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常見的擋口現象,在多數情況下卻是另有他因,又不被人所熟知

一直希望戶外釣魚活動能夠健康良性的發展,而在這發展道路上最大的阻礙,就是對釣魚中某種現象錯誤的認識。而這錯誤的認識,恰恰是由沒有認識到事物發展的本質所造成的。就比如釣魚中常見的擋口現象,如果在本質上進行區分的話,還分為“擋口”和“假擋口”現象。

釣魚常見的擋口現象,在多數情況下卻是另有他因,又不被人所熟知


擋口是什麼?

造成擋口的原因是什麼?

這種現象也一直在我腦中迴盪,引起了我的思考。關於“擋口”問題,是不是還有另外的一種答案呢?其本質又是什麼?咱們帶著問題來看下文。

什麼是擋口?

在釣魚上,關於“擋口”的解釋為“在垂釣過程中,浮漂出現相應的動作,卻又提竿不中魚”的現象稱為“擋口”。

造成擋口的原因

雖說在釣魚發展中,“擋口”是釣魚人提竿不中魚的原因之一。但現在關於“擋口”問題的歸因,卻實在是過於片面了,因為隨著釣魚的發展又產生了其他困擾釣魚的因素。

釣魚常見的擋口現象,在多數情況下卻是另有他因,又不被人所熟知


而傳統意義上的“擋口”多歸結為兩個原因,其一是因為子線粗細,其二是因為餌料狀態這兩個主要原因。也成為了在釣魚人提竿不中魚之後,首先想到的和最想解決的問題。

當釣魚人判斷是子線過粗造成“擋口”時,所作出的第一改變策略就是降低子線線徑。以求達到被動不“擋口”的現象。當釣魚人判斷是餌料狀態出現問題時,所做出的第一改變策略就是,餌料減輕比重或者加水改軟。但是這些做法,在“假擋口”面前卻無濟於事。

釣魚常見的擋口現象,在多數情況下卻是另有他因,又不被人所熟知


假擋口是什麼?

造成假擋口的原因是什麼?

傳統意義上解決“擋口”的手段,放在解決“假擋口”上面卻無濟於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假擋口”的成因是完全不同於“擋口”的,下面就告訴朋友們原因。

什麼是假擋口

假擋口”同樣也是建立在“擋口”之內的,因為兩者之間最終的垂釣結果是一致的,其區別就是造成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因此解決的方式和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造成假擋口的原因

形成“假擋口”的原因,是其主要的特點,所以很大程度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不同於“擋口”的。

“假擋口”的原因更為豐富,也更為綜合。在解決的同時也需要更為全面和綜合的解決。

釣魚常見的擋口現象,在多數情況下卻是另有他因,又不被人所熟知

在眾多的原因中比較重要的,也是比較常發生的一個原因,就是浮漂選擇過大,調目過高。而這個原因是由於,當浮漂選擇過大的時候,浮漂浮力大,上牽力也就大。魚在水底吃餌,是利用向下的力,使浮漂移動。若這個時候,調目過高就會導致假擋口現象的出現。

還有一個是關於水底醬層的原因雖說水底醬層不會影響魚吃餌,但卻是造成“假擋口”的主要原因。因為在沒有醬層的水域,當浮漂出現中魚的動作時,往往都會中魚。而又醬層的水域卻不是如此,更多的是還需要放口。

釣魚常見的擋口現象,在多數情況下卻是另有他因,又不被人所熟知


除了這兩個原因外,餌料本身的味型也是較為重要的一個原因。當餌料味型出現失誤的時候,魚在水底表現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愛吃,因此浮漂給出的動作也就不明顯。這個時候更換子線,調整餌料狀態,都不如直接改變餌料味型來的有效。

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春季和冬季較為容易發生的,就是鉤子重量有點大了。因為春季和冬季魚的活性低,在正常調釣下,鉤餌又是躺在水底的。魚如果想要把餌料吸進嘴,那就需要把餌料的重量和鉤子的重量,一同吸起。如果春季和冬季的魚吸不動時,就很明顯的造成了“假擋口”現象,這也是較為經典的一種原因。


釣魚常見的擋口現象,在多數情況下卻是另有他因,又不被人所熟知

什麼才是假擋口?

如何解決假擋口的方法?

在瞭解了“假擋口”是什麼和成因之後,最為重要的就是在實際釣魚中,對“假擋口”的判斷。也只有判斷準確後,才能解決假擋口造成的問題。

判斷假擋口的方法

在判斷的方法中,我認為最靠譜就是利用排除法,這也是對於很多朋友來說,最為有效的方法。在判斷之初,可以假定為是“擋口”然後去更換子線,去改變餌料狀態。當經過調整之後,依然有擋口的現象,那就可以證明是“假擋口”了。

釣魚常見的擋口現象,在多數情況下卻是另有他因,又不被人所熟知

因為造成“擋口”的原因主要是在餌料狀態和子線粗細上面,如果這兩個因素不發生改變的話,就會持續造成擋口。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這個特性,繼續垂釣,看“擋口”現象是否每杆都存在,如果每杆都存在的話,就證明是“擋口”。如果期間斷斷續續上魚的話,就有很大可能是“假擋口”。

解決假擋口的方法

在上文知道了造成“假擋口”的原因後,就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了。不過要說明的是,如果是醬層造成的原因,依然還是需要通過把餌料狀態調整的更輕來去解決。

釣魚常見的擋口現象,在多數情況下卻是另有他因,又不被人所熟知

浮漂選擇過大或者調目過高的話,較為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更換小一號的浮漂。如果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繼續加鉛,降低調目來解決這個問題。鉤子選擇的重量過大或者鉤條過粗的話,這個就屬於比較硬性的問題了,只有通過更換更輕一點的鉤子來解決,比如常用的一些袖鉤。

在改變餌料味型造成“假擋口”的方法時,就顯得有點艱難。因為無法和魚交流,也就無法第一時間知道魚愛吃什麼。也就只能夠在比較小的範圍內,依次嘗試餌料味型。比如說在垂釣鯉魚時,薯味的餌料垂釣效果不好時,可以更換果味試試,如果沒有效果那就繼續嘗試藥酒類的添加劑。

釣魚常見的擋口現象,在多數情況下卻是另有他因,又不被人所熟知


最後的總結與歸納

關於“假擋口”內容雖然不多,但也是自己的經驗總結所得。兩者之間造成的結果,雖然都是影響垂釣效果,但造成的原因差別卻非常巨大,當選擇的解決方法不得當時,最終造成的壞結果也依然得不到改善。文章內容從兩者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展開,有些未詳盡之處,也希望朋友可以指出,也希望有著更多經驗的朋友來分享這方面更多的內容。

我是書嶽釣魚,一位熱愛釣魚,喜愛分享,有點二但卻真實的釣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