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但凡出現"長上影線"試盤特徵,堅決買入,股價必然暴漲

交易,看上去很簡單,一買一賣就結束了,不需要學習專門的知識,什麼人都能完成,進入門檻也很低,只要有少量的資金,比如1萬,去期貨公司開個戶,就能從事交易工作。但是,只要進入門檻低的行業,淘汰率必然高,所以大多數人其實是不適合做交易的,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市場淘汰。

要成為一名專業水平高的醫生,至少需要上5年大學,實際臨床10年;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律師,也需要如此長的時間,優秀的醫生和律師收入是很高的,那麼,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交易員,憑什麼剛進入市場,就想獲取利潤,難道就不需要學習很長時間嗎?

交易與其他高收入工作相比,是學習成本相當高的工作,需要付出真金白銀,3到5年時間,到底需要多少錢,因人而異,但這個數目,絕對超出想以交易為生的人的承受能力,也就是說,僅此資金成本,就會淘汰大多數人,還有,對交易本身沒有熱忱的人,只是幻想通過交易賺大錢的人,是不可能在市場上長期堅持下去的,因為你做的是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遇到困難會退縮,最後會放棄。

對交易有熱忱,就是你有沒有期待工作日的到來,急著想去工作,能不能每天都按時上班(特殊情況除外),記得以前在統計局上班,領導要求早晨簽到,而且自己來的早,比大多數員工來的早,我的一個同事,真的是每天都能早到,打掃衛生,很簡單的的事情,可我就做不到,不能準時上班,不想打掃衛生,而且不想走進辦公室,感覺很壓抑。現在我明白了:每天早到,表明的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狀態,一個對自己工作沒有熱忱的人,是不可能數年如一日的每天早到,同樣,對交易沒有熱忱的人,是不可能數年如一日的潛心研究市場,認真總結交易記錄,度過一個又一個迷茫,突破一個又一個障礙,最終會被市場淘汰。

對交易有熱忱,就不會在意一次交易結果的盈虧,在意的是每一次交易做的是否正確,正確的交易不一定盈利,盈利的交易不一定正確,尤其是不正確的交易取得盈利,對交易員的危害更大,會使交易員犯同樣的錯誤,這些錯誤會給交易賬戶帶來巨大的風險。只有專注於交易本身,對交易有熱忱,才能克服這個總是數錢的毛病,帶來好的交易效果。

對交易有熱忱,其實從事的就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如果交易員最感興趣的就是交易,那麼,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麼障礙不能跨越,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會想方設法做的完美,所以,優秀的交易員一定對交易有熱忱,缺乏熱忱,就不會優秀。

中國股市:但凡出現


交易不是賽跑,而是拳擊。市場會揮動鐵拳痛擊你,竭盡全力打敗你。但要想獲勝,你必須在12回合的結束鐘聲敲響時安然無恙地站立在拳臺上。

新手們在設計交易系統的時候,總想靠歷史檢驗找到一個所向無敵的超級系統。

在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掌握不到足夠的信息而無法作出有把握的決策。原因就在於數據的缺乏。

任何穩健的交易策略都有兩大特徵:分散化和簡化。說到這兩大要素對穩健性的貢獻,我們的大自然提供了最好的例子。

有些法則會加劇對特殊市場條件的依賴性,儘可能地減少這類法則就是簡化的要訣。

加強系統的穩健性有兩大要點,一是確保系統法則能適應各種不同的市場狀況,二是讓系統保持簡明,不容易受市場變化的影響。

你可以通過增強系統適應不同市場狀況的能力來提高系統的穩健性。這樣的系統有超強的適應性,就像是自然界中的那些有能力在多變環境中生存下去的生物體。

複雜的系統之所以變得這樣複雜,一般是因為系統開發者們總想添加新的法則,利用他們所注意到的某些市場狀況或行為。

長久來看,簡單的系統更有生命力。

柯蒂斯一針見血地說,重要的不是交易系統,而是交易者貫徹交易系統的能力。

人類會在決策過程中走很多捷徑,正是這一點使人類變成了非常無效率的決策者。


常見洗盤手法

一、橫盤式洗盤

橫盤式洗盤也叫作“平臺式洗盤”,它是指主力將股價控制在一個很窄的範圍內,即將股價維持在一個區域,形成一段很長時間的橫盤狀態。這樣長時間的橫盤狀態,就會消磨跟主力者的意志和信心,同時又可以讓一些有遠見的投資者進場,這樣就能成功地完成籌碼的換手,提高市場的平均成本,達到主力的洗盤目的。

橫盤式洗盤,在K線圖中反映出來往往為一條橫線或長期的整理平臺。從成交量來看,在平臺整理過程中,成交量呈遞減的狀態,即在整理平臺上沒有或很少有成交量放出,成交清淡,成交價格也極不活躍;隨著新增資金的陸續入場,成交量也逐步呈現出放大的狀態,與前一階段的成交量遙相呼應,形成圓弧底形態,股價也開始緩慢上揚。

如果散戶投資者識別了橫盤式洗盤的個股,持股者在股價放量滯漲時可擇高先行退出;在股價縮量整理時,保持觀望;在放量突破時,再度買入。場外持幣者,可在股價突破整理平臺後再介入。

中國股市:但凡出現

圖4-8 橫盤式洗盤實例

​維維股份(600300)中,主力通過橫盤整理的方式,對該股進行了洗盤。在洗盤過程中,股價維持了一定的震盪幅度,但整體上股價保持在一個平臺上運行。在洗盤過程中,股價和成交量都表現得非常低迷,股價呈現出上下兩難的局面,這樣長時間的橫盤,嚴重消磨了持股者的信心。2008年3月20日,股價突破這個橫盤整理平臺,同時當日成交量也出現放量現象,說明主力結束了洗盤,開始進入拉高階段,此時前期賣出或場外的人都可以在這時買入。

橫盤式洗盤一般出現在大市上升的時候

橫盤式洗盤較多地出現於大市上升的時候,因為大市上升,市場相對比較活躍,股票出現普漲,面對個股牛皮盤整的走勢,很多跟主力者有強烈的換股慾望,往往會失去持股耐心,使主力達到洗盤震倉的目的。

二、邊拉邊洗式洗盤

邊拉邊洗式洗盤,是指主力將洗盤與拉昇融為一體,在拉昇的過程中,同時進行洗盤。這種洗盤方法就是主力先將股價拉高,然後停止做多,此時短線的升幅已經很大了,為了將持股信心不堅定的投資者洗出,主力於是在高位拋出一小部分籌碼,使股價出現回落走勢,但同時主力又不會讓股價下跌太多,讓股價始終還是處於上漲趨勢,這就好誘騙場外的持幣者介入,這樣籌碼就完成了一進一出,得到充分交換,同時主力又鎖定了長線籌碼,為他日後大幅拉昇股價減輕了壓力,可謂一舉多得。

主力採用這種邊拉邊洗式洗盤的最大特徵就是化整為零,少吃多餐,他們任由散戶在盤中自由換手。散戶投資者若確認了這種洗盤方式,可在股價遠離短期移動平均線時,擇高先行退出;在股價接近短期移動平均線時,擇低介入。也可以根據上升趨勢線或軌道線進行買賣的判斷,當股價觸及上升趨勢線或軌道線的上沿時,賣出做空為宜;當股價觸及上升趨勢線或軌道線的下沿時,買入做多為宜。

中國股市:但凡出現

圖4-10 拉邊洗式洗盤實例

​樂凱膠片(600135)的股價從2010年7月5日開始上漲,在上漲的過程中,股價整體上呈現出階梯形上升的形態,股價每被拉高一個階梯後,就會有一段回落整理的過程,並且每次回落的低點都在不斷地抬高,每次拉高的高點也在不斷地提高。在回落的過程中,成交量逐漸縮小,而在拉高的過程中,成交量是逐漸放大的,也是主力採用的邊拉邊洗式洗盤方式。

主力在完成吸籌任務後,通常並不會立即啟動股價,主力還要選擇合適的拉昇時機,同時還要通過盤面來感受跟風盤和拋盤的大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拉昇前的試盤動作,主力通過試盤來決定下一步的操作。除了通過試盤來感知跟風盤的大小外,主力啟動股價前通常還要洗盤,所謂洗盤,顧名思義,清理在低位跟進的散戶,股票市場中不乏有一部分能看懂主力吸籌的投資者和在低位跟進的普通投資者,而主力只允許少部分人跟風,而且跟風資金不能過大,以避免主力在拉昇途中,跟風資金出貨,增加主力的拉抬成本。如果跟風資金過大被主力發覺,主力會使用各種手段將其驅逐出局。

主力拉昇前有必要洗出低位跟風盤,使普通投資者的成本比自己高,主力洗盤的目的即是把在低位跟進的持股者清理出局,同時讓新資金進場,通過換手,抬高普通投資者的持股成本,以減輕拉昇過程中的拋壓。在洗盤過程中,操盤手通常會對技術圖形進行破壞,或大幅震盪,或放量下跌,或急速衝高回落,以及大單壓盤等各種手段,來達到洗盤的目的。

洗盤階段伴隨成交量的逐漸縮小,賣盤越來越少,主力繼續砸盤子已沒有多大意義,同時還有丟失籌碼的風險。在股價啟動之前,成交量往往出現大幅度萎縮跡象,隨著洗盤階段進入尾聲,股價出現上漲跡象,成交量才開始逐步放大,形成價升量增的走勢,均線系統開始轉好,呈現向上發散跡象。


主力資金的操盤手法往往會很隱秘,難以發現主力資金的動態,但是通過密切觀察成交量和K線圖的變化,也能發現主力資金留下的蛛絲馬跡,這樣我們就可以有效識別主力資金操盤的手法,並且跟隨主力資金的腳步制訂正確的操作策略。

主力拉昇前試盤往往有以下四種方法:

一、長上影線試盤

當天在盤中主力資金以大單買入的方式發起進攻,在短時間內迅速拉高股價,測試拉昇過程中的拋壓盤,如果市場跟風盤資金較輕,且上方拋壓明顯,成交量迅速放大,主力資金則盤中撤出買盤資金,觀察賣盤拋壓狀態。

因此當天最常見的走勢為衝高回落。若試盤時股價漲幅較小,成交量溫和放量,則後市開啟拉昇行情的概率較大,如果試盤時股價徹底翻綠,且成交量出現異常倍量,則意味著短期內主力資金不會發起上攻,維持震盪走勢。

長上引線試盤的情況:

中國股市:但凡出現

該股票在區間內震盪運行的時候,多次發起試盤,只到第三次試盤成交量處於微幅放量的狀態時,才出現第四根K線的突破走勢,說明前兩次試盤拋壓較大,主力仍耐心洗籌等待時機,直到達到足夠的控盤力度後,才發起上攻,走出單邊上漲行情。

二、長下影線試盤

長下影線試盤,是主力資金為了尋求強支撐位,測試股價跌透了沒有。主力在盤中故意向下砸盤至技術支撐位,看股價回撤到低位時是否有資金進場搶籌,如果多次下探均呈現反抽的跡象,這說明下方支撐力堅實,股價已經跌無可跌,適合建倉收集籌碼。

同時也可迫使部分投資者因害怕虧損而恐慌性拋出低價籌碼,達到再次吸籌的目的。向下試盤時,只要收回關鍵支撐位即為結束試盤。

中國股市:但凡出現

該股在地不經過長期整理以後,形成重要底部支撐區域,隨後股價深度下探到該區域底部位置,買盤力量表現較強,迅速收復下跌空間,至收盤時間股價收於支撐位上方,對於這樣的個股,大家可以跟隨建倉,把握後期上升行情。

三、漲停試盤

主力主要通過封漲停的方式,觀察盤中拋盤量與跟風資金量的對比情況,分析和判斷籌碼的穩定度。

這種方式的漲停,股價往往不會太快的進入連續拉昇走勢,漲停後悔維持兩三個交易日的整理,直到封單力量強勢,甚至後期會出現連板行情。

中國股市:但凡出現

股價啟動前每次漲停後都會迅速回調,前前後後經歷了四次漲停試盤,第五次漲停後才開始真正拉昇。

四、打壓挖坑試盤

主力不斷向下用大單砸盤,用意是測試下方買盤力量的強弱。可以使得部分短線投資者因害怕巨大虧損而拋出,主力趁機在較低價再次悄悄買入。

打壓挖坑試盤的過程中,成交量持續萎縮。當出現地量結構時,往往宣告試盤動作結束。

中國股市:但凡出現

該股在回調至60日線附近之後猛烈打擊,快速擊穿60日線,但是在打壓的過程中量能卻是大幅萎縮的,隨後快速收回60日線,明顯的挖坑走勢,挖坑結束後股價連續上漲。

主力資金吸籌時通常會先試盤,試盤就是主力資金利用手中的籌碼和資金對盤口進行試探性進攻,通過試盤查看股票的籌碼分佈情況和場外資金的動向,為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指明方向。

試盤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從方向上來分,本質上只有打壓試盤和拉高試盤兩種情況,前者是測試壓力位,後者是測試支撐位。

打壓試盤是主力資金通過把股價向下打壓,可以查看市場跟風的拋盤有多少,測試市場籌碼的穩定程度及持股者的信心和容忍度,同時也可以測試出市場的承接力量又多大,看出有無機構或大戶進場等狀況。

拉高試盤是主力資金將股價拉昇到某一高位之後再放任其發展,以此來測試市場接單和拋單的狀況。

若接單較多則表示買盤跟風踴躍,市場看好該股,如果拋盤較多則表示外部浮籌較多,籌碼不穩定;若是接單多拋單也多,則說明浮動籌碼不穩定但市場看好者眾多。



概率性和完備性

做投機是有概率的,不管能力有多強,分析有多詳盡,最終都會有一定成功的概率,和一定失敗的概率,沒有人能夠保證單一次的投資能夠取得百分百成功。

不同的是,厲害的人單次投資成功的概率會高一些,普通人單次投資成功的概率會低一些,例如有的人能夠做到70%的成功率,有的人只能做到30%的成功率。

如果從單次成功率來看,高手之間的差距並沒有那麼明顯,例如成功率70%和成功率65%的人,兩個人站在一起,你就很難分辨出誰更高明一些,但是從長期複利來看,差別就很大了。

說成收益率會更加直觀一些,例如年均收益30%的人,和年均收益25%的人,以十年為單位差距就很大了。

年均30%的人,十年複利是13倍,年均25%的人,十年複利是9倍。

如果把時間拉長到三十年,年均30%的人,三十年複利是2619倍,年均25%的人,十年是807倍,這就已經不是一個量級的投資者。

微小的投資能力差別,產生了巨大的長期結果差距,可見提升個人投資能力到底有多重要,這才是你的投資生涯中最重要的投入。

學習各種投資的理論知識和交易方法,有很大的一個作用就是在提高單次投資成功的概率,而不是尋找一種必勝法。

那麼,市場到底有沒有必勝法呢?

理論上講是沒有的,但事實上就是有人一直都在賺錢,對於他們來說,市場就是提款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因為他們選擇了一直都站在大概率的一方,大概率使得他們的投機生涯無限接近於必勝法。

大家要注意,前面講的是單次投資成功的概率,並不是最終的結果。

長期投資是由無數個單次投資構成,最終的結果還跟資金管理有關。


下面分三種情況來說明:

1、假設單次投資成功的概率是90%,但如果每一次都奔著最後一次的態度去做投資,每次都是滿倉滿槓桿投入,不是生就是死,那麼從概率上講,賭十次能夠贏九次,輸一次,但是輸的那一次就足夠讓你破產。

單次投資成功的概率是90%,那肯定是非常聰明的人才能做得到,然而就算是最聰明的人,如果沒有合理的資金管理原則,最終也會因為小概率的失敗而破產。

歷史上那些投機大師因為信心膨脹,投入的槓桿過大而導致破產的比比皆是,破產並不代表他們能力不強,能力強也不代表他們就能夠取得最終的投資成功。

2、假設單次投資成功的概率是55%,每一次都把虧損控制在5%以內,按照極端的假設,出現連續虧損10次的情況,總倉位會虧損40%,但是連虧10次的概率只有萬分之三。

所以,即使你出現連虧十次的極端情況,後面再繼續按照55%的勝率向上走,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依然能夠實現長期盈利。

也可以這樣說,只要你單次成功的概率大於50%,理論上就能夠通過合理的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做到總體上無限接近零風險的長期投資。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完美,並非事實上的完美,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你能夠做到幾成,這就因人而異了。

但如果連理論上的完美都做不到,實踐中就只能是盲人摸象。

有一種人例外,那就是天生吃這口飯的天才,他們只靠直覺,不需要理論,但是這種人也只是存在於理論上,實際上我並沒有見過。

這樣思路就很明確,個人的努力方向,就是努力提高自己單次投資的成功率,同時提高自己的資金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

3、假設單次投資成功率低於50%,例如是30%,如果你只做一次投資,一次性梭哈,後面就收手不幹了,你還是有30%的贏面。

如果你是立足長期投資,掙了錢還會繼續投入,那麼不管你是每次都梭哈,還是每次只投入1%,最終結果都是無限接近於0。

如果按照投資者平均智商分佈來劃分,處於平均智商線以下的人當然不適合做投資,但處於平均智商線以上的人也不一定適合做投資。

例如單次投資成功的概率很厲害的人,如果風險管理做的不好,他可能在短期內能夠掙到很多錢,但是從長期看總會反覆栽跟頭,賬戶資金曲線也是反反覆覆的,一樣不能成功。

單次投資成功概率不高,只是略高於50%,但是能夠做好資金管理,性格穩重,立足長遠,他的資金曲線很可能就是緩慢上漲的,長期看也是贏家。

所以,市場上贏家的素質從來不僅取決於智商,更是取決於個人的綜合素質。

也可以說,只要智商處於中等水平以上,資金管理,風險管理做的好的人,一樣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而資金管理,風險管理能否做得好,這個跟個人的性格,個人修養有關。

相反的,聰明人思維跳躍,往往不喜歡呆板的機械化操作,不尊重概率,在投機市場往往會吃虧。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穩中求進,在安全的基礎上,選擇一種成功概率高的交易方法,然後長期堅持下去。

即使是這樣,以上理論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例如在概率上,很多人就存在著很大的誤區。

概率並不是一種先驗性的東西,而是一種結果。

投資成功的概率代表的是過去,是對過往的一個總結,並不代表著未來,因為在往後的每一次買入,你並不知道你這一次買賣成功的概率有多大,能否繼續維持先前的概率。

所以對於未來的單一次投資來說,過往的概率沒有任何意義,並不是你前面投資成功的概率是70%,這一次投資成功的概率就是70%。

未來的每一次投資都是獨立的,每一次投資都必須具備完備的分析,完備的投資邏輯,對風險和收益做出全面的衡量才可以做出最終的投資決策,這就是投資的完備性。

或者說,每一次的投資決定,都是在追求最優的風險收益比,並不是在追求一種贏錢的概率,就像做事情就要力求做的最好一樣的道理,贏錢的概率只是最終結果的一種客觀顯現。

這裡面存在著明確的因果關係,用過去的概率去決定未來的投資就是本末倒置了。

分析過往投資成功的概率是對過去的總結,例如你過往的投資,在哪些地方賠錢的概率更大,哪些地方贏錢的概率更大,賠錢的原因是什麼,掙錢的原因是什麼,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以此來提升你自己的投資能力,這才是研究概率的意義。


毫無疑問,制定了規則,就必須嚴格執行,否則,就是空談,規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嚴格執行自己制定的規則,完全地自律,是艱難的一環,在我剛入股市的初期,曾迷失於頻繁交易,導致資金的虧損,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曾經或者目前仍然缺乏足夠的自律,併為此而苦惱萬分。在資本市場,執行之難,難在依靠完全的自律,自我約束。因為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綜合體,非理性的一面,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企圖來破壞我們理性的思維。

但我們必須克服這一關,做到嚴格自律,否則,永遠無法跨入成功者行列。而這個過程,涉及到修養,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不斷的自我心理強化。

巴菲特說:當適當的氣質與適當的智力結構相結合時,你就會得到理性的行為。

《十年一夢》作者青澤說,投資者在金融領域的最終命運,深層次的原因取決於一個投機者的綜合素質,這就是一個投機者的人生修養和境界。

“截斷虧損,讓盈利奔跑!”,是華爾街名言,耳熟能詳,也是每個交易員的追求。但在實際的交易活動中,很多人卻是:“賺就跑,賠就守。”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建立完整的順勢、止損、規則、執行力的理念。

不知道趨勢判斷,也就不可能做到順勢,逆勢交易必遭遇頻繁的、不必要的止損。

不善止損,就可能深套,股市遇到大熊就大虧,股市則可能導致爆倉。

沒有規則,沒有建立有約束的交易機制,就可能情緒化交易,衝動性地頻繁追漲殺跌,虧損也就是必然。

有了規則,卻沒有執行力,一切都等於零。

只有做到了順勢、止損、規則、執行力,才可能逐漸向投資的最高境界---無為、無我靠攏。(投資的最高境界是無為)

<strong>想學習更多,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海睿道(bbc600519)每日圈子更新熱點板塊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分享盈利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