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浙江模式”在疫情中的幾點反思

一說到“浙江模式”,幾乎所有人都會聯想到這些年浙江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無數浙商的成功案例上。誠然這是浙江模式被大家較為普遍認可的一個事實。但今天我想說的是“浙江模式”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值得借鑑的幾點意見。


對“浙江模式”在疫情中的幾點反思


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這次疫情最初在我們浙江出現和爆發,那麼如今會是何種狀態和結果?會不會也像湖北一樣嚴重?答案雖然不盡知曉,但從浙江處理這次疫情的手段和態度上來講應該還是非常有把握掌控在有限範圍內,甚至可以把疫情扼殺在起步階段。

首先,浙江省的政務素來以高效著稱。不管是日常的“最多跑一次”的窗口辦事效率,還是其他政策法規的執行力度,浙江的政府部門都有雷厲風行的行事作風。就拿這次疫情而言,浙江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啟動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措施,而當時病毒原發地的湖北還是二級響應。這不但贏得了控制疫情的寶貴時間,更是把疫情傳播的範圍大大縮小,傳播途徑也變得相對有限。我們在對一種莫名的病毒和疫情還缺乏相對科學的瞭解的時候,還有什麼比控制傳播範圍和途徑更為重要?顯然,浙江政府部門的做法是最及時、最有效、最科學的。在浙江省採取一級響應措施之後,很快國內其他省份也相繼進入一級響應狀態,這就是“浙江模式”被推廣應用的最好佐證。

其次,浙江省各級政府部門在這次疫情面前真正做到了公開透明,並最大限度的發動人民群眾一起參與到抵抗疫情、支援湖北的行動中。大災面前有大愛,面對湖北日趨嚴重的疫情,浙江全省人民心繫湖北,感同身受,不遺餘力地參與到支援湖北人民抗擊疫情的行動中去。一聲令下,大家團結一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把有限資源全部投送到抗疫的第一線去。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我們都從最大力度上支援湖北人民。而浙江省內的疫情其實並不樂觀,杭州、溫州、台州、寧波先後成為疫情爆發的幾個城市,好在及早地採取了隔離措施,才使疫情在小範圍內蔓延。當初政府下達隔離措施的時候,民眾都還不能理解。恰逢新春佳節,走親訪友、家人團圓、朋友聚會都是浙江省內最樸實的民風。但在隔離措施公佈後,浙江百姓基本都無條件地響應政府號召,克己奉公,潔身自好,不給政府添堵,不讓社會增加負擔。這種一呼百應的場面是“”浙江模式”最閃亮的體現。當然各級政府部門穿針引線般的宣傳,科普基本科學常識,公開疫情真相都做得非常給力,非常到位,這不但消除了民眾的疑慮,也取得了百姓的信任。而大家也都明白,在這個命運共同體中,在疫情肆虐下任何人都無法置身事外,所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正是這個道理。

第三、浙江省各級政府部門的工作做得非常細緻,真可謂是面面俱到,事無鉅細。省裡先定下大的方針策略,然後到市裡、區裡、縣裡,直至鎮裡、鄉里和村裡都有條不紊的貫徹執行。全民響應,任何人任何地方都無法外之地。相關主管部門,誰失職誰問責。到每個百姓身上,誰不服從誰受制約。這是一場全民“戰爭”,我們每一人都是戰士,我們更不能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可以這麼說,這個春節假期,幾乎所有的浙江公務員都隨時徵召,時刻待命,誰都毫無怨言,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們捍衛的不僅僅是別人的安全,也是自己父母妻兒的安全。守護他人的家園就是守護自己的家園。正如筆者的兄長整個春節期間都是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從來沒有按時回家吃過一段飯。春節我在舟山老家期間,每天村裡幹部都會來上門詢問,登記人員狀況,宣傳各種政策。另外在民生保障方面,也是步步到位,百姓從來沒有因為購買物資方面緊缺而感到任何恐慌。各類公眾場所要麼暫時關閉,要麼定點定時開放。甚至連大小寺廟都在一級響應啟動後關閉,這需要何等的感召力?城市裡的居民也基本都足不出戶。每個小區、每個高速出入口、每個有人員經過的地方都有值勤人員詢問登記和測量體溫。這是何等浩大的工作量,但大家都毫無怨言,因為這是在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這才是“浙江模式”的精神所在。

這裡說一個小故事,我們小區有一鄰居把他老婆在年前買的口罩通過小區業主群都送給了急需的人。自己只留了一小部分。他老婆知道後很生氣,說現在買都很難買到口罩你卻都送人了。他對他老婆說:小區裡別人都感染了,你覺得我們能平安無事嗎?是啊,大家都平安無事才是真的無事!

最後,我想說“浙江模式”的最可貴之處就是抱團取暖。不管是在大災大難面前,還是在異國他鄉,只要我們是浙江人,我們都會走到一起,榮辱與共,生死相濟。也希望全國各地的人民能採納這樣的一種浙江精神和浙江模式來共同抗擊這次疫情。那麼以後我們只說一句“我們都是中國人”!

對“浙江模式”在疫情中的幾點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