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日本人當官越當越窮?

姚振博


不是越當官越窮,而是日本的國度百姓所需已經基本上到了頂峰,醫療,上學,住房,退休諸如此類沒有後顧之憂,不說社會制度,總體國民的素質還是有修養的。


水缺


現實是最好的教科書,看一個國家的公務員清不清廉?只要比較一下就立見分曉!那就是這個國家的公務員是不是比周圍的老百姓生活質量更高、居住環境更好、孩子就業更好、享受的保障更多,比老百姓獲得尊嚴更高,僅此而已!


注大荒


日本從二戰結束的一片廢墟中開始,並且揹負著數十萬億的戰爭賠款重債。能成就今天的強大富饒,國民幸福。靠的是什麼?他們又沒有一個人人都擁護的偉大領袖,也沒有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他們的首相,他們的政府,他們的黨,天天被人批評問責,事實上也不可能有誰把國家的事情做到十全十美。那靠啥?那就是世人皆知的兩個字:制度。制度先進才能保證國家持續發展,不斷進步。偉人治國只能繁榮一時。專制一定導致國家積貧積弱!


江山舞者


它山之石可攻玉 地傑人靈有源頭

本大仙覺得這話說得有點過了。日本人不是當官越當越窮,而是說日本官員整體比較廉潔奉公,貪腐分子相對較少。換句話說,日本的公務員隊伍大多數人的自律意識和公僕意識還是較強的。當然了,日本人也是人,也食人間煙火,也有七情六慾,也經常會有一些害群之馬出現,但那畢竟是少數。日本的官並非天生如此,之所以能夠做到“公生明、廉生威”,本大仙覺得還是歸功於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教育發達

日本之所以被歸類為“西方國家”,得益於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就一直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大政方針,努力學習借鑑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社會管理體系,重視科學,大興文教,所以才逐漸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目前,日本已經成為GDP排在世界第3位的富國,不僅經濟富足、科技發達,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僅以世界高校排名數據來分析,全球百強名校中日本就有5所大學上榜,位列亞洲第2位、全球第5位。

有道是:世界冠軍從娃娃抓起。還有句話說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看看日本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再看看日本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得不說是確實有差距。當儒家思想的原產國土著們對其棄之如敝屣的時候,日本人卻拿著當至寶。於是我們發現,儒家思想的大智慧至今都在日本各級教材中熠熠閃光,誠心正意,修齊治平。然後,我們又忽然驚奇地發現:什麼時候為我們鄙視已久的小日本,怎麼反而到處都是謙謙君子了呢?

教育不是萬能的,教育缺失卻是萬萬不能的。現代科學教育,傳統美德教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日本人後發先至,他們做到了,所以他們成功了!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但願壯士斷腕之舉是知恥而後勇,而非好了傷疤忘了疼吧。

法制健全

人性是自私自利的,自詡為高級物種的人類依然天生就有多吃多佔的劣根性的。放在生物進化論的觀點中審視,也許科學家會說人類的進化仍然不甚完美,或者說是人類仍然在脫離動物的進化途中。那麼我們就豁然開朗了:目前階段的人,其實還是具有原始獸慾的。因此,人治是非常危險的,法治才是較為安全的。

日本當前的社會體系,最早就是完全仿效歐洲列強的模式生搬硬套過來的。包括日本法制都有很強的歐美特徵,當然歷經150多年的滄桑鉅變,結合日本國情肯定是做了大量的調整和細化。所以說當前的日本法制靈魂還是源自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內容上卻是更加日本化了,添加了大和民族特有的嚴謹細緻、精益求精、持之以恆的精神符號。比如對政府高官的財產公示制度,官職越高需要公示的面就越寬(直系親屬的財產也要定期公示);再比如對各級官員的工資津貼及福利待遇都有一個非常精確的數字規定,超出部分必須按時退回或自費支付,過期則會面臨經濟處罰和行政處罰。

當然日本是一個富國,有條件實施“高薪養廉”,讓大小官吏各個吃得溝滿壕平,不想也不必再去冒險徇私枉法。但是別忘了有道是慾壑難填,誰都不怕錢多,誰也不嫌官大,日本官員如何能做到表裡如一?本大仙覺得原因有三:一是素質。日本教育發達,國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本科以上學歷所佔人口比例達到了90%,位列全球第4。所以說日本國民素質高不是天生如此的,實在是後天教育起了決定性因素;二是信仰。最危險的社會是沒有信仰的社會,最可怕的人群是沒有信仰的人群。日本天皇乃是日本兩千多年來唯一的王者,儘管世界風雲變幻、儘管別國朝代更迭,但是日本天皇卻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代代相傳至今(令和天皇)已經126代。所以在日本人心目中,天皇就是神,而日本的各級官員都是天皇認命(或者是天皇委託首相認命)的,所以他們堅信人可欺、神不可欺,違法亂紀愧對天皇;三是監督。日本是多黨派輪流執政的國家,大小官吏往往來自不同政黨,所以存在互相競爭的關係。官員的貪腐行為或許可以瞞過老百姓,但卻很難繞開錯綜複雜的政壇同僚的眼線,所以說不同政黨之間的官員(甚至同一黨派持有不同政見的官員)都會積極向檢方舉報。

領袖帶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明治維新就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可敬明治天皇,為了國家復興大計,不怕採取全盤西化,推行君主立憲制,從而使得皇權的大蛋糕被切掉了絕大部分。日本天皇識大體顧大局,能夠先拿自己開刀,這是一種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更是一種捨己為人的高尚境界凡事上行則下效,上有所好下必從之,天皇帶頭,萬民擁戴,於是日本走上了富強之路。

當然其後欺師滅祖的行為,那又另當別論,起碼從側面驗證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沒有永遠的師傅,也沒有永遠的徒弟,只有永恆的實力

扯遠了,還是說說日本首相。畢竟今天的日本天皇已經成了一種象徵,實權還是掌握在日本首相手中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日本首相),是日本內閣的最高首長,也是日本國政府首腦,領導各行政機關運作。其產生方式是經過日本國會的提名選舉,而在形式上由日本天皇任命。首先說說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人系出名門,背景強大。安倍晉三的外公岸信介以及岸信介的親弟弟佐藤榮作,兄弟倆都曾經擔任過首相一職;而安倍晉三的父親安倍晉太郎更是離著首相只有一步之遙(猝死於外相一職,其時政壇大佬們已經內定其為下屆首相)。由此可見安倍晉三本來就不差錢,所謂的森友學園醜聞,本大仙懷疑是日本在野黨為了噁心安倍晉三,才給他的妻子安倍昭惠潑的汙水。真實情況是,安倍晉三不缺錢也不貪財,他在乎的只是個人聲望和家族榮譽,所以才有了幹事創業的動力和熱情,因此贏得了日本人民的信賴與支持,成為日本歷史上在位最久的首相。

安倍晉三是個特例,他確實不是窮人,但這並不代表日本的首相全都是富人。本大仙再舉一例,為大家介紹一下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先生。村山富市是漁夫的11個兒女之一,自幼體味到了生活的艱辛,但是在父母和舅舅的教育下,卻是窮且益堅不墮青雲之志,並最終當選日本第81任首相。他是日本歷史上繼細川護熙之後第二位克服日本右翼勢力的巨大阻力,以首相身份向二戰受害國口頭道歉的政治家。在任期間,村山富市首相參觀了盧溝橋紀念館,並發表了著名的“村山談話”,這是日本首相第一次就日軍侵華聲明確表示道歉。因此他也攤上了大事,在位僅1年半就被迫辭職下臺。卸任首相之後的村山富市先生,還是住在大分縣的逼仄破舊的祖屋中,每天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穿街過市,偶爾提著籃子去菜市場買菜。他從未向別人提及自己的輝煌歷史,甚至連街坊鄰居都已經忘記了他的日本前首相身份。如今,這位穿著破舊、慈眉善目的老人,被大家親切地稱之為“老爹”。面對記者的提問,老先生坦言:我不是不想換個大房子,實在是退休金太低(日本首相卸任之後不再享受任何特權)買不起啊。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致力於推動中日友好的窮老爺子,依然惦記著中國人民的安危,積極參與故鄉大分市為武漢發起的募捐活動,並以96歲的高齡仍然用顫抖的雙手提筆為武漢寫下了祝福。讓我們眾志成城,同舟共濟,戰勝疫情,共度時艱同時為日本以村山富市、安倍晉三為代表的友好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謝!

感謝各位加本號關注!


山東夏津赤腳大仙


日本表面上雖然還存在皇室,但日本其實是一個多黨執政的國家。政府官員會受到多方面的監督和管理,他們想貪也無從下手。再就是日本的整個官場風氣廉潔奉公,在這種大環境下所有的官員都潔身自好,幹好本職工作服務於大眾。德國的政府官員,公務員就是一個職業,官員退出後就回歸正常生活,不再享受任何特權,和普通人一樣到公司上班打工養活自己和家人。



魚悅人生


日本高官是“假窮”,毛澤東時代的官員是“真窮”!這是日本人敬畏毛澤東的根本原因。


紅雨


無論是在日本當首相,還是當議員,都必須要經過選舉,而選舉是需要出錢,有的人靠募捐,有的人是自出。僅僅是日本議員,競選也要花費二三百萬人民幣,而日本首相的競爭費用就更高了,而即使當了首相和議員以後,又不能為私人謀福利,所以日本人當官越當越窮,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愛剪影Hef


據我和日本佳能公司代理一些產品瞭解一些,日本的管理是十分嚴的,如果發現一個員工有不歸行為,再有多人舉報,立即開除。

日本的高層管理人員不可能越幹越窮,他們幹什麼崗位賺什麼錢,最重要的是自已會幹不會幹,有沒有業務能力,管理能力,如這兩種能力沒有,一定越幹越窮。

但在日本,高官沒有那麼多架子,和百姓一樣。


首豪數碼影像


一個制度文明與野蠻,先進與落後,就看那個分蛋糕的人,是把自己分的多還是分的少,或是為了防止別人說閒話,乾脆等別人都拿了後,才拿自己的那一份。


七月賞荷


有數據說日本人把考公務員排在理想職位排名第53位。我國不知道第幾位,起碼想考公務員是前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