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的嘉峪關中看“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如何創新歷史講述?


在近代的嘉峪關中看“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如何創新歷史講述?

導讀:迥然不同的影像風格、多元化的敘述方式,《河西走廊之嘉峪關》用三個篇章串聯起嘉峪關城的歷史命運和跌宕故事,在還原這座城市的往昔與今日、輝煌與苦痛的同時,展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與魂。

文 | 萊芊

“時光似乎在這裡已經停滯了,但在遙遠的關外世界,一切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當金戈鐵馬的戰場殺伐成為久遠的回憶,當火藥的使用拉開一個新的戰爭時代的序幕,《河西走廊之嘉峪關》(下簡稱《嘉峪關》)也翻過歷史篇的書卷,來到了充滿跌宕的近代進程。

四年前,在央視開播的紀錄片《河西走廊》實現了收視與口碑的雙豐收;近日,由《河西走廊》原班團隊北京伯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製片撰稿的紀錄片《嘉峪關》,登陸央視紀錄頻道和優酷平臺。這部由中共嘉峪關市委、嘉峪關人民政府出品的紀錄片聚焦嘉峪關城的歷史命運和跌宕故事,將這座城市的昨日與今天、輝煌與坎坷真實還原。

在近代的嘉峪關中看“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如何創新歷史講述?

本片分為三部,分別為歷史篇、近代篇、當代篇,分別用不同的影像風格和敘述方式來呈現,聚焦嘉峪關城的歷史命運和跌宕故事,反映關城的復興和鋼城的崛起,正如“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本片將嘉峪關置身於大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中,突出其第一雄關的壯闊。

通過一座關城,觀眾可以感受它的筋骨、欣賞它的情懷、體會它的深度。在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該片製片人李東珅看來,“嘉峪關就像一個窗口,通過這裡,得以窺見中國近代史的前進歷程。”

在近代的嘉峪關中看“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如何創新歷史講述?

當“天下第一雄關”站在千年未有的時代節點,

是湮沒與遺忘,還是重新出發?

在第一集《邊關》、第二集《疆場》之後,觀眾跟隨鏡頭從歷史轉向近代。日曆翻到清代末期,這座長城與絲路交匯而生的古老關城不知不覺已站在一個千年未有的時代節點上,曾經的“天下第一雄關”在時代的衝擊下搖搖欲墜,猶如英雄遲暮,等待它的難道只剩湮沒與遺忘嗎?

突然間,那些久違的馬蹄、駝鈴,與腳步聲又一次從遠處傳來,漸漸被遺忘在西北邊陲的嘉峪關城,以其傳奇的地理位置和無與倫比的象徵意義吸引了大批西方旅行家紛至沓來。在這其中,有最終成為反法西斯英雄和芬蘭總統的年輕探險家,有年近七十,將一生夢想情繫於此的探路者,他們都被這座明長城最西端的宏偉關城所吸引,紛紛為它留下了封建王朝終結前最後的影像。

在近代的嘉峪關中看“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如何創新歷史講述?

《嘉峪關的第三集《曙光》,便從莫理循的東方之旅展開。他感受到了古老國家萌生的新氣象,“到處都在鋪石子路,重要的宅第家家都點上了電燈,街道也用電燈照明,電話暢通。”他甚至斷定,不需要多久就能乘上電車了。但來到地處西部深處的嘉峪關城,他卻看到了迥然不同的景象。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抗戰前夕,瑞典學者斯文·赫定敏銳認識到日本軍國主義企圖分裂西北邊疆並切斷與外界聯繫的陰謀,提出修建中原通往新疆的公路,在考察途中,他用最熾熱的情感呼籲復興絲綢之路、重修嘉峪關城。

在近代的嘉峪關中看“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如何創新歷史講述?

而在第四集《鑄魂》中,抗戰全面爆發前,中日雙方圍繞長城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和宣傳,長城也凝結成中華民族屹立不倒、堅韌不屈的象徵,沒被日軍佔領的嘉峪關吸引了範長江、蔣經國等人的目光,他們紛至沓來,希望關城和西北重振雄風。

幾十年後,英國人威廉·林賽決定沿著此前攝影師威廉·蓋洛的腳步重走長城,並在相同的地點重拍長城,他的雙眼與鏡頭也見證了這座關城的復興之路,也見證嘉峪關從傳統走向現代。

在近代的嘉峪關中看“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如何創新歷史講述?

文字和影像共同開啟近代畫卷

紀錄片人的創作態度初心可見

從《河西走廊》到《嘉峪關》,聚焦歷史題材的中國紀錄片的敘事手法不斷翻新,創作觀念也在迭代更新,中國紀錄片人的創作態度也愈發真誠。

立足於《河西走廊》的創作經驗,《嘉峪關》在六集的體量中以多元化的創作方法講述了嘉峪關的發展史,對於再現、史料、紀實等拍攝手法的創新性運用讓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故事更動人。

在歷史篇,兩集採用情景再現的方式,生動呈現了圍繞嘉峪關城樓而展開的波瀾壯闊的史詩故事;來到近代篇,則全部採用老照片和老影像,利用回憶錄和史料記載復原了近代嘉峪關城跌宕起伏的歷程;而現代篇採用純紀實的方式,幾代嘉峪關人的生活躍然熒屏,他們的情感和希望也隨之娓娓道來。

從古代、近代再到現代,任世事變遷,關於歷史的態度從未改變。

在近代的嘉峪關中看“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如何創新歷史講述?

在莫理循親自拿起攝影機記錄下的近千張照片中,我們跟隨著他的腳步,看到了大路在空曠的田野中延伸,看到了人們在骯髒的屋子裡抽著鴉片煙,看到了敗落的城鎮和窮困的生活。

同範長江一道,我們看到了走近後頹廢不堪的嘉峪關,看到了《中國的西北角》——“嘉峪關有小城一座,歷年兵禍,城內已全廢頹,城外有居民約五六十家,街市房屋矮小破敗,居民亦貧困無活氣。”

“像冬眠似的躺了幾百年之後,它的人民處在一種覺醒的狀態中,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力量。”隨著時代的變遷,斯文·赫定筆下的預言成為現實。

在近代的嘉峪關中看“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如何創新歷史講述?

在《曙光》和《鑄魂》中,一幅幅黑白色彩的畫面和圖像讓觀眾彷彿親身置於黎明前的抗爭年代,一行行泛黃的文字讓邊塞地區的歷史血肉變得更加有力,也反映出嘉峪關作為“軍事重地、商貿要地、文化高地、旅遊勝地、精神寶地”的獨特定位。

“建造長城的民族,

相信築石要勝過投石。”

“原為中國屏障,國難中尤為重鎮,嘉峪關這座久經歲月、屹立不倒的關城將力量和希望照進了每個國人的心裡。”

“戈壁上的關城,像是長明的燈塔,驅散人們內心的迷霧,也照亮一個新生的時代。”

……

伴隨著近代篇這兩集的講述,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反觀嘉峪關的獨特定位,其象徵的歷史意義與現實價值愈發清晰。

在近代的嘉峪關中看“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如何創新歷史講述?

作為《河西走廊》系列紀錄片的發起人,原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原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連輯認為《嘉峪關》的創作經得起推敲,“該片不僅通過藝術再現的手法將學術性的表達予以精準地呈現和展示,還讓上千年的歷史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得到昇華。”

更值得一提的是,《河西走廊之嘉峪關》運用間接表達的方式,對當時的回憶一一表述,在此之中,配音員從頭至尾的介紹是觀眾釐清嘉峪關城發展歷程的線索。

在近代的嘉峪關中看“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如何創新歷史講述?

能夠看到,不管歷史如何怎麼變遷,河西走廊依舊有它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無論是嘉峪關,還是紀錄片《嘉峪關》,其背後承載的,是這片土地被戈壁風沙所掩藏的那段芳華,更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精神氣質。正如第四集最後所說到的,“建造長城的民族,相信築石要勝過投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