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的越多,錯的越多,還不如不幹”,你怎麼看待這種行為?

質量與創新


幹得越多,錯得越多。

這個問題我當領導時曾數次在相關會議上嚴厲批過。

在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普遍存在的問題。

任何事情或工作,要做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或暇疵,這本身很正常。

但總有一些不幹事或不會幹事的阿混,自已不行,為了表現出他的高明,正確,偉大,對幹事的指手畫腳,事後諸葛亮,小瑕疵或一些問題無限放大,一般都會說:依我麼這事要怎麼怎麼……,這事要怎樣怎樣……,一副總是正確的樣子,這類人是害群之馬,往往都是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而且領導還不放心讓他去獨當一面!他們最大的問題和缺點是不做事或不會做事,當心做事的人哪有缺點,然後充當評論家。客觀上形成做事的被不做事的人說三道四,挫傷幹事人的積極性。

我對這類人好有一比,叫:七寸烏鴉八寸的嘴,爛掉烏鴉就剩下嘴!

我懲戒這類人最好的辦法是派他幹活,出了問題讓被他說的人去糾正或修正!


用戶5527562897901


說的太對了。幹,就有錯。不幹,沒毛病。能幹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拍的。但是,這些人始終共存。要不,誰幹活,所以那個乾的多的,總是挨批評。曾經一個朋友,找領導加派人手,領導總是推諉,結果辭了,之後領導找來三個人頂原來一個人乾的崗位。找誰說理去。


木木美美


乾的越多,錯的越多!等你哪天不想幹那麼多了,全是指責你的人!理直氣壯的問你為什麼不幹?這就是我在這家公司的經歷!

從來都是責任義務全放下,權利好處放不下!竟是些推過攬功的領導!

工作只說內容,從不告訴怎麼去做,做錯了再來指責別人!

今天自己被離職了,就因為不想在幹那麼多!




匆匆那年1007


這是非常正確的一句話。拿個形象的比喻,要不摔倒,最好是躺著。走的越多,被絆倒的機會就多。而且,這些能幹的人往往只是把精力用在工作中,而卻較少機會去和領導溝通交流。相反,那些靠嘴吃飯的就是阿諛奉承,溜鬚拍馬之徒,這些人和領導走得近,那麼好處也不少得。中國自古有句話,“乾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說風涼話的。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奉獻!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貢獻!況且,乾的越多,精力付出越多,疲勞也越多,當然犯錯的機會也越多。所以對一個人的判斷這些都需要“明君”來辨識。


青山紅雨


這是個職場通病,啥時候能治癒,啥時候才能還給實事求是的真本色。能幹的不如會說的,乾的多,自然錯的多,遭到的指責就多。久而久之在眾人眼裡養成了習慣,"你就是幹活的人。"有活不干你是毛病,幹出成績理所當然,幹錯了是能力不足。往往這時不幹事的人反倒沒錯。這是不良的傳統,延續至今,很難改變。就如我們曾說"飯前便後要洗手!"一樣是掛在嘴上的虛偽。想想"飯前便後要洗手"這幾個字,實際操作起來是給別人看的,是對別人的尊重。對自己就沒有尊重!飯前洗手是對的,便後洗手是不對的,便前不洗手而便後洗手那是對自己身體器官的不尊重。因此,我們應該糾正為"便前便後要洗手"。可在實際生活中,沒有幾個人進了廁所先洗手再如廁。人人做到的是出了廁所才洗手。你想想這傳統的虛偽能改嗎?





綠城麥浪


這就要看什麼事,什麼人了。壞事當然乾的越多,錯的越多。而對於人來說一切事物都存在正反面,訴以當然是乾的多,錯也多。只是根據人能為不同,出現的錯多少不同。改錯就是進步,穩滿就是退步和穩患。


用戶54688925139


怕丟烏紗帽,老實人好欺負


三爺愛逛窯子


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我在我的主頁有專門的一篇文章作了闡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針對於這個觀點很多人都是持有認同的態度的,為啥呢?畢竟你做的事情越多那麼相對來說出錯率就越高,出錯率高那麼你被“幹掉”的風險就越大,那麼也就造成了這句話成為了很多人在企業做事的座右銘,可以理解但是否真的如此呢,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下面我說兩個簡短的小故事,你品!你細細的品!

故事一 有人問農夫:“種了麥子了嗎?”農夫:“沒,我擔心天不下雨。”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農夫:“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麼?”農夫:“什麼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註解: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不論是對於商人還是職場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想一下這個事情,一個不願意冒任何風險的人一事無成對於他來說也是在撐場不過的事情了。

故事二 兩馬各拉一貨車。一馬走得快,一馬慢吞吞。於是主人把後面的貨全搬到前面。後面的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誰知主人後來想:既然一匹馬就能拉車,幹嘛養兩匹?最後懶馬被宰掉吃了。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懶馬效應。

註解:我們從這個小故事裡是否能悟到:讓人覺得你可有可無,你被踢開的日子就不遠了這個道理呢。

因此在這裡我針對標題上的這句:做的越多死的越快,這句話我個人並不是非常認同這句話,在現在的經濟大環境之下,假如在一個企業不掙不搶不做,覺得都在冒險,可以說是能夠充分體現“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但也同樣失去了進去的可能性,因為任何一個企業的管理者都不會去考慮這類人群去升職的問題。

我覺得應該是這麼考慮:做的越多不一定死的越快,但做的越多錯的越多又不善於總結經驗教訓成長的人,死的越快。不知道你的看法如何呢?下方評論留下你的看法和觀點,關注我一起學習職場的智慧之道


楊子談職場


盲目幹,當然幹越多,錯越多。

認清,認準目標幹,並且目標是正當的,有積極意義的,幹中犯錯,難免,但須及時糾錯,反思,總結,改進,創新,那麼,越幹越對,最終實現既定目標。


天馬行空80476


乾的越多,錯的越多這情況比較普遍。但乾的多看幹了什麼,如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就是越多越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