金蓮想害死我,然而我的運氣不錯,挺長久。”立即下詔,在國旗上寫上:武運長久。意思就是:武大郎運氣長久。又想起當初對大烏龜的承諾,下令全國視烏龜為神物。   

大郎是賣炊餅出身,見人就大鞠躬為本色。全日本見國王如此,無不仿效。 武大郎作為國王,開頭還相當勤勉。每天都是“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早早退朝”。但過了一些日子,他覺得很沒勁。官員們雞毛蒜皮的事都要講大半天。於是他說:“你們以後把事情的重要內容寫成奏摺,交給我看。”大臣們很驚奇的說:“什麼叫做寫?我們不識字,不會寫。”武大郎說:“好吧,我給大家辦個補習班,掃掃盲。”

於是武大郎憑自己有限的知識給大臣門開了個掃盲班,學習文字。當武大郎是個賣炊餅的人,只認識很少的字,很多字他只記得一些邊旁部首,大臣們在學習及往外傳播的時候,又忘了一部分字,於是這就是形成一種“假”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之類。這是東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一天,大郎發現臣民沒有姓。於是他又說:“這可不行,得有名有姓才行。這樣吧,我在哪裡與你媽媽發生關係生的你們,你們在哪裡就姓什麼吧。”於是就有了“田中”、“松下”、“山口”"\\渡邊"之類的姓氏。

至於名字,就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排吧。但老大不能叫大郎,那是我的忌諱 ,只能叫太郎。老二不能叫二郎,那是我弟弟武松武二郎的忌諱,只能叫次郎,其餘的你們就按順序叫吧,我沒有意見。”於是這個國家就有了山口太郎,田中次郎、山本五十六等等名字。   

武大郎當了國王后,老是吃山珍海味,吃都吃膩了。他想起當初在海上漂流時,沒有東西吃,只能捉生魚吃,現在回想起來那味道還是相當不錯,於是他叫廚師做魚時一定要 生做,不用做熟。這道菜推廣開來,得到日本人的歡迎,從此成為該國的一大名菜“魚生”。   

武大郎還發現,日本人象中國人一樣,睡覺都睡在床上。他很生氣,想當初潘金蓮和西門慶搞*,西門慶經常到自己家裡,搞到自己沒有地方睡,只好睡在地上。 既然我當國王的都要睡在地上,你們也只能睡在地上!這樣子才能不忘奪妻的恥辱!於是他按照這個意思又頒佈了一項法令,從此以後日本人只能睡在一張席子上,這就是所謂的“塌塌米”。   

武大郎在中原時被人稱作“三寸丁”,有些自卑感,他在日本怕被人看扁。便下令全國比自己高的男子都處死。很多家庭為了讓兒子不死,將兒子打成 圈腿。所以日本人矮而且羅圈腿多。大郎因為潘金蓮而痛恨女人,下令日本女人只能在家伺候丈夫,而且要跪著伺候,已示 頭! 漂亮的女人全部處死,所以日本的醜女極多。武大郎當了若干年的國王,無疾而終。他臨死之際,仍然為打不過西門慶、報不了奪妻之仉而耿耿於懷,於是留下遺訓,要子孫後代找西門慶報仇雪恨。後來他的子孫們日夜操練,跑到少林寺 偷學了幾招功夫,為了紀念國王武大郎,取名“武氏道”,後來因為日本人的文化程度低,加上該國的文字是假文字,結果被傳成了“武士道”。因為武大郎白手得天下,這 些功夫又被稱作“空手道”。   

到了明朝,武大郎的後人便開始派人登上中國領土,尋找西門慶報仇,被申國的英雄戚 繼光趕下了海,那就是歷史上的“抗倭”。進入了二十世紀,日本人在中國自北向南, 自東向西跑遍了中國大半河山,還是沒有尋到仇人西門慶。於是他們居然要中國人學習 他們的“假文字”,要中國人取他們那樣的名字,要中國人在“炊餅”旗子下面實行“ 大東亞共榮”。這真是讓中國人笑掉了大牙。   

最近,武大郎的後人據說有可靠情報,懷疑西門慶躲藏在臺灣一帶,於是侵佔了臺灣對面的釣魚島,準備在那裡賣炊餅了。


國史無雙


相傳,明朝末年,百姓生活水深火熱,衣不裹體,一男子上山砍柴,偶遇受傷狐狸,那時候非常的迷信,男子艱信狐狸可以幻化成人形,不管男女,他就把狐狸帶回了家中。

自己都吃不飽的情況下,很難養著狐狸,等到狐狸傷快好的時候時候,男子已經再沒有能力去照顧它,只能隨他去了,狐狸畢竟是畜生,頭也不回就跑了。

男子笑道:“日後,倘若記得我,不求回報,只求化作人形之後能回來,好讓我親眼看看你化作人形的樣子。”

多年以後,男子重病而亡,當地人隨意刨了個坑就埋了,但人們發現,其他的動物和人死了以後埋在山上,屍體總會被飢餓的野獸刨出來吃掉,唯獨男子墳墓完好,眾人悄悄藏起來想一探究竟,最後發現,一女子每到晚上,就會站在男子墳墓旁守護,女子身邊,還臥著兩隻老虎。


縣令貪圖美色,聽到這件事情後,調去幾十人,捉了回來,強行行房時發現女子竟然長著一條狐狸尾巴,當晚,縣令暴斃。

後來人們繼續發現女子還在守護男子的墳墓,人們也習以為常了,到了清朝初期,皇帝為了不打擾狐仙,在周圍修了圍欄,後來這個地方被稱之為“守望臺”,現在這地方還在,不知道,有沒有狐仙了


夢龍出海


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是頗具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竊國大盜,有人說他是真正的改革家,有人說他是賣國賊,卻有人稱他為愛國者,各種觀點眾說紛紜,關於他的傳說野史也有很多流傳在民間。

袁世凱有一妻九妾,但也有記載他的姨太太已經排位到15名了。其中排名第六的洪姨太,賢淑貌美,是袁世凱最寵愛的小妾,在家裡地位也高, 其他姨太都按照順序排名,被稱為第幾姨太,唯獨他沒有排序名稱,只稱為姨太,以顯示對她的尊重。但獨自受寵也引起了其他姨太的嫉妒,背地裡她們都叫洪姨太為“潘六兒”,把她比作潘金蓮。


袁世凱在當直隸總督時,失眠心悸,經名醫診斷,需要喝人參湯補養,袁世凱心血來潮,就把在朝鮮當公使時的相好閔妃送給他的兩隻古董碗拿出來盛人參湯,並向僕人告誡“千萬小心,別把這稀世珍寶打碎了”。

怕什麼來什麼,果不其然,僕人真的就失手把一隻碗給弄碎了,知道闖下大禍的僕人,一度尋死覓活。有聰明的同伴讓他去找洪姨太給拿個主意。


洪姨太心也挺好,聽了之後就給僕人出了一招,讓他把碎碗片裝進別的碗裡,在袁世凱休息時,端到床前裝作失手把碗扔到地上打碎了,然後大聲驚叫,袁世凱若問緣由,就說剛才看見床上有一條又長又粗遍體通紅的巨蛇纏繞在主人身上,十分害怕,所以失手把主人的寶碗給打碎了。洪姨太告訴僕人,只要照著她說的去做,定可平安無事。

僕人依計行事,袁世凱果然沒有追究他的碎碗之過,但告訴他要保密,不要把看到的事兒說出去。


原來袁世凱未成氣候之時,曾有卜卦之人告訴他日後必定成為皇帝,因此袁世凱暗中尋機而動,早就心懷不軌了。他在與洪姨太恩愛時,曾把卜卦之事跟她說過。所以洪姨太教僕人依計行事,只不過是投表世凱所好罷了。

可是洪姨太的好心最終卻害了僕人。事後,袁世凱怕僕人洩露“天機”,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竟找了個藉口把他給殺了。為了自己的皇帝夢,殺個僕人對於袁世凱來說,根本就不算個事兒。


我是歷史微點,歡迎互相關注,共同學習!


歷史微點


既然說野史,那今天就來說說野史中的“女皇帝”。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我國唯一一位有國號,有年號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間上承貞觀之治,下繼開元盛世,任用賢臣,政績突出,死後又為自己立下一塊“無字碑”,默默敘述著她的偉大功績,她的一生註定就是千古一女帝,為我們所敬仰。

但是恐怕你有所不知的是,在野史記載中,武則天並不是唯一女帝,在她之前還有兩位女性稱帝,你可知曉是誰?


其實在嚴格意義上來說,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北魏孝明帝女兒元姑娘。

元姑娘(528—?)北魏孝明帝之女,權後胡太后之孫女。孝明帝登基之時,靈太后胡氏因孝明帝年幼便臨朝稱制。胡太后掌握權柄後,胡作非為,淫亂後宮,致使“朝政舒緩,恩威不立”,引起朝臣不滿,侍中元叉、劉騰等人遂將其幽禁於北宮。不料不久胡氏又重新臨朝聽政,更加肆無忌憚剷除異己,壓制孝明帝,母子關係越來越緊張。

公元528年,孝明帝之妃潘外憐生下一個女兒,是為元姑娘。當時胡太后則對外宣稱孝明帝生育一皇子。孝明帝深知其母有害他之心,所以密令爾朱榮前來逼宮,結果因孝明帝的優柔寡斷再加上謀事不密為胡太后面首鄭儼所得知,遂遭到胡太后鴆殺。“二月二十五日,帝崩於顯陽殿,時年十九。(《魏書》)”

孝明帝猝死,胡太后為了繼續把持朝政,遂奉不滿五十天的孝明帝之“子”元姑娘為皇帝,接受百官朝拜,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就此誕生,不過這位女皇帝僅僅一天後又被廢,後不知所蹤。她雖然沒有真正的廟號,諡號,但的的確確曾經當過一天北魏皇帝,所以她的確也是第一位女帝。


第二位女皇帝嚴格意義上只是草頭王而已,但也曾建立自己政權,自號為帝,所以也勉強稱得上是女帝。

陳碩真(620—653),浙江睦洲青溪人,唐朝浙東農民起義軍女首領。由於唐太宗後期信奉道教,追求長生不老,對地方多有剝削。唐玄宗繼位後,因為浙東地區的富庶,所以仍然是統治者重點剝削的地區。



公元653年,十月初六夜,陳碩真與鄉民不堪重負,終於在青溪起義,她自稱“文佳皇帝”,率領鄉民攻佔桐廬、睦州等地,並威逼歙州,婺州等,對唐王朝形成嚴重威脅,一時間名聲大噪。

唐王朝派揚州刺史房仁裕前去平叛,經過一個多月的血戰,陳碩真與她的義軍全軍覆沒,她也寡不敵眾後被俘殺。陳碩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自稱皇帝的女人,雖然是起義軍政權,但的確也稱過皇帝,要比武則天早三十多年。

在中國這個尊崇男權的古代社會里,不管是陳碩真還是武則天,能站出來鼓足勇氣自立為帝,敢叫日月換新天,這就足以證明其偉大。她們的行為,讓我們後世都知道,有一種不屈的精神,叫女帝!


望風瑟瑟


孝莊皇太后下嫁攝政王多爾袞之謎

話說順治帝即位之初尚年幼,軍國大事皆由自己的哥哥豪格和他的叔父攝政王多爾袞把持,而孝莊皇太后主要掌管宮內之事。

不過,雖然這個皇太后已經生了幾個子女。但是她比她的丈夫皇太極小20多歲,正值壯年30歲。風華正茂,楚楚動人的皇太后不免遭到某些人的覬覦。不過,既然貴為皇太后,這眼饞的人是很多,真正能把人給搶到手的,似乎只有攝政王多爾袞一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多爾袞的權力最大啊,軍事朝政無一不由多爾袞把控。皇太后為了保證自己的兒子能夠安心當皇帝,不惜與多爾袞眉目傳情,甚至天天幽會。

一日,多爾袞終於忍不住了,決定與皇太后同居。第二天,他的謀臣范文程傳召說,攝政王自入關以來,盡心輔佐皇帝,未因皇帝年紀小而怠慢,反而情同父子,皇上應該尊稱攝政王為父。這一句話說完,真實駭人聽聞,不過滿朝大臣竟然沒有一個人吱聲。為什麼呢?誰也不想去送死啊!范文程接著說,最近攝政王喪偶,況且皇太后深居內宮,無人陪伴,既然皇上視多爾袞為父。那麼就不應該讓父母分居,何不令父母同宮?

這句話在現在看來,真是不可思議,不過這個決議當然順理成章地通過了。更準確地說,是通知下達了。之後,多爾袞又找了個理由把太宗的長子豪格給監禁致死。這下, 多爾袞更加有恃無恐,把豪格的愛妻搶了過來當自己的妃子。

順治七年十二月,權傾一時的多爾袞突然暴斃而亡。順治帝追封他為皇帝,在自己親政以後,多爾袞奪去了他的一切名號。雖然多爾袞已經娶了皇太后,但由於孝莊皇太后是他的生母,順治仍然尊稱他為皇太后。

孝莊皇太后出家之謎

自從多爾袞死後,皇太后深知自己以前跟多爾袞做過的那些令人羞恥的事,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有罪的人。而且現在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不由鬱鬱寡歡,便產生了剃髮為尼的念頭。在去往五臺山的路上,皇太后聽說了多爾袞的一切名號被剝奪的事,紀念他的碑也被推倒,不由悲憤交加。她對師從說:“我幹過太多令人羞愧的事,也享盡了榮華富貴,我已厭倦塵世生活,今日便出家為尼。我只帶幾件貼身的衣物,剩下的,就留給皇上保存吧!以後和皇帝,有緣再見吧。”

自從皇太后娶了五臺山後,世祖常常思念自己的母親,每次看到皇太后的衣物都會淚流滿面。他雖然恨多爾袞的 所作所為,但是他他母親始終難以忘懷。


小豪說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來回答!

這是史上最幸福的太監嗎?皇貴妃洗澡點名只要他一人伺候

太監,也被稱作是“半個女人”。很多人之所以當太監,那肯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因為太監都是沒有辦法傳宗接代的,這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社會,那是一種極大的恥辱了。

通常來說,都是很窮的人,才會想要來說去當太監的。為了混口飯吃,這其實是比較正常的操作。明朝開國皇帝老朱,小時候窮的一批,還想出個鬼點子去寺廟當和尚,混口飯吃呢。所以,混進宮裡當太監,確實不值得奇怪,畢竟宮裡總能吃上飽飯吧,混好了還能整個榮華富貴啥的!這位太監便是有著“最後一個太監”之稱的孫耀庭。

這哥們家裡窮的那是連淨身的錢都沒有,只能由他老爹親自動手。淨身其實是個技術活,他老爹第一次幹這事,手法不熟練,讓這哥們疼的那是暈了好幾天。一頓操作猛如虎,心想,這下可以進皇宮了。孫耀庭的內心極為高興,可是他老爹回來就告訴他一個消息,大清剛亡,驚不驚喜,刺不刺激,孫耀庭那是差點又暈了過去。

天無絕人之路,這時候的溥儀,仍然把自己當成皇帝,所以他還在招收太監與宮女。孫耀庭老爹那是喜出望外,找人託關係啥的,終於把老孫送進了皇宮。

孫耀庭在皇宮裡面表現得不錯,很快便得到皇貴妃的賞識,讓他跟在自己的身邊。那時候的皇貴妃,其實和溥儀之間早已經沒有什麼性生活了。溥儀在自傳裡面也說過,很小的時候,由於被宮女給誘惑,自己那方面已經不行了。孫耀庭長的不錯,再加上比較能幹,善於察言觀色,皇貴妃對他那是比較喜歡的。

每次洗澡的時候,都是讓他來服侍自己,而不是宮女。皇貴妃基本都是什麼都不做,完全由他來擦洗身體的。一開始孫耀庭還不習慣,畢竟男女有別,可是慢慢的就習慣了。

這是孫耀庭自己說的。

紀曉嵐非常好色

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可能會對紀曉嵐非常的敬佩,在劇中,他機智,勇敢,品行端正,與和珅的鬥爭中幾乎沒有失敗過,總是讓和珅碰一鼻子灰。但是,很多野史中記載,紀曉嵐卻不是如此。

紀曉嵐這個人比和珅大很多,兩人根本就不是對手。而且,紀曉嵐這個人也不像電視劇裡面演的多麼的清貧啥的,而是生活非常的奢侈。每頓飯都是大魚大肉啥的,一頓飯不吃肉,那是渾身難受。

同時,紀曉嵐非常的好色。在修《四庫全書》的時候,這貨必然先要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和女人云雨一番,否則的話就沒有靈感。乾隆皇帝也知道老紀好色,還賞賜給他幾個女人,讓這些女人好好伺候紀曉嵐。

紀曉嵐有的時候,一天要和多位女子云雨,一天不雲雨的話,就會覺得渾身難受!


徐聊


少校對於野史一直是很有研究的。特別是清朝的野史。比如說:多爾袞與孝莊皇后的偷情秘史;雍正是被呂四娘刺殺而死的;乾隆是海寧陳家的孩子,而天地會總舵主陳家洛則是真正的乾隆。 但這些野史都是口頭和民間傳說的,也太野了,我們也只是一聽一樂的事兒。

今天少校跟大家說的一些野史可都是有正式記載的,這本書的名字叫《清代野記》(也叫四朝野記,記述了道光,同治,光緒,宣統這4個朝代一些野聞雜記)時間跨度大約為30年。

裡面的小故事挺有意思的,少校來說幾個:

1.慈禧太后割肉救慈安太后

道光帝有兩個皇后,慈安皇后和慈禧皇后,慈安皇后這個人比較善良,深得咸豐帝的信任,咸豐帝怕他死後,慈安皇后被慈禧欺負,就在臨死前給慈安太后留下秘旨:如果慈禧驕縱不法,就讓慈安太后按祖宗家法治她。

正是因為有這個原因,慈禧太后對慈安太后一直非常的尊敬,有什麼事兒都聽慈安太后的。後來有一次慈安生病,慈禧通過割下自己胳膊上的一塊肉,熬成了參湯,為慈安治病,把慈安的病治好了,取得了慈安的信任,慈安感動之下便燒了這個密旨,自從她燒了這道密旨後,慈禧便對慈安不客氣了,剝奪了她所有的權力。



2.同治帝是得花柳病而死的,而不是死於天花。

同治帝因慈禧不讓他與皇后見面,便流連於花叢中,得了花柳病。但慈禧為了維護皇家的體面,便讓太醫按照天花這個病就給同治去治後來同治馬上就要死了,下體的膿血很多, 皇后看到後,便用手去給同治擦,慈禧看到後便大怒說:皇帝都已經病成這樣了,你還魅惑於他。並狠狠的打了皇后幾巴掌,同治帝一氣之下,死了。


3.敬事房中皇帝臨幸妃子的一些規矩。

比如說皇帝吃完飯後準備雲雨,太監便把妃子的名字寫在一些牌子上反扣過來(牌子分為紅頭牌和綠頭牌),遞給皇帝,皇帝選好了之後,太監們讓選中的妃子沐浴乾淨後,並用毛毯把赤身裸體的妃子抬到皇帝的寢宮中。

然後皇帝躺在床上,全身蓋著被子,只留著腳不蓋,妃子便從皇帝腳那裡,從被子裡爬到皇帝身上。事後太監們就問皇帝留不留?如果皇帝說留,太監們便記錄下來行房日期。如果皇帝說不留,太監們便通過技術手段,讓龍精流出。



4.小錢不花花大錢。

李鴻章在甲午之戰後,偷偷的答應給當時日本駐清國的大使小村壽太郎幾百萬銀子,讓日本退兵。小村壽太郎也同意了。但後來光緒帝卻因為金額較大,不同意。最終導致了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臺灣省割讓給了日本,並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後來李鴻章大怒說:小錢不花要花大錢 。


5.守銀庫的庫兵如何偷銀子?

當時清朝守銀庫的庫兵從小便開始訓練:把銀子抹上豬油,塞到肛門裡。最牛叉的人一次就能偷100兩。一個庫兵只能幹三年,而且每個要花5000兩銀子去買名額。但是這三年下來,每個庫兵都能夠淨賺幾十幾萬兩。所以庫兵到老年的時候都有脫肛肛瘻的症狀。

這些野史是不是挺有意思的?這本書的名字叫《清代野記》成書於民國初,可信性較高,作者叫梁溪坐觀老人,大家可以看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