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價會跌嗎?

滿堂紅835


您好!您說的跌是說短期還是長期的呢!其實房價的波動趨勢不是沒有規律的,是有跡可尋的。

房價漲跌可以分短期和長期兩種情況,短期來看主要看政策,基於我國國情,政府調控的作用特別大,當政府出臺政策抑制房價的時候,房價肯定滯漲甚至下跌,成都18年515新政出臺,成都二手房全面降價。

長期來看主要看人口經濟,當一個城市人口持續增加,那麼長期來看住房需求也會增加,房價肯定會上行,而一個城市人口下降,那麼住房需求肯定也會下降,房價也就沒有了支撐,成都目前每年有30萬以上的人口淨流入,後期對於房地產是一個有力的支撐,長期來看成都房價空間還是很大的。


小土看房


我是生活在外地的四川人,離開家鄉已經20多年了,但是去年依然在成都購了套房,很幸運,事後看來,剛好在漲價啟動之前入了手。像我們這樣生活在外地的四川人,大部分都有家鄉情結,只有手裡有米,很多人都想回去買套房等退休後居住。

在我看來,成都的限購就像養豬,放開落戶,把人都聚攏來後,開始宰。成都地皮並非天量,二胎政策也有大量換房的,還有一大波四川各地市來的剛需,加之目前成都和其他一線城市相比,房價也就中下等。

綜上所述,個人觀點,成都房價不僅不會跌,反而會縮小和武漢、杭州、南京等同類地位城市的差距。


影人影事


本人2014年來成都青羊大道做小生意,當時叫2,5環。地鐵7號線剛開始建。觀察房價7500左右,15年就漲到9000,出手買一套小區門口距離地鐵站200米。個人認為成都房價在十年之內,只會漲,不會跌,只是漲不少的問題,小生意人親身經歷,不喜勿噴。


手機用戶55202302935


會降!!!

但是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一直都遵循著不變的定律“見漲後跌”,所以我也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各位,房價依然堅挺,而現在它的漲跌趨勢也不是永久的持續!

(為我這個標題向大家道歉,我就是故意的)
  • 成都為什麼還能漲?

  • 漲到多少錢算合適?

首先,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兩個問題。用最簡單,最貫穿的思維模式來考慮。


成都房價憑藉什麼漲價?

土地價值:自15年開始,成都土地價格持續上漲,土地價值至今年已經翻出近三番有餘;人群價值:近三年成都常住居民人口增長接近200萬人,其中落戶居民多達170萬左右;配套價值:成都已開通、在建、規劃中地鐵總數達18條,截止2022年,預計通車10條地鐵 線路,貫穿成都二圈層交通線路;市場價值:其實決定房價漲跌情況,包括起漲跌幅度,最重要的就是房子的價值,類比於“鑽石”,原本只是個普通的石頭,但是當其開採的源頭被遏制,並以高端、永恆等字樣包裝。(你不懂的話就問問身邊的女孩,鑽石的地位是什麼)


那麼成都房價究竟多少合適?

作為一個“新一線城市”,成都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畢竟相對於北上廣,亦或是武漢這樣的城市,都具有一定的產業化龍頭在把控其經濟的發展。所以房價的整體上漲趨勢不高!

打臉式成都房價預估:三年後整個成都區域內,新房均價1萬6左右,二手房均價1萬7左右

成都的支柱產業?旅遊?餐飲?

一直以來“網紅”的標籤都是直接貼在成都的身上,成都的宜居性雖然沒有鄉野的閒靜,也沒有北上廣的繁華,但它卻將兩者結合剛好不多不少!所以成都旅遊業的發展也是異常火爆!但是,你要自己觀察就會發現,除開一些互聯網公司,地產公司,成都連個像樣的企業都沒有!(這絕對不是我在鬧著玩,有興趣可以探討一下)


你覺得成都會有怎樣的發展?

Ta有怎樣的發展我不知道,但我越來越愛ta

關於更多購房、政策類的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下留言!我會盡快回復您!

業餘房市分析達人


成都是四川省的省會。又叫芙蓉城。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而且還是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人口在1600萬左右,面積5萬平方公里,城鎮化達到70%以上。 下面有11個區,四個縣,代管了五個縣級市。

成都,主要以農業及旅遊為主。教育資源比較突出,有好多在全國能排上名次的名牌大學。

成都的房價現在最高的是錦江區,達到了每平方米三萬二千元左右,也是今年上漲幅度最大的區。還有溫江區房價也上漲了,1.5%左右。其它區保持不漲,有的區微降,如成華區,高新區,雙流區,都在開始微降。而且新房成交量在快速下降。現在新開盤的新房,除了錦江區以外,其它區的房價大概在一萬三四千元左右。而2016年以前,成都布的房價均價都在七八千元左右,短短兩年時間,成都的房價已經翻了一番。這也是普漲,全國房價都翻了翻,成都也不例外。

而成都市居民的收入並沒有大幅上漲。居民普遍收入都是一個月六七千元左右,以現在居民的收入,要兩個半月才能買得起一個平方。就是說一個人的收入要不吃不喝25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所以說這種虛高房價是不正常的。

距離成都500公里之外重慶市,重慶布房價普遍都在下降,直轄市的房價都在下降,成都市的房價沒有理由不下降的。雖然現在成都市房價下降緩慢。但這是開啟房價下降之路的一個苗頭,未來成都市的房價不但不會漲,而且還會下降,你們是怎樣認為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江遊達人


一、我們先看成都當前薪資和房價的情況

1、成都市 2018年 薪資水平報告

* 本報告基於 70779 份樣本數據分析得出。

平均工資 ¥4600

工資分佈比例

2K以下 4.4%

2K-3K 25.6%

3K-4.5K 19.2%

4.5K-6K 21.4%

6K-8K 13.5%

8K-10K 6.1%

10K-15K 5.9%

20K-30K 2.1%

2、成都市房價情況

從以上看出二個數據

成都市平均薪資:4600元

成都市二手房均價:16784/平(8月)

成都房價偏高,已經超出剛需實際購買力所能承受的範圍,房價有調整的需要。

二、炒房囤房的一部分有變現的需要

很多人手中的房子都有十幾二十倍利潤了,還不兌現,房齡大,政策緊,稅收來,到時恐怕白高興了,房子不變成現金,它永遠是個房子。你賣了出來,錢就到手了,再觀察觀察,如果覺得還能炒,你再投不遲。

三、如果你手上只有二套房子,一住一租,沒什麼可怕的,即便將來房價跌,你也不能賣,即便徵稅,二套房應該不會徵。
四、未來全國大多數地方的房價都躲不脫跌,道理很簡單,房價太高,買不起。房價太高,抑制消費。房價太高,成交的少,空置量更大,如果大量房齡老了的拋盤出來,就會變成買方市場,價格不是你掛價說了算,而是買房人願出多少價,這不是危言聳聽,道理做生意的人都知道。

五、有人說還有2億人要進城,我們先不說是不是真有這麼多人要進城,只說你拿什麼讓他留在城裡,房價2萬,收入2千,他待在城裡圖什麼?買不起的房子賺不到的錢,他來城裡白作貢獻?

六、有人不遺餘力的鼓吹房價上漲,拿出他曾經說對了,聽他的話都賺了,我們仔細想想,前些年房價在什麼水平,前些年多少人沒房,現在房價有多高,現在新增了多少房,現在有多少人買不起。

原來房價低、剛需多、炒房成本低、炒房門檻低,有人利用名望一呼籲,大家都跟風,形成了統一預期,都搶著買,房價當然是一波接一波的漲。

我記得在08年的時候,有位開煤窯的朋友,那時他的6個煤窯已經賺不少錢了,煤價也還在漲,只是有關停兼併的風險,他開始買房,他買不是整棟,而是整個項目,打點折,全買了,不眨眼,那時成本很低,很多平2000不到,一套房10幾20萬元錢,幾萬元就搞定一套,買一千套才幾千萬,其它靠槓桿,你說他現在該不該賣?利潤翻了一二十倍,房齡也有10年了,此時不賣,更待何時?房子又不是金子,放到子子孫孫。

現在這些鼓吹房價上漲的人一刻也沒停,繼續漲對他有利,他既不管你做不做房奴,也不管影不影響國民經濟,還有不少跟風的人,試圖把房價扛住,試圖在房子上再撈更多,房子就那麼容易賺錢嗎?現在有多少房子掛不出去?有些人跟我算賬,買的時候是多少錢,現在值多少錢,增值了,你只看到了掛牌價,你把房子拿出去賣,看真正值多少錢?廣州市有的銀行前些天就通過中介8折處理了一批斷供房。

房價有調整的需要,凡事都是有規律的。沒有哪種東西永遠是賣方市場。記得多年前,朋友有個官司打贏了,為了感謝想買個彩電送人,還得花錢找關係,現在電視求你了。

房子又不是芯片,芯片是被人家控制了,是賣方市場,但我們也在努力做,遲早芯片也會不再高貴。何況房子是個沒什麼科技含量的東西,香港首富老李頭怎麼說的?大陸如不控制,10年後房子是不值錢的東西。(非原話,大意如此,我沒時間去查,所以沒用引號)。

房價高了,要跌,房子多了,要跌,房價預期跌的人多了,要跌,房價影響了國家經濟,要跌,房價讓很多人要兌現利潤,要跌,房價影響到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要跌。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判斷的,我認為房價會跌,成都房價也會跌!


無語石1


縱觀2018年土地拍賣情況,成都主城區共成交了18宗,均價超過了1萬元/平方。最高價超過了一萬三,位於高新區。

參考現下成都房地產市場,凡是宗地供價在一萬元/平方米左右的,新樓盤售價均價在20000元/㎡左右。

在2019年上半年的成都土地成交中,宗地樓面價頻頻刷新歷史新高。

以6月為例,在6月的土地成交中,新都90畝純住宅用地以5750元/㎡拍出刷新木蘭鎮地價,雙流區一塊純住宅用地拍下了14820/㎡的樓面價,再次刷新雙流區地價!

樓盤價格直接受供地成本價格影響,由於近兩年成都的的供地價格頻頻刷新歷史新高,而高新區、天府新區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可以預見,下半年成都的住宅市場價在後期也會有一定的增長。



攀枝花博越車友會會長


第一 房價大降

很難,真的很難,因為剛需的利益需要保護,但買了房的利益更需要保護。好多外來務工的,辛苦大半輩子,存的錢付了首付,希望孩子能留在成都,房價降50%,可能他把房子賣了都還不起銀行貸款,這類人的利益最需要保護,所以大降不可能,小降10%,從20000降到18000,對剛需來說沒區別,還是買不起,所以還是很難降。

第二 拋樓說

最近無非聽到最多的,就是什麼李嘉誠拋樓,萬達拋樓,富豪都在逃離地產。。朋友們,他們拋的同時,也證明有地產大佬在接盤。難道就他們是聰明人,接盤的都是傻子?嘉誠哥拋了是因為套錢投資英國,萬達多看看新聞大多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說近一點,這段時間拋二手房的人,是在換錢逃離樓市嗎?我想是套現投入到新的有潛力的地段的人更多,拿錢只是為了再更好的地段買更好的房子。

第三 租售同權

這個是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想了想,很難實現,拿我們的泡桐樹小學舉例,第一,你買了學區房都不一定讀的到,第二,人家肯定不會按照現在的租金讓你的孩子用上學位,不說收個幾十萬的學位費,也要收個七八倍的租金,愛租不租,有的是人租,誰叫都是為了孩子。

有的人會說政府會修公租房,我就問問現在成都比較出名的小學旁,還有地給你修公租房嗎?估計都是什麼五環六環了吧,再給你新修個學校,恩,租售同權了,開心嗎?

第四 政策更嚴 喜大普奔

最近的數據都在說房屋交易率下降 貸款率下降。身在其中的人都知道是房源少了,要求全款,貸款利息提高了,讓很多人望而興嘆。尤其是最近國家又嚴打房市資金,禁止其他渠道資金流入樓市。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以前你可能還可以信用卡套出錢來付首付,現在只能硬存了。

第五 人人有房住 大家都幸福

記得有人說過,國家提倡人人有房住,是啊,你買不起北上廣可以回成都這些二線,你買不起成都這些二線也可以回縣城,縣城回不去還有鄉鎮,這些房子都可以住。只是保證你又房住,沒有保證都能在成都住。

成都地就這麼大,資源就這麼多,是我們自己要留在佔資源,硬要留在這個買不起房的地方,買不起房就有盼望國家,國家也沒法。你也想留下,我也想留下,只有有錢的留下,大家都留下了,家鄉誰去建設?哈哈哈哈。突然想起前段時間成都的政策,一是從中心城區劃出180萬人口出去,第二是把外來人口往五環兩側引,當時就在想誰願意去五環,後來再看房價,可能房價就是一個門檻吧,過不去的人 就只有去五環了。沒有房價這個門檻,成都可能早就爆了吧。

就寫這麼多,懶得打字了。有人會說我是開發商的人,有人會說我肯定收了錢,不,我只是換了一個角度看問題。很多東西,看起來很好,真的換個角度想想,可能,我們真的想得太美好了。

------------------------------------------------------------------

補一句,在地越來越少,房源越來越少的時候,剛需不要在乎什麼價格高利息高,你只是想要套房很簡單,可以等到降價,但是你想要地鐵旁、商圈內、學區房、湖景房,對不起,在你觀望的時候,這些地方一開盤幾哈就被掃光了。如果房價降了,比如現在買的人都是1萬買的,人家會降價賣出來嗎?想想春熙路就是了,房價漲還有人高價賣門面,房價跌的時候,誰拿出來賣,一樣的道理。你現在看的盤,你覺得價格要跌 覺得利率太高,你等,等到降得時候,你現在看的地鐵旁、商圈旁的房源還會等你嗎? 我不是鼓勵大家趕緊買房,只是把我想到的說給大家聽,你可以當我放屁。

社會不缺有錢人,只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千機問問


我在成都地產行業混了15年,現在的工作是教人怎麼選房。

跟行業外的小白打交道多了以後,我有三個比較深的感觸:

1、隔行如隔山,其他行業的大神,可能買房的時候跟普通人一樣無助。

2、掌握獨立思考、科學調研方法的人,做什麼投資都很難吃虧,即使陌生領域亦可快速上手。

3、專業人士的交流有大量約定俗成的黑話,外界的確是聽不懂的,所以當我們面對普通市民的時候,要換一種表述方式。

比如,有人問我溫江或邛崍的房子買不買?17年不推薦買,18年推薦不買。

又問,三環路蘇坡立交外的房子買不買?如果繼續限價的話,全款擠破頭也要搶啊!

可是到了悟空問答,這個問題就可能會演化成“成都西邊的房子值不值得買”?

上述問題是永遠沒有答案的。

你提問的思維方式,就決定了你很難在地產市場上賺到錢。

下面,我就嘗試用小白的語言和邏輯來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的中國地產市場,屬於存量房市場,房價走勢沒有普漲、普跌這麼簡單。

存量市場,就是有很多很多房子可供選擇的意思。例如,家樂福貨架上有幾千種飲料,不能一概而論“飲料”是好還是壞。只能實事求是、就事論事。

關於成都房價,磚家意見:短期看平、中期看跌、長期看漲。

小白釋義:2018年,多數人的房子不會大漲,少數人的房子繼續漲,部分人的房子要跌。

所以,看準了就沒事,看走眼了就套牢。

在買房之前,建議大家一定要先捫心自問以下4個問題:

1、我為什麼買房?

2、這套房子開盤限價嗎?

3、我的資金實力如何?

4、6個月前的北上廣深(一線)房價是怎樣的?

問題一:我為什麼買房?

如果你是剛需(自住的首套房),房價漲跌與你何干?難道繼續交租?2018年,應該會有一波大型開發商大量出貨的節奏,因此部分地段和產品會微調甚至降價。開盤必特價,特價必超值。注意遠郊剛需盤,不是純投資就可以出手。但是成都郊縣的房子最好別碰。比如視高(99%不知道的一個仁壽地名)本週開盤11000/㎡哄搶,就是提前透支了天府新區的利好,業內人士都認為這就是典型的18年應該擠出去的泡沫。

如果你是改善型需求(特別是以房換房),只要你堅持我們老闆“心靈雞唐”的買房五要素:我國重點城市、核心地段、學區房、大戶型、精裝,必漲。攀成鋼的某些高端樓盤(三期)還在籌備就是一房難求,2018年可能開盤會到38000/㎡。不過豪宅、別墅,建議大家慎重。

2016年6月以來的瘋狂,已經把購房者的投資實力消耗地差不多了,該消停了。這就是短期看平。

問題二:這個樓盤限價嗎?

目前有些樓盤限價預售,開盤價已經低於周邊二手房價格達20%,更有甚者比周邊拍賣的土地樓面地價還要低(樓面地價就是把土地總價折算到建築面積上的單價,不含建築安裝成本),這種樓盤肯定是全款也要去排隊搶的,跟大勢無關。因此要密切注意調控政策走向。

問題三:我的資金實力如何?

你有幾千萬現金和幾百萬現金,投資策略迥然不同。多數人只有百八十萬的,買房還是第一推薦。

地產是有多輪起伏的,暴漲之後必橫盤,橫盤久了必跌,跌久了必漲。循環往復,一點新意都沒有。這就是長期看漲。

簡單回顧一下,我國的99年、03年、08年、13年、16年,都是暴漲的年份。中間基本是在橫盤調整。你選擇橫盤期買房就是好時機。

2018年,多數業內同仁傾向於是橫盤期。這就是中期看跌。不信,你把我的答案收藏起來,一個月之內你看國內幾家千億級地產商的動作(不是我厲害,是內部文件已經傳達了,呵呵)。

問題四:6個月前的北上廣深房價是怎樣的?

北上廣深的房價週期,傳導到沿海其他城市要三個月左右,到中西部可能要半年。

2017年10月,北上開始橫盤,11月,開始量價齊跌,預計年底會很慘。不出意外,6個月後成都就這個狀況。


我們的結論:房價兩極分化。

簡單理解,就是,有的房子(好產品)會漲到天上去,有的房子(一般貨色)會原地踏步甚至小幅度退步。

買房成為一門技術活!!!

切忌泛泛而談!!!

我們是“樓市全搜索”,我們把開發商不想講、不敢講的問題都說出來給你聽!

我們專門服務小白,只講人話,不談理論。

最後,附老闆公司群內部手機截圖一張。

<strong>


樓市全搜索


已經開始跌了!

其實很簡單,很多有房的,或者買了幾套房的是因為當時房價便宜,手裡又有錢,所以能買得起,那是你機遇好有眼光,但是別指責其他人不努力!而且別個個都想著要在上面賺錢,漲起來之後的房價試問你自己不依靠前期的機會積累的資本,光靠你自己的工資,有幾個又能買得起?高房價要能站得住,必須用通賬來抹去過去的存款和貸款,這是用存錢人的錢去補貼貸款人。但那必須工資隨通賬同步上漲才能成立!但現在的問題是大量工資兩三千的,而且由於產業轉移,環保等原因造成工作不保!糧價不漲很多年,希望從農村再出土豪到城市接盤不切實際。成都各種口號喊的響亮,怎麼解釋15年以前7000多均價都到死不活的?難道大成都兩年之內就發生了質變?孵化出可以匹敵阿里巴巴的巨嬰企業?或者開發出中國的芯片操作系統?沒有啊!連羅永浩這樣的混子,都花十億請過來,我就呵呵了!

去看看成都的驕傲,環球中心的生意有多秋,裡面的企業都是些啥!成都的企業除了騰訊,華為這樣少部分的高工資,其他的真的不高,製造業如富士康,京東方需要的是大量的產業工人,工資不高!再查一查成都的寫字樓的空置率和租金走勢,你才能真正發現成都的經濟實力!別聽其他人忽悠!自己用心去觀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