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寧願拿著4000多的工資當白領,也不願意去月薪7000多的工廠?

答否


不願意進工廠是因為白領有以下優勢

首先,我們從人的五個需求層次來分析。

第一,能夠解決我們的溫飽問題。這個無論是月薪4000還是7000,都是能夠解決我們的吃飯穿衣問題的,這個需求層次很容易滿足。

第二,能夠保證我們的安全。在這方面社會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治安環境和社會保障,兩種工作也都沒有太大受工傷的可能性。從這方面來說,兩種工作也沒有什麼差別。

第三,能夠滿足我們情感和歸屬方面的問題。在這方面我認為工廠員工之間相較於白領沒有很大的利益衝突從而更少勾心鬥角,工作關係更簡單,同事之間的相處也更加融洽,更容易讓人們得到歸屬感。很多白領之間都是貌合神離,同事之間僅限於工作關係,沒有歸屬感。

第四,獲得尊重的需要。在這個方面就開始出現明顯的差異了。雖然說工作無貴賤,只是分工不同,每個靠自己合法勞動賺錢的人都應該受到社會尊重。但是就社會現狀而言,人們普遍更尊重白領,這樣的觀念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改變。

第五,自我價值的實現。大多數白領受過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基於這個基礎,白領有更好的上升渠道。那對於工廠工人來說,更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價值。

其次,白領的工作環境更好、勞動強度更小。這就跟進廠的人寧願拿七千的月薪,也不願收入一萬去建築工地是一樣的道理。

再次,白領有更優質的社交圈子。白領有更多機會接觸同事以外的其他人員,能夠了解更加前沿的社會信息,接觸的人和事相對處於工廠工人沒有那麼封閉。使工作和生活能夠保持更加愉悅的心情。

另外,白領通常生活在大城市當,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大城市有完善的的生活配套設施,比如:公園、商場、電影院等。生活配套設施肯定要比工廠附近好的多。

這些是白領職位更能吸引人的主要原因。


多彩陽光


大學期間利用暑假去富士康工作了兩個月,從那以後我就發誓,畢業以後絕對不會去工廠工作,哪怕工資再高。

人情冷漠

我們去的時候是暑假,由於天氣非常炎熱,我們只帶了涼蓆和薄薄的一個毯子。富士康的宿舍裡面有空調,他們晚上都蓋著厚厚的被子睡覺,我們晚上凍成狗,根本睡不著,一個同學問她們能不能把溫度稍微調高一點,她們壓根不理。無奈一起來的同學半夜把能穿上的衣服都穿上了。我清楚的記得,早上起來都能看到嘴裡呼出的白氣,一瞬間覺得自己是在冰箱裡睡了一覺,而此時我們都穿著薄薄的短袖。

富士康裡的人大多學歷低,長期在那樣的環境裡工作,心理變態的很多,特別是男生,總是發些不堪入目的短信騷擾女生,感覺非常亂,人際關係也相當複雜,我們這些短期工跟老員工住一起,總是被欺負,不知道她們為什麼總是看不上我們。

工作力度大,環境差

我們的工作是三班倒,輪到夜班簡直覺得生不如死,工作環境又熱噪音又大,我做的是給產品裝箱。一個很大的機器日夜不停地生產產品,我必須一刻不停地把產品裝箱,剛從機器出來地產品非常燙,而且很容易有殘次品,我必須保證速度的同時抽空檢查有沒有殘次品,有時候忙忘了檢查,出現問題會被主管罵的狗血淋頭。有時候我會恍惚覺得自己也跟個機器一樣,是為大機器服務的小機器,沒有思想,做著機械重複的事情。


我們去的時候,富士康跳樓事件剛剛過去,廠裡三層以上的樓都裝有防護網,以防有人跳樓。在那兒待了一個多月,我就受不了,更別說幹了十幾年的人。每天除了吃飯就是工作,在廠裡沒有娛樂,沒有朋友,只有沒日沒夜都幹不完的工作,沒空思考,甚至沒空花錢。

工廠裡的工作看似來錢快,吃的卻是青春飯,生活質量也非常低,很多在工廠幹了三年左右的人,到社會上從事別的工作都會不適應。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資,年輕人,最重要的是能學到東西。


拾光1991


先想講一個我身邊的真人真事,我弟弟學得是機械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後在益海嘉裡,也就是金龍魚糧油食品公司上班,主要從事機械維修工作,這種大型外企的福利待遇是沒說的,在零幾年的時候月薪就有5000多,在我們這種四線小城來說就不少了,上一天休兩天,並且逢年過節米、面、油管夠,自從我弟弟在金龍魚上班後,我家裡基本上都不用買米、面、油了,有時候是在吃不了還送給親戚朋友。

工資福利待遇好,但是工作環境真是惡劣到沒法形容。每天兩次巡查機械運轉情況,車間溫度都是在50度以上,在這種溫度的車間,別說巡查了,就是待一會都受不了。如果機械壞了,還要維修,在車間一待就是1個多小時,出來以後渾身都溼漉漉的。白天到還好說,要是趕上夜班的時候設備出現問題,那是最慘的,本來就睡眠不足,還要在蒸籠一樣的車間待著,真心受不了。那一段時間弟弟的身體狀況直線下滑,後來家人看了也不忍心,就給他在事業單位找了個工作,那時候事業單位公司才2000多元,但是很輕鬆,每天就是坐班就行。

回到題主的問題,如果你身體條件允許,我建議你去工廠工作,畢竟工廠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工資肯定比坐辦公室強,而且還很鍛鍊人。說不定你幹個幾年以後,工作表現好還能提個小主管之類的,那時候你也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如果你想圖個清閒就去當個月薪4000的小白領,工作比較體面,還不用很辛苦,每天閒來無事還可以做做兼職,也是一筆不菲的收益。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越呆越懶,清閒的工作很容易讓人失去上進心。

所以兩種工作各有利弊,就看你喜歡什麼樣的生活。


關注@李羽毛兒 為你排憂解難,教你兼職賺錢!

李羽毛兒


我一個朋友的經歷恰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朋友是初中沒畢業就輟學,輟學後先是在家務農,後來發現年紀輕輕就在家務農很不情願,於是去電焊廠當學徒,後來成功的成為一名焊工,偶然有一天吊車吊著一捆鋼管裝貨的時候繩子斷了,他眼睜睜的看著一位工友被砸死了,他跟我說,當時嚇的魂都沒了,從小到大也沒見過死人,第一次見還是這麼慘,後來他果斷不幹這個行業了,開始去學美髮行業。


再見到他已經是一年以後了,見面後讓我大吃一驚,他像變了個人一樣,穿著帥氣的休閒西服,頭型也變了,最重要的是現在能接觸到姑娘了!


在之前做焊工的時候,一個月也不見不到一個姑娘,現在做理髮師了,每天都有姑娘預約理髮。他也感嘆,原來自己捯飭捯飭還是挺有樣的。


又過了一年,他在青島已經開了自己的理髮店,也找到了一位青島本地姑娘準備結婚了,用他的話說,如果不是換了個行業,哪怕掙得再多,人生大事也不見得能解決。


所以,當白領和去工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有些事情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你可知道民工的平均收入早就在一萬以上了,但是因為環境不同,接觸到的人和做的事都不一樣。


多年以後,白領以後還有一月兩萬的機會,但是工廠裡可能工作一輩子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多年以後,白領的另一半也一定是白領或以上,而工廠裡的另一半也大概率是在工廠裡。


胖帥plus


格局不一樣,你去工廠幹一段就知道了,我大專畢業,學的是小語種,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去工廠幹了半年,工廠裡一線都是高中以下文化的,有的管理崗位也是,只有辦公室的文化高點,生產線上的姑娘們,每天都比怎麼穿好看,今天這個處對象了明天那個談戀愛了,他們的價值觀非常淺薄,世界觀非常狹窄,滿口都是髒話,我在當中感覺自己是異類,還有一個同事也是大專畢業的,被她們欺負走了,那段日子真的這輩子都不想過了,後來做的都是辦公室的工作,工資雖然平均下來就四五千,但是沒那麼多加班,工廠的日子每天工作12小時,整個人根本沒時間想別的。


蠍子似獨非毒


如果是我得話 我會選擇在工廠待幾年,特別是年輕人更應該選擇七千的工廠,4000的白領只是看著光鮮,也許也更有升職空間,但在升職也不過是給人打工,如果選擇在七千的工廠,一個月存四千,一年存五萬,你待個三年 可以存個十到十五萬,三年後離開工廠,不管是學技術還是做點其他事 都是需要本錢的,由於你在工廠時存了十幾萬,所以不會太缺錢,但反觀四千的白領,由於每天上班八小時,有充足的時間花錢,所以一個月四千 應該剩不了多少錢,沒有錢也就沒法做其他事,甚至於 中途想離開都不能,因為沒有存款 每當想離開的時候都會猶豫在猶豫,至於升職,現實點吧,不是你想升就升的,與其被動等待升職 不如 拿著七千一個月,做個三年遲工,主動出擊比被動等待強的多


2020目標存六萬加油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拿4千做白領,也不願到7千的工廠當工人,大家可以看一看現在的工廠工人的辛苦程度和工作量就知道是什麼原因了。

我在一合資企業上班,工廠的工資待遇在我們當地還是屈指可數的,就是這兩班倒,流水線叫人頭腦,每天上10小時的班,白班夜班輪流轉,一個星期夜班下來人走路都感到頭重腳輕,10個小時班,再加來去路上時間,吃飯洗刷時間,再加要做點家務,真正休息時間也只有6小時左右。



再說這流水線作業,只要大機器一開,你這小機器隨時都要跟上大機器的節拍,我的班組是做按裝的,一分鐘不到的時間要裝12顆螺絲,少裝一顆要扣工資,要是打盹拉線了,也得扣工資,有時請個事假一天應發工資150元,請假要扣250元,整天的手拿一把電動螺絲刀,除了打螺絲還是打螺絲,富士康的工人跳樓大概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精神崩潰所造成的吧。


4千的白領工作雖說工資少一些,但再也不用上夜班了,這夜班可是最讓人頭疼的事,白領的工作不可能有流水線這麼緊張吧,雖說現在各行各業的競爭壓力都不會小,但勞動強度肯定要比工廠流水線輕鬆,我認為這就是有些人寧願拿4千當白領,也不去7千的工廠的原因吧。


百花爭春我為先


工廠工人工資高,工作卻並不那麼好乾。

老王是我們當地一家鋁廠的工人,主要是從事氧化鋁鋁水生產工作。工資很高,月薪6000多,有的時候能拿到七八千。我一個研究生畢業的白領員工,工資是4000多,他比我高多了。

為什麼工資差距如此大呢?老王的工作是生產鋁水,具有很高的危險性,鋁水如果發生外溢,一千多度的高溫,能瞬間將人融化。而且,車間裡輻射特別強,手機根本不能帶入車間,一點信號都沒有,對人的身體具有一定的傷害。老王的工作,勞動強度大,實行三班倒,每天工作10小時,尤其是的倒緊班的時候,特別的累。工作生活非常的不規律。

老王是農村人,學歷低,能夠找到這樣一份高薪工作,非常的滿意。但是,他特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繼續從事這份工作。他孩子大學畢業以後,老王讓他找了一份輕鬆一點的工作,工資雖然低,但是卻不是那麼的累。

我們之所以願意接受低工資的白領工作,不願意接受高薪的工廠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工作不同。工廠的工人,工作非常的辛苦。我們的很多工廠,都是靠工人的體力在掙錢,工人從事最基本的生產經營活動。雖然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了,但是,工人的體力勞動依然很大。而白領員工,工作沒有工人那麼累。

二是社會地位不同。通常認為,白領員工,天天坐在辦公室裡工作,衣著乾淨,非常體面,很少從事體力工作,大多數是腦力活,有的是從事管理他人的工作。而工廠的工人,一般都是衣著樸素,天天在車間裡與機器打交道,工作較累,屬於產業鏈中的最低層級。

三是工資待遇不同。工廠的工人,工資雖然高,但是社會保險繳納參差不齊,有的不繳納,有的只繳納一部分。工資雖然高,但是將來的養老、醫療,甚至是住房,都沒有可靠的保障。而白領就不同了,工資是低一些,但是五險一金都是比較齊全的,將來有很大的保障。同時,白領工資是4000元,但是他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職位,或者是增加自己的業績,從而實現升職加薪,超過工人的工資,是非常有可能的,也不會花費很長的時間。

四是工作時間不同。白領,大多數是常年白班,8小時工作制度。在8小時之外,白領有很多空餘時間,可以陪陪家人,可以放鬆自己,也可以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己。8小時之外,白領能獲得更多的東西。而工人就不一樣了,一般是三班倒,或者是10小時工作制度。工作生活沒有固定的規律,而且勞累一天後,工人通常是習慣於睡大覺,恢復體力,以便於第二天繼續工作。他們很難有機會提升自己的。

綜上所述,從長遠看,白領的工作更加優越,更加有利於自己的提升和成長。這也是很多人願意放棄高薪,選擇底薪白領的最重要原因。


職場百靈鳥


為什麼寧願拿著4000坐辦公室,也不願意去月薪7000多的工廠工作,這種現象很早就有,不是現階段才出現。

04年我在服裝公司管行政,春節過後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招工。一線員工開出保底1200計件包吃住,加班一小時補貼2元,這在當時同行中算很好的待遇了。火車站出口還打了一面牆的廣告,並派專車接送。結果平均一天新人不足100,足足用一個月,新廠才勉強能開工。而同期招總檯和文員6人,工資僅800元包吃住,第一天就招滿,並不斷接到諮詢電話。

當時我經常泡天涯雜談,就發了個貼:保底1500,有本科生願意去服裝廠當工人嗎?

結局勿庸置疑,被懟得天昏地暗成置頂貼,哈哈哈哈。不過還真招了十幾個家庭比較困難的學生兵。結合貼子評論和文員新人反應,我覺得當時主要的有三方面因素,而十五年過去,現在又添加了幾種原因吧。



1.傳統觀念:勞心者貴,全社會潛意識中辦公室族最有地位。

2.沒有生活壓力:學生剛出校門,其收入對大部分家庭而言只是錦上添花,舍地位求相對高薪動力不足。

3.開放圈子:進工廠在生產線中除了幹活配合人員,與外界基本隔閡。辦公室有機會接觸各種人員,培訓機會多,與外界保持聯繫。



這麼多年過來,隨著自動化智能化提高,傳統觀念有淡薄趁勢,但不能否認依然存在,特別是傳統行業。而沒有生活壓力這點因素在強化,很多剛出社會新人沒合意工作寧可啃老,更勿論以3000多差價換取心理上禁錮自己。開放圈子目前成了主因之一。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的發展,人們習慣了大空間生活態,追求更多的接觸與思維碰撞,而工廠特別是生產線給人的印象就是封閉、剝奪時間,以至情感上格格不入。

當然現在還衍生許多表面因素,如工作環境、工作內容、使用工具、團隊活力、發展空間。

從這麼多年下來實際結果對比,去一線學生兵本來就少,能堅持下來的更少之又少,和我保持聯繫的就2個,一個去杭州當品牌採購總監,一個在晉江當生產廠長,在當初物以稀為貴,有文化在一線自然會倍受關注,脫離一線升遷機會多。

當初選文員崗位的現在都一般,在人事、行政和自己做電商苦撐,沒有特別發展。而外貿業務員、跟單員發展還不錯。

總之,這種現象從根本上還跑不脫那三條主因,加一條發展空間期望值。需要提醒年輕人的是,新一輪自主職業創新潮很快來臨,擁有一技之長才是關鍵,一些事務性職能崗位,表面一時風光,但中年職場或是在自主職業時代將一無用處,不入為好。


老西眾幫


我大哥就有過這樣從白領,到人傢俬企工作的境遇。我大哥是國有企業礦山的管理人員,雖然工資只有四五千元,但是他作為一個管理者還是受到人們的尊重,有的時候親戚好友們還能借上他的一點光。 他周邊也有一群好朋友圍繞在在身邊。大家也都覺得大哥的工作體面,跟大哥在一起倍兒有面子。直到去年我們企業改革,我們這個礦山租賃給了民營企業。當時我大哥面臨著回自己的公司或者是到民營企業去上班。當時的選擇是民營企業給的工資是八九千元,要比現在的工資多個一兩千元,於是我大哥就毅然的選擇了到這個企業去工作。


大哥到了企業以後,人傢俬企對她還很好,工作也是管理崗位,但是平時的工作指責可就發生了變化。平時大哥養尊處優一些力氣活兒都是底下的員工乾的,現在私企不養那麼多閒人了。有的時候來了炸藥需要解,有的時候搬來一些酒,需要往庫房裡挪。人傢俬企的老闆直接就找到我大哥,告訴他要在下班之前把這些活幹完。我大哥平時那幹這些活兒,現在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幹,幹完了這些體力活兒,以後我哥哥的腰痠腿疼背發麻。工作了一段時間,我哥哥才知道,原來人家的企業領導都是得幹別的活兒,還得兼顧著幹自己崗位的活兒。原來這多給的錢也不是白給的。後來我的大哥也漸漸的適應了這種環境,沒有辦法為了生存嘛,中年人必須得有一個能夠養家餬口的崗位呀!


就是我大哥的這種境遇,我覺得還是在國企裡面當白領比較好,可千萬不要到私企裡,為了幾千塊錢把自己折騰夠嗆,還隨時有被炒魷魚的危險。所以說讓我選擇我一定選擇國企的白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