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二代送祝福,暖心更添力

疫情發生以來,國人的心都被一線醫務人員牽動著,他們堅定無畏、救助他人,處處留下動人的身影。其實,他們也是家中的妻子或丈夫,是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他們背後,也是揪著的父母心和渴望陪伴的兒女。

  今天,連雲港一位醫二代小朋友茜茜,用自己的方式為爸爸媽媽和他們的戰友們送上了祝福!她通過視頻,教小朋友們正確的洗手,同時強調了出門要戴口罩。茜茜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讓更多人更好地預防病毒、保護自己,也為奮戰在一線的父母出一份力。

  

醫二代送祝福,暖心更添力


  茜茜馬上六歲了,在連雲港市六一幼兒園上大班。爸爸媽媽都在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工作。爸爸王昕銳是醫學工程部副主任,媽媽喬莉是重症醫學科業務骨幹。從小,爸爸媽媽就會教茜茜一些醫學常識,例如如何正確洗手、緊急情況下心肺復甦等。疫情發生後,爸爸媽媽異常忙碌,常常顧不上她和妹妹。目睹著爸爸媽媽的辛苦,聽到爺爺奶奶討論疫情的事情,尤其是媽媽和她講了有關醫護叔叔阿姨與病毒“打仗”的故事,懂事又聰明的茜茜便自己在家畫畫、自編自演了一段抗疫視頻:教大家如何正確洗手、正確佩戴口罩,為爸爸媽媽加油,為醫生護士加油!為祖國加油!

醫二代送祝福,暖心更添力

醫二代送祝福,暖心更添力

  疫情發生以來,醫療物資消耗巨大,正值春節假期,供應商無法正常供貨。於是,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工程部廣泛動員、緊急召集、全面部署、及時行動,為防控一線提供應急物資和設備保障。茜茜的爸爸王昕銳作為科室負責人之一,更是不分晝夜、通過各種渠道採購物資。一聽到哪裡可能提供物資,他就立即驅車前往,“蹲點”等候工廠負責人,想盡一切辦法蒐集口罩、防護服等。經過奔波與努力,他與同事完成應急物資採購40餘批次。與此同時,醫學工程部還開放了24小時供貨保障措施,王昕銳多次在夜晚回醫院運送醫用耗材給臨床科室,確保一線科室第一時間拿到應急防護物資,為抗擊疫情醫護人員送去及時雨。

醫二代送祝福,暖心更添力

  茜茜的小妹妹伊伊剛滿6個月,媽媽喬莉也是剛剛結束產假回到工作崗位上。重症醫學科本就是一個搶救重症患者的科室,平時業務就特別繁重。春節這段時間,她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在搶救、治療患者中度過。喬莉有著11年的重症醫學科工作經驗,因工作需要,每天要到科室協助處理各種急症及突發狀況。初二值班期間,因為住院病人病情突變,緊急氣管插管及組織搶救,她幾乎就是忍著脹奶的劇痛在工作,一直到患者轉危為安才默默地到值班室去處理“個人”情況。查房、治療、搶救,這個“奶媽”自打上了班就一直處於“打仗”的狀態中。雖然疲倦、辛苦,喬莉卻直言“責無旁貸,大家都辛苦,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對疫情防控的最大支持。”當組織呼籲大家報名上前線時,她沒有因為自己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還在哺乳期而退縮,“實在不行,我就斷奶上前線!”喬莉毅然決然地說。

  兩口子都在醫院上班,每天接觸各種複雜的環境,兩個孩子直接就“甩手”交給老人了。從醫院回來,他們也不敢抱孩子,經常只是遠遠地逗逗寶貝。二寶伊伊每次的母乳,都是喬莉用吸奶器擠出來再用奶瓶餵養,不敢有太多親密接觸。

  雖然兩人的工作地點相隔不過百米,但白天夫妻二人在各自崗位上忙得一塌糊塗,只有晚上回到家才能簡短交流一下,談得基本上也是工作,這也是夫妻倆每天最溫情的問候。他們,只是無數“逆行”醫護夫妻的一個縮影。

  “為爸爸媽媽加油打氣,希望和爸爸媽媽一樣的醫護叔叔阿姨打贏仗,平安回到家陪伴自己的乖乖!”這是茜茜的願望,更是所有人的心願。千千萬萬逆行的醫務人員,你們每個人身後都有一個期盼你平安歸來的家庭。請千萬保護好自己,願逆風而行的你們,一切平安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