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未來步槍會是什麼樣子呢?

量子聊軍武


未來的步槍一定是模塊化結構:信息化系統、激光制導瞄準化系統、衛星通信化系統相互、單兵外接骨架化系統相互結合,讓士兵從一個簡單的作戰單位成為一個信息化的,戰場監控終端(一個監控攝像頭)。步槍不但是單兵攻擊型武器,還是一個GPS定位裝置、視頻信息搜索系統,從單一的機械化武器,變為電子化(現在很多步槍上都有電池盒、手電筒、攝像頭)、信息化武器。

如最近中國就展示了未來95式無託步槍與單兵鎧甲相互結合的模型構圖,步槍將不再是單獨出現的輕兵器,而是與單兵鎧甲一起構成一套作戰系統。


春風機車


以最近的未來來說,美軍的目標是實現600米距離的精確射擊和穿透防彈衣的能力。不考慮瞄具的進步,就槍械本身來說,個人有以下觀點。

個人不看好無殼彈,次口徑彈等高端技術,變化太大,涉及的材料學因素太多。埋頭彈相對成熟,個人比較看好,應該是可能的候選技術。

要提高遠距離的穿甲能力,無非是提高口徑和彈丸重量,使用鎢合金彈頭,加大裝藥量,加長槍管等方法。

鎢合金彈頭估計可以排除,一方面是價格貴,另一方面是美帝變態的環保法,5.56的鎢芯彈頭就死在重金屬超標上:p

口徑很有可能提高,6.5和6.8之類的已經忽悠了多年,不過還是未必實現步機通用。因為步兵有兩個毛病,一個永遠嫌武器重,一個永遠嫌威力小,兩者是不可能同時滿足的。

埋頭彈本身自帶增加裝藥量的效果,而且形狀規則,有利於提高武器可靠性,不過裝藥量也不是隨便加的,人的體重決定了2000焦耳左右的彈丸可以比較穩定的抵肩發射,從stg44開始突擊步槍的動能就這麼大,再高就不用想連發精度的事情了。加大裝藥量對槍械的損害也很大。短管m4為了加大射程,使用高膛壓彈藥,結果是3000發左右槍機就出現鋸齒狀裂紋,槍支精度也下降。

槍管也不是隨便加長的,一米級的m16已經讓美國大兵感覺不便,寧可犧牲動能也要換m4。而唯一能降低槍長還保持長槍管的技術是什麼呢?無託技術。

所以個人認為具有一定先進性,比較合理的下一代步槍應該是發射埋頭彈的7mm口徑內的無託步槍。至於美帝會不會這麼選型就難說了,畢竟美帝在輕武器選型上的眼光是有例可循的差勁。

而最近的未來,能夠真正改變單兵交戰規則的發明,是單兵火控系統。它能夠自動修正風偏,提前量,測距,士兵只需要把虛擬準星壓住目標,就能高概率命中。光瞄的普及,讓美軍的交戰距離從300米擴展到600米,因此感覺步槍威力不足,要換口徑。單兵火控系統,可以讓學齡兒童都具有狙擊手的能力,引起更大的變革。

附圖:美軍下一代自動步槍的說明,可以看到無託結構位列其中。看直彈匣的寬度和厚度比例,應該是圓柱型的埋頭彈,可能還是多排供彈。

按美軍的說法,下一代自動步槍的膛壓要比m4提升一倍,達到坦克炮的水平。個人覺得可能是煙幕彈,要不就是最近振金滯銷了要去庫存。



味冷


太遠的看不到,因為沒人知道一項物理技術突破之後會對應用帶來多大的影響。

但從現有角度來說的話,至少50年內的步槍還是老樣子,火藥動力。因為步槍之類主要用來對付人類的輕武器目前而言已經足夠了。就像你切西瓜一般也用水果刀或者西瓜刀、菜刀。而不會選用開山斧,金絲大環刀一樣。

下面我說我個人對輕武器未來的想法,不喜可噴,反正未來背景。


前置條件我說了,因為輕武器對待人類這種光皮膚生物而言足夠,所以會限制在火藥動力上。這可能有人會說,當年黑火藥打鉛丸子也足夠啊,不是後來還是出了三倍威力的無煙火藥。

這個我承認,但要考慮到當時戰場的主要殺傷武器就是槍,為了提升殺傷效率,最好的辦法就是講發射藥改進。但現在呢?輕武器基本都是地面狗進城打掃衛生的基礎裝備了。一般都是和醫療隊、救助站啥的一起進駐。維持治安為主,尤其是如果現代遇到大國與大國的對稱戰爭,手握輕武器的步兵對於戰略方向的影響真不算大。


其實我想說現代武器並不想19世紀那樣存粹為了提升殺傷效率,因為上邊還有氫彈這麼個上不封頂的大佬在。所以輕武器走的路會有兩條


一、在殺傷效用(比如射程、傷害等)不變的情況下,儘可能縮小尺寸,提高彈藥攜帶基數,增配槍支附件讓人機功效更優秀,結合多重戰場信息化元素,讓士兵也成為戰場信息節點的一部分。


二、增大口徑和威力。但這有個前提,就是電池技術和材料學技術突飛猛進。讓單兵外骨骼(動力裝甲)技術成為普遍現象。這樣現有槍支還真可能需要提高動能殺傷來對付穿戴單兵裝甲的敵人,但又由於單兵裝甲能夠讓人承擔更多負重和後坐力,所以我還是覺得會用上大口徑——比如.50BMG這種本來不適合單兵攜帶的槍械。畢竟這種動能的子彈,本來就用於對付裝甲車。而打穿戴型的裝甲應該是足夠用了。


瘋狗的輕武


說到未來步槍,那就必須要說到未來的戰爭。

落後國家的戰爭,我們就不用說了。主要就說我們幾個大國之間的這種戰爭能力。

伊拉克戰爭,科索沃戰爭是最好的代表。

我相信,今天的中國已經具備了當年,在同樣的環境下進行伊拉克和科索沃那樣的戰爭的能力。

不要再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待未來戰爭的需求。

我想,未來戰爭的形態,肯定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步兵使用的武器,必須是精確制導武器。最大的可能就是導彈的小型化,即精確制導子彈。在這種情況下,步槍的口徑可能就會加大。比如說達到10毫米或者15毫米。每個步兵攜帶的制導子彈也就是30顆左右。

可能會有人說,那你遇到很多敵人怎麼辦?

看看1991年的伊拉克戰爭。集群作戰在大國面前就是自殺。現在我們國家光是步兵就已經有單兵導彈了。今後每一個步兵就是一個作戰單位。可以向全方位呼叫,陸海空天電,全方位支持。如果幾個偵察兵偵察到了一個團或者一個師,那這個步兵呼叫後方的,全方位打擊力量,可以讓這幾千上萬人瞬間消失。

精確制導子彈上,肯定會裝上芯片。或者有更加先進的制導裝置。紅外,激光,那都是常規性的東西了。未來科學的發展和進步是不可估量的。人工智能在未來的發展是不可限量的,特別是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

可能會有人問,那子彈打光了怎麼辦?這個題目問的就是未來。對於未來現代化、全智能化的軍事強國來講。未來的後勤保障根本就不是問題。全球定位系統瞬間就可以發現你的呼叫,甚至可以感應到你槍裡面還有幾顆子彈。全球無人機後勤保障系統,可以把所有你需要的東西送到你面前。或許包括你想吃的麻辣燙。

所以,從現在的發展就可以看到今後。

應驗了那句老話,弱國無外交,今後就是,弱國無戰爭。

在強國面前,對手就是全透明的。


清風


未來步槍,首先就是彈藥威力的增強,隨著單兵防護不斷的進步,步槍彈藥的威力必然會越來越強,到最後可能是脈衝,激光,和反物質彈藥為主,而隨著彈藥威力的增強,步槍的體積也會隨之變的比現在要大要重的多,傳統意義上的步兵裝備已經不存在,開始是單兵外骨骼裝甲進行全身密閉防護,在裝甲的幫助下,新型大威力步槍才是標配,就像星際爭霸裡的人類步兵一樣,這是一種趨勢,並且已經開始進行初步研製,距離普及還需要時間!


情殤73244411


步槍最主要作用就是賦予子彈射向和速度,未來在新動能武器(激光步槍、電磁步槍)無法解決實戰應用之前,步槍仍不能脫離目前的形態,只是隨著一些新材料、新技術的使用,在精度、重量、射程和殺傷力上有所增強和提高。

在可預見的未來,步槍形態不能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研發新式智能化彈藥是不錯的選擇,使子彈飛得更遠、更準、更具殺傷力,甚至能變速、變軌飛行,自行選擇命中部位,侵入深度和破壞力等等,而且要能適應多種戰場環境,並且便宜。


靜水深行


未來人們會過上和平的日子,人們都在忙著研究,突破,為了生活而奮鬥,科技增長飛快安全指數和幸福指數大大增加,人人平等,沒有貧富差距,都盡心盡職,武器已經成為歷史,以後的步槍可能只會在博物館裡見到,用來緬懷歷史。


阿坎德


與其討論槍的樣子,不如先思考下子彈將來會是什麼樣


Khargha



老螞蟻Tony


未來一兩百年大概率是電磁步槍為主,化學能步槍也不會淘汰。步槍主要作用在於殺傷人員,那麼就不需要逆天的威力,外骨骼成熟了,電磁步槍也會在不久後成熟,目前的金屬沒有能夠抵抗電磁步槍射出的初速3000-5000m/s的彈丸。光束武器裝備概率不大,畢竟光束容易被幹擾,而且目前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解決。簡單的說,未來一段時間內,步槍不會脫離我們的想象力,會在一個小範圍內提升,如果要質變,估計不是數十年,百十來年能夠做到的,再往後的科學方向我不做猜測,至少現在沒有明確的方向,我們已經看似到達科學頂端,實際卻還在原始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