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銷售受阻,百城商品房庫存增加!

“一個70萬平方米的三亞酒店,現在一天的收入只有10萬元,而去年同期每天的收入都在400萬元左右。”昨日,一位三亞度假酒店運營商的掌舵人在記者的朋友圈表示,對酒店行業來說,現實並不樂觀。

疫情對地產企業亦如是。

“售樓處現在都關停了,為了迴流現金,開始啟動線上銷售,直播、VR看房等渠道紛紛上陣。”一位地產操盤手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之前為三四線城市返鄉置業備下的“貨”,九成以上銷不動,雖然啟動了線上銷售,但成交案例目前很少,尚不能成為主流的賣房渠道。

房企線下銷售按“暫停鍵”

中原地產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24日至2月3日期間,“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網籤總計96套,不足百套。需要說明的是,房產網籤滯後於銷售,但疫情來臨,確實也讓網籤數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位受訪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原本已在武漢買了一套房,由於疫情封城,原本計劃春節後的簽約都暫停了。

“春節期間,本就是房企銷售淡季,此時的成交量也多來自於存量購房者,還不是開發商線上賣房的成交量。”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雪上加霜的是,返鄉置業是房企近幾年頗為重視的業績搶收期,從操盤鎖定客戶為返鄉置業的地產一線營銷人員反饋來看,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返鄉置業已無“潮”,成交量跌95%。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1個省、市、自治區發文暫停房地產相關交易,支持抗疫工作。以恆大為例,全國1246個項目在2月20日前不得開工,全國1040個售樓部在2月20日前不得開業。換句話說,全國的線下售樓處幾乎都按下了“暫停鍵”。

很多企業營銷人已經坐不住了。碧桂園、恆大、保利發展、美的置業、陽光城等房企上線在線售房小程序。這些小程序主打VR看房、在線諮詢、預約看房、在線算價等功能。

“線上賣房剛剛啟動,效果目前還不明顯,從預期來看,南方城市接受度比較高,確實產生了成交。”一位房企營銷高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這些成交實際上多來自於之前已經看過房的存量客戶,新增客戶很難,線上營銷壓力很大。

“一些年前已經看房的人近期是有交易的,交易通過電話或微信等方式完成後續下單。”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直接通過網上平臺交易的很少,部分網上交易的或屬於總價低、投資屬性強、年前已經看過房的項目。

對此,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國仕英表示,短期來看,疫情對房企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成交的下滑。其次,房企拿地延遲、開工推遲,會拉長上市供應的節奏,拉長房產交易週期,考驗房企資金鍊。

住宅庫存增加賣房週期拉長

“原本計劃年初買房,現在要等等了,最起碼等疫情結束後再觀望兩個月,因為要考慮公司經營情況,確保我有穩定的還貸實力才能買。”一位受訪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再說現在也不會去看房,即使疫情結束,也要再等一段時間再去,健康第一。”

“受疫情尚未結束影響,有些購房者不太敢下手買房。”上述房企高管向記者表示,對房地產企業來說,由於春節是傳統淡季,2月份現金流是有所準備的。此外,一季度一般不是房企的還債高峰期,所以目前來看還債壓力相對較小,但若疫情持續時間較長,企業回款壓力將很大,尤其一些涉及大量現金併購的企業,資金鍊將變得很緊張。

“需求端本身就偏弱,現在又趕上疫情的負面衝擊,以往一季度的房企買地潮不會出現了,現在更需要減緩的是去庫存壓力。”該人士進一步稱。

易居研究院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百城住宅庫存規模明顯拉昇,進而也使得去化週期等指標有所拉昇。截至2019年12月底,100個城市中有59個城市庫存出現了同比正增長現象。

“一天開了好幾個集團內部視頻會,庫存過高,壓力很大。”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型房企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直言,如果線上購房能夠推動交易,現在公司願意承受降價促銷成本,只要能將存貨變現,讓現金快速到位。但接下來,地產行業將是“危”與“機”並存的格局,週轉困難的企業將賣資產賣項目甚至賣企業,有實力的大房企則還會繼續併購,“大魚吃小魚時代”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