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二大隊值守

面對疫情

無數人奮戰在一線

為我們築起安全的防護

這背後是許多家庭短暫的別離

這其中,煙臺的小朋友們雖心有不捨

但還是將自己的爸爸媽媽

“借了出去”

他們借出去幹嘛呢?

跟小萱一起來看!

你去吧,我在家一定聽媽媽的話,等你回來

芝罘區毓璜頂小學姜舒晏的爸爸姜廷樞是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科醫生。作為煙臺第一批馳援武漢的醫生,他說:“國家培養我們這麼多年,該我們回報國家和社會了。”這句樸實的語言,打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們再來回顧出發前他和女兒的對話:

女兒:爸爸,你不跟我們一起吃年夜飯了嗎?

爸爸:在湖北有許多人生病了,需要爸爸幫助他們。

女兒:我知道了爸爸,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讓大家生病的。你去吧,我在家一定聽媽媽的話,等你回來。

我長大最想成為你那樣的人

煙臺山醫院感染管理科醫生刁麗娜、副護士長張學剛也是煙臺第一批馳援武漢醫療隊成員。

刁麗娜把一雙兒女送回老家,便和煙臺的戰友踏上了開往湖北的動車。她說:“我有防護經驗,還有紮實的院感防控工作基本功,我們全家都支持我!”

大年三十下午16點30分,張學剛接到護理部緊急通知:我院擬派出醫療隊支援湖北!張學剛毫不猶豫:“我是副護士長,又是一名男護士,讓我去!”

爸爸我擔心您,可是我的眼淚不會掉下

魯峰小學五(7)中隊解鈞博的爸爸媽媽都戰鬥在煙臺防疫一線。他和爺爺一起看電視,瞭解疫情發展,通過視頻、信件表達對父母的思念:

交警二大隊值守

在同學眼裡,解鈞博爸爸是偉大的人。下圖作品作者來自魯峰小學五(7)中隊:

交警二大隊值守

葡萄山小學劉翔雲媽媽也戰鬥在煙臺防疫一線。

交警二大隊值守

3歲女兒的“全家福”

“怎麼樣了?”

“我挺好的”

“你怎麼一個人在辦公室吃飯啊?”

“剛忙完”

“行啊,那你趕緊吃,家裡有我你放心吧”

……

視頻兩端連接的是跨越48.5公里的“醫警家庭”。張凱是高新區姜格莊邊防派出所一名普通的民警,他剛剛忙完隨訪工作,帶著從食堂打的飯,回辦公室跟妻子“例行性”視頻通話,互道平安、加油鼓勁。

交警二大隊值守

張凱的妻子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急診中心重症監護室的一名護士,同樣奮戰在疫情工作一線,近期也需常常值班。年僅3歲的女兒,便交給了父母照看。

張凱聽父母說,閨女一醒來就哭著找爸爸媽媽,一天晚上,突然不哭不鬧了,自己在安靜地畫畫,畫著畫著竟然睡著了。老人走近了一看,畫的是“全家福”,爸爸穿著警服,媽媽穿著護士服,自己依偎在父母中間。

交警二大隊值守

媽媽現在是“戰士”,必須要在醫院值班

交警二大隊值守

近來,煙臺肺科醫院病區主任李娜和其他醫生、護士24小時輪流在發熱門診值班,接診發熱病患。輪休時,李娜通過手機視頻與家裡連線,互報平安。兒子在手機那頭說:“媽媽,你要躲遠點,不要接觸病人呀。”李娜知道兒子是擔心她,但她又想不出什麼話語來跟兒子解釋,只好套用丈夫的話對兒子說:“媽媽現在是‘戰士’,必須要在醫院值班。”隨後趕緊岔開話題,跟兒子聊些其他的事情。李娜說,在發熱門診工作的醫生護士24小時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口罩接觸發熱病人,全程陪著病人抽血、檢查等,由於戴著防護手套,有時候做動作會覺得“不靈活”,但她們還是俯下身子或者蹲下來,為病人精心檢查、耐心護理,絲毫沒有躲避。“我們全院的醫生護士願為戰勝疫情,隨時聽候命令,責無旁貸。”

媽媽,您身體不好,記得多喝水休息

“多喝水”曾被網友們評價為最沒營養、最虛假的關心,而值守在杜家疃收費站防疫一線、煙臺黃務中心衛生院醫生薑海霞兒子從東營寫來的信上,一句“媽媽,您身體不好,記得多喝水休息”卻引爆了大家的淚彈,成為史上最催淚最暖心的“多喝水”。

交警二大隊值守

“爸爸媽媽,你們都在醫院工作,我在新聞上看到有醫護人員被感染的病例,我有點擔心,你們在(工作)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在視頻裡看到穿著防護服的你們,爸爸媽媽,我都快認不出來了!爸爸媽媽,你們除了在醫院值班,還在杜家疃收費站出口值班,檢測車輛中每個人的體溫,值完班還要往收費站運物資,媽媽,您身體不好,記得多喝水休息。爸爸媽媽,雖然我們每天都會視頻,但我還是想對你們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為你們感到自豪,我愛你們!有這麼多人在努力,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很快戰勝這個病毒的。”

交警二大隊值守

“我幫媽媽照顧妹妹”

交警二大隊值守

居家觀察人員門前,龍口市新嘉街道孫紅豔利用微信提醒對方測量體溫並認真做了記錄。她默默轉身掏出手機,呆呆地看著屏幕,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手機屏幕上顯示的是10歲哥哥正在客廳裡耐心陪伴著4歲妹妹玩耍的畫面。原來,她放心不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工作之餘時不時地通過自家監控查看孩子的情況。

正月初二開始,孫紅豔和丈夫雙雙返崗投身到防疫一線,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獨自在家,雖然出門前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但始終還是放心不下。她通過監控,看到平日裡調皮的哥哥耐心的陪著年幼的妹妹玩耍,給妹妹喂水、切水果、穿衣服……儼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深夜回到家,兒子憨憨一笑,“爸爸媽媽不在家,我長大了,我要做個好哥哥,我幫媽媽照顧妹妹!”

我的父母在疫情防控一線

交警二大隊值守

交警二大隊值守

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大家都選擇了呆在家裡,享受著難得的親子時光。他們有的興高采烈的發著媽媽每日烘焙的點心;有的展示著和爸爸玩過的遊戲;有的則對這種蝸居生活表示出厭煩。然而,他們卻不知道,他們厭煩的這種和父母呆在家裡的生活,卻是我此刻最期盼的事情。我扒拉手指算了一下,今天是我在奶奶家住的第五天,意味著我五天沒有和爸媽呆在一起了。

我打過幾次爸爸手機,電話那頭總是傳來嘈雜的聲音,每次都是簡單幾句就掛斷了電話。有時候他在挨家挨戶的給經營業戶張貼發放倡議書;有時候他在藥店檢查藥品價格,調解群眾反映的口罩價高投訴;有時候他在超市處理物價上漲的糾紛。我很不理解,不是說不能出門麼?不是說不要到那些人多密集的場所麼?不是說藥店這些地方比較容易被感染麼?為什麼他一直在那裡?我去看媽媽負責的微信公眾號,她的崗位在這裡。那裡面有疫情發生以來,她每天跟隨同事們下基層拍攝的大量執法一線照片,有市場監管部門每日公佈的蔬菜價格,有政府對武漢疫情問題的各類公告,有各種科普的知識告訴廣大市民如何做好防範。我知道這些海量照片和信息背後,有媽媽和她的同事們辛勤的付出和努力,為每一位一線執法者築起堅強的後盾。

文章作者是龍口市明德中學初二五班的王閱琳,其父母是龍口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王學策和林巖。孩子的媽媽說,讀完女兒寫的這封信後,淚早已浸溼眼眶,覺得挺對不起孩子的,但沒辦法,舍小家是為了顧大家,使命在心,職責在肩。

寫給媽媽的詩

交警二大隊值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各地多支醫療隊連夜馳援湖北。在那個夜晚,有無數的媽媽離開孩子、告別丈夫趕赴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來自陸軍軍醫大學的岑媛就是其中一位母親,她的女兒今年9歲,在萊州市文峰路街道中心小學讀四年級。出征武漢後,女兒給她寫了一首詩。在詩中,女兒說——

寫給媽媽的詩

那一天 媽媽接了電話 說要馬上出發


我緊緊抱著媽媽說 媽媽不要走 您還沒吃年夜飯

媽媽說 是初心 是使命 是責任

可我哭著說我不懂 我只知道要您留下來

媽媽擦乾我臉頰的淚水說去救人

任務完成就回來吃團圓飯

一天 兩天 三天 這一等就是七天

看了電視才知道媽媽去了抗病毒的第一線

您發回的照片 帶著笑容與疲憊的臉上

印著一道道口罩壓過的痕跡和水泡

外婆哭了 我也哭了 但我沒有哭出聲

怕您聽到會笑話我愛哭的模樣

我在心裡默默地想著

長大後也要成為像您一樣可愛的人

孩子的心裡話(畫)

交警二大隊值守

交警二大隊值守

交警二大隊值守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

他們逆風前行

給家人留下背影

為病人帶去希望

祖國一聲召喚

他們義無反顧趕赴前線

守護一群人 守住一座城

我們相信,天使的白一定能照亮夜的黑,

無畏的逆行定會讓恐懼消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