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疫”硬核速度--4天穿過大洋彼岸的捐贈

景洪市接受澳洲僑胞及海內外企業家、愛心人士捐贈疫情防控物資側記

2月1日,1.8萬餘澳元的疫情防控醫療應急物資,穿過大洋彼岸,從澳大利亞來到了景洪。這是部分旅居澳洲的海外僑胞及海內外企業家、愛心人士定向捐贈給景洪市的防疫物質。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景洪市醫療用品儲備不足,特別是醫療工作一線防控物資緊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形勢嚴峻。

▎1月29日,澳洲飛翔大旅行的王琴女士提出向景洪市捐贈防疫物資的想法,得到了市政府領導的高度肯定。

當天,市政府領導立即安排科工局、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揮部物資保障組完成疫情防控物資受贈事宜。

當天,王琴女士就發起了旅居澳洲海外僑胞及海內外企業家、愛心人士募集資金活動。

中國戰“疫”硬核速度--4天穿過大洋彼岸的捐贈

▎1月30日,募捐者在澳大利亞四處奔波採購到了疫情防控醫療應急物資。其中,P2口罩400個,防護服1490件,護目鏡及配件22套,共計價值18072.54澳元。

非常時期,怎樣將大洋彼岸的物質儘快送到景洪呢?這是所有捐贈者及王琴女士棘手的問題。

接到任務當天,鄒曉華及時建立了“通關群”,將王琴女士、西雙版納州政府駐昆辦事處、昆明海關、昆明機場、省報關協會等部門涉及的人員拉入群中,不斷溝通協調,確保捐贈物資快速抵達。

捐贈活動啟動後,如何克服語言障礙,如何符合捐贈程序要求,如何跨國入境解決物流運輸、人員搬運、通關入境等問題成為了捐贈者熱議的話題。有人擔心王琴女士的能力,有人擔心物資被挪作它用,有人擔心景洪市疫情防控物資分配工作。

面對上述問題,鄒曉華和王琴女士多次在捐贈群中溝通交流。鄒曉華表示,一定儘快將捐贈物質運到景洪,一定儘快將物資用於一線,並告知他們,景洪市將及時對物資進程、工作進程、分配結果進行跟蹤和通報。王琴女士也表示會竭盡全力做好捐贈工作。

通過溝通交流,捐贈者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大家焦灼的目光像聚光燈一樣照在了鄒曉華和王琴女士身上。

一定要儘快開通捐贈綠色通道,一定要儘快落實澳洲僑胞的赤子心願!此次捐贈工作得到了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西雙版納州、市政府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通過協調,雲南省紅十字會、省紅十字會備災中心、省報關協會在報關手續中給予了大力協助,昆明海關、機場為此建立了綠色通道。

此後,各級政府與有關部門通力協作,開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接力賽。

▎1月31日,鄒曉華與景洪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黃強抵達昆明,辦理完成了定向捐贈需報送的表證單書。21:50分,東航公司搭載著捐贈物資從澳大利亞悉尼出發。

中國戰“疫”硬核速度--4天穿過大洋彼岸的捐贈


中國戰“疫”硬核速度--4天穿過大洋彼岸的捐贈

▎2月1日5:30飛機抵達昆明。9:50分,捐贈物資到達東航貨運部辦理清關手續。隨後,東航公司安排調整後的最早物流航班運輸捐贈物資。20:00,捐贈物資順利到達景洪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倉庫,由景洪市紅十字會接收、分配。

中國戰“疫”硬核速度--4天穿過大洋彼岸的捐贈

▎2月2日上午10:00,在景洪市疫情防控物資暨資金捐贈儀式後,景洪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將捐贈物資安排到了市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市疾控中心等疫情防控第一線。

從同意接受捐贈到物質安全抵達目的地只用了4天。各級政府與有關部門向澳洲僑胞及世界展示了中國抗擊疫情的硬核速度。

後記:第一批捐贈物資的順利到達及合理分配,讓澳洲僑胞看到了國內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決心。此後,不斷有新的成員加入到捐贈群中,繼續捐贈疫情防控物資,一批批凝聚著愛心的捐贈物質穿越大洋彼岸,來到了中國。

撰稿:劉祖宏


中國戰“疫”硬核速度--4天穿過大洋彼岸的捐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