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剛當初做了什麼惹怒了梅葆玖?

草根教父小光


早年間玉先生還不叫玉先生的時候,他去參加《星光大道》,親友團確實喊出過“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口號。但畢竟是選秀節目的口號,他自己也不敢當真的吧。玉先生成為2006年年度季軍,從此走紅。後來曾經說錯話,說自己是梅派藝術,結果自然是惹惱了坐在臺下的梅葆玖先生。原因很簡單,玉先生根本不是京劇演員。他只是在自己的藝術中吸取大量戲曲元素而已。他開演唱會唱過京劇名段崑曲名段,唱腔雖然並不是京劇唱法但也問題不大,而且嗓音真的優美,清脆動聽,可是造型上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上圖說話。

好看嗎?好看。可很明顯和京劇都不挨著。
這兩張是貴妃扮相,和京劇是挺像的,然而並不是真正的京劇造型。京劇是高度程式化的,每出戏怎麼穿怎麼化妝都是很有講究的,玉先生顯然並沒有按京劇的方式打扮自己。此外,京劇裡男旦也不需要故意把胸墊厚,但是為了迎合現在審美吧算是,玉先生的女裝造型多是有胸的,也是和京劇的不同。霸王別姬的造型。項羽的造型我不瞭解也不妄加評論,不過應該至少畫對了臉譜。虞姬的造型明顯不對,簡單說兩點,髮型應該是用劉海結果全貼了片子,衣服一看顏色都不用看花紋就知道不是虞姬該有的造型。張國榮《霸王別姬》裡的造型才是虞姬的舞臺形象。但是這也沒有什麼好批評的,本來玉先生表演《霸王別姬》就不是當京劇演的。配樂用的並不是京劇伴奏,項羽的存在基本也就是用來伴舞的。我更傾向認為這是玉先生自己改編的一段歌舞,只是歌曲部分用了京劇而已。

說回原題,答案是(當然)沒有。從專業角度上講沒有可比性,一個是京劇大師一個只能勉強算是票友,雖然不至於“科比和畢加索”的區別至少也是“林丹和劉國樑”的區別吧。梅蘭芳先生不是輕易就成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的。多了不用說,一個簡單的例子,《貴妃醉酒》從前是很色情的“粉戲”,楊貴妃是在勾引高力士的,梅先生淨化舞臺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熟悉的《貴妃醉酒》。真是科班出身大師。李玉剛唱戲是偶爾的舞臺表演,主業還是唱歌的。從影響力上講……李玉剛其實還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一方面在體驗在感悟,學著做油紙傘,拜了韓美林先生為師,另一方面也在演出,現在正在做國際巡演,前些天還剛去了哈佛大學演講。據玉先生說,他在美國選定紐約洛杉磯兩站,也是有意致敬梅蘭芳先生,重走梅先生當年的行程。梅蘭芳先生已經是傳統文化的代表,自然還是沒有被超越。

說到最後也要維護一下自家玉先生了。雖然並沒有達到能超越梅蘭芳先生的水平,但是十餘年來他真的是在進步在變得越來越出色的。在國內是國家歌劇舞劇院一級演員,是特殊人才,在國際上也收穫了不少榮譽稱號,最近的一個是“亞洲傑出藝術家”。有幸接觸過一次玉先生本人,很儒雅溫和,真的是溫潤如玉,他的謙和不是可以裝出來的。不強迫任何人喜歡我們玉先生,但是也不接受任何人黑他。你可以批評他,但請尊重他十幾年來對藝術的堅持和努力。

最後,題主你這樣提問,真的是在黑我們玉先生啊!他也許輕狂過,可如今低調內斂,哪裡是認為自己可以超越梅蘭芳先生的狂徒?

小晨娛樂說


李玉剛是一個爭名圖利的能手。有網友說他是啥也不是,真是一語中的。我和一些老年朋友十分討厭他。我和一位專業拉京胡的在一起拉了十年的京二胡,基本是張(君秋)派和梅派的唱段。李玉剛那幾句京腔,最多算是京歌。


用戶3519821236381


年少輕狂,自比蘭芳,這是李玉剛得罪梅葆玖先生的直接原因。

蘭芳自然指的就是著名京劇藝術大師、梅葆玖先生的父親梅蘭芳了,其在國粹京劇藝術上的造詣,至今無人能及,包括他的親生兒子。

(上圖:梅葆玖年輕時與父親梅蘭芳合影)

但是,2006年,28歲的李玉剛以新人身份參加央視《星光大道》,其親友團就敢打出“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條幅進行聲援助威,將純粹的京劇大師與初出茅廬、與梅派沒有任何傳承關係、且只是模仿京劇唱腔唱流行歌曲的一個小夥子相提並論,不得不說還真是有點狂妄。

這件事當時就引起很大爭議,不可避免地傳到梅葆玖那裡,先生很是生氣,因為他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這樣一個毛頭小夥,不知天高地厚地竟敢和自己的父親相提並論。

其實,作為梅派正宗傳人,梅葆玖本身就已經是京劇藝術大師,但他從不認為自己的藝術成就能超過父親。

現在,忽然冒出一個自稱能與梅蘭芳比肩的藝人,別說梅葆玖,就算是京劇屆其他門派,也沒人會認可。

李玉剛後來在參加江蘇衛視《說出我世界》總決賽進行演講時曾自辯,當時自己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草根歌手”,並不瞭解梅蘭芳的文化地位在人們心目中有多麼高,那次的條幅之事純屬誤會,是無心之錯。

我相信李玉剛那時真的是出於一種節目造勢和宣傳需要,並不真的就敢拿自己和梅蘭芳先生相比,但這個玩笑開的有點大,有點不合時宜,嚴格來講,他唱的根本就不是京劇,而是糅合了京劇元素的流行歌曲,既然不是京劇人,又憑什麼和京劇前輩進行比較。

特別是他這樣說,有將自己當做梅派傳人的嫌疑,在梅葆玖看來,這就是冒充,焉得不氣?

但是,錯誤仍在繼續……

後來,李玉剛參加央視一個晚會,上臺之間,導演特意告訴他,今天梅葆玖先生就坐在臺下,你一定要好好表達一下。

於是,在主持人介紹完李玉剛後,由於激動,或者說急於想梅葆玖先生表白,他上臺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向全國觀眾表示衷心的問候!

坐在臺下的梅葆玖先生此前本來有說有笑,聽到李玉剛這句話後,生氣地起身離開。

也許,李玉剛認為,在梅派藝術前面加上博大精深,再把自己說成梅派藝術代表,彰顯自己對梅派藝術的尊重和高度認可,這樣梅葆玖先生聽了會高興,豈不知,你根本不是梅派弟子,也不是京劇傳人,有什麼資格能代表梅派藝術呢?

就這樣,兩次李玉剛自認為的誤會,讓梅葆玖對他非常生氣,只可惜,直至梅葆玖於2016年4月25日去世,這個誤會也沒有解開。

這件事對李玉剛來說,一直是個難解的心結,梅葆玖逝世當日,李玉剛便發文悼念,並在博文中重提往事,後來在江蘇衛視又將這兩件事提起,希望梅葆玖九泉有知,能原諒當時他這個懵懂少年,和魯莽的無心之失。

能在大庭廣眾面前自己說出來,並當著全國觀眾的面懇求原諒,李玉剛的態度應該說非常積極,但斯人已逝,梅葆玖生前你沒親自找機會前去主動化解,一直讓老先生將誤解帶到九泉之下,這一點恐怕李玉剛要遺憾終生了!


紅楓文史娛



李玉剛之所以成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自己的歌曲中,加入了一些京劇的唱腔,並且通過出色的反串表現出來。按理說,李玉剛雖然不是正兒八經的京劇演員,但是他在京劇的傳播上,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本應該得到京劇名家梅葆玖先生的讚賞,但李玉剛卻因為一些事深深地惹怒了梅葆玖先生。


一個是“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條幅。2006年,李玉剛參加《星光大道》而迅速成名,被很多觀眾熟知並喜歡。他也在節目中獲得了很好的成績。當時的親友團在為他助陣的時候,打出“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標語。正是因為這個標語,引起了梅葆玖先生的不滿。


梅葆玖先生是梅蘭芳大師的兒子,一輩子以父親為驕傲。看到一個年紀輕輕、初出茅廬的小子,居然大言不慚的和父親梅蘭芳齊名,自然看不過去。其實,明眼人都知道,李玉剛最初就是在利用梅蘭芳大師的名聲,為自己做宣傳。無論這個標語是親友團的主意,還是節目組的主意,李玉剛都躲不掉自己的責任。畢竟,這個條幅的受益者是李玉剛,他是通過條幅增加了名氣的。


另一件事是舞臺上想要代表梅派。在央視的舞臺上,李玉剛登臺發言,開口說到“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原本李玉剛是有意討好在臺下的梅葆玖先生,可是梅先生聽到這句話之後,起身憤然離席。

有人說是梅先生不夠大度,有些過於在意梅蘭芳的名聲。在我看來,作為梅蘭芳的兒子,作為梅派京劇的傳人,梅葆玖理所應當維護京劇的尊嚴。李玉剛雖然會一點京劇的唱腔,但他並非一個專業的京劇演員,更不是梅派的傳人,沒有任何權力代表梅派京劇發言。說白了,也就是李玉剛過於自大了。


這兩件事發生後,梅葆玖對李玉剛的事情久久不能釋懷。直到2016梅先生過世,二人也沒能將恩怨化解。梅先生去世的時候,李玉剛曾發文緬懷,並對當初的是表示懊悔,但這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梅葆玖先生在世的時候,李玉剛就應該主動的去道歉,去緩和這樣的關係。一方面當初的事情,過錯在李玉剛這一方。另一方面李玉剛的成名因為京劇,對梅葆玖這樣的京劇前輩,就應該尊重一些。

不過,現在什麼都已經晚了。只希望李玉剛能夠利用自己的名氣,更多的傳播一些京劇,為京劇的傳承和發揚做一些貢獻吧!


雨天論娛樂


這個問題不錯,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呢,先得說一下李玉剛,也就是說先了解李玉剛是個什麼樣的人,對這個問題我分三步來回答。

第一,李玉剛其人,大家知道的李玉剛是反串女生最好的一位,他出道之前的境遇也是非常坎坷的,因為追求夢想,他放棄了很多東西,曾經一度要自殺,還有一段乞討的經歷,一個偶然的機會,經人介紹參加了央視的《星光大道》,通過初賽,得了周冠軍,月冠軍,最後得了年度總冠軍的季軍,李玉剛男扮女裝非常驚豔,得到了觀眾和評委的一致好評,順理成章裡得了的亞軍,也從此出道,可以說從《星光大道》走出來的選手,李玉剛和鳳凰傳奇的名聲是最大最響亮的,而且李玉剛有了自己的成名曲,或者主打歌,開始是《新貴妃醉酒》,那句“愛恨就在一瞬間……”被廣泛流傳,後來《剛好遇見你》又被李玉剛唱紅,可見李玉剛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藝人,它的走紅絕不僅僅是靠運氣。

第二,李玉剛和梅葆玖的交集,大家知道,梅葆玖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是梅蘭芳的兒子,也就是說他是正宗的梅派傳人,可李玉剛跟他並沒有什麼交往,為什麼會得罪他呢?大家都知道,李玉剛是以反串女生為主的,他的唱腔極像梅蘭芳的唱腔,也有人在評論文章中說他是梅派最得當的傳人,但對於這個李玉剛並沒有什麼反應,因為評論的很多,說什麼的都有,所以,對於大家灌給他的頭銜,他也根本沒有在意。

可正是由於沒有在意,事情才鬧大了,怎麼回事呢?說的是在《星光大道》爭奪年度總冠軍期間,李玉剛上臺表演,他的親友團為了活躍氣氛打出了一條橫幅,上面寫著,“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這件事傳到了梅葆玖的耳朵裡,梅葆玖勃然大怒,父親的名字怎麼能和這個無名小輩聯繫在一起呢?他認為這是不尊重京劇,不尊重藝術,更是不尊重大師,於是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自己的聲音。而事情遠沒有結束,李玉剛在一次活動中上臺發言,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而當時的梅葆玖就在臺下,“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向觀眾表示……”臺下的梅葆玖當即憤怒,認為李玉剛把自己當成了梅派弟子。梅葆玖認為李玉剛太高傲了。

第三,李玉剛的道歉,實際兩次都是無心之舉,第1次是親友團鬧的笑話,李玉剛並不知情,第2次是李玉剛的口誤,自己並沒有心充當什麼梅派弟子,於是他親自登門跟梅葆玖道歉。經過真誠的交流,梅葆玖原諒了李玉剛,情況就是這個樣子,現在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梅葆玖先生已經去世,這段誤會已經解開。



小影醬


李玉剛是流星歌手,梅葆玖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之子,從所從屬的領域來看,兩人本不應該有什麼瓜葛,那麼,為何李玉剛和梅葆玖之間會發生不愉快的事呢?

原來李玉剛早年在參加《星光大道》之時,其親友團為了造勢打出了“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標語,這樣頗有蹭熱度嫌疑的標語惹怒了梅葆玖先生。

這句標語不僅把李玉剛和梅蘭芳相提並論,還隱含告訴大家李玉剛也是戲曲藝人,同時這則標語也頗有暗示大家李玉剛是梅派傳人的意思。

所以,作為梅蘭芳之子、梅派真正傳人的梅葆玖先生能不生氣嘛。李玉剛是一位演唱流行歌曲的歌手,他只是在歌曲中融入了一些戲曲元素,嚴格來說,李玉剛根本不算戲曲藝人,所以他和梅蘭芳老師根本搭不上邊。即便他是戲曲藝人,作為新人他又何德何能和梅蘭芳相提並論呢?

而在得知自己親友團打出的標語惹怒了梅葆玖先生後,李玉剛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職和失誤,我想李玉剛也一直想找個機會向梅葆玖道歉吧,但是李玉剛終是在同一處摔倒了兩次,所以又有了後來又一次惹怒梅葆玖先生的事情。

那是李玉剛參加某個晚會,他知道梅葆玖先生就在臺下,於是他想借這個機會向梅葆玖道個歉,可是一張口他就惹怒了梅葆玖,他是這樣說的:“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向全國觀眾表示…”

就這樣,直到梅葆玖先生去世,李玉剛終沒能向梅葆玖真正地道個歉,對此,很多網友也深感不滿。


在我看來,無論是什麼領域的從業者,無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應該將自己和先人相提並論。先人是先驅,他們取得的成就是載入史冊的,倘若我們也處在那個年代、那樣的環境下,我們不一定會是什麼樣子。

所以,智者從來都是在默默地努力,不是嗎?


草根說電影


梅葆玖和李玉剛之間之所以會有解不開的恩怨,主要還是因為李玉剛這個毛頭小子剛出道的時候不懂事,把自己和梅蘭芳大師相提並論,結果就結下了恩怨,一直到梅葆玖去世後兩人的誤會都沒解開,這也成為了李玉剛人生中一個非常大的遺憾。

眾所周知,李玉剛當初是在星光大道出道的。他依靠京劇唱腔唱著流行歌這個特色,在眾多選手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歌壇新人,但是有一點要清楚的是,李玉剛唱的不是正兒八經地京劇,就像李誕當初評價他那樣:李玉剛唱的那東西你以為是清明上河圖,其實說的就是北京堵車那點事。儘管李玉剛不是唱的京劇,然而他的親友團的一些做法卻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

在李玉剛參加比賽的時候,他的親朋好友打的標語就是“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李玉剛的實力不比梅蘭芳差。然而實力就擺在那裡,其實業內人士都一清二楚,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先生看到這個標語也是有些不高興了,但是依然沒有公開說話讓李玉剛難堪,一直到後來在一次活動上相遇,因為李玉剛的一句話才把梅葆玖徹底惹怒了。

在當時的活動上,李玉剛和梅葆玖見面時因為心急口快,說了一句“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這句話把梅葆玖老先生氣得再也不搭理他了。要知道,在當時只有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有資格說這句話,李玉剛雖然學了一些京劇的皮毛,但是要想代表梅派實力還差得遠,他說這句話真的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當然了,這一切本來就是誤會,只是李玉剛嘴拙說錯了話,他本不是傲慢之人,他一直都覺得自己做錯了,只是在此之後,李玉剛一直都找不到機會和梅葆玖見面。直到老先生去世的時候,李玉剛還在微博發消息悼念他,看得出來這個後輩是真心實意想道歉的,只是隨著老先生的離去,一切都成為遺憾了。

關注頭條號“娛樂八卦掌櫃”,看更多精彩點評。

娛樂八卦掌櫃


李玉剛跟梅葆玖的矛盾源頭,是源於《星光大道》的一句標語:

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

梅葆玖作為梅蘭芳先生的兒子,對父親一直當神一樣仰慕,一聽說有個根本不是梨園行的草根歌手,打出跟自己父親並列的旗號,自然是怒不可遏。之後梅葆玖接受採訪時,公開表達對李玉剛“冒充梅派弟子”的不滿。

知道這事情以後,李玉剛一直公開表示,希望有機會向梅葆玖先生解釋一下,自己並沒有冒犯梅蘭芳先生的意思。結果一次央視晚會上,主持人告訴他梅葆玖先生就在臺下,於是李玉剛說了以下這番話:‘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向全國觀眾表示……’。”

後果可想而知,梅葆玖先生不滿之處正是在於李玉剛藉助父親名聲炒作,現在還敢當著自己的面說自己代表梅派弟子,於是李玉剛說完這話,梅葆玖先生就離席而去了。

之後李玉剛一直對外表示想跟梅葆玖先生和解,可惜直到梅葆玖先生去世,他也沒找到這個機會。

怎麼說呢,李玉剛作為一個新生代歌手,想要走一條靠攏傳統的大紅大紫之路,其實也可以理解。並且跟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掛靠,那肯定是最能製造話題,並且最容易傳播的一種方式。

而李玉剛確實是這麼做的,無論親友粉絲打出來的標語口號也好,還是晚會上“嘴瓢”說自己代表梅派藝術也好。李玉剛的一切行為感覺都是精心策劃深謀遠慮,並且衝著最大化利益方向而去。

何為最大化利益:李玉剛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身上話題不斷,但他總有方法把主要責任摘出去,證明自己只是一個熱愛傳統文化的歌手,無意冒犯前輩大師。

“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標語是親友做的,所以自己非常悔恨,但之後各種宣傳海報,您怎麼還是在用呢?

晚會上太激動所以說錯了,錯得還那麼精準,別人不愛聽什麼你就說什麼,氣的梅先生離了場。直到老爺子去世,李玉剛也只是不停的在媒體面前賣慘,說自己無心之過,希望有機會解釋。就這種在行內就叫找話題蹭熱度,沒看出來有什麼誠意。


現在是娛樂至死的時代,所謂的傳統文化早就被扔進了垃圾桶,只是有人願意撈點殘羹剩飯出來圈錢而已。李玉剛去吐槽大會的時候,李誕對他的吐槽可謂是一針見血:

李玉剛唱的肯定不是京劇,更加代表不了傳統文化;

當然這的看誰去聽,如果是國內懂行的,當然覺得這不是京劇;

如果讓非洲兄弟們去聽一聽,他們一定會大聲讚歎“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所以李玉剛能火的原因,主要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已經跟非洲兄弟一個水平了。

當然現實中在很多狂熱追星粉那裡,把李玉剛就當成傳統文化的代表,他們其實連非洲兄弟都不如。


鹹魚茶館


說實話,親友團的條幅的確欠妥。但是,不必揪著不放,大師的後人這點度量都沒有?什麼叫藝術家?哪個機構負責認定,命名誰是藝術家?都是觀眾認可罷了,有觀眾,大家都喜愛就是成功的。你大師登過的舞臺,別人再登,算不算對大師不尊,大師唱過的歌,別人再唱,算不算對大師不敬?不要這樣,評價是別人給的,不是自己爭取的!京劇是國粹,但說實話,我個人很不喜歡這個藝術形式,能說京劇不好嗎?不能!你不喜歡,不等於別人不喜歡,李玉剛的反串我很喜歡,我也不可能到處替他吹捧,別人有不喜歡的權利!世界是多元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心大點吧。。。


壺詞


李玉剛和梅蘭芳生活在不同的時代裡,梅蘭芳的崇拜者多為一些喜歡梅派藝術的京劇粉兒,多為老者。而李玉剛則把梅派的一些唱法和技巧運用到自己的演唱中去,所用的舞臺效果也很振撼令人耳目一新。他的扮相十分的驚豔,水袖舞的是滿堂彩。他的扮相和演出迎和了新生代的口味,不然老舞臺京劇除了一些老京劇迷去看,中青代的人樂意看嗎?推陳出新,繼承和發揚京劇的元素有什麼不好的?不要一邊神話一邊歧視的。只要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就是最精彩的。我怎麼看梅葆玖的扮相比李玉剛差的太遠,不欣賞。有什麼惹怒不惹怒的?不就是說了一句:過去有梅蘭芳,今天有李玉剛嗎?心眼兒太小了。兩梅都已經做古,出這種題沒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