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建築工程裡,計價軟件中的人工費那麼低,才幾十塊錢?

沒用戶名的


大家好,我是弱電工程技術。就這個問題發表我的一些看法。

這幾年我一直在和審計公司打交道,定額套出來的人工費日工資確實比較低,大工120,小工90。但是市場價大工是300,小工也得240左右。

但是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廣聯達定額套出的人工費,是根據工程量計算出來的。比如說,做一米鐵管,橋架,放一米網線,電源線,軟件裡都是會給費用的。否則的話,施工單位就不用幹了。

還有就是審計公司最後出的工程定案表的明細表裡,還會有管理費,措施費等費用。

以我的經驗,弱電工程在審計後如果能達到20%的毛利,就是非常不錯的了。一般都是在15%到20%之間。

頭條裡我我會發一些我的實際施工案例,照片,文檔相關,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交流。


弱電工程技術


為什麼定額人工費那麼低?

定額編制時的人工費,是根據本地區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確定的。由於預算定額(含軟件)不是一年一編制,而是有周期的。頻繁更新預算定額也不現實,所以編制一次需要使用若干年。這樣一來,社會消費水平逐年提高,定額人工費就會出現越來越低假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定會有與定額配套的文件作相應調整。造價員都知道,那個與預算定額配套使用的“費用定額”裡,就有人工費調整的基數,這個也是各地的規定。至於調整多少,也是根據週期和當地居民收入水平確定的;所以調整週期有長有短,調整係數有小有大。

在建設工程中,定額人工費還有一個特殊情況,那就是工人工作環境艱苦,無固定工作地點,勞動強度大,人的體能消耗也大,所以,國家規定了一些輔助性的補貼和管理費用;但是,不論補貼多大,增加多少管理費,都與市場“行情”大相徑庭。比如,某一年或某一地,預算定額的人工費十調增係數十補貼十管理費二100元,這個100元已包含所有政策性的調整,可是市場上的人工費卻是150元;這又是怎麼會事呢?

因為,預算定額的人工費按兩個等級設置的,一個為普工,一個為技工,兩種人工費有所區別。還有一個原因:預算定額上的人工費與“勞動定額”有聯繫。所謂的“勞動定額”就是根據分項工程操作人數和時長,通過測定的依據,來確定一項工藝需要花去多少人工,再用價值去確定這個工藝的用工數。當然按照測定和最後確定的人工含量,來衡量價值的話,空間還是有的,用盈餘的人工含量來彌補單價過低的缺陷,還是明顯的。比如內牆面抹灰(不用定額價值)700元/100平方米的話,可能人工含量是5個,實際100平方米700元的用工價值(以八小時為一個工日測定的)就不錯了。這個還是以一般情況下完成的;如果象現在的承包方式,是不是技術好的一個人、一天就能完成呢。當然用文字解釋比較費勁,說簡單點吧,就是為什麼工人願意包著幹,不願意“混”著幹呢。笑言道:包工不要命,“悶”工不要臉。就是說包工死命幹,“悶”工死命玩。這裡可以看出,定額人工費的確定,也不是不合理。不然,建築工程使用預算定額人工費,已經幾十年了,弊病那麼大,施工單位吃那麼大的“虧”,又有誰去幹呢,豈不是早就要另立人工費新規呢!

2019.3.8.



腰不折


建築定額中的人工費是按照規範規定的一項工作從開始工作到完成工作所有的工序來測定所需要的人工含量,再根據這項工作從開始到結束所需要的總體費用,除以所需要的人工含量得出人工工日價格,但是實際中,我們在施工的過程中,並沒有完全按照規範所規定的工序進行施工,導致我們現實中一個人工可以幹很多工日的事情,再加上省略了一些規範中所要求的工序,節省了時間成本,所以雖然現在的市場人工價格很高,定額人工價格很低,但是定額中所給的人工含量很高,施工起來還是可以有一定的利潤


風華絕代祖安


現在開發商業主把有利潤的分項都甩項包乾了,建築商在骨頭上剔肉吃,定額人工費還是上個世紀的人工費單價,能剩下5%利潤就不錯了,建築行業越來越難做不過如此了。


鋼構智造


其實大家都明白的,定額人工費單價低,市場人工費單價高,

一是定額人工費基於每天八小時,實際市場人工費每天干活低於十小時嗎。二是定額人工日數量多於實際人工日數量,二者一折合,差不多打平了。


人道24


因為工日數含量大


使者M1


你可以隨便改,直到你滿意為止


iwill147142484


清單報價,價你填,量編制單位負責,一般是套08的定額,所以很低,涉及利益的計日工的單價


azhu


大條石工廠化生產,箱體生產,長六米Ⅹ兩米X兩米,內空分三格,需然採用了一些新工藝,如塑料球,但是總重量太重不便於運輸,可分上下兩個部分組成,下部高O,9米,上部1,15米,0,05米是咬合的需要,兩部份組成,重量少一半,加工就容易多了,現場安裝,大條石支架相互配合,削山頂填地谷造梯田的工程基礎處理工作才跟得上進度,。??????


雲計祘


這個是用套裝的,套裝模板,自動生成,價格在裡面包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