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抗擊疫情中,讓你最感動的三人是誰?為什麼?

三哥7536


鍾南山:已經84歲的鐘南山,原本應該在家頤養千年,面對疫情,依然從廣州到武漢再到北京實地瞭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發佈會、連線媒體直播、解讀最新情況,他告訴我們不要去武漢,可他自己卻奔波在防疫最前線,為我們帶來最權威的疫情信息。

李蘭娟:已經73歲的李蘭娟院士,持續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隨她的醫生曝出她“太逞強”,每天只睡3小時。一個73歲的老奶奶擋在14億人前面,讓人既敬佩又心疼。

劉海龍:最美的逆行者在武漢打工的劉海龍,因為武漢封城,沒法趕回河南駐馬店的家中與親人團聚,在武漢過了年。除夕夜聽到火神山醫院開建的消息,第二天,一向節儉的他,花了173元錢打出租車,趕到了火神山醫院工地。面對記者採訪的鏡頭,他顯得很拘束,說“這裡沒有熟人”,“我自己來的”,“沒跟家裡人說”。當時,他端著個飯盒,一邊吃一邊看著旁邊的信號旗。


DUO喝熱水


你好,我來回答這次疫情中,讓你最感動的三個人是誰,為什麼?這個問題。

讓我最感動的第一個人就是鍾南山院士,他已經80高齡,如今還奮鬥在抗疫前線。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的一次次行程和發言是最強效強心劑。1月18日,鍾南山院士再次出征抗擊疫情,在這場與病毒博弈的戰爭中,身姿挺拔、目光堅毅。我們等待鍾南山院士的凱旋,等待千千萬萬英雄們的凱旋。

讓我最感動的第二個人就是李文亮醫生,李醫生是武漢疫情號角吹響的第一人,因為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凌晨2點58分去世。世界衛生組織對李醫生的去世深感悲痛!英雄走了,人們感謝你!

讓我最感動的第三個人就是我們四川什邡有名的愛心人士大樹哥,他在疫情爆發期間為武漢重災區無償捐獻新鮮蔬菜高大10萬噸,還有我們川內負責運送這些蔬菜到武漢的師傅們,為你們點贊,相信有了這些愛心人士的幫助,我們一定能夠順利度過難關!





楊楊的生活日記


一是“不能欺負聽話的人”,二是“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三是“我也上”

張文宏有他的表達方式——“不能欺負聽話的人”,意思一樣。“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在選人用人上一直強調和倡導的原則。 “不能讓老實人吃虧”,指的不是庸庸碌碌、無能無為的人,而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兢兢業業工作的人。“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張文宏說“一線崗位全部換黨員上”,其不言自明的前提是,這些黨員首先也是稱職的醫生、合格的護士。黨員衝上去了,科室裡那些不是黨員的醫生護士們,也不會就此歇了。有主任帶頭、黨員在前,相信其他的醫生護士,只會更加奮勇。醫生如此,全國各地的黨員都積極的帶領大家一起抵抗疫情。為什麼說醫生呢?因為醫生是是直接接觸帶病人員的,希望醫生救死扶傷的時候保護好自己。

2(1)鍾南山戰疫全記錄新型冠狀病毒概念股走強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洶湧。非常時期,84歲的鐘南山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奔走於疫情防控一線,廣州、武漢、北京……他輾轉多地開會、調研、爭分奪秒研究治療方案。在非常時期,鍾南山敢醫敢言、精準施策,盡顯醫者本色。

(2)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日前正和他的團隊在武漢戰鬥,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為了搶時間,這位70多歲的老太太忘我工作,每天只睡三小時。

3全國各地的志願者和積極參與配合國家的我們




9527知識雜貨鋪


這次這次抗擊疫情中,全國上下,很多醫務人員,不分區域,不分老幼,很多人都做出來值得人們感動的選擇。尤其湖北省各級醫院的醫務人員,更是面對威脅,戰勝疲勞,知難而上,有些外省的醫務人員,快速響應國家需要,馳援湖北各級醫院。這些主動特別讓人感動!

最受感動的人有很多,我發自內心推出最值得感動的三人:

第一個人:李蘭亮醫生,在一線直言敢為,即使已經得病的情況下還堅持在崗,尤其難得的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發出自己出乎良心的心聲;

第二個人:鍾南山院士,正值高齡,本來可以退休在家修身養心,可是在最需要的時候主動親臨武漢一線,對現場的工作做出交流檢驗指導,在全國許多專家之中表現比較理性,冷靜,說話客觀中肯,給全國上下人心的穩定及後續的補救工作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建議。

第三個人,知名歌唱家韓紅,作為義務人員,親自發出捐贈,快速響應親自把捐贈物資交到武漢最需要的地方。做事坦誠透明,即使病到的情況下還能為武漢的病人出錢出力!


精益智造


這次疫情,讓人感動的人真的有好多,無論是網上的,還是身邊的。但我最感動的是:第一個鍾南山院士,鍾老那麼大年齡,還奮戰抗戰疫情的第一線,可以這樣說,有了鍾老在,使我們心裡有了底,對戰勝疫情有了信心,他就是我們心中的定海神針;第二個人是李蘭娟院士,和鍾老一樣,那麼大年齡依舊奮戰在抗戰第一線,更是頂著巨大壓力,及時向國家提出封城的建議,可以說如果沒有李院士,那麼這次疫情的感染人數,絕對不止現在這個數字,後果真的不敢想象。第三個人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老人,平時生活省吃儉用,但在疫情爆發後,卻毫不猶豫的捐出了自己撿破爛,辛苦攢下的10000元,還不願意留名。正是這樣的好人,使得我們更加能夠體會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深刻意義,真正的展現出我們中國偉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征途234536531


鍾南山老院士,84歲高齡卻首當其衝,奮戰在疫情第一線,讓我特別感動。還有李蘭鵑院士,以及在疫情中獻出生命的李文亮醫生,都是感動我的人。


強哥振鵬爸爸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7100084e85d6de0a8d\

李振江0001


這次抗擊疫情中,第一個讓我感動的人是鍾南山老院士,這位參與抗擊非典的八十四歲老人,第一時間到達一線實在讓人感動。第二個是李文亮醫生,他在戰疫一線辛勤忘我工作,最後獻出自己的生命,讓人惋惜,令人動容,願他一路走好。


wj老二


國內外民間捐款捐物人士,

所有一線的醫護人員。

步履蹣跚來捐款的拾荒老人。

至於問為什麼,因為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梧桐秋雨106248982


一為棟樑“院士”,杖朝摯言;

二為逆行“衛士”,無悔無怨;

三為民眾“居士”,大義當前。

只有萬民一心,方能戰無不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