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的個人追逐賽,按百人團答錯率得分,合理嗎?

文都楊稼


這個規則設置的確是不太合理。

這裡邊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假如這個選手實力平平,積累儲備量也一般,但抽到的題正好是自己的儲備,那麼他就賺大發了。

假如這個選手的實力很強,積累儲備量也很大,但是他抽到的題目正好不是自己的儲備,但百人團的成員絕大部分卻會答,那這個選手即便實力再強也得不上高分。



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出現一個特別怪的現象,就是那些小將往往把那些儲備量很大,實力很強,學歷層次很高的老選手壓在了後面。

比如,第九場中實力雄厚,被人看好的老將彭敏好不容易從百人團裡殺了出來,但在個人追逐賽這個環節只得了60分,而且還有一個題答錯,採用了絕地反擊才得以繼續答題。而小將田涵辰卻輕輕鬆鬆拿到151分,一直站到攻擂資格賽環節。



所以說,這個環節真的得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個人實力積累量和儲備量是一個方面,但是運氣成分真的也很重要。

為了能夠最大化的體現公平公正,激發更多的人熱愛詩詞,希望籌委會和專家組能夠對比賽規則進行深入的研究,制定出一個更加合理科學的比賽規則,搭建一個更加公平合理的比賽平臺,讓更多的人能夠憑藉自己的實力和才華一展風采,引領帶動更多的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教育探微


說實話,在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節目時,我也曾覺得,按百人團的答錯率計算選手得分,似乎有些草率。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念頭,是因為今年某一期,有一位小學生的得分竟然超過了150分,儘管其他選手同樣都是全部答對,但根本無法超越她。可惜的是,這位小學生與百人團成績最好者PK飛花令時,輸了,沒能挑戰擂主。

正是這一期節目讓我覺得,選手個人的詩詞儲備量並不是決定成績的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看他(她)抽到什麼題目。也就是說,能否從個人追逐賽脫穎而出,不看實力,看運氣。作為一檔競賽類的節目,這給人的感覺並不愉快。

但回過頭一想,這也許正是節目組的用心所在。

因為,作為一檔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詩詞大會設計了比賽流程,是為了讓節目更有看點,但並不是節目的最終目的。所以,用百人團答錯率計算得分的方式,既可以有一個得分的方式,給選手排出名次,同時又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享受詩詞的快樂,淡化了比賽的屬性,一舉兩得。

享受詩詞的快樂,這應該是這檔節目的最終目的所在。


牛皮社


對任何新規則,都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中國詩詞大會》的參賽選手個人追逐賽是按百人團的答錯率多少來得分,從第一季到今年的第五季一直沿用這個計分方式,看似不合理又覺得合理,覺得不公平想象又公平。

《中國詩詞大會》每場有四位選手來參加個人角逐賽,他們分別來自頭場勝出的少兒團、青年團、百行團、家庭團的第一名。每場比賽他們是各人自選一組選題(5題),按常規比賽,假若4位選手都答對過關,將是平局。為了將分值拉開,以百人團答錯率為積分,這樣就將各選手之間的分值拉開了。

想想也對,選手抽到了難題,若百人團答錯率多,選手答對了,充分彰顯出選手的文化底蘊,選手多拿分是應當的;若選手抽到了易題,百人團全答對,選手不拿分也不遺憾。

所以參賽選手都希望抽到難題組,若中間有一處不能過關,選手還有一次自救機會,“自救機會”也很人性化,選手可根據自家的特長,選擇“你說我猜”、“出口成章”、“橫掃千軍”三項中選一項來自救。

可能有人會猜疑,是否有百人團某位故意答錯給看好的選手加分?其實這個概率很小,基本為零。試想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幾經篩選,都有很高的人品素質,再者,百人團選手都想成為第一,才有機會走到臺上參加個人角逐賽,若落後是第一,會退回到預備團,那將是失面子的事;就是有幾位百人團答錯給心儀的選手送分,對選手也無以為補(因為各選手之間分值相差很大)。

從四人角逐賽中勝出的某位選手,並不代表該場就成功了,接下來,該選手還要與當場百人團勝出第一位的選手進行“飛花令”、“雙字飛花令”的猜詩接龍。

在第二關勝出的這位選手,才有機會與頭場擂主爭霸該場擂主席位,誰優先答到第五分才是王者。

《中國詩詞大會》參賽選手的得分方式,從各方面來說,應當十分完美,值得學習。


文都楊稼


按百人團答錯率得分,是合理的。

我們可以通過規則進行分析:

答題規則:五名挑戰者(105名百人團中排序找出答對題目數量最多、答題速度最快的前5名)答10道題,選手得分以百人團中答錯的人數進行疊加計算。答錯題挑戰結束,進行下一輪。五位挑戰者中總分最高的一位與上期擂主進行爭霸賽。

1、從規則中可以看出,想要成為五名挑戰者,百人團中的每個人都得拿出和臺上選手一樣的競爭精神才有可能得到前五名的成績,成為下期的挑戰者。

2、百人團中每個人都不想答錯題,以答錯題的人數疊加計算,也是節目組進行核對評估的結果,同時也是考核大家整體對每道題的綜合判斷,是一種比較公平的方式。

例如:本屆主持人大賽,採用的也是現場17位專業評審和場外400位在線大眾評審共同得出選手的平均分。

3、所以能看出都是以多人的形式進行評分的,相對於幾個人的評分會有個人傾向性而言,這種方法更能體現公平合理性。


老年攻略


單從《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來說,應該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種評分規則既強調了個人的文學知識特別是詩詞儲備,也同時兼顧了其他參與者和百人團的參與熱情,《中國詩詞大會》進行到第五季,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培塑民族精神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詩詞表現出了前所沒有的興趣,以前沒有這類節目,人們普遍對詩詞諱莫如深,感覺難學難懂,不如看看抖音,刷刷視頻來的痛快,這就帶來了很多隱憂,傳統文化的流失就是一個很明顯的現象,人們在高度發展的現代文明面前,感覺靈魂無處安放,各種仇社會心理此起彼伏,一定程度上正是缺乏文化滋養的結果,而詩詞的魅力就是將中華文明通過精美的語句表達出來,那些詩聖詩仙們所表達的真情實感,無不閃耀著華夏先祖們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境界。這也正是《中國詩詞大會》的社會意義所在,至於具體到評分方式,正是充分體現出了節目製作者們的良苦用心,一人強不算強,人人強才是我們當下社會最需要的。我們欣賞它,參與它,弘揚它,是因為我們愛這個古老文明的國家,愛這個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的民族,愛這個中華精神養育的偉大的人民!

節目只是節目,但朋友,真正來喜愛詩詞吧。

3


心底映雙紅01


你好,我是娛樂領域的創作者,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雖然哲學上有一句話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這種方式不合理。

首先,為什麼要用答錯率來給參賽者加分而不是答對的了,我認為答對的更好,因為假如百人團都答對的多,那麼說明這道題代表性強,中國千百年的詩詞文化需要我們學習更多更好的詩詞,而不是泛泛而談,我覺得具有代表性的詩詞更有意義,答錯的那證明這些題不好。

其次,如果用答錯率來給個人參賽者加分,這樣個人主觀意向發揮的消極作用就會特別大,比如有人百人團的男的喜歡參賽者是女的,他們可以故意給她錯,使她得高分,而女的也一樣,他們給帥的故意打錯,雖然人少了影響不大,但是假如很多百人團的人有這樣的思想傾向,那豈不十分的不公平。

最後,承接上文,只有用實力說話,他們才不會作弊,那就是用答對率得分,百人團答對那才能證明根本問題是實力,至於說參賽者,他覺得難那隻能證明他積累經驗不足,還需努力,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不要多加贅述。


超能娛樂圈圈


任何事情要做到百分百合理很難。《中國詩詞大會》個人追逐賽按百人團答錯率得分,合理嗎?我感覺還算合理的。我認為,一個題,百人團都答對了,那說明這個問題的簡單,或者說這個問題大家都比較熟悉。這樣,參賽者也容易答對,這樣得分低也在清理之中;遇上難題或陌生題,百人團大部分答錯了,參賽者答對了,那體現出參賽者的豐富的知識和見聞。就應該得高分。我認為這樣的評分標準是合理的,現場的答題者和電視觀眾都能接受,也很難再找出其他的評分標準了。


梅蘭竹菊186798909


任何規則,甚至法規、紀律都不可能面面俱到。

詩詞大會按百人團的答錯率給選手記分,也合理。因為百人團也是層層選拔出來的佼佼者,他們都答錯的多,說明這個問題比較難,選手得分也應高,反之,得分低。

我覺得不太合理的是:少數人轉戰很多場(或各期各季)比賽(大家可以看到類似比賽較多熟面孔把持了前幾名),這才不合理。我認為,高手也不少,只是各種原因不願來、不能來罷了。大會也應該給其它選手機會,不能串場,前三名的今後不能再參加。等等。


原上青青草567


我從第二季開始看, 當時就給央視留言說不合理,我相信當時也不是我一個人這麼說。

但是這麼多季過去了,他還是用這種規則,顯然是有他的考慮。

我的改進建議是,選手得分=百人團答錯人數+ 百人團答對但用時比選手長的人數,這樣感覺更合理些,但貌似選手的答題環境和百人團不一樣。


沉默的大象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合理,同樣,按百日團答錯率得分也不是盡善盡美!但是,每一項活動都需要一個遊戲規則,在這個規則下只要公平競爭就行。如果感到規則不夠好,可以修改完善規則,儘量讓活動大道完美無缺。請記住海爾集團的口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中國詩詞大會》舉辦的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