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有道理嗎?

笨刨


謝悟空欄目組提問。農村俗話:“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這種說法對嗎?其實這句話流傳至今,從發源在何處何時都沒有考證的必要,我們只知道這句話是從老一輩上流傳給我們的一句諺語。是人們在生產實踐的過程中總結的一條經驗。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民的思想教育科學技術有了很大提高,使得農村的專業養殖業在全國各地迅速發展。因此,我對”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有一分為二的觀點。下面我就用農村在實際養殖生產中兩個不同的例子回答您提出的這個問題。

同村的一對夫妻,小學文化,四十多歲。看別人家養羊掙到了錢,心裡挺著急的,就買了40只羊,到第二年的秋天,經過自然繁殖,增加了50多隻,入冬,由於以前疏忽防疫,有幾隻羊不愛吃草吃料,大部分羊出現了"拉稀"現象”,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把這群羊低價出售。養羊場地圍欄廠棚修建及飼料投資,成本核算,經濟收入出現負增長。另有一對夫妻,四十多發,高中畢業。勤學習,愛勞動能吃苦,從最初的10幾頭豬養起,後來達到中等規模,在生豬年均出欄數達到200頭以後,又向村領導申請在村外重建豬廠的項目被批准,他們養豬到今天一直持續近20年。如今,當人進入寬敞高大的豬舍時,臭味都聞不到,房頂按相等的距離設值排風扇,從豬舍的圍欄下面修建排糞渠道,按豬舍留一排糞口,其它渠道上頂封閉。飲水食槽子配套合理,定期消毒,地面清潔。使用飼料保證優質。更重要的是把養豬的防疫工作放在首位。在農村專業養殖中獲得不錯的經濟效益。

從上述二個例子看到:文化低,不懂科學養羊,真應了這句:“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的俗語。反之,有文化依靠科學技術管理獲得成功,這句:"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的傳統觀念,似乎己經有些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我不否定前者,同時更支持後者。


丁明利998


好有深理的一個問題,邀請我來回答,讓我自己都感覺有點發毛。

我是養殖土雞的,當然我不同於一般的養殖農戶,在這裡就不做詳細說明了,在我們這裡,有很多靠近居民區養雞的,這些養殖農戶通常的做法便是養兩個月就賣出去了,這些雞全是飼料與魚粉豆粉之類,能夠讓雞迅速增肥的這種,一般情況下,養殖一隻至3.5斤左右,可以賣到35元,如果行情不行,甚至到30元,而成本往往比較高,這樣一來一去,2個多月下來,掙的錢所剩無幾,運氣不好,短時間銷不出去,雞每天的食量又這麼大,虧本也是經常的事,這便是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之一吧。<strong>

養雞最怕禽流感,如果在居民區,這種發生的風險高出你的想象,我們這裡曾經有一人家,一夜之間,上千只雞全部光光,辛辛苦苦,沒日沒夜的操勞就這樣沒了,眼看著用挖機一勺勺將淨鏟進坑裡埋了,那種滋味,只有養殖戶才知道的心酸,這便是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之二吧。<strong>

養雞發病高鋒期都在長至4-5月份,如果是真正土雞,重量都己經達到了3斤多了,再過2個多月便可以出欄銷售了,眼看著這個東倒西歪,那個閉眼暈暈欲睡,每天給你死上幾十只,一個月下來去掉了2成,那你辛苦一年又白做了。這便是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之三吧。

要知道,帶毛最大的問題便是死亡率居高,而且極容易集體感染,稍有不慎,傾家當產,所以老人的話還是有深刻的道理。

在此,想提醒養雞農戶,要想養好品質的土雞,請遠離人群區域,我們己經實現無任何藥物完全自然生長,而且發病率非常低,也歡迎大家相互學習。


快樂王胖


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這個說的是真的有道理。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古人誠不欺我,畢竟別人走過的橋都比我們走過的路多,現在如果用經濟學的理論來解釋可以這樣說“風險和利潤都是成正比的,風險越大,利潤也越高。”下面基本上有兩個例子都可以證明這句話,都是發生在我的身邊。

①EX 養雞的養殖戶05年

當時我還記得我的導師還在孵化雞苗,還在他的養殖公司擔任顧問的頭銜,當時的公司還不算特別大,有四個養殖大棚,裡面大概有十萬只雞左右,老闆有事臨走的時候讓他的小舅子幫忙照看一下,當時的條件完全不像現在,雖然有抽風機,但是根本沒有高溫預警,也不是現在的全自動化,更沒有臨時電源儲備,當天晚上小舅子答應的很好,卻睡了過去,誰知道半夜停電了,大夏天的時候具體停電多久不知道,不要說停了半夜,就算一兩個小時這群雞就會大量死亡,準備說第二天出欄,誰知道起來以後肉雞全死了。

當時又沒有保險,目前最近幾年才有農業的相關保險,養牛,養豬,養雞都是可以買的,那時候想理賠都找不到人,怎麼處理小舅子?最後不知道怎麼辦了。

②導師的朋友養豬

這個是記憶最新的也是最清楚的,發生在了同一年,為啥呢?因為老師的朋友也在我們學校教學,他在轉行以後還回來給我們做了演講,當時我們清楚的記得他的意氣奮發,因為他在同一年05年的時候接了一個大養豬場價值幾百萬,當時為了借錢養豬房子都抵押了,老婆竭力勸阻,差一點離婚,都說養豬賠錢,賠錢,可他卻在低谷期投資了,誰知道好像是過了一個年從07年吧大概,我記得我當時是07年聽的演講,可能他已經賺錢好久了,他演講時說“我算是經歷了大風大浪了,差一點淹死,不過現在好了,相當於賺了一個養豬場,又在鄭州買了兩套房”,別人都說他做生意眼光特別好,這是真的。



這都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例子,一個反面教材,一個正面例子,足夠說明養殖業的利益與風險關係,那真的是如同過山車一樣的緊張,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說明的是風險性,這是大實話,如果還要補充,那就是隻要你現在有100頭牛我就立馬嫁給你,這也是事實。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老祖宗留下來的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這種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帶毛的一般指家裡飼養的牲畜一類,有時候雖然很多,也非常值錢,但是為什麼不算呢? 就是因為有很多不確定性,如果損失的話很可能一下子損失完了,就是這麼個理,我一個同學家飼養500只羊,去年一次,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得病,三天就剩17只,賠的一塌糊度,這個帶毛的不算放在他身上真是太貼切了。

自古以來,家產萬貫指的就是土地,所謂黃土變黃金,只要有土地,就是家產萬貫,田地裡隨時可以種出來莊稼,只要不是多大災荒都可以過的去,就跟現在種果樹一樣,不管是種什麼果樹,只做好銷路問題就行了,只要到果樹豐產期,基本上年年見利,但是帶毛的就有太多不確定性,看不到將來,只能看到眼前,萬一有一場災過來,辛辛苦苦好幾年,一下回到解放前,所以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冰城飛狐007


家有千貫,帶毛的不算。這句話對我來說我深有體會!我是搞養殖的,一次養八千隻雞,不順的時候,雞得了病,一批雞就賠兩萬多,這是輕的。我鄰居一批雞四十五天賠十萬多!真是欲哭無淚!


臨沂實在人


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這句話太精湛了。

帶毛的凡指養殖行業中的養雞、鴨、羊、牛等等,由於是害怕遇到天災人禍,比如疫情發生、雨漏風大,可能造成全部死亡,血本無歸。

像養雞業吧,三斤飼料一斤毛雞,如果在出欄前全部都得病,以萬隻規模計算,就要損失幾十萬元以上,把房子賣了都不夠還帳的。

所以講,農村老人講的“家值萬貫,帶毛的不算”有深刻的道理。




用戶6417028716


所謂“家有千貫,帶毛的不算”主要是形容現代養殖業的風險,提醒大家不要頭腦發熱,養殖投資需謹慎。

那麼養殖業都有哪些風險,今天就來為大家梳理一下。

1、價格不穩定

就拿最常見的雞鴨來說吧,這幾年雞鴨最大的影響就是禽流感了,一旦禽流感襲來,很多雞鴨別說價格了,賣都賣不出去。

這個時候很多養殖戶就犯難了,繼續飼養的話,不僅本收不回來,養的越久虧得越多,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但是不養的話,雞鴨會餓死,那麼先前的投資就會打水漂。

2、市場的不穩定

肉質類消費市場行情雖好,但是隨著冷凍技術的發展,很多外來肉質也來搶奪市場,比如說東北也能吃到河南產的雞鴨肉,在廣州同樣也能品嚐到內蒙的牛羊肉,這樣就為各地區當地的養殖戶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風險!

所以說,在決定養殖之前,需要考慮好市場和養殖的風險,看自己能否承受這個風險,三思而行。

所以老祖宗才說“家有千貫,帶毛的不算”,就是提醒後人,不要認為養殖業很簡單,其中也包含不少的危機,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


紅橙人


有道理,這帶毛的應該是家禽家畜了,養殖活物,每天得吃,少不了一餐,疫病,市場價格等因數,所以這是無法計算成財富的,也就是說風險大。

大家投資時,想要入行首先得有養殖技術,得會防病治病,很簡單一個羊不反芻,假如你不會治療很可能就會要了羊命。禽類也是,自己不會又想要做,那必須得請個技術員。做好了養殖這塊兒,得要有眼力看準市場。譬如前段時間的生豬價格,就有人盼著豬肉漲到50塊錢一斤,肥豬24塊錢一斤也不賣。結果賣16塊1斤別人還得挑著買。不然咋會說利潤和風險共存呢?

想要獲利得做好準備看準市場。



大姐說


“家有千貫,帶毛不算”這句話其實很有意思,這句話可以充分的提現農業,這個行業的高風險。字面意思解釋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說看一個人家裡是不是真的有錢,什麼資產都能算,但是帶毛的牲畜就不要算進去了。

為什麼呢?

第一、價格不穩定,有的時候禽畜類農產品市場,比玩股票還刺激,價格就跟過山車似的,行情不好的時候,你已經做好虧損的準備,有個預期值以為已經最低了,萬萬沒想到還能更低。一看行情好的時候,差不多可以出手賣了吧,賣完就漲,還漲個不停,你說氣不氣人。這個情況對咱農民來說真的太尋常了,所以才會有所謂的“市場行情不錯,但養殖戶惜售”一說。養殖戶們辛辛苦苦養的,誰都想在價最高的時候賣出去啊。

第二、風險高,它們很容易因為各種不可抗因素消亡,病害、自然災害等等都可以讓它們消失不見。最簡單的例子——禽流感,疫情一旦大面積爆發控制不了,就是整個疫區的家禽全部撲殺。有人就會說了,那非疫區的養殖戶爽了,雞少價格肯定高啊。這你就錯了,即便你不是疫區的雞,大家也會排斥,拒絕購買食用家禽,整個家禽養殖業市場癱瘓。那些中小型資金不夠雄厚的養殖廠面對這種打擊,很難存活,沒辦法耗不起,只能離開養殖行業。

農產品市場千變萬化,如果你有什麼農業方面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提問,或者直接在愛農幫主頁私信我諮詢。


愛農幫


於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在農村確實有這樣的說法,老一輩的人傳下來的話,比如說了某某誰家這日子過得!存款多少,房屋多少,家電多先進,農業機械多套,種了多少地,一年收了多少糧食等,如果有人說人家還有多少豬牛羊呢?老輩的人就說了,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假使哪天牲畜得了急性病、傳染病,還有跑了找不到了,被人偷去了,這能算家財嗎?只有根據牲畜的飼養情況和市場情況適時出欄變為到手的錢才算是家財。若以此說法看這個問題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