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中醫後不敢開藥方該怎麼辦?

四季青春123


不敢開說明脈診和舌診等確定性的診斷手段不熟悉。還停留在問診的症狀組合上面。

問診只是輔助性的不能斷定方向,會讓你感覺這個也像那個也像。拿不定主意。


辰銳5


我在藥房工作了一階段,中藥調劑,說白了就是中醫開完方子我審一遍,沒問題就抓藥熬藥!幹了一階段之後我也敢給親屬開點小方子,嗓子疼有火這些還湊合!我沒事也看中醫開的方子,也研究,但是我發現雖然咱們這中醫歲數大,但是下方子太中規中矩了,她的思路無論什麼病,肯定有當歸黃芪,調整氣血,然後兼顧脾胃,剩下就是針對主要症狀,個人感覺不是不對,而是太千篇一律了。而且一些猛藥她絕對不敢下,是不是中醫越老,膽子越小?很多不明白中醫中藥的人,總覺得很神秘,覺得中藥吃錯了那麻煩可就大了,我不信邪,沒事我總自己喝患者多出來的藥,就算裡面有黑順片我也不在乎,沒那麼大的藥勁兒,哈哈!中藥的藥性得弄明白,這樣給別人下方子心裡就有底了!我這兩天嗓子疼,咳嗽有黃痰,非感冒引起的,我吃了三天羅紅黴素,不是沒有效果,是效果不明顯。我合計著,有黃痰肯定是肺內有火,咳嗽嗓子疼也十有八九是火引起的,我又弄了一個銀翹解毒丸,吃了兩天明顯好轉,所以我說中藥真不錯,但是得去辯證,確定病因才好下藥!


天道灬流雲


我也是自學中醫的,從小身體一直不好看了很多醫生,包括中醫西醫效果也不怎麼樣。偶然看到鄰居家老頭經常自己開中藥方子。而且效果還可以,於是我也經常買很多中醫書看,偶偶也參考一下開小方試試效果。有時效果很好,有時辨證不正確就把藥丟了。反正浪費的錢不少。後來我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就找各個老中醫去看,然後學他們如何辨證開方,因為每個中醫都有他們的特長和弊病,所以我經常琢磨他們的方子,隨著時間的積累我的中醫水平也有所長進,現在家裡人都逐漸接受我開的方子,且效果很好。剛開始家裡人都挖苦我說人家上了7年中醫大學都不會治病,你不要自作聰明。我心裡確實也很難受。不過我想只要我多看多想想我的中醫水平會更好的。學中醫還有一個好處也許都不知道,沒學之前身體不舒服心裡就瞎想,主要還是怕死以為得了什麼重病,心情高興不起來,現在瞭解自己的身體後,什麼事都想開了,不會怕了。同時希望看到此文的同樣愛好中醫的,可以多指點我一下,三人行必有我師。拜託。


夢遊浮雲101


自學中醫後不敢開方說你不夠自信!自信是建立在有充分的醫理依據上和大膽償試的基礎上的。我在自學中醫的道上是衝破各種壓力而逆流前行。最後終於進入中醫門內,在中醫的哲醫海洋暢遊淋瀝,獲得了自我醫治及為家人醫治,和有緣一往情深對我信任的親朋醫治。記得我第一次開方是我還沒自學中醫時,照書抄方兩個然後併成合方,治療我非常嚴重的頸椎病,效果出奇三付三天好了七八層六付全愈,將我看書看電視不到十分鐘就昏頭轉向,行路常有腳走歪的時侯,的所有症狀消出一空全輕鬆快活。全部費只有一百二拾多元,比之前去醫院治療沒效果的一千八百元費用少(醫去二十多天),從此感覺中醫的神奇震憾著我每一根求學中醫的神經,從而一邊勞作養家一邊自學中醫,先是蒐集親朋好友們有在醫療界不用和閒置及已改行不從事醫務的中醫書來閱讀。又購買一些古今醫案及對《傷寒論》《內經》研讀參悟,對六經辯證,營衛氣血論等醫理診斷及藥理終有所悟,在此要特別謝毛以林,李可,胡希恕,馮世綸,王付,曲黎敏,倪海夏,劉力紅,羅大倫,黃煌,溫成平,姬領會等等及經方講錄裡的各位中醫大家的醫案醫理。也感謝生在這個信息便捷年代所帶來的獲取知識環境。終於經過三年的自學中醫在10年正月接下一位81歲的長輩姑婆,(被醫院退回抬到家裡等待時日)我利用青龍湯加附子等藥味共用了五劑服下,終可下地自由行走自如,告別臥床喘息的痛苦,一月後終又可拿上小鋤去種無公害的小菜自食了。曾去探視她病期間的親朋無不驚奇!紛紛詢問幫她醫治的醫生為何人,後知我所為我競在一月內有二十多位來電或親至來希望我開方求醫,其中有癌症,肌肉無力症,及長期慢性疾病困憂的患者,因我是自學的沒有醫療資格證,實為非法行醫,只作一些醫療上的建議,善意地解釋回絕,只作至親的範圍內開方遣藥。曾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好一個用多種藥酒及雲南噴液都治不好的腳裸腳面腫痛症。曾用葛根湯在兩曰內治癒至親的流感,曾用青蒿鰵甲湯加銀柴胡治好一位去省城治不好的怕冷症(在夏季要穿厚衣,手不敢摸觸光滑樓梯扶手,不敢開冰箱)。曾用桂枝茯苓湯加味治好十年的反覆老胃病。等等總之只要你專一愛上中醫用哲學觀自然全息覌,學好各種辯證方法及藥理組方功效,多思多悟,然後敢於承擔壓力大膽求證自會遣方派藥,自會征服疾病。同時要記住上工治末病對患者開導未病思想,同憐患者。相信你至少也會成一個對父母為孝,對兒孫為慈的人者。


用戶95867799354


診斷準確就大膽開處方,我是自學的,不少人吃了都好轉並且痊癒,沒失過手,只見過無效的,更有很多奇難雜症手到病除,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要準確,學好中醫學基礎知識,弄清“風寒暑溼燥火”(謂六淫),“虛實寒熱陰陽表裡”(謂八綱”,瀕胡脈學白話解要記熟弄懂,如“診家之要四般脈,浮沉遲數相互爭……”,如“()手()脈一盛,便是內傷飲食證”,這句你來答,背熟嚼透湯頭歌,如“參苓白朮片扁豆陳,淮山甘草砂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又如“小建中湯芍藥多,桂姜甘草大棗和,更加飴糖保中髒,虛勞腹痛……”,又有“補中益氣芪術陳,升柴參草當歸身……”還有藥理……,還有……,在有人指引下,學起來會成癮的……


蔞佬


關於你所提出的問題,我很有興趣來回答。因為我不是醫生,就是人們常說的醫學專業的門外漢,但我很自信的告訴你,我是個中醫自學愛好者,而且還用自己所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為好多人開了好多處方,而且迄今為止也沒有出現過啥問題呀?你肯定會感到驚奇的,這也就是我今天要真正回答你所提問題的原因。

人們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你選擇那一行,那一門專業,首先必須是你要熱愛這一門專業,。一句名言警句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既然你選擇自學了中醫這門學科,就充分說明你也很熱愛中醫學,也想把這門學科學好。但我不明白的是你學中醫的功底到底有多深,都學了那些知識,怎麼不敢開藥呢?

下面我談談我的理解和我自學中醫的方法,我首先從《本草綱目》學習開始,深入瞭解中草藥的特性。後來又學習《皇帝內經》,死記硬背了中藥的十九畏十八反,對中草藥的藥性進行對比總結,分清楚那些草藥是治療腦部疾病的,那些草藥是治療腸胃疾病的,那些草藥是治療關節疾患的等等。經過大量的對比,你再可以去新華書店購買一些專家學術性的醫學論文,以及他們所探討的醫學驗方,深思熟慮的探討他們所開處方草藥的克數,特別像《藥心賦》裡面的處方,必須死記硬背才行。如果你對比記得湯頭多了,你還怕給人不敢開藥嗎?悟性,悟性很重要,如果沒有悟性,亦或者你的悟性太差,你想自學中醫那也太難了,不敢開藥也算正常了。





絲路花雨182336177


自學中醫後先為自己開藥方,觀其療效;臨床上診療疾病不敢開藥方,是人命關天,不能有絲毫差錯。自學中醫後自已確認方藥對症隨證處方,以國家藥典規定的中藥大藥房配方中藥,藥劑師會審核處方的。一般不會存在醫療問題。藥食同源,以法統方,掌握升、降、沉、浮;四氣五味的中藥配方,針對臟腑經絡用藥配伍對症下藥絕對不會有錯。


華啟唐123


這個我倒是可以理解,中醫理論和中草藥運用還是有不同的,建議去抓藥實踐一年。

中醫有兩個部分,一個是中藥,一個是中醫理論。中藥實際上是一種經驗科學,它不是受中醫理論指導,而是指導中醫理論的。如果拿出一種新的草藥,怎麼辨認它的涼,熱,五行?基本上所有的中藥都是先能治病,然後才被歸納到中醫理論去的(除去一些巫術性的中藥)。所以我不否認中藥的作用。但是中藥的複方是不是真的起作用,我就不能確定,這個放在理論裡談。

中醫理論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這個基礎本身就是一個以哲學為指導的基礎,是不能檢驗的。這個理論的建立有歷史基礎,因為陰陽學說成立為早,五行學說成為為晚,基本融合成型在戰國到漢這一段時間,這也是黃帝內經等著作出土的時候。

這個理論非常有彈性,能解釋所有的現象,能預言一些現象(比方說開方子),但是這個預言是含糊的,不準確的,必須以自己的經驗為指導的。以醫生經驗不同,所做的預言也不一樣。實際上說,中醫理論必須依靠醫生個人的經驗來控制其彈性,而做出比較可靠的預言出來。所以,實際上中醫的應用是個人經驗和書本理論兩個結合起來的。

而且中醫理論因為太具有彈性而不可證偽。就好象以前說腎,西醫的腎就是腎,可以看的見,摸的到,用儀器檢測的,而中醫的腎就大而化之了,腎者,水也,中醫的腎,是一個概念性的,而非實物的東西,所以內腎,外腎不分。

由於中醫理論的應用非常依靠於醫生自己的素質,所以這樣說來,任何一個醫生都不能做出一個絕對讓所有中醫信服的預言出來。

  

但是話說回來,中醫理論要以中藥為基礎,所以它畢竟也是一種經驗的總結,有對的地方,有錯的地方。但是問題在於,它不能解釋為什麼它對,也不能解釋為什麼它錯。

以上也是我看到的一篇,我認為比較好的詮釋中醫的文章,故在這轉載一下。


慧澤惠


學中醫必須要精通各種藥材的物理性質和真假的分辨,還要精通五行相學和經絡學,要懂得藥物的毒性分解法和配搭法,還要懂得運用西藥及礦物質的利用。萬物都是藥,就看你本人的天智如何。


用戶3469653868022


中醫為什麼沒落?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隨便一個文盲半文盲,就敢自學中醫,學了就覺得自己可以開方治病!入行門檻也太低了!連對生命對人體最基本的敬畏都沒有!三代務農的農民,忽然說自己家有祖傳秘方,第二天就開始看病了!這在農村比比皆是!隨便一個下崗職工,各種走投無路以後,忽然說自己參透了中醫的精髓,掛了保健按摩的牌子,穿個馬褂就開張營業給人診脈了,也沒人管!為什麼正規中醫學院科班出身的中醫被人詆譭?為什麼一說考執業證就一群噴子如喪考批?因為他們考不進醫學院,他們沒本事考證,不營造這種高手在民間謬論,就斷了他們的活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