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溫度多少合適,是越高越好嗎?

易衡慧吳周強


艾灸並非溫度越高越好,因為不同的人群所適應的溫度是不一樣的,比如正常人感到溫熱即可,而一些體寒的人群面對一般的溫度則會感覺不到溫熱的感覺,所以艾灸的溫度要因人而異,但並非越高越好,溫度過高會灼傷皮膚,出現燙傷。

而且艾灸是通過溫熱之力打開體內毛孔,從而將艾灸的藥力送入肌膚中去,如果艾灸的溫度過高,就會堵塞毛孔,藥力很難到達體內,就會造成體表損傷。

艾灸的最佳溫度應該在43度左右,一般來說這樣的溫度是最適合身體的溫度,可以有利於藥效的揮發和吸收,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


健康一線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使用過很多很多的艾條。

大小不一,直徑不一。

比例不一,產地不一。

被施救者的年紀不一樣,高矮胖瘦都不一樣。那麼對艾灸火力的掌控,那就是一個技術,也是艾灸的精髓所在。

嗯,我們先來把艾灸做一個簡單的分類。

我們不用把它分的太細緻了,因為有些艾灸的類別我們使用的很少。

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分為四個類型。

1溫和灸

2.直接灸

3麥粒灸。

4艾灸工具器具。

在這裡我只是把市面上常見的艾灸方法,給分別出來。大家千萬不要糾結。你這個分類有問題,艾灸不止這些類別。大家千萬不要糾結這個事情,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我只是把常見的方法得說出來。

那麼在這4種,艾灸裡面。

最常見的又是溫和灸,和工具一起灸!

為什麼叫艾灸?或者是為什麼要叫溫和灸?

你就是艾灸給人的感覺,像母愛一樣的溫暖。

所以叫艾灸。母愛給人的感覺會很燥烈嗎。母愛給人的感覺會很直接的,有刺激嗎?不是母愛,給人感覺是很溫和的。所以又叫溫和灸。

那麼溫和就這個艾灸的名稱,就把他艾灸的技術要領給總結出來了。

也就是艾灸的溫度給人是溫暖舒適。

很多初學者或者一些艾灸愛好者,他總是以為溫度高一點,燙一點效果好。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

他的技術要領就是,溫暖舒適。

那麼不同的艾條,它產生的熱量不一樣。

大條產生的熱量大小,艾條產生的熱量小。

那有的人他比較耐熱,有的人都熱,她比較敏感。

比如說有一些女性同志,它的熱量是不敏感的。

還有一類,還有一類,比如說痛風的,糖尿病中晚期。它的溫度不是很敏感的。這個時候我們要用自己的經驗來把控合適的溫度,以免發生燙傷。

還有一個人特別虛寒的人,它的溫度也是不敏感的。他非常需要艾灸這種溫度。他會要求你把艾條再放低一點。這樣他感覺更舒服一點。可是,與你如果按照他的去做的話。就可能把皮膚給燙傷起泡化膿。

那麼對於糖尿病人,中晚期的糖尿病人。,皮膚的潰爛那對她是致命的傷害。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豐富的經驗對艾條,火性的掌控對人溫度,溫度耐受的掌控。對於人不同的部位,肌肉的豐厚程度。而採取不同的高度。這個就需要多加練習,沒辦法用語言來表達。

你練習的時間到了,你自己自然就會掌控了。

就像我們來講一下騎自行車的原理,多少人能把它講出來?可是我們很多人都能騎自行車。為什麼就是因為勤加練習的結果?

對艾灸火力掌控原理也是一樣的。就是需要勤加練習。

好啦,我的回答就到這裡。

我是老吳和蘄艾

致力於艾灸文化的公益傳播。專注蘄艾的種植加工。


老吳和蘄艾


艾灸,並不是溫度越高越好,如果艾灸僅僅追求熱的作用,那和烤肉又有什麼區別呢!如果艾灸溫度過高,持續時間太長,不僅僅會燙傷皮膚,效果也不會好。

艾灸是通過穴位的開合,利用艾灸陽氣的能量舒經活血消瘀散寒,把陽氣的能量穿透進身體裡。艾灸以火調病,需要“久”,要堅持長期,即火和“久”有機結合,才能夠達到祛病防病的作用。

但是,有的人艾灸時,有的穴位覺得不燙,有的穴位覺得很燙,這是為什麼呢?

感覺不熱說明體內寒氣極重,體內寒氣與熱抵消,因此感覺不到熱;也可能因最近太疲勞,氣血虛弱。這時應該加大灸量,增加艾灸時間和頻率。

感覺燙是因為經絡有瘀堵現象,熱力無法滲透下去,燙的部位大多是有問題的部位,是平時不舒服、疼痛的部位。此時應該多用手按揉幫助疏通經絡。

艾灸時溫度應根據施灸者的感受為主,以皮膚紅暈溫熱為度,而不是一味追求“燙,艾灸講究艾火和藥力的滲透,而不是烤,應注重灸感,千萬不能搞錯重點。



艾眼愛眼睛


1.艾灸並沒有特別標準的溫度。高低還是根據個人體質來定,個人艾灸過程中根據身體的反應不斷調整即可。溫度高了一些燙了,可以換一下位置持續艾灸,過一會再換回來即可。艾灸並不需要太多成文的規定。經常嘗試才能摸索到最適合的時間和溫度,因為只有自己最瞭解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身體反應也只有自己才最清楚。

2.如果怕燙可以選擇隔姜灸或者無煙灸,灸前後多喝點溫水即可。不過,溫度不要太低,因為溫度低很難滲透到穴位內,艾灸的效果也就沒有那麼好了。

3.如果嫌麻煩,可以選擇艾絨家紡來做,睡眠中利用身體體溫來艾灸,緩慢綿長,比較容易控制。當然,電加熱理療艾灸產品可以做到恆溫,比較適合老年人和工作較忙的女性使用。


茶餘範後


艾灸溫度變化是艾灸溫熱效應的直接表象,直接關係到艾灸的臨床效果,是最重要的艾灸關鍵元素之一。艾灸溫度至少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其一是艾條自身的燃燒溫度,優質艾條的中心燃點溫度可達到850℃;第二個溫度是艾條可以到達穴位皮膚的外周溫度,通常可以達到130℃左右;第三個是最重要的皮膚溫度,通常在38-52℃範圍。三個溫度之間顯然存在遞進因果關係,且隨時間的變化具有動態的曲線反應。

顯而易見,我們通常所說的主要是指穴位體表溫度,有實驗研究證明,這個最佳溫度大約在42-50℃區間,存在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但是有實驗證明超過50℃之後,繼續增加溫度並不能提升艾灸的溫熱效應,這一點藉助紅外熱成像也得到了證實。

因此,艾灸並非溫度越高越好,而是適宜個體就好,這一點也是溫和灸的精髓所在,重在儘可能保持一個比較恆定的溫熱時間曲線,這也是藉助灸器所無法替代灸師懸灸的關鍵所在。有經驗的灸師在懸灸過程中傾注自己的身心靈,深切感受施灸局部穴位的氣血筋骨,特別是“氣至病所”的細微變化,感受受灸者的情緒氣息,並適時做出必要的微調,這種情景交融、氣息相通的深切互動是任何灸器都無法模仿和替代的。

藉助灸器的艾灸也包括部分沒有經驗的灸師的艾灸,艾灸臨床最常見的溫度問題,是比較常見的低溫燙傷問題。輕者穴位周邊出現水泡,重者穴位表皮的改變並不明顯,或者僅有較小的創口,而表皮下面實際存在有較大面積和一定深度的燒燙傷改變,遷延難愈,藉助正確的醫療措施,也常常需要半年以上的康復期和鉅額的醫療費,結果必然引發醫患糾紛,令醫患雙方都深受傷害。這是我們不得不十分重視的問題。

為了規避醫患矛盾,許多灸器和灸法必然選擇提供更加安全的控溫措施,一般都會低於40℃,甚至更低一些,而且時間只保持瞬間,旨在確保不會發生燒燙傷,不致引發醫患糾紛。

也許提供關於個體精準的艾灸溫度最佳耐受測試,並據此形成一系列專業艾灸服務會是更好的關於艾灸溫度選擇的最佳方案。

我有連續48年生物醫藥全崗位工作經歷(中醫藥研究員,高級健康管理師),專注薈聚、傳播健康知識和臨床經驗乾貨,歡迎大家分享,敬請大家關注和點贊評論,你有評論留言我必回覆!


易衡慧吳周強


一般來說,50度左右為最佳艾灸溫度。


在艾灸溫熱療效的影響因素中,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艾灸方面:灸溫、灸時及灸量;二是受體方面:施灸部位。這些方面在臨床和實驗研究中涉及較多。灸溫、灸時及灸量如同用藥一樣,不同的灸法與不同的施灸量協同產生了灸效,所以艾灸治療也必須達到一定的劑量才能起效。

《醫宗金鑑·刺灸心法要訣》所述:“凡灸諸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在臨床運用中,就涉及到灸溫、灸時及灸量的控制。目前文獻研究認為灸量是施灸時艾在皮膚上燃燒所產生的刺激強度,刺激強度等於施灸時間與施灸強度的總和。

影響灸量的關鍵因素是:灸火勢大小、灸距大小、施灸時間的長短及施灸頻度。不同的研究報道對這灸溫、灸時及灸量 3 個方面有不同的側重點,但灸溫,即溫熱刺激佔主要因素。對單一因素和多因素影響之間的研究後指出溫度、時間、灸量之間的影響是相交互的。如果以溫度為最終的客觀指標,那麼不同的溫度需要不同的灸量用一定的時間來達到。如施灸過程中不僅每壯的持續時間和每壯溫度升降的速度有一定的關係,而且每壯的間隔時間與整個溫度刺激的梯度有關。在施灸療程中,每次施灸之間的間隔時間和單次灸的時間也相互影響。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這種交互作用要求我們不能單獨地處理一個影響因素,應綜合分析和考慮。


艾灸儀艾灸床


喜歡艾灸的朋友要記住,艾灸是一個循行漸進的過程。在溫度和時間,以及部位的把控上都應該貫徹這一原則:

在溫度上,要開始從溫和的旋灸嘗試,當適應以後再逐步加大熱度。

在時間上,從開始的10分鐘,再20分鐘如此推進,同時也讓自己的耐性更強。

在部位上,也是由一個穴位至多個穴位,逐步增加。

喜歡艾灸的朋友是幸運的,長期堅持你就會有回報。


攀巖日記


古人瘢痕灸多用於治療重症頑疾,比如長期哮喘、慢支、癲癇、腰腿痛、癌症等病的治療和預防。但因較為疼痛且會化膿最後留有疤痕,願意接受這種治療的人偏少,所以現在多用溫和灸。

溫和灸的治療效果不如瘢痕灸,但無痛苦無化膿無疤痕,所以容易被大眾接受。溫和灸灸治時講究溫度控制,以被灸者感到溫暖舒適為宜,尤如冬日暖陽般化解身體內的寒溼痰溫,整個過程會比較舒適。並非溫度越高越好。溫度偏高適用於熱症,起到瀉的作用,比如熱感冒、心火旺盛、肝陽上亢等症;但大多數時候艾灸是治療寒症虛症,所以溫度不宜過高,同時施灸者最好把自己的手指放於旁側,隨時感應溫度以免燙傷。有些體質偏寒的患者,施灸時有時溫度過高卻感知不到,依然覺得很溫暖,容易造成燙傷起泡,其實這對療效來說是比較好的,但因大多數不能接受起泡所以施灸者也要慎重。


大象愛養生


我一開始就是用死貴的艾艾貼,沒有辦法,不喜歡麻煩家人,貴點就貴點吧!每天灸一次,灸完為止,管他燙不燙呢!能簡單方便把病控制住就是真理!


靜姐的夕陽紅


我經常做艾灸的,用深圳前海艾艾貼這些都不用操心,一點,一撕一貼輕鬆搞定,我是受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