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行業從業人員是不是有得天獨厚炒股的優勢?

社保小達人


你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具有證券從業資格證的只能證明經過了相關知識的培訓,以及有資格在證券市場任職,但不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分析一下你所指的得天獨厚的優勢應該就是指兩點:

其一:證券公司是中介,很多準上市或者已上市公司的辦理業務;所以你覺得證券公司的工作人員多少都是隻有有些內幕,我只能這麼跟你說吧,內不內幕不是重點,即使你知道又怎麼樣?敢洩露出去嗎?

其二:有證券從業資格證的人說明有學習過專業知識,但是學習過知識跟實踐炒股操作起來是兩碼事,不要以為有證券從業資格證的人就特牛逼,如果你真這樣認為你就輸了。


實話告訴你炒股是不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要以證券從業資格證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有證無證只要你能在股市裡面賺到錢,你就是最大贏家,你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就我個人就是最好的例子,我有證券從業資格證,我也在證券從業任職過,證券公司任職學的不是教炒股,而是教你怎麼服務客戶,怎麼去讓客戶利益最大化,從而才能保障證券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另外證券公司分析師和投資顧問是進行分析一些股票的,這些人是有直接接觸股票,學習分析股票的。但事實並非大家想象的這麼美好,比股市理論你也許不比不上他的嘴,但比實盤操作你未必也會敗。

綜合通過以上分析說明,炒股有沒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能單純從擁有證券從業資格證去衡量,其實這種炒股得天獨厚的優勢都是每個的炒股閱歷,炒股能力,觀察力,盤感……等因素來衡量的。


老金財經


這想法絕對是錯誤的,說個我的親身經歷吧。幾年前嘛,在我朋友公司,專做美股刷單的,不知道這裡有沒有同行的朋友。當時來了一個新人是鄭州一家期貨公司的正式員工也有期貨從業資格證,相關本科畢業。來的時候我還帶過幾天,因為公司有好多交易上很嚴格的規定,只要能接受公司這一套做法,一週培訓後就實盤操作。結果他想法太多,不能把已成型的這種操作手法當成信仰,總是喜歡在上面修改加上自己的以前的固有認識,如果說別人是一張白紙的話,她就是一張寫過的紙,需要把以前的痕跡擦掉,再寫上所需要的東西,當然,我說的僅僅是僅限於我們這一種操作手法


漢中天鑫商貿有限公司


證券行業從業人員並沒有什麼得到獨厚的炒股優勢。

就像銀行中的職員並不能夠隨意動用銀行的堆積如山的現金一樣。

一 只有極少數的證券從業人員才可能接觸到核心的投資機密

比如新股發行的籌備、審核人員、證券公司的自營部門人員、監管部門的少數領導、少數的行業研究員等,只有這些人員才可能接觸到別人尚未知曉的一些上市公司的內部消息。這些人員只佔證券從業人員的極小的分。

絕大多數的證券從業人員都是在基層的營業部工作,根本接觸不到什麼上市公司的內部消息。投顧們看到的信息大多還都是從報刊和網絡上得來的,只有一少部分是公司的內部研究報告,但是根據本公司的研報來交易也未必能賺到錢。

二 即便能接觸到一些內部消息,但有規章制度甚至法律的監管

我國對證券從業人員的監管實際上是比較嚴格的。證券從業人員極少有上媒體做宣傳的。因為這是規章制度所不允許的。有的證券公司甚至規定從業人員不得有與客戶的聯繫的群,不得網上或異地開展業務。證券業協會等監管部分對從業人員的管理是很嚴格的,一旦查實輕則開除,重則移交司法機關。基層營業部的員工最大的便利也就是能看到客戶的持倉信息資料,但是這也沒有什麼用。客戶炒股也不是必賺的,很多客戶都虧得很慘。有的研究員即便得到了點內部消息,也不敢亂說,更不敢亂髮表。

總的來說,證券行業從業人員在實際投資中不但沒有什麼優勢,而且還受到很多束縛。比如我國的證券法規律證券從業人員不得炒股,幾年內有關事件需要回避等。


孟可的思想空間


證券行業的從業人員對於信息的瞭解程度可能會比普通人要高,有時候某公司要採取某些行動時,可能從業人員會比消息公佈的時間更早些瞭解,但是並不會有著得天獨厚的炒股優勢,因為法律上是禁止證券從業人員炒股的。

普通人想炒股開通一個證券賬戶就好,但是如果想要從業於證券行業,所有證券公司都有規定,要求你把你名下的股東賬戶全部消除,同時禁止從業人員炒股,就算借用他人賬戶,被發現也是會有懲罰的。

之前在證券公司工作時就有著這樣的體會,有時候你辦著一件事,你就會發現,這件事並不能隨便與其他人交流,因為在這件事辦成與未辦成之前,消息的流通勢必會影響到股票市場的正常運轉。

舉個例子來說吧,假設A公司的資金出現緊張,公司的大股東要進行股票質押,作為從業人員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如果把這件事提前告知持有這隻股票的親屬朋友,讓他們提前賣出,這樣在消息公告後,或許會避免股票的下跌帶來的損失,但是這樣的行為一旦被查到,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甚至你的從業生涯就此結束了。

其實不僅對於證券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只要對於這些消息敏感的金融機構來說都一樣,一些會計機構、審計機構也必須對這些信息守口如瓶,當然每個行業都會有害群之馬,有些人不遵守規定,但是一但被發現就會受到懲罰。


與財為伴


證券從業人員有得天獨厚的炒股優勢嗎?以我一個證券從業多年的人經驗來說,並沒有。


優勢肯定是有的,為什麼?

因為你都說了是證券從業人員,那麼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證券從業資格證,按目前的情況來說,從業人員既懂證券市場基礎知識,同時也懂相關的基礎法律法規,自然比起普通的散戶來說,多了一些專業性經驗,但是這能稱為得天獨厚的優勢嗎?顯然不能。

其次,一般所謂的分析師大多是考過了投資顧問資格或者發佈證券研究報告科目的人,比如我就是其中之一,這一部分自然也就更專業了,但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嗎?真沒有,有的投資顧問推薦的股票甚至還及不上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股民。


甚至當他們不在擔任證券投資顧問的時候,自己炒股的水平爛的摳腳都有可能,為什麼?在我個人看來這肯能就是所謂的悟性,別忽略這點,或許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國內很多的遊資平臺,他們真的是考過什麼專業性科目的嗎?不見得,你說當初的徐翔是通過考證從而成為私募大佬的嗎?肯定不是……

……

綜合來說,真沒有什麼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外乎就是懂得可能比部分散戶多點,看盤的時間比部分散戶多點,僅此而已,至於能不能很好的玩耍在股市,還得看個人造化、經驗、理解,否則,一樣會被人玩的連渣都不剩……


關注螺絲釘,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佛山邦乾配倍認為:證券從業人員在專業法規知識上比起普通股民而言的確是要強一些,但這並不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要素。股票投資成敗的因素很多,並不僅僅侷限於專業法規知識一項,還有涉及盤面技術面技術分析能力,經濟環境的綜合判斷能力,以及良好的心態等關鍵因素。

佛山邦乾坤始終堅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我們長期堅持服務於廣大金融投資者,堅持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水準以及服務體系。

邦乾配倍線上配資平臺的優勢:

{1}為股民朋友提供充足的炒股資金,資金靈活運用無需看徵信;

{2}交易便捷一分鐘即可獲取資金,資金第三方託管專款專用,無需抵押即可獲取理想的炒股本金。

{3}平臺利用多元化配資體系為投資者大大降低了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資金運用隨借隨還;

公司的長期的穩健發展以及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為了我們在市場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以及大批忠實客戶群體,邦乾配倍在業內也成為了股票配資平臺優秀品牌的代言人。

佛山邦乾配倍,能夠得到市場上得到一致高度認可,離不開廣大客戶朋友的信任與支持,也離不開許許多多邦乾人多年來的辛勤付出,接下來我們將集思廣益,全力以赴打造更高端,更便捷,更完善的金融服務平臺,因為我們相信“最大的愉悅不是無止境的獲得物質上的回報,而是創造財富併為他人提供幫助”。


邦乾配倍


有優勢,但是未必是得天獨厚。

但是政策法規規定他們不允許自己炒股。

基礎知識和行業規則熟悉

證券的從業人員有一定的基礎,而且通過了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說明在這個領域內有很強的發展需求。

證券從業人員一般都會下掛到有一定資格的券商或者專業機構裡。能夠有機會認識到不同的人,或者各種專業人士。通過自己的努力,包括線上或者線下的學習,在相關經驗方面成長都會比一般非專業投資人快一些。

如果在券商,還能接觸到各種不同的內部研究資料,這些資料有可能在外面自己去尋找的時候會很麻煩,針對專業板塊,也有自己的研究方向。

從周邊環境意義上,證券行業從業人員有一定的優勢。

研究時間較多

因為作為專業人士來講或者作為從業人員來講,相應在這個方面研究的時間會比普通人要多(這裡的普通人是指非專業人士)。如果想要在證券行業裡能夠長期的發展或者生存必須掌握足夠的知識和技能,否則他們自己就很難活下去,或者活的很不好。

10萬小時理論,只要花的時間夠多,積極思考,總歸會有不少積累。

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靠悟性。

努力+悟性

股票投資本身就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情。並且相應的規律不是隨時有效。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很多資料以及相應的一些歷史數據,對於非專業的證券從業人士也有辦法能夠通過互聯網或者一些渠道能夠獲取。所以說證券從業人員也只有通過自身的特別努力的去發展,才會脫穎而出。相應的一些機會對他們來說也不一定很管用,就像有些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能力可能超過名牌重點大學,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這裡說的有頭獨厚的優勢,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絕對。

炒股方面,民間遊資,有的時候比從業人員實際操作能力更高。


棟選理財


1、那倒不一定,有些資訊到他們手裡已經是舊新聞了,首先第1個知道公司消息的是公司的高管,再就是跟高管相關的親戚朋友,最後就是普通員工,這就是媒體,最終我們看到的最少都是5~10天了,在證券公司上班並沒有消息面的優勢

2、要深入的瞭解一家公司其實很簡單,看你老婆經常買一些什麼上市公司的東西,而且處於行業的龍頭,比如空調的龍頭,壓力鍋的龍頭,醬油的龍頭,醋的龍頭,白酒的龍頭,芯片製造設備龍頭,芯片龍頭……很多很多可以發掘,哪一個不是飛上天了,具體股票你們都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中消費的東西就是最好的標的,不需要分析什麼基本面技術面,當市盈率低於10倍的時候大膽的買進,市盈率高於30倍的時候賣出,像傻逼一樣做投資就這麼簡單,買指數也同樣如此,我這個人就比較懶,去年2月份我買進三大指數etf,直到今年現在,不管市場怎麼震盪,雖然沒有跑過一些題材牛股,但是總收益還是不錯的,做自己看得懂的東西,做高概率的事,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看到一些瘋牛股心裡不平衡,把自己手上優質的標的丟掉,然後兩邊挨巴掌,得不償失


用戶6203277535



作為一個一個證券公司工作過的人來說,回答這個問題在合適不過了!


其實大家對於所謂的機構感覺還是非常神秘,大家可能也是被一些媒體人進行誤導,所謂莊家,機構、主力等,感覺他們就能在市場上呼風喚雨似的,其實不然。這些都是過度的神話了所謂這些機構。


其實,對於國內的證券機構來說,大多數機構證券從業人員,比如業務員和投資顧問、分析師等,都是不參與股票投資的,一方面是國家證券法的規定,另外一個方面是,就像我們這些投資顧問,其實,只是基礎知識比較紮實,但是,炒股也不一定賺錢。大家都知道,股市是非常的複雜的一個市場,有的時候,不管是國家的宏觀層面救市,還是限制做空,有的時候也沒法阻止股市的下跌。


當然,證券公司也有專門的投資部,比如發行一些機構產品或者自己的投資業務,都是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但是能不能賺錢,其實也是要看行情的,所以,從專業角度上來說,肯定是比一般的股民要專業,但是說到一些得天獨厚的信息,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就像現在的網絡技術這麼發達,大家在消息面、技術面和研報方面,幾乎大家都可以看到,所以,沒有那麼大的差距。


其實最大的差距可能就是資金的優勢和基金經理的專業素質吧,但是想要通過這些資金去操縱股市,基本上可能性不太大,一方面是國家對股市的監管,另外一方面,隨便一個小公司流通股也得幾十億和上百億,基本上光靠一家機構去影響價格,很難做到!


這是我的觀點,謝謝大家!


牛熊獵手


很顯然不是。

很多人都認為,證券從業人員在證券公司上班,身後面對的是大量投資者的信息,甚至是買賣信息,從業人員可以從中知道某個股票買賣單的差異,而從中獲利。有或者,有人認為證券從業人員更容易和上市公司的管理層人員接觸,更有可能獲取內幕信息,從而在內幕交易中獲利。更有甚的是,很多人認為證券從業人員的炒股技術相對於普通股民有絕對的優勢,更容易從中獲利。

其實,這些想法都是不成立的。

首先,證券法明確規定證券從業人員是不能進行證券交易的。其次,證券法也明令禁止內幕交易,一旦查處,不好意思,沒收違法所得並且除以罰款還要強制市場禁入。

大家應該都在網上看見過不少因為違反證券法而被處罰的人和事。這就是違反證券法的後果,雖然有極少一部分人經不住利益的誘惑,但幾乎無一例外的的都賠上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這種對賭自己職業生涯的事情,很少人願意鋌而走險。

有些人認為,可以找自己的親朋好友幫自己開一個賬戶來進行操作。這得看證券公司的管理,有些證券公司規定要求從業人員親戚的賬戶必須不能開在其他券商,以方便管理。

從客戶的交易信息中獲取買賣差異的信息,這也是不可能的。全國一百一十多家券商,根本不可能從一家券商的信息得知買賣的差異,更何況從業人員也沒有權限查看任意一個客戶的交易信息。

內幕交易的事情時常聽有,但網絡有誇大其詞的成分。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懂得分輕重,一家公司的發展成長結果比股票套利重要得多。鋌而走險的人多是深陷財物的泥潭,內幕交易的股票其上市公司必然是一家搖搖欲墜的公司,即使短暫的套利,難免要為為套利的後果埋單。

所說的技術比普通股民好,這種說法反而有些許說服性。畢竟從業人員比起普通投資者來說,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第一,花在證券市場的時間很多。第二,獲取信息的渠道應當比普通投資者更多。僅此而已。

說真的,不要以為證券從業人員有什麼可以比普通投資者多的投資優勢。證券從業人員是不能進行證券交易的,證券從業人員僅僅是比普通投資者多花時間在市場上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