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課本上沒有鬼谷子的文章呢?

調零的愛情


兩千多年來,兵法家尊鬼谷子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

鬼谷子一生並未下過山,弟子:龐涓、孫臏、蘇秦、張儀、白起、李牧、毛遂等,出山後個個大放異彩、名流千古。這些弟子運用鬼谷子傳授的道家絕學、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左右著戰國亂世的政局。

【文史通義】中作者章學誠就有這樣的總結“戰國者,縱橫之世也!”更有甚言說,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熄”。

鬼谷子推崇的是權謀策略和言談辯論之技巧;帶著積極參加天下大勢變動的雄心目標。而我們中國作為君主專制四千多年的歷史,它一直運用所謂的愚民政策。推出儒家的仁義之道,大愛大和之性。

所以鬼谷子的學識和統治階級有著尖銳的矛盾,其核心思想與儒家思想相背,所以自然形成了詆譭鬼谷子。在歷史學家中這種現象更多,被認為是“智慧禁果,曠世奇書。”

再加上他畢竟是先秦時的人物,其作品更是難懂。選擇的人又看不起權謀,技巧,這是從儒家思想上的排斥。

所以對於學校這樣儒家思想文化濃厚的地方,註定沒有鬼谷之地。


魚謡


因為鬼谷子的文章講的是陰謀詭計,這不符合和諧社會的價值觀。

和諧社會,講的是真善美,講的是思想品德,講的是忠君愛國,這樣社會才會和諧、才會穩定。

如果教育一天到晚就講陰謀詭計,國民從小到大就開始勾心鬥角,那社會豈不亂了套。

如同你有了孩子,你同樣不會教他陰謀詭計、坑蒙拐騙,你也會教他真善美,教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很多東西,是不能夠擺上檯面的,只能自己去領會,如同男歡女愛,老師從來不教你,可是你也會。當你有了孩子,哪怕是親生骨肉,哪怕你自己也在做,可是你依然不會教自己孩子男歡女愛,依然要他們自己領會。

日本動作片,誰又沒看過啊?可是你會主動讓你孩子看嗎?儘管你也看,儘管大家都看,可你依然不會主動讓孩子看。

陰謀詭計也是如此,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耍點心眼,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點勾心鬥角,可是沒有人會把它擺到檯面說,都是偷偷摸摸的做,嘴上依然說著真善美,這就是人性,這就是我們對待此類問題的傳統,由來已久,已非一朝一夕了,自己都深陷其中,自己都無法改變,又如何要求整個社會突然改變呢?

所以教科書不教鬼谷子很正常,不教一切陰謀詭計的東西都很正常,只教真善美也很正常,因為我們要的就是真善美的社會,儘管它不可能完全真善美,至少我們已經在努力,已經從娃娃抓起。

我們不可能主動要一個充滿勾心鬥角、陰謀詭計的社會,儘管社會依然存在勾心鬥角、陰謀詭計,但至少我們沒有主動去擴展,至少我們主動在剋制,這就是社會和諧的根基,這就是社會穩定的根基。

社會,需要的是和諧穩定,需要的是歲月靜好,而不是勾心鬥角,而不是陰謀詭計,這就是不教鬼谷子的原因。

——90後文史發燒友、王者發燒友、影視發燒友、音樂發燒友。

更多精彩,請關注頭條號:東風吹走幾月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