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幾年前,也許是心血來潮,也許是機緣巧合,有幸來到了距杭州50多公里的富陽龍門古鎮。那時天剛下過小雨,地面溼漉漉的,但空氣特別清新。望著眼前龍門那清秀的山水,美麗的江南田園,古老的建築,這如畫般的美景不禁讓我陶醉了。深吸了一口氣,幾日來心中鬱結的不快一掃而光,心情變得豁然開朗。

龍門古鎮地處富春江龍門山下,古鎮後的龍門山海拔1067米,山頂雲霧繚繞,氣象萬千,為富陽群山之冠。東漢名士嚴子陵曾游龍門,觀山勢異常,讚歎:"此地山清水秀,勝似呂梁龍門",古鎮也因此得名。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龍門山下的龍門古鎮

一路沿龍門溪向東走,民居依山而建,整齊從容,龍門溪穿村而過,淙淙汩汩,匯入剡溪,潺流二十里注入富春江。其間白鵝水中戲遊,油菜花開繁茂,桃花鬥豔,雞犬相聞,完全是一幅恬靜祥和的江南水鄉圖景。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龍門溪上的白鵝戲水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油菜花田的風光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油菜花與村莊民居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龍門桃花爭奇鬥豔

" 龍門"是三國時期東吳創立者孫權的故里,因此,龍門古鎮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概念。龍門90%以上的村民是三國東吳大帝孫權家族的後裔,據家譜記載,從三國時孫權到民國28年 (1939年),孫氏已繁衍到65世。千百年來,經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築,從一個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鎮。古鎮建築以兩座孫氏宗祠為中心,共建有孫氏廳堂40多座,磚砌牌樓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廟。鎮內屋舍房廊相連,長街曲巷連貫相通,鎮外的人進入鎮裡,如入迷宮。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龍門村民傍溪而築,沿溪而居,民風淳樸,鄰里和睦可親,世襲耕讀傳家遺風。明清時期的古色民居沿溪堤次第臚列,高低參差,錯落有致,村中的湖水與民居相互映照,活脫脫的一幅江南民居山水畫。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穿村而過的小溪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村外的旗杆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水墨畫般的民居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龍門的涼亭

龍門有別於其他古鎮,這裡溪道兩岸自古沒有店鋪,謝絕了市儈習氣和商業的煩雜。生活在此處,清淡、安逸而單純,在其間漫步,讓人內心平靜。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太婆橋上的老人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小橋上吐著舌頭的石獅子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一幅對聯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村上的老樹與涼亭


孫權故里——杭州富陽龍門古鎮遊記(圖)

龍門古鎮老巷子裡嫻靜的人們

杜甫“不辭長作嶺南人”是因為嶺南的荔枝吸引了他。作為一名遊人與過客,我自然不能長期生活於龍門這個美麗的古鎮,完全擁有它的美。但這個秀美而又有底薀的江南古鎮卻早已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在粗獷而乾旱的大西北生活時,每每念及那夢中的江南,富陽龍門古鎮總在我心頭激起一絲柔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