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南縣戰“疫”“南醫人”並肩前行——南縣人民醫院抗擊“新冠”疫情紀實

紅網南縣站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縣縣委迅速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認真研究部署、緊張有序地開展防控工作。南縣人民醫院作為域內唯一一所二甲醫院,擔負起全縣“新冠”肺炎疫情的篩查、醫學隔離觀察和醫療救治之重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湧現出了無數讓人感動的場景和事蹟。

擔當使命,義不容辭

1月23日,南縣人民醫院接縣委疫情防控指揮部命令,迅速組織醫療隊伍並佈置病房,隨時準備救治確診患者和醫學隔離觀察對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是我職責!院黨委第一時間發出倡議,在全院徵集前往“最前線”的志願者。各支部黨員、團員和積極分子踴躍報名請戰,半天的時間,報名人數就達110餘人,後續報名參戰者依然絡繹不絕。通過挑選確定了8名年輕健康、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組成抗“疫”先遣隊,後續梯隊和力量調配視疫情發展從志願隊伍中補充。阻擊戰開始了,參戰隊員一致表示:“擔當使命、我們義不容辭;阻擊疫情、我們擋在疫情進風口;捍衛人民群眾健康,我們做第一盾牌!”

行管支部黨員、病友服務中心主任胡能英2年多沒有回過孃家了,原本打算春節假期回四川好好陪陪年邁多病的父母,但因為疫情緊急,她主動取消休假。外科支部黨員劉傑距離上次獻血時間沒有超過6個月,剛剛“不聽勸阻”地為疫情獻血儲備,轉身又毅然走上抗疫前線。行管支部黨員劉超群是一名120老司機,愛人也是人民醫院的職工,戰鬥打響後,他第一時間主動要求將自己開的救護車作為“發熱病人”和“疑似患者”的接送車。夫妻日夜奮戰在醫院,女兒一個人在家照顧自己,一家人偶爾通過微信或電話才是他們唯一“團聚”的方式。

阻擊疫情,全力以赴

投入緊張戰“疫”後,在每一名“戰士”身上體現的都是不怕苦、不懼險、忘我工作的戰鬥精神。傳染科主任楊麟祥帶著“肩挑一方責任”掛帥出征,帶領感染科護士長倪祝宏等8位醫務人員日夜堅守在隔離病房,對收治的患者和醫學隔離人員24小時嚴密觀察、精心治療、照護生活。在醫療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數小時不敢喝水是常態,只為不脫下防護服、不摘口罩。院領導去看望他們時,透過厚厚的隔離玻璃,清晰看到的是他們堅毅的眼神;透過麥克風傳出的聲音是:“請領導放心,請全縣人民放心,我們一定會不辱使命,會堅強地與疫情抗阻到底”!6名“穿好出徵盔甲、繫好平安絲帶”的年輕醫生自告奮勇組建一支“抗戰疫情小分隊”,哪裡任務緊、哪裡工作忙、哪裡情況急,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除原有門急診救治工作外還承擔起預檢分診、普通發熱門診、特殊發熱門診等相關工作。測體溫、問病史、按類分流,他們有條不紊;將來自疫區的發熱患者引導至特殊發熱門診進一步確診,他們無漏登、不走流、可追溯,可謂細緻精心。2月5日19時,第一批進入疫情防控陣地的8名醫護人員從一線有序撤離。呼吸內科江霞副主任醫師、護理部李昊慧主任帶領的第二批、共10名醫護人員又火速進駐陣地,繼續戰“疫”。當電話採訪剛剛下火線進入常規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倪祝宏護士長時,她幾度哽咽地介紹:醫護人員每晝夜分兩班倒,白班從上午8時起10個小時,晚班從18時起14個小時。每天除複雜的醫療、護理任務外,還要肩負整個病區的病房隔離區、半隔離區、清潔區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因為所有病人都屬於特殊疾病護理對象,要給病人做飯、送飯、為臥床病人每天進行全身清潔護理。除醫院配送的餐食外,還熬粥、煮雞蛋、煲湯等換著花樣給病人做“小餐”,以保證所有病人身體營養需求,促進抵抗力提高和康復速度。15天的隔離區工作,上班時多層口罩、一身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加上不停地工作走動,時常感覺呼吸都很困難。一個班下來,頭是暈乎乎的、全身是溼透的,但看到患者日漸康復、醫學觀察人員的平安無事,覺得自己的付出值得。

出征援助,義無反顧

當南縣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已達10例,根據“四個集中”的原則,縣防控指揮部按上級要求決定將現有病例及後續確診患者全部集中送至市定點醫院救治,並派出隊伍前往醫療支援。指揮部命令剛至,全院就掀起了爭先恐後的“應徵”熱潮。醫生楊威、護士徐丹等各方面“符合資格”的30多人紛紛請戰,只求馳騁在更大戰場阻擊疫情。2月4日10時,被選拔上的12名醫護人員組成志願隊和臨時黨支部,高舉黨旗在門診樓前集結,莊嚴宣誓、請戰出征。一頁頁“硬核”的請戰書在出徵臺上整齊擺放:“我志願加入醫院疫情防控支援隊,積極奔赴全市疫情防控最前線,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甘於奉獻、不計報酬、不畏生死,以最嚴的紀律、最大的決心,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嘹亮、高亢的誓言響徹了整個南縣人民醫院的上空。

搶建新點,並肩再徵

疫情防控命令剛剛下達,南縣縣委就果斷決定,必須迅速啟用南縣人民醫院新院區感染樓作為救治點,這也是落實上級“未雨綢繆”、必須以當前十倍以上需求安排救治隔離區的重要決策,否則南縣的救治和隔離工作將面臨巨大困難和壓力。同時明確要求人民醫院,必須加班加點搶抓時間進度、奮戰10天,2月6日前全面啟用新的救治隔離點。

南縣人民醫院新院區感染樓為地上2層建築,總建築面積2660.68㎡,配備了22間病房,可開設66張床位,目前在全市乃至全省縣級醫院感染科規模都是領先的。在疫情未來臨前,一切都是按最快的後期裝修速度進行,預計在2020年5月份搬遷進入。然而,時不待我,指揮部命令下達後,院黨委迅速明確2名負責人統籌安排新點裝修建設,吃住工地,現場督促。1月26日,院黨委簡單碰頭會後,當日緊急組織50多名勞務人員清場施工。因為正值春節,勞務人員難以集中,加之疫情嚴峻,更是增添幾分懼怕。院領導童維、段立連夜分頭找多家勞務公司商洽,終於在第二天增至170人,分12個專業組對感染樓的附屬工程和配套設施日夜趕工。為確保這樣大工程隊伍不出現疫情感染,院後勤科每天3次對工地環境消毒、民工入場體溫測試、派人24小時檢查每個人口罩防護是否到位。1月27日至29日,完成了液氧站工程大基礎澆灌;1月30日,立起了4個共20立方米的液氧罐主體、完成了供氧通道與感染樓的連接、完成了汙水處理站建設工程;1月31,院領導連夜聯繫貨運,緊急從益陽調運空調20臺、從長沙調運消毒機30臺;2月1日,放射科DR設備從老院區體檢中心拆運到位,安裝完畢.....

2月5日,南縣“小湯山醫院”新感染樓正式竣工,並正式交付一線醫務工作者使用。9時20分,在感染樓前進行了工程交接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點啟動儀式。

一 審:餘 傑

二 審:周 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