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後的房產趨勢與今年疫情後的樓市一樣嗎?鄭州樓市表現如何?

鑑於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感染病例數、傳播範圍等均與2003年的SARS最為接近,我將結合2003年SARS疫情的經驗數據,對全國樓市可能面臨的影響進行分析,下面所說的僅僅代表個人看法。


本次疫情對經濟生活的影響大於非典,對地產行業的短期衝擊需視疫情的發展而定,影響料想將大於非典。有人說疫情過後中國樓市定會出現一個爆發期,應為他們認為非典疫情過後房產瞬間爆發,但是呢小王是不認可這個邏輯的!

非典後的房產趨勢與今年疫情後的樓市一樣嗎?鄭州樓市表現如何?

首先,兩個時期的地產的供需關係也有所不同,穩房價的政策含義或許也會發生改變。

2003年正值經濟飛速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上升的時期,地產需求十分旺盛,非典疫情過後趨嚴的地產政策,反而推著房價快速上行。而目前地產行業可能會逐漸面臨相反的境遇,隨著城鎮化空間越來越小,在“房住不炒”,房價不漲的預期和不少地區房價下跌的現實下,“金融加速器”推升房價向上可能已經接近頂部,繼續向上的空間也越來越小,地產需求或將面臨逐漸退坡。

非典後的房產趨勢與今年疫情後的樓市一樣嗎?鄭州樓市表現如何?

拿17年前非典過後的房地產走勢來判斷現在的情況是非常不科學的。

2005年居民槓桿率為17%,到2019年槓桿率為53%,更有數據說是70%以上,2003年中國城鎮化率為33%左右,到2019年達到60.6%,2003年開始中國開啟了大規模城鎮化浪潮,導致地產行業爆發。而眼下城鎮化率尚有空間,但是已經進入末端,另一個佐證是近年來的搶人大戰,因為農業轉出人口急劇減少,而城市規模超前供應。說這些的道理很簡單:地產行業面對的基本面與2003年並不一致,甚至是已經基本逆轉,2003年後的樓市對當前並不具備參考性。

非典後的房產趨勢與今年疫情後的樓市一樣嗎?鄭州樓市表現如何?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事實。穩經濟、防風險可能就會意味著地產政策上的邊際放鬆。

地方政府財政對於地產行業的依賴日漸加深,土地出讓或將有所增加。近年來財政的壓力逐年增加,從去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再到今年疫情相關的支出和暫時性的減稅措施,預計財政的壓力不減反增。不僅如此,地方政府還面臨大量隱性債務問題,更是雪上加霜。考慮到預算赤字率突破3%的空間不大,而地方政府專項債和一般債也未必能夠填補地方財政的缺口,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或將在2020年有所提升,優質地塊的供應可能有所增加。因此,出於財政平衡的目的,預計針對房企的政策也會易松難緊,以激勵房企拿地在一季度後有所回暖。

非典後的房產趨勢與今年疫情後的樓市一樣嗎?鄭州樓市表現如何?


非典後的房產趨勢與今年疫情後的樓市一樣嗎?鄭州樓市表現如何?

對於鄭州樓市來說,房企們必須快速回籠資金,政府出臺刺激政策等措施。所以鄭州3-4月開市就會出現促銷。3-4月趁促銷鎖定房源,4-5月政策或將出出現類似利率優惠等經濟刺激政策,正好籤約。如果沒有疫情,鄭州2020年會有小陽春,釋放壓抑已久的需求,疫情讓“小陽春”改在“小陽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