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味的忍讓和遷就,換來的只有看不起,為什麼?

農在天涯


生活中人際交往都有底線 ,都不要去觸碰別人的底線,這是做人最起碼的原則,輕者是對人不尊重不禮貌,重者侵犯別人權益。你設置的底線大概也是別人的底線。在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喜歡欺軟怕硬“半夜陣吃桃子摸著耙的捏”,對這種情況,我們就不要一味的忍讓和遷就,否則換來的只有別人的看不起,甚至個人權益受損。

不管在任何場合,都要尊重別人,守住自己的底線,即便在某些情況下忍讓都要有條件的忍讓,更不能遷就,說白了,有些人就有得步進尺的心理,如果你一再的忍讓就是性格懦弱怕事,或友善地讓著對方,想著息事寧人,關鍵是對方不一定領情,有的甚至還變本加厲,讓你付出更多,剩下的只有亮出底牌,勇敢的站起來不卑不亢地捍衛自己的權益,才能獲得對方的尊重。

我們時常在工作生活中提醒自己某些事不要硬扛,在彼此尊重的情況儘量忍讓,只要“側著身子過得去”就行了,心存善意自有福報。然而就有人好象應了那句“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俗話,為一己之利,太過強勢,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屢屢侵犯,那就務必拿出相關規章制度保護善良的人和弱勢群體,保護他們的人格尊嚴。

所以,對於哪些人可以忍讓,哪些人寸步不讓,心頭要衡量一下。前提是在受尊重的情況下忍讓和遷就,具有反擊對方的挑釁的能力和勇氣才會有人看得起你,你才是堂堂正正的做人。





唐同偉


說的非常對。我老公那邊有三兄弟就是,我們跟老二關係好。老二的性格內向,不愛說話。老大懶,事做不了什麼,就記得長兄為父,啥事都愛壓人一頭,問題是,家裡父母都在世。老三就是脾氣暴躁,愛罵人。老二就是他們全家的出氣筒,老大沒事就壓他,因為他壓不住別人,別人也不理。只能壓的住老二,老二不願意,老大就撂狠話,信不信我打你之類的。老三是脾氣爆,脾氣上來能罵自己親爸媽,但他也是偶爾罵,但罵老二,就跟媽罵兒子一樣,只要見面,就是上下看不上老二,從人家吃穿,說到人家家裡的事,一副長輩的樣子,滿嘴髒話。就這,老二一直忍著。現在有孩子了,也知道要自尊了,硬氣起來了。老大老三受不了了。壓人罵人都成家常便飯了,怎麼受得了受欺壓的人反了他們呢。老大和老三倒是都厲害,誰也不敢方面惹誰。所以,老二就是腦袋不清醒,總是說都是親人,最後還不是有被親人逼急了的時候。還不如一開始就厲害點


春天裡的尤金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以前在婆婆家,婆婆欺負我,大姑姐聽婆婆的,兩個弟媳婦看我老實也說話瓷我,現在我雖然沒有同她們吵過,但是以柔克剛,一看事不對就走,懶得和她們鬥,現在靠自己在外面買了兩套房子,自己有工資,牢牢抓住老公掙的那點錢,然後,自己過的雖然很累但心裡舒舒服服,遇到層次低的人不必和她們勾心鬥角,保持一定距離,堅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不被別人左右,凡事有自己的主意,只要不被別人左右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


大浪淘沙百鍊成鋼


非常的認可/那幾年宅在家裡的時候/想到自己賺不到錢/老公每次回家都脾氣升級/各種抱怨、嫌棄、謾罵……我都卑微的、壓抑的忍著……甚至看都手機各種異性聊天、圖片……也視若無睹/到了去年養母意外去世、他動手了把我趕出了家門……我清醒了


阿娟610


寒山有經典一句話問:“世上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悉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拾得答"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提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俗話說得好,宰相肚裡能撐船,人要有肚量,大丈夫能忍天下所不能容之事。

在《三國演義》中司馬懿稱有肚量之人,先學會不生氣,再學會氣死人,諸葛亮他不僅在兩軍陣前罵死王郎,還只用一封信就氣死曹真,最出名當然還是三氣周瑜。

然而就是善用氣人手段的丞相,也在後來遇到難以征服的強敵一司馬懿,諸葛亮率軍攻打魏國,路途遙遠,如果不速戰速決,結局只有失敗,而這一邊,司馬懿堅守不出,為引戰,諸葛亮百般尋找機會甚至在敵方寨前大罵,司馬懿一直忍著不氣,一直耗著。

諸葛亮甚至派人給司馬懿送女人的衣服和梳子,以嘲笑他的方式激怒他。

司馬懿還是堅守不出,甚至把女人的衣服穿在自己的身上,樂呵呵地展示給部下看。

諸葛亮計謀過人,但是遇到能忍的司馬懿卻無計可施,甘拜下風。

"千里家書為一巷,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忍讓和遷讓並沒有被人看不起,兩個家庭互讓三尺,"三尺巷"成為美談,忍讓是一種美德,既避免了矛盾激化,又能化干戈為玉帛,何樂而不為?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意思是美好的品質像水一樣,滋潤著萬物卻不與萬物相爭,不與世人一般見識,有著至親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能夠忍讓和遷讓才是真正的強大,而外表的強大往往是虛的,內在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今世緣126


把無能當本事者,可以不知天高地厚,自我陶醉於自己欣賞自己的氛圍之中,依靠左門旁道去擠懟他人,甚至欺世盜名的凌駕於別人之上而自以為是。

對於他們的一味忍讓和遷就,換來的只能是得寸進尺的被無禮與傷害。人弱受人欺,驢瘦被人騎。在金錢社會的環境下,一定程度的弱肉強食現象,是客觀存在不可否認的事實。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無。對於無恥無良者的忍讓和遷就,又與演繹現代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有什麼區別呢?

他不仁,我不義並非與大度寬容相矛盾啊!對壞人的仁慈,就是犯罪,難道不是這個理嗎?

(網絡圖片)


莫忘初心242650426


一味的“忍讓和遷就”,

決不是大度,

換來的只有屈辱!

歷史教訓看看“慕尼黑協定”,

侵併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停止戰爭的步伐了嗎?

沒有!!!

最終換來英美法的不得已參戰。

再看一般家庭,

有些父母一味的忍讓,

他兒子及其媳婦就停止侵害父母利益了嗎?

沒有!!!

有些悲哀恰恰是“忍讓”,

讓惡人有恃無恐,

悲劇就此上演!

做人做事,

應該是有原則,

千萬不要等到“不可收拾”時,

再哭天搶地。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方舟啟航


一味的遷就和忍讓,換來的只能是看不起,這句話說很有道理!不論在家庭或者社會上,都是欺軟怕硬,在動物界中也是強肉弱食現象,你一味的遷就忍讓他不但不領情,還一味的變本加厲的欺負你,得寸進尺覺得你是個軟柿子好欺負,拿你開心開涮,這樣的人在單位不在少數,所以,該出手時就出手,找準火候大膽的出擊,勇敢的反駁,罵他一痛解解心頭之恨,你硬氣起來他下次就不敢欺負你了,即挽回了面子又得到了遵嚴,有的人不打不成交還成了好朋友,所以,為了不讓別人瞧不起,該出手時,就出手!


繪畫人生


我們來看這個問題,一昧,忍讓,遷就。換來,看不起。

一昧:就是不管好歹,不分曲直。人家說你是個壞人,你,是是是。人家說你不講理,你,對對對。

忍讓:並不能說明你是寬容,是理解。

遷就:這個更差,明明把你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你還要說他對。對上不孝,對下不愛,你還伺候著他。那可不是讓人看不起你嗎?

那我們不忍讓,不遷就是不是就一定要對抗呢?不一定!

如果一個人遇到問題,除了退讓,就是對抗,那麼這個人本質上都一樣,情商偏低。


博睿迪


你有能力還手,忍讓才有意義。

你要連還手的能力都沒有,你就是把自己低到塵埃裡,欺負你的人,也只會認為你是活該。

要記住,尊重是建立在對等的實力上的。忍讓只是自己不和他一般見識,但絕非一味的遷就。

對不知進退,得寸進尺之徒,要敢於還手,要敢於讓他付出代價。只有打得一拳開,才能免得百拳來。

普通人也得有匹夫之勇。大家都不過是一條命,你敢拼命,才能真的保命。你要是連命也不敢拼,就沒人拿你當回事兒。那才真是任人宰割,死路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