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公益課第1期丨《新冠肺炎疫情對2020年中國經濟影響》筆記

第一部分:重點和難點

一、對這次疫情的基本判斷是什麼?

關鍵詞:不悲觀、有信心。

樂觀的是什麼呢?

第一,大數據越來越清晰了,原來是模糊的;

第二,新增“疑似的”在下降,而且分類已經完成,究竟是“確診的”、受感染的疫情肺炎;

第三,專業性的醫院。火神山醫院投入使用,尤其是全國各地援助武漢的醫護人員,尤其是軍醫已經到位,我有好幾個朋友已經奔赴第一線;

第四,治癒率在不斷提高。這次的病毒殺傷力比SARS弱一些,所以治癒率在不斷提高。

因此,我們對於疫情不必悲觀,我們應當有信心。信心的基礎也是對比上一次,上次SARS期間,我們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看來那些經驗用於今天的戰役應該是非常有效的。

二、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關鍵詞:停滯狀態

1、投資信心:

現在投資從技術到信心到體制各方面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2、消費:

節假日消費突然宣告停止

3、出口:

按照原來去年第三季度的訂單于今年可以完成一部分,但是很多受到影響,有些國家對於我們出口的貨物也採取了一些過分的措施。

4、增長:

預期有所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是有限的。因為經濟增長的剛性需求、投資能力、生產能力會在疫情結束以後迅速彌補。

5、就業:

就業在今年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是大學生就業季,原來是1100萬-1300萬的新增就業,今年也會受到很大的衝擊。

6、國際合作:

在疫情結束以前,國際合作絕大多數都處於停滯狀態。

三、疫情對微觀經濟的影響?

關鍵詞:停頓

1、服務業

節日經濟、寒假經濟、春節經濟基本上就是完全停頓,旅遊行業衝擊影響尤其大,如餐飲、旅遊、物流等等,一些餐館沒有開張,所以

整個服務業影響較大。

2、農業

春節之後是春耕的高潮時期,“人無地一時,地無人一年”。

3、製造業

製造業,製造業的產業鏈來講,一個產業鏈斷了,整個產業鏈處於停頓狀態。

四、疫情為服務業、海外投資帶來什麼機會?

關鍵詞:影響、危機、機遇

1、服務行業:升級、更新、改造

疫災打擊了我們的服務業,但是對於服務的進出口,對於服務業的升級、更新、改造也提供了很多很多新機遇,對於我們服務質量的提高也提供了大量的空間。

2、海外投資:引進外資、引進去、走出去

中國今年利用外資會受到影響,我們的海外投資在疫災以後會加快,今年可能是海外投資技術超過“引進外資”,“引進去”、“走出去”加快發展,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出現比較大的反彈,完成中國計劃的指標要通過各方面的努力。

五、疫後國際層面變化?

關鍵詞:影響、危機、機遇

世界國際組織(WHO)對中國控制疫情的能力給予信心,還給出7項意見;聯合國秘書長對中國應對疫情所作努力充分肯定;IMF、世界衛生組織力挺中國;大東亞不遺餘力提供支持和配合;99個國家對中國公民實行入境管制;多國取消航班或縮減航班。

六、疫後產業機遇?

關鍵詞:增加、重視、變革

醫療產業會得到迅速的數量、質量迅猛增加

環保產業也會增加,將會比過去任何時間重視環境的保護。

互聯網技術會普遍適用於各個行業,互聯網+成為今後發展大的業態。互聯網本身會有飛躍的發展。

農林木漁,不管今年的病毒宿主是什麼動物,“病從口入”會更加重視

食品發展在疫情以後會有大的變革,變革主要是質量的提升。

食品加工是壞事變好事。對於中國未來的食品加工、食品銷售、食品物流等環節都會有更高質量的要求。

七、疫後社會變化?

關鍵詞:提升、升值、發展

1、社會運營效率大幅提升

人工智能、大數據、5G技術沒有停頓,區塊鏈的技術在加快發展,並且直接服務於抗災當中,這些產業的發展會帶來數量到質量的大提升。

前年清華的書記、校長講公開課都是通過雲課堂,今年上半年很多課程都會通過互聯網各種各樣的軟件來直接服務於教學,所以疫災沒有耽誤我們的教育,疫災沒有耽誤中國的進步,這一切應該感謝互聯網技術。

2、知識和知識產權的升值

這次在疫情預報、觀測、跟蹤以及政策的出臺這方面又增加了一些教訓,我們重複了SARS的一些錯誤。所以這次我們更加認識到了科學體制、技術創新機制的創新必要,後面將會有更大改革的動力和開放的動力。

3、個體多中心價值鏈會迅速發展

每個個體在企業管理當中,在整個產業鏈、供應鏈價值當中作用越來越大,這樣更大體現和彰顯個人的作用,所以平等和公平的價值觀會更加深入人心。

4、經濟民主與透明

市場經濟、法制經濟需要有更多不同的批評、不同的聲音讓社會及時地瞭解各種各樣的情況。所以,各行各業對於社會透明度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所以這次疫災之後對於國家的民主、法制公開透明,對於平等公平的競爭有更大積極的推動作用。

八、疫後微觀影響?

關鍵詞:衝擊、暴露、恢復、發展、穩定。

1、投資信心

投資會受到衝擊,投資只要有市場需求和能力,投資仍然存在,只需要找到機會。對於投資的市場現在是一團迷霧,這是可以理解的。

2、企業運營

不管是國有企業或者民營企業,我們的企業運營存在許多的問題,在這次災難面前也都暴露和顯現出來了,所以它會給改革帶來動力。

3、市場培育

市場衝擊有的,但是市場的基本需求、剛性需求永遠在,而且製造需求並不難。在疫災的後期和疫災恢復期,市場培育會很快恢復。

4、商業機遇

針對與一些新興產業,尤其與環保、健康、養老等等行業會得到很大的刺激,在疫災結束以後,環境、環保、醫療、醫療器材、醫院等等發展會更加迅猛。

5、員工心理

員工隊伍的穩定,不要為了現金流等等縮編,創造價值歸根到底是人,這個時候要學會如何讓一些有貢獻和潛在的員工。

九、疫後國家層面的變化?

1、改革加快。

關鍵詞:多難、該警醒、改革、興邦

改革一定會加快,暴露了一些問題,並且也堅定了一些信心。我們存在一些問題,多難興邦,多難不是直接興邦,多難-警醒-改革-興邦。

多難經過警醒和改革之後才能興邦,制度層面要改革,文化層面要改革,改革會帶來動力。

2、全面扶持企業。

關鍵詞:財政支持、稅收支持

國家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措施來幫扶我們的企業。現在為止,從中央層面有20多個舉措,現在地方政府更多,尤其是浙江、廣東、重慶、湖北等等很多省份,現在各個地方的政策五花八門,總而言之反映於兩個方面:

一是財政支持。財政無論是對於戰鬥一線的支持;或者是環境創新等等支持;

二是稅收支持。減免各個地方的稅收,原來減免稅收是計劃當中,現在直接到位。從兩個方向來幫助企業。

3、全力保就業。

關鍵詞:減負、幫扶

給企業減負各個地方是不一樣的,對於能夠創造新機會、能夠升級或者創新項目的企業,在疫區的企業也得到了政府直接的幫助。

我們的家鄉在湖北,那裡的工作人員每天很少的睡眠時間和吃飯時間,和家人溝通幾乎不可能,因為他們都在第一線與“疑似”、“患病”者接觸,怕傳染就與家人隔離,我們一線的醫務人員也得不到休息。

所以國家在今後對於這些人心理的幫扶,對於災區救援的支持會採取更加多的措施,這很好理解。

4、全心保民生。

關鍵詞:三大攻堅戰

今年三大攻堅戰中的防風險能力在上半年告一段落,繼續打好脫貧攻堅,全面恢復發展。

十、“一帶一路”的背景之下,12大行業可能是最有潛力。

關鍵詞:發展、提速、空間、市場

基建和地產行業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有很多年發展的空間;公共服務、環保、醫療、保險受疫情的影響也會提速;服務平臺企業,跨境電商物流建設有很大空間;科技製造有很大市場,

能源資源、物流、電子商務、文化旅遊是直接服務於“一帶一路”的,也是影響最大的。

十一、疫後,國家做出3方面調整。

1、企業不盲目,要有信心。

積累了幾個月市場上的剛性需求會造成災後比較快速的發展,所以中國改革不會停止。中國促進經濟發展圓百年夢的一切努力都不會停滯,它是保障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圓“兩個百年夢”的必由之路,中國這方面的方向明確,態度也是明確。

所以企業對於未來有信心,積極投資並不是盲目投資,企業現在是生存第一,沒有任何事情比生存更重要。

2、企業需要有積極投資的態度

做涉外經濟合作和外貿企業當中一定要約定匯率和幣種,因為近期全球的匯率市場有所波動。

3、通貨膨脹可能在年中有大幅度提高。

所以貨物比貨幣可能更值錢,現在保證現金流的情況下多囤貨是必要的。土地資源是金貴的,各個國家是一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一樣,現金多元化,非運作匯率期貨企業不必去炒匯,對於企業來說未來的理財戰略應該以保守為先。

十二、面對疫情,企業該如何活下來?

1、資源的調配、人員的安撫、利益的分享現在是重中之重。

把握好未來的發展機會,現在就要搶佔一些市場的先機。在疫情當中哪些項目哪些產品應當做,這些先機不能丟。

2、抓住國家的紅利。

無論是財政、稅收、土地政策都有很多紅利,充分利用國家紅利。

3、加快現代企業制度改革。

不光是國企,國企的混改是機會,民企也是,民營經濟、私營經濟藉此機會朝知識型、現代化、分享以及有利於技術升級方向發展,做到企業長壽。

4、互聯網制度的升級是眼下要加快的事情。

網上教學現在有很多,也有很多APP,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得我們在很長的時間都會朝著服務於每個個體,與每個個體為中心資源價值整合的方向來發展。以後企業的運營模式和經營模式會有比較大改觀。

5、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走出去”。

歐洲的企業400多年,現在上千年的企業,過百年的老字號首先要國際化。

第二部分:疑問點Q&A

Q:疫情對於製造業的影響有多大?

A:關鍵詞:停滯、調整、投入,製造業所需要的各個產業鏈都處於停頓的狀態,基本上處於停頓的狀態,但是停滯的時間是有限的,目前停滯的範圍也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製造業都受到負面的影響。

現在為了災區建設的這些行業沒有停頓,一些醫療器材行業和製藥行業也沒有停頓,對於生產一線的投資者和員工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在疫災的後期和疫災沉澱當中,這些產業鏈會迅速重整,迅速地會投入到產業鏈當中。

所以大家不必過分地憂慮,現在需要等待拐點的到來,在拐點到來以後做好恢復生產的準備,不能等到疫災全面結束之後。

Q:疫情後,國人健康意識會改變嗎?

A:關鍵詞:飲食習慣、飲食食材、養生意識,

在疫災爆發的時候,現在大家在家裡,周邊同事親友其實已經改變了很多不好的習慣。很多不好的習慣不光是飲食食材的選擇,國家三令五申保護的動植物絕對不能吃。因為它影響著生態鏈,生態鏈一旦斷了就有很多新物種和新病毒的出現,不是說這些物種帶來的直接病毒,而是它造成了生態鏈的巨大改變。

另外就是平時的健康,我們國家的壽命是增加了,人們的健康水平是增加了,但是與發達國家是由差距的,與韓國、亞洲四小龍、發達國家的生活習慣、作息、生活水平都需要改善。

剛從日本回來,東亞人民為什麼又長壽又健康,長得相對於高,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吃得不多,飲食非常非常地合理。所以抵抗這些病毒的能力就比我們強。很多人出國去考察之後,回來之後自覺改變。

這次疫情對於我們生活習性有很大的刺激和影響,對於我們未來的健康養生事業有很大的促進,對於我們生活的習性有改觀,我們的壽命由於這次疫災會增強,抵抗力也會增強,這是毋庸置疑的。

Q:受“一帶一路”影響,今年的中小企業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A:關鍵詞:人心的穩定、資源的積累、項目市場調研、加快國際化

第一,員工隊伍的穩定

今天不要由於為了現金流和企業的生存,現在要縮編,縮編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我們要學會分享,利潤的分享和股份的分享,創造價值的是人,資金的投資等等說到底都是人的投資。

如何做到穩定人心呢?

這時要發揮每個決策者的個人魅力來與員工分享抗疫災的經驗,分享一些生活上的快樂,分享一些好處。我們要學會在企業未來的改制當中,如何讓一些有貢獻有潛在的人才能夠長期地留在企業的價值。

第二,極大抓住國家利好信息。

國家現在在金融、財政、稅收、企業幫扶等等方面所做了一些政策,這些都是能夠讓企業能夠維持並且做大做強的有力保障。

第三,做好下一步的市場調研。

企業是多元化或者專業化,走哪條道路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不必勉強。

企業生存第一,企業不能往陷阱當中走,每個發展的企業都有陷井,企業需要保證企業的精神,保證團隊,保證企業的追求不變。

做好調研,市場調研是防範陷阱和危機的有效措施。

第四,加快大小企業的國際化。

現在大小企業挺多的,過去幾年以來對於中國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有了全球合作。

舉列解讀:

一是中美;

二是中日韓三國的談判,中美10+3、10+4、10+5機制的建立;

三是去年是各個地區和國家的選舉,選舉之年,各個國家有一些政策刺激經濟的發展。英國脫歐以後,英國與歐洲自由貿易的談判也在開始。所以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也會給中國帶來很多機遇,在全球化的時代,世界的機會也是中國的機會;中國的機遇全世界也可以分享。


Q:疫情之後,電商發展的空間會不會更大?

A:今年是5G之年,也是區塊鏈之年,從金融體系幫助電商的發展,幫助輕結算的發展,“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的發展,以及5G技術的普遍利用。中國在這些方面,在互聯網應用技術方面是世界先進的國家,在這些方面來講,越早利用的國家的市場潛力越巨大。

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同時,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國家和世界大經濟體當中會迅速發展。

所以,各行各業來運用互聯網,藉助互聯網技術加快發展是大勢所驅,甚至教學的老師服務,改作業、學生溝通、改論文、學術討論有相當的工作都是通過互聯網的,而且,今後的培訓服務業會更多借助於互聯網。

所以互聯網的發展會進一步加快,有些是受疫情的影響,有些是本身的大勢所決定的。


Q:企業如何應對疫情下的新國際形勢?

A:國際形勢眼前有一些國家對於中國採取了比較過分的措施,這是暫時的。隨著中國第一次拐點的到來,疫情的好轉會迅速地減少或者消失,所以疫情給中國帶來的國際形勢的惡化是非常有限的。

那麼,由於中國在國際上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維護世界貿易的貢獻;由於中國有巨大的投資能力和市場容量能力;由於中國的科技創新在不斷為世界做出貢獻;由於中國管控好了與美國、西方國家的分歧;由於中國積極參與跨區域的合作,所以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是向好方面發展的,疫情的影響是短暫的。這對於我們的外貿、國際投資、國際勞務合作、服務貿易、國際經濟合作這些影響都是很大的,卻又是暫時的。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國沒有理由不搞好與貿易合作的關係、合作伙伴的關係、大國的關係。而且,中國談判的技巧、中國與各個國家已經形成的價值共識和對於遊戲規則的共識都為今後中國進一步提升國際合作水平,擴大經濟合作帶來了非常好的大背景。

所以,中國對於未來的對外關係、所處環境、全球化營商環境沒有悲觀的理由,國外對於眼下的困難的態度需要我們包容,我們應該反思。實際上我們為它們帶來了麻煩,我們設身處地地去想這種麻煩,收到一個來自海外的包裹你敢打開嗎?對於打開沒有影響,但是國外有恐懼心理。

最後的話

面臨恐懼,我們需要把準備迅速做好,提前應對拐點的到來,沒有拐點之前需要有各種各樣的準備。因為拐點一旦到來,別人都在開足馬力了,這之後就沒有機會了,很多機會都在拐點之後。<strong>

來源丨何茂春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