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校外培訓機構,就能實現教育公平嗎?

lucky楠輝


禁止校外各種培訓機構也不能一刀切,有一些學校教不了的可以存在,學校能教的儘量迴歸校園,不能學校天天喊口號給學生減負,然後讓學生課外時間齊刷刷的去各種輔導班。


高新老肥


堅決關閉文化課補習培訓機構!!!

孩子好不好學習 學的好不好 在於他的態度和狀態 和你上不上補習機構沒有太大的關係 就是想學習的孩子 不上補習機構也能學好 不想學習的就是上了也學不到什麼東西

這些培訓機構就是一個吸血鬼 我家孩子在本市一家補習機構學習了半年 共花費7 萬多 看著孩子去學校 也辛苦 最後還是上了私立學校 根本就沒有多大作用

我是一個七零後 我們那會也沒有什麼補習機構 可照樣考上重點中學 大學的也不比現在的少 那時候的教育水平怎麼樣 公平麼 往往好的學校和老師 很出名 那是他們遇到了好學生 重點是在孩子身上

現在的家長為了面子 所謂的虛榮心 不惜代價養飽了所謂的文化課補習機構 你們想想 那些補課機構是一些所謂的某某大學畢業的學生 也許他學習好 但孩子們參差不齊 沒有一點經驗就教學 孩子們能學好麼 好多孩子都是濫竽充數 最次的就是沒有考上任何學校 只是這些補習機構不說而已

別在迷信這些補習機構 所謂的教育公平 是沒有的 重點是孩子掌握學習方法 引發他的學習動力 和興趣 有經驗和責任心的老師教學 國家應該再這方面下大力氣 關閉這些所謂的文化課補習機構 還風清正氣的教育一片藍天


張大大官人


現實中的確存在不少人認為取消了校外培訓機構(補習班)才能讓孩子們“教育公平”。

我對此觀點持否定態度。

<strong>禁止校外培訓機構不能實現所謂的教育公平

中國高等教育一代宗師潘懋元在談到高考教育公平的時候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公平肯定是應該保障的,但也要考慮效率。在歷史上,農民革命分田地很公平,但並沒有提高生產力水平;所以說,沒有效率的公平是低水平的公平,更何況高考只是結果公平,過程並不公平。”

在教育的問題上,現階段從我們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甚至更早)就已經開始了“不公平競爭”,有人說什麼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實際上父母自己有沒有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不說金錢, 只說教育理念、意識以及自身的綜合素養等等這些東西哪個不是每天都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從親子班到幼兒園再到小學、初中、高中直到大學,

國家能夠提供的教育資源就放在那裡!

明確的告訴你“就這麼多,你們看著辦!”

你會怎麼辦?

按說我們應該想到的是讓自己、讓自己的孩子如何能夠變得更具有競爭力,如何能夠幫助孩子在未來的各種競爭中不說脫穎而出,起碼不要早早被淘汰不是嗎?

難道你還指望著通過不讓別人學的方式來達到這個目的?

禁止社會培訓機構的目的不就是為了這個嗎?別說什麼“給孩子減負”這種話,你可以不去的!你可以讓你的孩子沒有一點負擔的去學習,但是你要知道,不是人人都跟你家一樣,儘管有很多人瞧不上“讀書”,但是對於更多的人來說,他們的讀書確確實實就是在為改變命運而讀的!關係到自己的命運的事兒,豈是兒戲?想搞“素質教育”、“快樂教育”不是人人都跟你們一樣能夠玩得起的啊!

有人就是想安安靜靜的好好讀讀書,怎麼了?

有人就是想找一些補充教育來讓自己更加具有競爭力怎麼了?

到底是動了誰的奶酪了?

教育機構不但不會被取消還是不斷的發展

我認為就目前的教育制度(考試機制)來看,未來很多年裡教育機構只會發展的更好而不會更差。

一方面是教育本身的需要。

“教育減負”是好事兒,但是一刀切的結果必然導致有一批孩子他們在學校是“吃不飽”的!難道讓這些吃不飽的就這麼幹瞪眼等著那些“吃不下”的人?當然不是了,這些孩子他們要麼自己給自己加量、拓展,要麼會藉助外面的機構進行。前者跟年齡、父母能力等綜合因素影響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得到的,而後者提供了更為系統的學習補充對於很多條件(物質、時間)允許的人來說卻是非常好的補充。

說到這裡我其實都想問一句話了:“別人買教輔多做點題算不算是破壞教育公平?”

另一方面是現在的父母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且只會更高!

孩子不懂兒沒關係,父母也不懂事兒嗎?自己雞湯喝多了沒關係,整天的“靜待花開”“順其自然”“快樂教育”啥的那是你的能力,但是遺憾的是大多數人沒有這個能力——你所說的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自己有能力解決的那固然是好事兒,如果自己沒有能力解決的呢?難道就放棄嗎?那麼機構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選擇之一了。

最後一點是前瞻性的教育認知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

以一直以來被人們所詬病的“全民奧數”為例,去年全面禁賽之後,按很多人的想法是不是應該就沒人學了?因為沒有證書了,所以學了對擇校也沒意義了……你有看看身邊那些學奧數的人真的不學了嗎?很遺憾,我看到的是依舊有很多人加入奧數學習中來,這個如何解釋?

其實原因很簡單,除了培養孩子數學思維之外,還有一部分人看到的是未來非義務教育階段的自主招生和未來學科規劃(如數學好對理科的幫助)、職業規劃(如比較熱門專業往往都對數學有要求)中對“大數學”的要求!

雖然有些人的確是盲目跟風,但是是更多的人人是上趕著去學的——只不過這些人不跟你說實話而已!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另外一個問題:明明英語學習比奧數學習的人更多、而且普遍開始學的年齡也更小,整個市場規模也是最大的,但是為什麼很多人會只反對奧數而不反對英語呢?——因為英語只要花時間就能學得會,而數學不是這樣的,但是擇校又很看重數學,所以……呵呵!

再補充一個吧,現在語文的難度相信很多地方的高年級家長已經親身感受到了吧?有沒有動過給孩子找個輔導班的想法?還是說跟我一樣已經給孩子報名了?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個人認為未來機構教育還會有更大的發展!

“機構”說到底還是個“工具”,能夠用好,這個還是要看人的,而不是去上課的本身,如果不帶腦子去、不用心學,報再多的機構又能怎樣?而那些課內抓得牢的、學習習慣好的,即便不去一樣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這種例子生活中並不少!不要總是寄希望於別人不學而讓自己有機會“被提升”,這根本就是不現實的。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為什麼禁止“校外培訓機構”呢?校外培訓機構——經政府職能部門審核、審批建立的,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個人認為:校外培訓機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完善、補充、延伸。個人認為:不能“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大不公平。學生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這是不爭的事實,諸如身體狀況、智力差別、興趣愛好、文化基礎、道德休養等等。再負責任的教師,面對一個班五十左右的學生,很難做到“因材施教”。而校外培養機構洽洽補充這方面的不足,何樂而不為呢?什麼是教育公平?應該是人盡其材,物盡其用。不是形而上學,不是用靜止觀點看問題。韓愈在《馬說》中指出: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烏呼,其真無馬也,其真不知馬也?個人認為禁止校外培訓機構,不能“因材施”是最大不公平。商榷!!!


馬井山172


三水三心觀點:“禁止校外培訓機構,就能實現教育公平”存在邏輯問題。

在邏輯學上,有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分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的說法。所謂的充分條件,有A就一定會出現B;所謂的必要條件,沒有A就沒有B,但有了A也不一定出現B;所謂的充分必要條件,就是有A,則必然有B;有B,則必然有A。

“禁止校外培訓機構,就能實現教育公平”,從這個表述來看,“禁止校外培訓機構”就是“實現教育公平”得充分必要條件。那麼,事實是這樣的嗎?

第一,先來了解一下“教育公平”

從概念上來說,教育公平,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範或原則。所以,在這個角度上,“教育公平”其實指的是一種“規範或原則”。

在歷史上,我國的偉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從核心上來說,這其實就是最初的教育公平。

今天的人們通過研究,對教育公平做出了三個層次的概括:

一是起點公平,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在這一點上,我國已經完全實現了——我國還是用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的。這個法律,就是《義務教育法》。

二是過程公平,提供相對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這一點,我們還有很大長的路要走。因為,過程公平,主要指教育的條件和資源,而目前,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差距非常大。

三是結果公平,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的相對均等。基於過程中的許多不公平,結果,自然也會存在很多不公平。這是現狀,只有正視現狀,才能改變現狀。

但請注意,所有的公平,都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舉個例子,同卵雙胞胎,在母體裡接受營養,都會有差異。我教過很多對雙胞胎,有的差距很大,這很能說明問題。

第二,校外培訓機構是禁止不了的,即使全部取消,也會有新的形式代替

從教育公平的角度,校外培訓,在很多人看來,涉及到是過程不公平。你有錢有機會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我沒錢沒機會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這對於孩子而言,就是過程的不公平。


這樣理解,沒有問題——但從客觀上來說,每個人所佔有的資源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思維也是有差距的。那麼,如果為了公平,就需要將所有的資源進行平均分配,將所有人的思維進行統一。我們都應該清楚,這事實上,是不可能的。想想,70年前,我們的資源進行了相對平均地分配,幾十年後,人與人的差距有多大?現在的貧富懸殊,有多大?

再說人的思維,那更是不可能統一的——我不做理論上的分析,前幾年有一首歌很流行,歌名叫《我們不一樣》,這首歌反覆強調的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事實上,人的差別,是全方位的。

說這一點,是想說,即使國家採取措施,禁止了校外培訓機構,有資源的人、思維更加發散的人,會有其他方式,為自己的孩子,爭取更多的資源——新的培訓形式,馬上就會取而代之,自然,新的不公平,就會代替舊的不公平。

第三,教育公平是一雙“沉重的翅膀”,我們還需要負重前行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曾播放了一個系列記錄片《沉重的翅膀》,記錄了廣西都安縣高三學生藍錦娜、盧良才兩人的高考經歷。兩人都是學校的尖子生,成績十分優異,家人對他們寄予了極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藍景娜的父親身患重病,家裡負債很多,盧良才的父母都是農村普通的農民,月收入不過幾百元,這種現實讓他們的家庭又對他們的高考抱有恐懼的心理,一旦金榜題名,意味著每年至少一萬元的開銷,這是他們所負擔不起的。

這從側面說明一個問題——高昂的學費,把飛翔的翅膀,栓得死死的。但更多的,我們沒有關注到的,農村的孩子,校舍陳舊破爛,甚至還有安全隱患;設施設備極端落後,有的連一臺電腦都沒有;優秀的老師不來,來了也想走;但同時,一些城市的學校,校園富麗堂皇,設施設備都已經進入了“未來”。

去年,一塊屏幕刷屏,說“一塊屏幕改變了命運”,太過於強調技術的作用,忽視了環境、師資和其他條件的影響——要知道,教育,那裡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啊。只不過,有總比沒有好,這叫做“聊勝於無”!

但不管如何,在教育公平的路上,我們已經在走,只不過,教育資源配置的合理性的規範和原則,我們還在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探索——只是,在探索的過程中,可憐那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總之,禁止校外培訓機構,只是教育過程不公平的一個很小的方面,取消校外培訓機構,並不能帶來教育公平的結果,只能產生新的不公平。只有對教育資源配置的合理性的規範和原則,進行徹底的改變,我們期待的相對的教育公平,就一定回來到


三水三心


禁止校外培訓機構,就能實現教育公平嗎?

先來看一下我國的學制。

相比於西歐國家的雙軌制學制,以及以美國為代表的單軌制,我國的學制是採取的分支制學制。

小學初中所有學生的教育都是一樣的,之後就開始分支,有的去職業學校,有的考高中,繼續上學。

就我國現在的情況來看,考取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習成績一般,成績好的基本都去讀高中了。為了能夠進入好的高中,父母們就會想辦法給孩子補課,於是就有了需求,取締校外培訓機構,並不能對需求有什麼影響。家長們還會想其他辦法。這一點來看,並沒有實現教育公平。

在看高考指揮棒。

考入大學,通過高考選拔,高考成績高的可以進985、211,低的進普通學校。

但學生們學習是有差異性的,學的一般的要想考出好成績,就得補課,這就有了補課的是需求。取締課外輔導機構,不會影響到需求。家長們可能會單獨請家教,或者幾個家長一起請老師給孩子補課。這一點看來,也沒有實現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不會完全公平,只能是相對公平。

目前選拔人才制度的存在,會促使補課的需求長時間存在,有需求,就會有滿足需求的存在。經濟實力強的自然更有優勢,會相對加劇不公平。

國家正在試點“縣管校聘”,希望將教育資源更加平衡,進而為廣大學子們提供更公平的教育!


曉曉筆記


禁止校外培訓機構,或者不禁止校外培訓機構,跟教育公平扯不上任何關係。校外培訓機構屬於家庭給孩子的加餐,跟其他人沒有關係。

正如在餐館吃飯,別人點四樣菜,你點八樣菜,這跟公平扯不上關係,公平不公平,在於這些菜的價格,價格合理,就是公平。

人家孩子食量大,吃不飽,或者家裡飯菜不想吃,自己掏腰包到外面的餐館去吃飯,這跟別人沒有一點關係,怎麼會造成不公平呢?難道禁止開餐館,規定大家都在家裡吃飯,不能在外面的餐館吃飯,才公平,這不是奇談怪論嗎?

人家開辦校外培訓機構,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服務,只要辦好證照,獲得培訓許可,按照教育部門要求的行業去提供服務,就不該禁止。正如有人開飯店,只要辦好營業執照,從業人員符合衛生要求,按照稅務部門規定納稅,誰也不能禁止!

教育行業,除了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上,有人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提供多樣化的教育產品,讓有需求的人購買服務,這是市場供需決定的,如果一味地的禁止,只能適得其反。

我們可以想象一樣,社會上所有的餐館全部被禁止,是不是大家都公平了呢?結果就是大家出門都揹著乾糧,揹著水,那還真的很壯觀呢!

對於,教育培訓機構,國家要做的事,就是規範,從辦學條件、辦學資質、辦學許可到規範培訓等方面進行規範,禁止的是那些不規範不合法的培訓機構。


當代師說


校外培訓機構是不可能被完全取消,即使校外培訓機構能夠完全取消,也很難實現教育公平。公平永遠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公平。


即使大家都不去補課了,學校和學校之間也存在差異,不同班級的師資也不一樣,所以永遠不可能完全公平了。總不能所有的孩子都去一個學校上學,都讓一套老師教課。

以義務教育為例,學校之間的差異是明顯的,學生入學是劃片報名。學區房為什麼這麼貴,就是教育資源不均衡造成的。這首先就是一個不公平,而且永遠不可能公平。即使公立學校教學水平基本接近了,還有私立學校。我們總不能阻止別人家上私立學校吧?即使不上私立學校,別人安排孩子出國我們也攔不住的?



另外來說,即使在同一學校,不同班級之間的差異也是巨大的。首先很多學校分為重點班普通班,其次即使是平行班,師資和生源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時候兩個班的師資完全相同,僅僅因為班主任不同,班級平均分也能差很多分。

不光是教育行業,任何行業都一樣,永遠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公平。

我是物理老師老李,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物理老師老李


若水有話講,和你不一樣。

先說觀點,禁止校外培訓,是不能實現教育公平的。

先說,為什麼有人會強烈建議取消校外培訓呢?一是他們拿不起高額的補課費,別人的孩子在優秀教師的指導下學習,自己的孩子只能在家快樂的玩耍,或低效率的學習。從這個角度來看,當然不公平,這明顯是歧視家庭貧窮的家庭。二是違揹他們的素質教育、快樂教育,本來想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但看到別人都補課,心理著急呀,自己又沒辦法,自然感覺不公平,大家不是都提倡快樂教育嗎?你們偷偷的補課,真不公平。三有人說,就算取消校外培訓,每個學校的教育資源也不均等呀,反對的人也知道呀,他們的邏輯是這樣的:先反對擇校,按片區劃分,至少相對公平些。再次只要保證自己片區公平就行,全國公不公平先不管,國家會想辦法平衡的。四是他們認為培訓機構暴利,這當然讓人厭惡,但市場行為不以個人喜好而改變,五是有些老師上課不講,補習班講,這當然不公平,國家正在打擊這一方面的補習,加強國家對教師的監督管理。

那到底能不能真正實現教育公平嗎?

當然不能,真正的公平就是沒有教育,都不上學就公公平了,但不現實呀。首先取消校外培訓機構,有錢的家庭可以請私人教師,這樣會造成補習費更高。普通家庭更無法承受。再次,不補習小孩能不能快樂呢?能不能個性發展呢?基本不太可能。沒人引導,沒人監護,小孩大部分是快樂的玩遊戲去了,個性發展無從談起。三是不同學校的不同教師教學能力不一樣,即使同一學校不同教師教學能力也不一樣,真本身就不公平。再即使同一個老師,不同學生適應程度不一樣。四是,禁止在職教師補課,有利於公平嗎?這一點我是贊同的。

那是不是沒有辦法了?當然不是,雖然不能絕對公平,但可以讓教育相對公平。對於教育機構,一是角度輔導老師的教學技能(國家要求必須具有教師資格證)。限定教育機構的價格,可以綜合當地水平給出價格上限。二是讓教育資源向薄弱地區傾斜,國家現在正在加大這些地區的教育投入,並嘗試優秀教師流動教學模式,用來解決區域不公現象。三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每年教師都有相關培訓,四是提高教師准入門檻,儘量做到每個地區的教師都足夠優秀。最後一點,個人認為,有些地區的高中教育管理比較嚴格,基本上沒有星期天,你們就不要高呼沒人性的教育了,真正想走高考這條路的人可以去。如果不認同,就去大城市高中學習,哪裡學生課餘時間多,可以發展孩子的愛好。讓多種形式的教育存在,就多一份選擇。

我是若水,只為真實的自己。



上善若水5202014


校外培訓機構逆生長,是減少學生在校時間造成的,表面上看學生在校時間短了,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實際上也給家庭、教師、社會,學生都增加了負擔。以前學生在校時間長些,家長上班前上學,家長下班後放學,學生不留家庭作業,大多數家長不用另外考慮接送、輔導和看管問題,這樣既減輕了家長的輔導、時間、經濟負擔和學生的課業負擔,也減少了校外培訓機構的生存土壤。看起來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其實不然,學生在校增加的時間可安排學生自習,教師在看管時可以批改作業和備課,這樣既不會耽誤學生的課業,也讓教師提高在校的工作效率,讓家長、學生、教師都從孩子的教育中解放出來,回家都能自由自在地享受家的溫馨,這樣能化解許多社會問題,減少許多人的焦慮。其實,就是要象毛澤東時代那樣,教育奉行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實質上減輕學生負擔,不能簡單地從在校時間上做減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