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雅安市中醫醫院譚慧:白衣天使的堅守與奉獻

“責任在前,光榮在後”,這是雨城區人大代表、雅安市中醫醫院副院長譚慧同志時刻牢記的“座右銘”。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後,譚慧同志和醫院所有醫務人員一起,堅守在自己的崗位,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之中。擔任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領導小組副組長,協助組長對肺炎院內防治相關工作進行梳理;協調製定了保安、保潔、應急物資等保障機制,並督導工作安排落實;做好防治知識科普宣教及醫院防控疫情信息通報,截至目前通過網站、微信和醫院簡報發佈信息近100餘條;組織協調為醫院住院患者及家屬熬製、發放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湯劑1000多人次;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組織協調為雅安市3個高速路口(西康大橋、雅安北、鳳鳴)卡點的所有值守人員送上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湯劑,為他們在抗擊疫情的工作崗位上保駕護航,疫情防控以來共提供服務8000餘人次;為做到“開源節流”,保證醫院口罩滿足臨床一線醫護人員需求,譚慧同志還發動行政後勤人員自制口罩近百個,減少醫院庫存口罩的消耗;疫情期間,為了緩解醫院接診壓力,同時減少病員盲目奔波暴露在醫院人流中反被交叉感染的風險,開通醫院24小時免費電話、線上微信諮詢問診服務……

“區人大代表這一特殊的身份意味著譚慧的肩上擔當著不一樣的責任。在當好人民的‘傳聲筒’的同時,我也應該立足本職工作,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更好的履行人大代表的職責。”譚慧平淡的這樣說到。


臨時黨支部書記殷季:不回家的黨員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蒙上一層陰影。草壩鎮全鎮取消休假趕赴一線,應對疫情防控工作,黨員更是衝鋒在前。

臨時黨支部責任“不臨時” 。1月27日一早,在草壩鎮鳳鳴高速路出口,草壩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長、副鎮長,鳳鳴卡點臨時黨支部書記殷季帶領值守人員對過往車輛逐一登記,並對行人進行體溫檢測。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鳳鳴高速出口是雨城東大門,也是草壩境內兩個高速出入口之一,車流人流量大,疫情防控任務繁重。為此,草壩鎮黨委建立臨時黨支部,全面投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檢測工作。為守好東大門,確保無差錯無遺漏,殷季帶領臨時黨支部的值守人員實行三班倒機制,從除夕夜開始就在卡點堅守。因條件有限,檢測點只有一間用帳篷搭建的辦公室、一張辦公桌、一張張躺椅和幾箱方便麵。由於晝夜溫差較大,大家雖然都裹得像粽子,但仍然不能防疫禦寒,夜間值守時只能蜷縮在行軍睡袋裡保持體溫。

“雖然我們是臨時黨支部,但我們的黨心不能臨時,作用更不能臨時。我們的身後是8個鎮和37萬父老鄉親,守住這道關口,全面排查進出口人員,切斷新型肺炎傳播途徑,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要政治任務,一絲一毫也不敢懈怠。”殷季堅定地說。

一群不回家的人。冬夜的雨依然未停,鳳鳴高速路口的值守點裡依舊燈火通明。從正月初二開始他就沒回過家,在一次疫情防控研判會上,殷季自我調侃到:“我已經把方便麵的所有口味都吃遍了,我可以開始吃方便飯了。”

“一定要注意安全知不知道,千萬保護好自己,家裡不用你操心。”“知道了,知道了,你快帶孩子休息吧!”殷季匆匆掛了電話。陪不了孩子和家人,他確實感到愧疚。但因為工作需要,大家都是堅守在崗位上。辛苦是有的,但是戰在一線讓他更安心。

2月7日,這已經是他在防疫一線的第十三天了。“等到勝利之後,我們都能安心快樂的和家人團聚。”


河北街道馮莉:“半邊天”化身暖心速遞員

小彭,這是你們需要的酒精和棉籤,已放在你家門外,你開門拿進去。家裡還有什麼需要請及時告訴我們……”1月26日下午,河北街道南二路社區黨委副書記馮莉將居家隔離者所需物資放到她家門口,轉身走到電梯口時,撥打了小彭電話,瞭解其目前身體情況並向宣傳一些防疫知識。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這一幕,隔三差五在河北街道社區上演。社區女同志們表示“返鄉人員能夠自行居家隔離,這不僅僅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安全,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對採取居家隔離的人,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關注,隔離不能隔斷我們的鄰里情。”在保障他們正常生活的同時,每天還通過電話、微信溝通疏導,安撫他們的情緒,讓這些採取居家隔離的居民感受到社區的溫暖,切實築牢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防火牆”。


周公山鎮關龍村殘疾人王學軍:抗擊疫情 我不缺席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按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周公山鎮關龍村在村口輪流值守,對進出人員車輛進行檢查登記。而在這些值守人員當中,有一個特殊的身影。

他叫王學軍,肢體三級殘疾,周公山鎮關龍村一組組長,中共預備黨員,他積極響應區殘聯號召,克服腿腳不方便的困難,抱著防控有責,為群眾服務的想法,積極投入到了村上的疫情防控值守工作中。他除了在卡點上值班,還要到組上各家排查湖北和外地人員、入戶宣傳,這些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個常規。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登記個人信息,為出入人員測量體溫,對進出的車輛進行消毒和登記,對外來人員進行勸返,這些都是王學軍卡點值班時重複一遍又一遍的工作。

王學軍說,作為一名預備黨員、一名殘疾人工作者,在響應上級號召的同時,他要帶領大家做好疫情防控的的大事還要帶領關龍村40餘名殘疾人發展生產脫貧致富,讓他們生活更精彩,讓人生更驕傲。

在雨城區像王學軍這樣堅守在農村基層疫情防一線的殘疾人不在少數,他們告誡村民不要出門,自己卻每天走訪入戶,宣傳疫情防控應知應會知識,做好發熱、發燒人員和外來人員排查,對公共區域進行全方位、無死角消毒。此刻他們並不是所謂的“弱勢群體”,在疫情面前迎難而上,他們是村民的看護者,更是生活的勇者!


雨城區婦聯:攜手戰“疫”巾幗不讓鬚眉

疫情無情人有情,雖然時逢新春佳節,但是災情就是命令,雨城區基層婦聯幹部和婦女同志們義無反顧的舍小家、為大家,迅速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戰中。她們是宣傳員、衛生員、守門員、快遞員、更是戰鬥員。她們讓大家看到了防控疫情阻擊戰中的巾幗力量,詮釋了什麼叫巾幗不讓鬚眉,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充分發揮了婦聯組織的獨特作用。

她們是疫情防控的“戰鬥員”

疫情當前,她們也有牽掛,但她們無畏前行!積極奮戰在第一線,每天在戰鬥最前線走街串巷。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她們是疫情防控的“宣傳員”

疫情發生以來,轄區活躍著她們的身影,她們穿梭於各小區大院,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發放防疫宣傳通告、宣傳單。她們任勞任怨。

她們是疫情防控的“快遞員”

居民朋友們:請自行在家隔離,你離隔離期結束還有6天,如需要採購服務,請隨時聯繫我們,加油加油加油,在小區居民樓棟裡,她們上門走訪武漢返鄉人員防疫情況,送去體溫計口罩還為隔離居民採購生活必需用品,讓居家隔離的他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她們是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她們主動當起守門員,在凜冽的冷風中堅守,為大家排查安全隱患,全力守護大家的安全。

她們是疫情防控的“衛生員”

她們帶上口罩,背起消毒噴霧,奔走在村內大小街巷和每一個庭院,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她們用行動守護著家園。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情懷與擔當。


雨城退役軍人:抗疫戰線作表率

疫情仍在肆掠,戰鼓雷動正急!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雨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積極號召全區廣大優秀退役軍人“牢記黨的教導,不辱軍人使命”積極投身防疫一線,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接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積極協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命令後,聞令而動,迅速安排人員對地處重點人員密集場所的雅安西門汽車站周邊的紅園路33號、43號,康藏路862號大院實施封閉式管理,設立防疫測溫排查值班點,對大院居民開展防疫知識宣傳、疫區人員排查,進出測溫登記等防疫工作。工作中,全局廣大黨員幹部挨家挨戶做宣傳、逐門逐戶搞排查,對不理解工作的群眾耐心解釋、認真勸導;對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大院居民,主動搭把手,幫幫忙。截止目前,全局已對三個“聯包幫”大院整體實現防疫知識宣傳全覆蓋,疫區重點人員測溫排查無遺漏。與此同時,雨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向全區廣大退役軍人發出《倡議書》,號召:“牢記黨的教導,不辱軍人使命”積極投身防疫一線,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戰疫丨雨城區抗疫一線 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張煜就是積極響應號召的一名優秀退伍老兵。張煜,雨城區河北街道挺進路社區書記,原解放軍某部戰士,在部隊服役8年,曾4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多次受到嘉獎,全區優秀共產黨員,全市優秀退役軍人。疫情發生後,張煜積極帶領社區廣大黨員幹部,對轄區內42個大院,2650戶居民,6625名常住人口實施封閉式管理,全域開展疫情宣傳、重點排查、公共區域消殺工作。從疫情發生至今張煜帶領社區全體黨員幹部沒有休息過一天,冒著嚴寒每天工作超14個小時以上,通過艱辛努力,累計入戶宣講、走訪、排查34000人次,消殺公共區域面積5萬餘平方米,排查出湖北武漢返鄉人員11人,居家隔離11人,截止發稿前該社區未發現一起確診和疑似感染病例。

曾健,雨城區望魚鎮順河村支部書記,原解放軍某部戰士,共產黨員。面對疫情,作為退伍軍人,曾健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和退役軍人,對全村4個居民小組,201戶,1120名常住人口,積極採取交通要道防疫檢查,疫情防控宣傳,疫區人員排查、公共場所消殺等防疫措施,通過認真細仔的工作,共排查出有湖北史兩戶3人,實施密切接觸人員居家隔離3戶15人。作為全村群眾的主心骨,面對每天十幾個小時的超負荷工作,面對每日奔波的幾十裡泥濘山路,曾健本色不改,初心未變,用對全村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初春的嚴寒中為廣大退役軍人樹立起一面鮮豔的旗幟。

面對突發的疫情,全區廣大優秀退役軍人雖然不能像白衣戰士一樣直面生死,救死扶傷,但他們胸懷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衝鋒在防疫戰線的最前沿。旗未偃,鼓未息,在抗疫戰鬥的一線,全區優秀退役軍人的身影正前赴後繼的不斷湧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