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不是脫離宿主無法存活嗎,為什麼現在好多城市開始戶外消殺?

嗯挺好的


不大清楚您這個說法的來源。目前普遍認同的說法是病毒脫離宿主後無法繁殖,而不是無法存活。繁殖需要能量和養分。存活不需要或者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和養分。這二者不是一個概念。

大致說一下大部分病毒的活動軌跡

它沒有新陳代謝,只有蛋白質外殼和DNA,它不需要什麼生命活動,可以在沒有空氣沒有水沒有有機物的地方近乎永遠的活著。病毒的目的就是無休止的繁殖,一旦找到合適的宿主,然後把自己的DNA注入到宿主細胞裡,複製,利用宿主細胞裡有的氨基酸製作蛋白質外殼,最後裂解宿主細胞,逃逸出宿主體外,又變成結晶,繼續這樣的生涯。

如果宿主體內有能夠殺死這個抗原的抗體,那麼病毒是不能無限繁殖而不死的,如果宿主細胞沒有這種能力,病毒是消耗宿主的能量的,如果宿主細胞沒有被消耗殆盡,理論上它可以永生……但是,宿主總有消亡的一天,病毒沒有辦法,繁衍是它的唯一目的,只好結晶逃逸出沒有利用價值的宿主體外了。 再進入一個新的循環。

如果用量化來解釋,a感染了某病毒100單位,病毒吸收養分,繁殖到1000單位,a接觸了b(傳播途徑各種各樣,都有可能),b感染了500單位病毒,再繁殖,然後又遇見了c……

大致就是這樣。

所以要從根源上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阻斷它的傳播途徑,同時消滅原有的病毒,這就是我們現在在做的,隔離治療。

病毒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始終是傳播,因為每一次傳播就意味著病毒獲取更多的養分,得到了繁殖。


薛定諤的口罩


我家旁邊有個垃圾總檯,一次路過的時候 看見很多人圍在門口 像是在參觀學習的樣子,然後兩個環衛工人站在垃圾廠裡面,他們頭頂上居然噴灑著空氣清新劑! 垃圾場旁邊方圓一百米都是清洗劑的味道……關於灑水車就更有故事了!不管是否下雨都會出來灑水,以前還出現了大晚上灑水路上結冰導致多車連環事故發生,我只是聽說每出一次車,能掙四百塊錢,所以這是個不起眼的很賺錢的行業


索瑪雅


新冠病毒離開細胞不能存活,不是說它離開細胞就會馬上死,而是說它離開細胞就失去活性,不能自己繁殖。新冠病毒通過宿主體液離開人體後,大概還會有半個小時的存活期(有的說24小時)才會徹底死亡化為灰燼,所以,公共場所消毒是防止病毒擴散的必要措施。


朱元正


不太清楚,應該是能存活幾個小時罷,但這都是猜測。


青青的魚魚


主要還是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人不是很瞭解,而它傳染感染力又很強,所以人們比較恐懼。


五溪一葉帆


脫離宿主並不是馬上死亡,有個時間段,否則如何人傳人如此嚴重?


陽光明正


一般室外太陽一照射幾小時就消毒了,但有些人隨地吐痰,吐口水,丟用過的口罩,病毒在裡面能活好幾天


風雷雲羽


醫學專業知識,咱搞不通,也不想去研究。

說到戶外消殺,這就好比我們出門帶口罩一樣,防患與未然,肯定是有好處,至少也淨化一下環境。

現在疫情不容樂觀,儘可能的採取個種阻擊手段,最大限度的減少傳播途徑與可能性。


家住嫩江


消埋蒸燻,是中國歷史上戰勝時疫的有效辦法,還記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預防每年惡疫肆虐,全國城鄉一到防疫季,防疫人員就對人居環境不停地消殺,不僅大街上如此,而且防疫人員,赤腳醫生還入戶消殺。更記得,有一次鬧時疫,單位發一種以幹青蒿為主的中成藥,各家各戶在同一時點上同時點燃,街上也有政府人員點燃,一時間,全城每個角落都藥香瀰漫,持續時間大約一個多小時,結果,疫情就真得沒起來。

這次不敢說能照方抓藥,但,全城消殺對預防冬春季傳染病好處多多,而且早就該這麼幹一一不是偶爾為之,而是應該成為常態,慣例,也就是衛生習慣,衛生制度甚至法規。每年冬春季,全國應根據流行病學預測,有針對性地進行人居環境防疫大消殺,官民齊動員,不留任何死角。

毛主席″預防為主"這個法寶,我們不能再丟了,也丟不起了!

畢竟世上傳染病有多種,不能光盯著一個新冠肺炎。

再說,新冠也不是飛沬傳播一種方式,腸道傳播,接觸傳播,都已經有了案例,何況,病毒在體外存活的時間,到現在也還不確定呢!

為有些地方發揚光榮革命傳統,進行春季人居環境大消殺,點贊!👍👍👍👍👍
一一在中華文化中,桃樹,桃子是防疫的符號和標誌!


文刀沐子


這個病毒脫離宿主就不能成活,這是不對的,從呼吸道隨著飛沫飛出來以後,在體外合適的溫度,合適的場合它是能夠存活的,低溫下甚至可以很長時間存活,但在高溫下56度半個小時以上它就不能存活,所以一般在室溫下它存活4天到一週都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