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有時候會產生無名的情緒,這是怎麼了?

順子自媒體



火店戴爾


我就分享一下怎麼擺脫這樣的情緒吧

第一,建立理性情緒

我們生活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這是在所難免的,我們把它叫做A。面對這些困難和挫折,我們會產生一些想法,尤其是一些不理性的想法,我們把它叫做B。然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會有這些不理性想法帶來的結果和行動。我們把它叫做C。在理性療法中,表面上C 來自於A .但實際上你的想法B更為重要。當你遇到一些阻力的時候,如果你的反應是一種傾向或者願望。在這個時候你會產生一些不愉快但是很健康的情緒,比如後悔,遺憾,不滿等等,這些情緒給你帶來的是積極的行為,但如果你把自己的願望變成了一種必須要達成的要求,則通常會產生不健康,毀滅性的負面情緒。帶來對自己不利的行為和後果。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建立積極的理性想法。如何把不理性的想法轉化為理性的想法呢,首先當自己做錯事情的時候, 可以否定這件事情做的不好, 但不要否定自己本身,可以承認自己做了一件蠢事,錯事, 但不要隨意評價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其次 你可以討厭別人做的事情, 不要隨意去討厭別人的人格,最後學會接受現實,坦然接受挫折,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會遇到一些所謂的“磨難”坦然接受, 告訴自己,麻煩就是麻煩而已,沒有那麼糟糕。

第二,去運動

當你在情緒的低落時,有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去流汗,運動會讓你立刻產生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這種分泌物會讓你的大腦產生興奮和開心。而且這是一個即時就可以擺脫負面情緒的好方法。當我每次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低落時,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裡,會讓自己更加糟糕,這個時候,穿上運動鞋,走出去, 去大公園快走幾圈再加上慢跑, 心裡會開心很多,不僅情緒會緩解, 而且一些不好的想法也會發生一些改變。變得更加積極, 我想也許這就是很多人愛上跑步的原因, 一天不跑步就覺得不舒服。

第三,立刻行動和學習

很多時候,自己情緒低落的原因, 是因為拖延, 是對自己的不滿,是對未學習的焦慮,笑來老師說過, 成長和進步是讓人保持開心的源泉。當你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你會自然而然的內心愉悅起來,有幾次,我自己的情緒不佳時,也不太方便去運動,我就直接拿起英語小短句,一字一句的跟讀起來,然後當自己可以很流利的背出來的時候,內心就會被瞬間的小成就感所代替。不良的情緒也會減少很多。所以,當自己情緒不佳的時候, 立刻去學習讓自己去獲得自己進步所產生的快感。

第四,收拾好自己和房間

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就是當自己壓力很大的時候,會把自己活的很糟糕,比如說你不會在意自己的形象,也不會在乎自己的房間的整潔情況,前一段時間寫論文,我自己就經歷過這一段時間,還告訴自己忍一忍就好,現在時間寶貴,不要在意這些,但寫論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壓力有些大,當自己每天看到自己越來越不好看的外表和家裡凌亂的房間時,會讓我更加的焦慮和痛苦,不僅不能提高寫論文的效率,而且嚴重影響到我的情緒,我覺得這不是一個積極正向循環的選擇,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即使每天打扮和收拾房間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這個時間花費是值得,它能讓我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以及生活環境,會更加提高我生活的質量,寫論文的效率也會變得比較高。

第五,多社交

保持和外部的緊密聯繫,人都是社交的動物,長時間自己一個人待著,和這個世界脫離, 會讓你產生焦慮和憂鬱,上一個月中,因為論文的壓力,為了節約時間, 我把所有的社交活動取消,把自己每天關在圖書館,自己給自己的解釋就是,自己要給自己創造一個封閉的學習環境,但其實每天一成不變的生活,好幾天下來,幾乎沒有跟別人說話的機會,自己感覺被這個世界所拋棄,特別是當自己的論文進展不順時,更是不停的責備自己,以前,自己也搞不懂這種狀態, 覺得,自己不是應該要每天學習而開心嗎?,為什麼不是很開心呢。後來,看了很多書籍以後,才覺得,人保持幸福感的一個關鍵就是和外界保持緊密的聯繫,讓自己和這個世界是有鏈接的,之前自己主動把這個鏈接給 斷掉啦,還有一些不是那麼正確的概念,比如“保持低質量的社交不如保持高質量的獨處”等,自己對這些概念理解的太片面,陷入了每天閉門造車的局面,但是這種每天只跟自己打交道的日子,並不會讓我進步太快,反而讓自己陷入效率低下和焦慮,所以,保持和這個世界的聯繫,讓自己多參與其中,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第六,認識到“週期”這個概念

我們周圍的事物發展都是有周期的,股票波動也好, 情緒起伏也好,成長進步也是, 有上升的幅度,也有下滑的趨勢, 這都是很正常的週期表現,當你在週期上升的時候, 你會充滿熱情,心情愉悅,進步快速,而當你處於下滑週期的時候,你會情緒低落,進步緩慢,熱情下降,但是當你你意識到週期這個概念以後,你就會知道, 這一段的下滑狀態都是暫時的起伏, 你很快就會回升, 你只要保持更加平和的心態,去靜靜的看待自身的週期變化,知道很快就會過去。正確認識到週期, 可以讓我們更加從容和淡定的去面對生活的低谷。


小紅花媽媽邦


無名的情緒背後其實反映著我們長期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或者說是我們每個人長期形成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都是藉助先天的基因加後天的撫養環境而不斷在我們的大腦加深的那一條條神經迴路。5歲之前,孩子的神經迴路是成人的5倍,在生命早期,養育者在和我們一次次不同質量的互動中,我們逐漸形成了對世界的信任程度,也就是最初安全感的來源,然後拓展到我們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的建立。一次次的回應能否被養育者敏銳感知並給與積極適當的回應對我們的情緒感知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信任是一種習慣,愛更是一種習慣,情緒很多時候也是一種習慣。有的人在靜靜陪伴自己的同時能夠審視和覺察自己的內心,能夠去借助點滴的想法,行為來更深層次瞭解自己,有的不能覺察的則會歸因於外界的刺激。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先是允許自己有各種類型的情緒,然後才得以去慢慢看見它們,就像去看見了那些歲月在大腦中的一條條刻痕,然後用自己內在父母給自己內在小孩的愛去啟動積極的心理暗示來發展出新的行為習慣,每完成一小步,就利用大腦的獎勵機制肯定自己,然後慢慢的走那條新路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多,慢慢就會讓舊的因為習慣逐漸被淡化,真正成為自己情緒的主導者!或者說是真正整合自己的多重人格,在必要的時候甚至能夠喚起某些人格,讓生命力徹底綻放!



悅納生命


掌控思想和情緒,就可以掌控命運。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情緒ABC理論”。簡單來說,A是具體事件,C是該事件引發的情緒、行為和結果,而關鍵點就在於B,B指的是你對這件事情的解讀。

也就是說,一件事能產生什麼樣的結果C,不是由該事件本身A決定的,而是由你對它的解讀B決定的。

在這個過程中,B是最關鍵的,不是A導致了C,而是B導致了C。每一件事情A都是客觀存在的,但不同人對它的解讀B卻是天壤之別,然後就產生了不同的結果C。

懂得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如果你能掌控自己的思想和情緒,那麼,你就可以掌控命運。

我每天過得這麼開心,並不是因為我不會遇到煩心事,而是因為我對任何事情的解讀永遠都是正向的,積極樂觀的,我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我從來不胡思亂想,患得患失;我不焦慮,也不擔心任何壞事的發生;我對任何事的解讀都沒有負面情緒。

然後,我的磁場就越來越好,能量越來越高。就算是一件“壞事”,我都可以憑藉自身強大的信念,把它轉化為好事。所以,在我眼中,沒有什麼是壞事,全是好事。類似觀點在這條微博中寫過http://t.cn/Ais4I4mL

而根據吸引力法則,我吸引來的,也全是高能量、磁場好的人、事、物。所以,我就越過越開心,越來越幸福。

這就是“心想事成”的奧秘所在。

——劉語絲Angela



劉語絲Angela


每個月總有那幾天![大笑][呲牙][耶],不過依據現在來看,就是在家呆長了,又有外在肺炎疫情的壓力,讓情緒得不到釋放,所以就容易有情緒!











張大偉DAVE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在竭盡全力地活著。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些磕磕絆絆讓人心灰意冷。有時耐不住性子,將心中的不滿發洩出來,希望自己會好受一些。但卻總是事後後悔。

放縱自己的情緒,傷害的就是最關心我們的人

每當我們心煩意亂的時候,總是對身邊最在乎、最關心我們的人發脾氣。

或許也是我們知道,不管我們怎麼無理取鬧,他們都不會離開你,你內心有這樣篤定。


捏泥人的小兔麻麻


因為個人原因,心情想的太多,說一心裡變化太多!



踏雪追陽光




樹梢上的玫瑰


有的時候 人會莫名其妙的心情低落 沒有什麼原因 有時候很沉默 有時候會一觸即發 這是很正常的 這種情況還會有周期 有了這種情況的時候 ,你可以找一些其他的事物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比如看看窗外的景色 看看天空 聽一些安靜的音樂睡一覺或者大哭一場 這種情況在所難免 但仍需要自己積極的面對 做一個樂觀的人 煩惱是偶然的 快樂是必然的 你在煩惱的同時更能說明你大多數都是快樂的 何必為了這小小的不愉快而毀了自己的好心情 不要過於執著某些事物 多看看令自己開闊眼界的事物 你會發現生活其實很美好 努力奮鬥 每天都會有新的收穫 ,加油


海哥Mh


情緒是由心態決定的,學會控制情緒很重要,因為情緒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命運決定環境,環境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心態,心態決定態度,態度反映思想,思想也能作用於心態。就像光明與黑暗一樣,凡事都有兩面性。樂觀的心態思想必然也很樂天,樂天派的思維也會讓你的心態更年輕樂觀。所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很重要,只有更好的控制情緒,才能讓你做出更多正確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