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記」爺爺,我想看見您笑

【戰“疫”記】爺爺, 我想看見您笑

「戰“疫”記」爺爺,我想看見您笑

「戰“疫”記」爺爺,我想看見您笑


爺爺, 我想看見您笑


“把所有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這是2003年非典時期他留下的豪言;“有全國,有大家的支持,武漢肯定能過關!”這是84歲高齡的他站在抗擊型肺炎疫情的前線上發自肺腑的決心!他哽咽了,雙唇緊閉,鼻子微微抽搐,透過鏡片,我清楚地看到他眼裡的淚花和日夜操勞紅腫的雙眼。“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是啊,他是為國家而動容,為人民危難而落淚的英雄。他就是鍾南山爺爺。

鍾南山爺爺出生於醫生世家,他的父親鍾世藩曾對他說過:一個人要在世界上留下點東西,他就沒有白活。這話很簡單,但他至今還記得,這對他的醫學生涯起到了極大的鞭策作用。

「戰“疫”記」爺爺,我想看見您笑

在這次抗擊新型肺炎疫情中,鍾南山爺爺呼籲全國人民,“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而當他得知武漢疫情十分嚴重時,這位耄耋老人,在18日傍晚毅然擠上了去武漢的高鐵。在火車上,他爭分奪秒地工作,心中無時無刻地牽掛武漢的疫情。他累了,倚靠在火車座椅上,雙眼緊閉,額頭上幾道皺紋訴說著他的擔憂,那個疲憊的身影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是他,第一個對外公佈病毒有人傳人危險的信息;是他,不顧一切衝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他是一個堅強的、真誠的,甚至是敢和死神作鬥爭的鐵血英雄。但他卻為了武漢的疫情落下晶瑩的淚花,他心繫病人、心繫祖國,這是一種大無畏的精神,一種家國情懷!

鍾南山爺爺的到來,讓全國人民的心踏實了,人們的這種信任,不僅來自於他嚴謹樸實的風格和敢醫敢言的精神,還來源於他不輕易下結論和精湛的醫學素養。1979年43歲的鐘南山赴英國留學以實現自己醫學上的夢想與追求。在英國,為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他堅持與父親用英文書信往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他成功地克服了語言上的障礙,並在醫學上有了極大的提升。如今他已是耄耋之年,仍然奮戰在疫情一線。正直青春年華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堅定目標,努力奮進呢?又有什麼理由虛度光陰呢?

「戰“疫”記」爺爺,我想看見您笑

蛹要破繭成蝶,鳳要浴火重生,此次疫情讓我知道了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風順,比賽的失敗,朋友的失和,乃至失去親人……這一切就像我們成長中的荊棘,將我們打得遍體鱗傷。而此時我們需要智慧、需要勇氣、更需要毅力將他戰勝,鍾南山和他團隊的此次逆行,正是用它豐富的實戰經驗和疫情鬥志鬥勇,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像鍾南山爺爺一樣用知識武裝自己,用毅力助力成功,它們是衝出“黑暗”的啟明星!

鍾南山爺爺,您是醫護人員的驕傲,是社會的楷模。今日,您為武漢而落淚;他日,我們必能攻克疫情、戰勝疫情。我想看見您笑!在不久的春天!

「戰“疫”記」爺爺,我想看見您笑


作者系衢州市實驗學校教育集團菱湖校區七年級學生

指導教師 鄭良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