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總說非洲豬瘟,怎麼確保不會買到病豬的豬肉?

V小寶V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肉質品消費大國,而豬肉作為我國主要的優質蛋白質來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國首例疫情發生後,很多朋友都對食品安全產生了很多的困惑,因為他畢竟是一個新興病毒。在有關專家和媒體多次科普之下,大家也對這個疫情有了足夠的瞭解,知道它並不是人畜共患病,只要我們注意購買渠道,安全是有所保障的,那麼大家也就產生另外一個問題,怎樣才能購買到放心的豬肉製品?下面我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

根據有關部門的要求,在進入四月份後,屠宰企業經過新一輪的整改過後,可以繼續擔任屠宰任務的屠宰場必須具備檢測非洲豬瘟病毒設備及檢測能力,須有派駐的官方獸醫代表參與收儲過程,屠宰加工出來具備銷售資格的產品,必須有“兩證兩章一報告”即動物檢疫合格證(動物B)、動物檢疫合格證(產品B)、胴體質量檢驗印章、檢疫合格印章、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結果陰性報告的合格產品。

下面我們再來說一下購買途徑,由於我國的生豬零售的渠道比較複雜,即使在有關部門的嚴厲要求之下,也在所難免有一些企業或個人為了個人的私利產生違規操作的情況。所以大家在購買肉製品的時候除了要仔細查驗一下以上幾種標識外,還要注意一下購買的途徑。

我們最好在一些連鎖企業的專賣店或大型超市處購買,因為這些地方採購的肉製品一般都會從正規渠道採購,所以安全性是有所保障的。儘量不要在一些小型商販零售處購或街邊攤流動商販處購買,另外還有一些小型的集市上。因為這些地方人員流動性比較大,交易環境比較複雜,所以有關部門的監管難度也比較大,那麼在此情況下,難免會有一些不法分子將一些低價肉製品收購來出售。從而增加了我們接觸到非洲豬瘟病毒的幾率,雖然說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病毒畢竟是病毒,日常當中,我們越少接觸到它越好。

在我們採購回來冷鮮肉製品之後,儘量減少和器具接觸的幾率,最好放入鍋中將肉中的血水煮出,通過高溫消滅掉病毒。然後採取熟肉做菜的方式二次加工,這樣盡最大的可能減少我們接觸到病毒的幾率,保障食品安全。

豬肉雖然是我國主要的消費食材,但並不是唯一的蛋白質來源,像其它的雞鴨鵝,魚蝦蟹,牛羊肉製品等都可以為我們提供充足的營養,所以平時營養均衡很重要。合理均衡的營養搭配,也能減小我國因為非洲豬瘟而造成的產能降低問題,為供需平衡做出一絲貢獻。


農事一鍋燴


由於最近的豬瘟導致一些地方出現丟棄死豬現象,這些死豬既影響了環境,又難免不讓人聯想到市場上銷售的豬肉是不是也存在異常。不管怎麼說,持懷疑態度的人應該不在少數,當然也包括我在內,接下來就分享一下個人對於怎麼確保不會買到病豬肉的一些經驗。以下是個人意見,如有不妥之處請指正。


異常一:病疫區的儘量少買,雖然有些專家總是闢謠沒有非洲豬瘟,就算是沒有,那也不能誤導別人去購買不知道是不是病豬肉吧?哪怕是專家說的煮熟的豬肉不影響食用,就是不知道有那個專家會吃病豬肉?再怎麼說,每個人都有公平的知情權,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想買就不買。不過話說回來,病豬肉都是顏色看起來發暗的,沒有光澤度,淤血比較多,或者聞起來可能有一股臊臭味,

異常二:突然增多的豬肉銷售你就要小心點,尤其是病疫期,在同一個檔位的豬肉相比以前的供應量增加很多。雖然不一定是病豬,但是有誰知道真的假的呢?沒人敢打包票,如果有擔心買到病豬肉的話可以不購買。反正又沒人逼你,為了安全起見,你可以看看豬皮是否有通過安全檢疫的標誌再購買。畢竟買健康的豬肉才能讓人放心不是?再者,當地的檢疫部門也會保證市場上的豬肉是通過檢驗的。


異常三:送上門銷售的豬肉可能存在一些內幕,為什麼呢,如果平時沒有這種送上門銷售豬肉的服務,一下子多了起來,你不覺得奇怪嗎?尤其是一些還沒有發生死豬現象的地方,假如有一天以銷售為主的豬肉比平時多又便宜,很可能是外地拉過來銷售的,這時候你就要了解清楚豬肉的來源是不是可靠的。這就好像走私一個樣,是見不得人的。

異常四:只有豬腿銷售為主的肉販子也值得懷疑,為什麼呢?如果是在出現死豬多的地方,這些豬腿很可能是病豬身上切下來的。還記得有一個視頻,那個人把活生生的豬的腿砍下來,至於是不是自己食用不得而知,即使這個是正常豬也太殘忍了。當然,也有人看見丟棄的死豬有一些是沒有前腿的,那麼這些死豬的前腿哪裡去了?按道理可能是餵狗了吧,至於是不是死後切下來的就不太清楚,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都是病豬的豬腿。


綜上所述,想不買到病豬肉,最安全的辦法就是找健康的生豬幾個人一起宰殺,然後放冰箱冷凍保存,因為以後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很難買到豬肉了。當然,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那就是用別的禽肉或者魚肉來代替豬肉也不失為一種辦法,你說呢?


蜂果仁


從去年8月至今,我國非洲豬瘟盛行,雖然專家一再聲稱該疫“只傳染豬、不傳染人及其它動物”,但因專家有時的表現確為磚家,在群眾之中失去了權威性,作為消費者,在非常狀態下心存疑慮、不敢放心消費豬肉,也在情理之中。那麼,如何選購豬肉,才能確保不會買到病豬肉?我從一個豬肉從業者的角度,為大家解答。

1.查看二章一證。即定點屠宰章,呈圓形或橢圓形,顯示定點屠宰企業的名稱,蓋在豬後腿上;檢驗檢疫章,長條形,顯示檢驗檢疫單位的編號和屠宰日期,佈滿屠體,至於是藍色還是紅色的,本質並沒有區別,只是所用的印泥不同而已;《動物產品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標註動物名稱、質量,加蓋檢疫部門公章。

2.選膘厚的豬肉。膘厚肯定是肥豬,能夠長大才肥、健康,養殖戶(企業)一般不會把正在生長的半大生豬送進屠宰場,除非有病或有染病風險,所以肥膘是“一張皮”的別買。

3.肥膘不潔淨亮白的不買。放血不徹底導致肥膘顏色發渾,若死後屠宰肥肉呈粉紅色。

4.肉皮上有丘疹的別買。可能患有豬丹毒或皮膚病,但注意與蚊蟲叮咬的相區分,前者連片、規則,後者無規則。

5.有出血點的別買。明顯的是看豬皮與肥膘的結合處,有針尖大的麻點,起先呈粉紅色,放置時間稍長呈灰黑色。是生豬發燒所致,生豬的絕大多數疾病,開始的症狀都是發燒,只要發燒,就有麻點。


北大屠夫陸步軒


哎 一個個人模人樣的 怎麼怕和豬得一樣的病 如果只是噁心病死豬那你儘管不吃豬肉 去吃牛羊雞鴨魚/誰知道那些都是怎麼死的 如果你一眼就能知道你買的肉的屍主是怎麼死的 那你可以當法醫了

人獸共患病是有的 貓狗攜帶的狂犬病最厲害(發病100%致死) 然後是牛羊攜帶的布病(斷子絕孫疼疼病) 牛羊攜帶的結核(據說國人結核陽性率60% 也不知道到底是誰感染的誰) 這些共患病這麼厲害 但一點都沒耽誤大家養貓養狗 肥牛肥羊火鍋涮的飛起 對這些威脅極大的病都習以為常了 倒是對只感染豬的病恐慌了

當年禽流感風波鬧的多厲害 雞蛋不到兩塊蛋雞10塊雞苗2毛 大眾的恐慌逼死了多少養雞的 但恐慌中所有雞產品沒有扔溝裡的 最終都還是被人給吃了 只不過膽大的吃便宜的鮮雞肉膽小的吃後來凍庫出來的凍雞肉 也沒見有多少人死於禽流感 倒是後來活著的人吃了一年多沒下4塊錢的雞蛋 肉雞苗現在8塊一個

被豬瘟瘟了的豬會走被禽流感流了的雞的老路 並且絲毫不遜色 畢竟豬肉市場是雞肉市場的三倍 非洲豬瘟的摧毀力度比禽流感更徹底 豬的繁殖率也只有雞的十分之一產能的恢復比雞更慢 這時候就別提進口肉了 美國能出口的豬肉供不起一個廣東省的消耗 現在全世界75%的豬(約6億頭 期中4億頭在中國)受到非洲豬瘟的威脅 誰也顧不上給誰供應豬肉

不過話說 豬雖然生活的水深火熱 但沒有一個人死於非洲豬瘟(刨除跳樓的養豬老闆)


獸醫醫獸


非洲豬瘟病毒的唯一宿主只是生豬,目前是這樣,要說這非洲豬瘟到底會不會變異傳染人,這可說不準,而以目前的研究來看,目前的非洲豬瘟病毒是不會傳染人的,這是已經發生過非洲豬瘟病毒的國家也已經實踐的。



感染上了非洲豬瘟的生豬會產生髮熱、高燒、皮膚充血、嘔吐、內臟出血、拉肚子等現象。而且一旦感染上了非洲豬瘟,其死亡率就會達到100%。所以有非瘟病毒的生豬都會被進行無害化處理。


雖然我國對非瘟的防控處置非常嚴格,但是還是會有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謀取暴利,從而私下去割一些已經感染了非瘟病毒的豬肉去進行加工銷售。我國是生豬養殖大國,同時也會有很多散養小型養豬戶,如果這些養殖戶的生豬感染上了非洲豬瘟,為了利益。難免他們會做出一些不道德的商業行為。不過在我們這邊已經不允許小型養豬戶養殖生豬了,我堂哥養的生豬也是進行了清欄退舍。

5月24日,我國研製非洲豬瘟疫苗取得了階級性成果,創制了非洲豬瘟候選疫苗,但這疫苗距離上市還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現在國家對非洲豬瘟的監控那麼嚴格,正規上市的生豬豬肉都是安全的,都是經過安全檢測是合格的豬肉。同時我們也知道病毒不會傳染人,但是我們就是過不了自己心裡的那一關吧。



那麼我們又怎樣確保不會買到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豬肉呢?

首先,儘量少買豬肉深加工的產品,像零食裡面含有豬肉的腸和外面餐飲業的雲吞等。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深加工產品的豬肉來源是否合格,就算要買也要買大品牌的。


其次要去正規的市場裡買豬肉,在挑選豬肉的時候不要挑有一片片血斑的豬肉,因為感染了非洲豬瘟病毒的豬會全身皮膚充血,所以生豬身上會留有血斑印跡。同時非瘟病毒是害怕高溫的,如果對買回來的豬肉還不夠放心,為了以防萬一,我們可以在煮豬肉的時候進行高溫100度煮15分鐘,這樣可以完全殺死非瘟病毒。

最後,可以仔細的去檢查豬肉上面有沒有蓋有印章,蓋有圓形印章說明這是合格的豬肉,消費者是可以放心去食用的合格豬肉。


三農天地


這個問題,國家已經很重視了。我家親戚就是賣豬肉的。以前都是凌晨2.3點去屠宰場選豬肉,現殺,當天現賣。現在管制了,活豬要集中飼養管理,不是誰都可以養豬賣豬的。所以現在買的豬肉,都是經過統一各種檢查,從正規的的屠宰場用冷藏車運輸過來的。提到冷藏車,我姐夫就是專業拖白豬條的,就是現殺的半邊豬,每次進屠宰場,整個車身都要消毒幾遍。畢竟全國人民都離不開豬肉。出了問題,誰敢負責。只要在正規菜場,買的豬肉還是放心的!


我是lizzy


國家對於生豬養殖,屠宰,運輸,售賣,有一整條產業鏈監管機制,這種機制並不是在其中的某一個點進行監管,而是對整條產業鏈,從前到後進行系統化,遞歸化的監管。

當然,我所指的是,你需要在有正規工商營業執照的豬肉售賣點購買豬肉,這樣你購買的豬肉就能夠進入到國家正常的監管體系,並且在出現問題時,可以獲得投訴及賠償。

我們並不排除有農民的個人行為,但是,除非你在非常小城市的菜市場,如果是在大城市的超市中,你想買到個人生產,屠宰,銷售的豬肉都是非常困難的。

我有朋友是開養豬場的,他們現在在智慧農業的倡導下,每個豬圈都有豬臉識別系統,可以跟進並標籤餵食,防疫及處理的整條聯線,像非洲豬瘟這樣的情況是根本不會出現的。

祝好運!


裸奔熊貓


怎樣確保不會買到病豬的豬肉?這個方法肯定是有的,文章裡我會用圖片去教大家怎樣鑑別,通過圖片可以看出,圖2,圖3都是病死豬肉。有些鑑別方法一般都是針對相對較完整的豬,如頭,腳,內臟都在,通過身體的其他部位去分辨判斷。比如說從眼睛去鑑別,如果是一頭病死豬,眼球會萎縮,凹陷,眼球會出現黃色斑紋,甚至會有很多血絲。病死豬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身體肌肉萎縮,皮膚髮紺,皮膚顏色呈青紅色或青紫色,因為一般病死豬都有一個發病過程,在發病過程中,豬會出現發熱,脫水,不食,最後才會導致死亡,它的發病過程越久,這些特點也就越發明顯。



以上這些都是病態豬的特點,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去菜市場買肉的時候,豬肉一般都已經被分割成塊,這種情況下就不能用上面的方法去分辨了。我們可以通過脂肪的顏色去鑑別,大家都知道一頭正常屠宰的豬,會經過放血的過程,而那些病死豬,一般都不會去放血,體內的血液也就續集在血管與脂肪中,那麼病死豬的脂肪顏色會是暗紅色。而正常屠宰的豬,體內不會有過多的血液,脂肪顏色呈粉紅或略微發白,如果將病死豬的肉與正常豬的肉放在一起,有了對比大家就會很容易的鑑別出來。



在實際生活當中,運用此法,我們可以輕鬆地去識別出病死豬肉與正常好豬肉,為我們能夠不買到劣質豬肉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當然可能在一開始的一次兩次實踐中不太好掌握,但是隻要在每次買肉過程中去注意這些細節,一般很快就可以拿捏好這個分寸。


惟成的殖業


非洲豬瘟還沒有徹底得到根除,在個別地區還時有發生。從總體上看,非洲豬瘟疫情比去年相對減少了許多。

自去年非瘟發生以來,國家農業部門及各地方部冂,釆取了嚴格的管理措施。疫情發生一起處理一起,疫情大範圍蔓延態勢得到有效控制。養殖戶用泔水飼餵豬的“習慣”得到遏制。疫情傳播源徹底堵絕。

養殖戶銷售生豬必須有檢疫部門開據的“檢疫證明”。監督管理部門在屠企長期設有監督員,管理非常嚴格。哪個管理環節出現問題就處理相關人員。白條肉上市銷售,肉品上有檢疫部門的公章標記。

總之,以上管理措施,完全可以確保銷費者大膽地食用豬肉,不會買到病豬的豬肉。


康麥平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肉質品消費大國,而豬肉作為我國主要的優質蛋白質來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國首例疫情發生後,很多朋友都對食品安全產生了很多的困惑,因為他畢竟是一個新興病毒。在有關專家和媒體多次科普之下,大家也對這個疫情有了足夠的瞭解,知道它並不是人畜共患病,只要我們注意購買渠道,安全是有所保障的,那麼大家也就產生另外一個問題,怎樣才能購買到放心的豬肉製品?下面我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 根據有關部門的要求,在進入四月份後,屠宰企業經過新一輪的整改過後,可以繼續擔任屠宰任務的屠宰場必須具備檢測非洲豬瘟病毒設備及檢測能力,須有派駐的官方獸醫代表參與收儲過程,屠宰加工出來具備銷售資格的產品,必須有“兩證兩章一報告”即動物檢疫合格證(動物B)、動物檢疫合格證(產品B)、胴體質量檢驗印章、檢疫合格印章、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結果陰性報告的合格產品。 下面我們再來說一下購買途徑,由於我國的生豬零售的渠道比較複雜,即使在有關部門的嚴厲要求之下,也在所難免有一些企業或個人為了個人的私利產生違規操作的情況。所以大家在購買肉製品的時候除了要仔細查驗一下以上幾種標識外,還要注意一下購買的途徑。 我們最好在一些連鎖企業的專賣店或大型超市處購買,因為這些地方採購的肉製品一般都會從正規渠道採購,所以安全性是有所保障的。儘量不要在一些小型商販零售處購或街邊攤流動商販處購買,另外還有一些小型的集市上。因為這些地方人員流動性比較大,交易環境比較複雜,所以有關部門的監管難度也比較大,那麼在此情況下,難免會有一些不法分子將一些低價肉製品收購來出售。從而增加了我們接觸到非洲豬瘟病毒的幾率,雖然說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病毒畢竟是病毒,日常當中,我們越少接觸到它越好。 在我們採購回來冷鮮肉製品之後,儘量減少和器具接觸的幾率,最好放入鍋中將肉中的血水煮出,通過高溫消滅掉病毒。然後採取熟肉做菜的方式二次加工,這樣盡最大的可能減少我們接觸到病毒的幾率,保障食品安全。 豬肉雖然是我國主要的消費食材,但並不是唯一的蛋白質來源,像其它的雞鴨鵝,魚蝦蟹,牛羊肉製品等都可以為我們提供充足的營養,所以平時營養均衡很重要。合理均衡的營養搭配,也能減小我國因為非洲豬瘟而造成的產能降低問題,為供需平衡做出一絲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