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8首最美元宵詩,祝佳節安康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元宵節:8首最美元宵詩,祝佳節安康


元宵節總帶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寓意。

這天,人們看燈猜燈謎,賞月吃元宵。


01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夜如白晝、蕭聲悠揚,一曲讓人流連忘返!舊時多少美好的姻緣佳話,都嵌在了這燈火闌珊的日子裡。


02


《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溼 一作:滿)


元夕,有人邂逅,有人分離,有人重逢。這是一個關於愛的表達和昇華的日子,涵蓋了世間一切情意。


03


《正月十五夜》

唐代: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明明月色,朦朧美好!這個元宵雖然少了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但隔離病毒隔不斷信念。生而為人,何懼苦難?


04


《解語花·上元》

宋代:周邦彥


風消焰蠟,露浥紅蓮,

花市光相射。桂華流瓦。

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

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

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

鈿車羅帕。

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

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

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春花初長,春風初生,這一輪明月,也被春意迷了眼。願這一輪明月,也能照亮患者回家的路!


05


《正月十五夜燈》

唐代: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繁星點點,寄託滿腔思念,元宵圓圓,遙望幸福團圓。在這個本該萬燈齊明、歡聲笑語的日子,如果快樂很難,那麼祝你平安!


06

《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遊好》

宋代:蘇軾


元宵似是歡遊好。何況公庭民訟少。


萬家遊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這個元宵節,不出門,不加班,沒應酬,宅在家裡,願你能找回以往的閒適心情。


07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宋代: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沉 通:沈)


元宵夜,團圓夜,年年此夜,遂倍加思念。如果此時陪伴在身邊的那個人依然如舊,記得道一聲感謝!


08


《永遇樂·落日熔金》

宋代:李清照


落日熔金,

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

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


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

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

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

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熔金 一作:鎔金)


身逢佳節,天氣雖好,卻無心賞玩,疫情當前,早已失去了賞燈玩月的心情。心念萬千,惟願君安!

新春佳節與元宵本無關係

元宵節和新春佳節只差十五天,從新春佳節到元宵,傳統節日的氛圍不斷長盛不衰,因此如今的大家乃至都把元宵視作的新春佳節的構成部分。

事實上,元宵跟新春佳節壓根並不是一會事,他們有迥然不同的來源於,新春佳節是華夏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而元宵則是來源於印度的異國傳統節日,新春佳節本來是中國古時候的元旦(別稱元日),而元宵原先是印度的新春。元旦節是新春剛開始的第一天,是舊曆完畢新曆剛開始的日子。

每一中華民族都過元旦,但不一樣中華民族因為曆法不一樣,過元旦的時間各不相同。中國的周朝以前以冬至節氣為元旦節,由於那時的歷法把太陽返回南迴歸線的日子即冬至節氣做為新春剛開始的第一天。但之後的歷法把春分做為全年度的第一個節令,因此離立春節氣近期哪個月的初一就變成元旦節,這種行為一直持續到如今,這一日子也就變成中國傳統式的新年日。中國依據立春天明確元旦節的作法,最能體現位於暖溫帶的中原地域四季明晰的氣侯特性。

元宵節在古印度怎樣問世的呢?

原先,東漢之後,印度佛家傳到中國,始於印度的傳統節日風俗習慣也隨佛家時興中原,在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說元宵節。印度位於亞熱帶,不像中國那樣一年四季四季明晰。那邊一年到頭的平均氣溫轉變並不大,四季百花盛開,花草樹木常綠植物不凋,沒辦法看得出中元節,別稱盂蘭盆節,盂蘭盆節由於是多雨的完畢,因此就改懸燈為放河燈。盂蘭盆節在佛家又叫解夏,由於酷熱多雨的夏季以往,僧大家總算告一段落將近三個月坐夏安居工程的修行職業生涯,此後能夠 外出遊方化緣了。

元宵節又怎樣傳到中國呢?

佛家是東漢漢明帝階段才傳到中國,因而,中國人過元宵燈節都是起源於這時。在早已流失的《僧史略》一書中就記述說,漢明帝指令臣民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晚間高懸指路明燈,以傳揚佛教。但一開始,過元宵節的關鍵是佛教。直至隋代,元宵燈會才變成一種隆重熱情的民俗遊樂設備主題活動,燃燈賞燈的另外,還伴隨隋煬帝喜愛鋪張浪費,鐵樹銀花、燈火通明的元宵節正好唐朝,因為大唐帝國綜合國力富強,繁華火爆的元宵燈會正能用來裝點昇平,因而,唐朝的元宵燈會也是盛況空前。

唐初作家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就是說詠元宵的名作:辛稼軒《青玉案?元夕》中的那類驚奇和開心: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傷懷。寶馬五系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歡歌笑語瑩瑩暗香去。眾裡尋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個人卻在,暮然回首。當元宵的火樹銀花逐漸迷途於當代城市的燈火通明當中,歷經千秋萬載仍然可以令人悠悠情絲的,也許只能燈火闌珊之際那驚鴻一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