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的第17天,人性的“大考”

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17天,我們無法忘記在昨天新冠疫情的 " 吹哨人 " 李文亮醫生,因為感染病毒,永遠離開了我們。李文亮醫生的最後一條微博,是他2月 1號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時發的。他說: " 今天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塵埃落定,終於確診了。

武漢封城的第17天,人性的“大考”

評論裡是網友對李文亮醫生的祝福和鼓勵,大家都相信像他那樣樂觀善良的人,一定能早日康復。他自己甚至在病床上籤下了病癒後回到一線的請願書,他說: " 好了就上一線,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 "從確診到去世,只有短短6天的時間,人們甚至來不及當面對他說一聲感謝,就不得不和他說再見。惋惜的同時,我們再一次意識到這場疫情的嚴重性和生命的脆弱。

" 哪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什麼是英雄?在戰爭年代,保家衛國,為國捐軀的是英雄;在和平時期,就是有善心、有愛心,能夠做出義舉的人,就是英雄。

武漢封城的第17天,人性的“大考”

我們每一個平凡渺小的我們都是自己的英雄,一次疫情,一城大愛。我們,他們,還有其他人。都在這次疫情中踐行著自己“生而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惡淵而為善,無也”的理念世道艱險,但總有人挺身而出,如你,如我。人心涼薄,但總有如仗義執言,如你,如我。

從武漢正式宣佈封城開始,不足一個月的時間,新聞裡的全國確診病例數字,從幾百變成幾萬,從武漢蔓延到全國,乃至其它國家。我記得流浪地球裡有一句臺詞: "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我們也是一開始的不以為然,眼睜睜看著這場由亂食野生動物引發的疫情,成為燎原之火,而火光之下,那些隱藏的貪婪與惡毒再也無處遁形。

大家開始關注“武漢”,世界開始關注“武漢”,關閉自己心房的“武漢”安靜了!

武漢封城的第17天,人性的“大考”


在醫院的病房裡,90歲老母親在發熱門診留觀病房陪伴著64歲的兒子,終於等來隔離病房的床位。兒子住進隔離病房後,90歲的老母親從醫院回家前,找護士要來紙筆,給兒子寫下鼓勵字條:

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

武漢封城的第17天,人性的“大考”

90歲,耄耋之年。這樣一個年紀的人本該是受人照顧的,可是當64歲的兒子感染上新冠肺炎之後,老人無怨無悔地守護在兒子身邊,再一次見證了母愛的偉大。若問世間情為何物,這位母親的日夜守護就是最好的詮釋。

為了防止小區居民在電梯裡發生交叉感染,一些小區物業在電梯裡免費設置了專供擦拭電梯按鍵用的紙巾。這本來是一個無比溫暖的舉動,沒想到卻成了有些人作惡的溫床。前幾天的熱搜上一個女子和她的朋友,在電梯裡朝紙巾吐口水,可氣的是,用完紙巾他們並沒有丟棄,而是把粘著自己口水的、已經被汙染了的紙巾,在電梯按鈕上不斷擦拭。

武漢封城的第17天,人性的“大考”

如果不是電梯的監控拍下這一幕,誰敢想象,人心居然可以歹毒到這種地步?都說疫情可怕,但其實,比疫情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

這一場疫情就像一個放大鏡,它把人性按在桌子上,無限放大給我們看,讓我們明白了惡毒的人有多惡毒,愚蠢的人有多愚蠢,以及善良的人可以有多善良。

  • 生活中的確有很多令人失望、失落、痛心、憤怒的事情,但就像《熔爐》裡說的: "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
武漢封城的第17天,人性的“大考”


立春了,抬頭仰望天空這一切都會過去。街上依然會歡聲笑語,地鐵裡依然會擁擠,糧道街油餅包燒麥依然熱著,糊米酒還是甜糯糯的。而我們會繼續笑著生活!答應我疫情過後,我們來一場武大的櫻花相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