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澤普縣:特色產業做支柱 脫貧致富有新路

□本報全媒體記者/韓沁言

2019年4月,澤普縣實現脫貧摘帽,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進入鞏固提升階段。

“摘了帽,這只是第一步。”澤普縣副縣長吐魯洪·買買提告訴記者,“我們只有持續發力,避免返貧,讓老百姓心裡踏實、渾身有幹勁,才能確保脫得了、穩得住、不返貧。”

因地制宜,讓家家有綠色銀行

“去年我家18畝核桃畝產300公斤,畝均收入達4500元。”阿依庫勒鄉阿依丁庫勒村村民吾拉木·塔依爾說。

春節前夕,記者走進阿依丁庫勒村,連片的核桃園、紅棗地格外搶眼。憑藉核桃,村民脫貧致富,過上了紅火日子。

選準產業,是脫貧的關鍵一步。

阿依丁庫勒村向耕地找出路,把核桃、紅棗定為特色扶貧產業。建立核桃精品示範豐產園,動員老黨員吾拉木·塔依爾在自家的核桃園作示範。定期邀請專家授課、修剪,推廣先進實用技術。

“核桃提質增效,畝產翻了兩番,種好核桃,好日子就來了。”嚐到甜頭的吾拉木,整個人都精神了許多。

村第一書記周斌說,村裡核桃種植最初僅有數十戶,如今發展到家家戶戶都有核桃林和紅棗園,核桃熟了,紅棗紅了,錢包鼓了,日子好了。

近年來,澤普縣培育了核桃、紅棗、蘋果等扶貧產業,貧困戶人均2.5畝林果。去年澤普縣林果產量22.5萬噸,來自林果業的人均收入5727元,佔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一半以上。

合作社帶動,脫貧有門路

“別看現在只有1450只羊,等生了羊羔後,這個圈可能都養不下。”在位於葉爾羌河畔的澤普縣金牛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麥麥提伊敏·賽麥爾指著羊圈對記者說,“這些都是村民脫貧致富的‘寶貝’。”

2014年,在澤普縣圖呼其鄉巴什阿其瑪村“兩委”的支持下,畢業於伊犁職業技術學院的麥麥提伊敏與村裡6戶養殖大戶成立了合作社。

麥麥提伊敏說,為了建好養殖園,圖紙設計、造價清單、招投標等每一個環節都按標準嚴格執行,但要儘可能省錢,把每一分扶貧款都花在刀刃上。

一個多月後,建成了5550平方米的養殖園主體和散養區,養殖園成為村裡的“標誌性建築”。

誰知,第二年市場行情不好,合作社賠了70多萬元,入股的村民紛紛退股。

瞭解到這些情況後,縣、鄉、村幫扶幹部積極幫助麥麥提伊敏渡過難關。如今,合作社成員已增加到318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3戶。

2019年合作社養殖、育肥牛出欄450頭、羊7000多隻,產值1300萬元。“去年給社員分紅50萬元,入股的貧困戶分得1000元—1500元。”巴什阿其瑪村黨支部副書記穆合塔爾·鐵木爾說。

目標不變,穩脫貧防返貧

“3年前,克爾比努爾大姐鼓勵我開辦了村上的第一家美髮店,現在我每月的收入都在2500元以上,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古勒巴格鄉阿爾帕墩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熱依汗古麗·麥麥提吐孫樂滋滋地說。

克爾比努爾·潘忠禮曾是阿爾帕墩村第一書記,儘管該村2017年就已順利脫貧摘帽,克爾比努爾也調回縣司法局,但她每個月都會去村裡看看。

行走在澤普縣鄉村,單位幫扶村、幹部幫扶貧困戶仍在進行著。“我們加強幫扶力量,制定了鄉領導包聯本鄉未脫貧戶、縣領導和縣直部門科級領導包聯桐安鄉貧困戶工作方案。”吐魯洪說。

脫貧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這些政策有效保證了工作的延續性;持續落實肺結核患者門診和住院費用兜底保障政策及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制度,受益群眾26769人;落實大病醫療和醫療救助報銷政策,受益群眾5555人,報銷金額2699萬元,堅決防止因病致貧返貧;推進綜合社會保障兜底政策落實,把防止返貧作為鞏固提升的基礎性工作,積極推進低保線和扶貧線“兩線合一”,推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等銜接配套,將10952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範圍,確保應保盡保。

“雖然我們實現了脫貧,但是我們近補短板,遠防返貧,做到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堅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吐魯洪底氣十足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