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如約而至,可我們的心情都很沉重,昨日“吹哨人”李文亮醫生走了,那個為眾人抱薪者,終究還是凍斃於風雪。還有那個不斷上漲的灰色數字,看得人揪心, 這早已不是一串數字,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在庚子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讓我們點亮一盞心燈,祈願真正的春天早日來臨,願逝去的生命離苦得樂,望疫情遏止,人間皆安。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元宵節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吃元宵

元宵俗稱“湯圓”,“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徵著團團圓圓,和睦相處。今年的元宵節,很多人無法與家人團圓,他們捨棄了自己的小團圓,而成就了人間的大團圓,再次感恩那些在前線奮戰的人,願我們牽念的每一個人平安,健康!


張燈結綵

千百年來,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

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猜燈謎

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也寄寓著人們祈求平安、順遂的心願。


舞獅子

“舞獅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還有一人當引獅人。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

元宵節夜晚,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上元夜

唐·崔塗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詩曰

宋·姜夔


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人月圓

宋·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

年年樂事,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纖手重攜。

更闌人散,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臨江仙·都城元夕

宋·毛滂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雲。

蓬萊清淺對觚稜。

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

小屏風畔冷香凝。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蝶戀花·密州上元

宋·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永遇樂·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節皇后

宋·趙佶


無言哽噎,看燈記得年時節。

行行指月行行說,願月常圓,休要暫時缺。


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奈人心別。

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京都元夕

金·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遊人笑語中 。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元宵節,

在一片溫暖的燈火中告訴我們:

你看,漫長的冬季結束了,

希望和溫暖,還會遠嗎?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元宵節:點一盞心燈,祈願人間皆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