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你讀過最好的書是什麼,可以分享一下嗎?

積善承德


2019我把以前讀過的《平凡的世界》又讀了一遍。

第一次讀的時候沒有多大感觸,只是把這本書當作年代記憶讀了。在我還沒有步入社會工作的時候我的理解和現在有很大不同。雖然年代不同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找到和書中所寫到的人和事是有共同點的。我想記憶是讓我們回憶過去。

書中的少平雖然和大多數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一樣平凡。但他的世界又和很多人不一樣,他不願在黃土堆找出路。可是又能怎麼辦?他給人當苦力,給人背石頭,下煤窯,他知道他身上揹負著什麼。雖然每天都是從潮溼,陰暗,高強度的體力勞動的井下升上來,隨之就是他心中的太陽也升起來了。


視頻君i


《王朝物語》應該是我在2019年讀到的最好的一套書了。

我是以兩天一本的速度,把中野京子一套四本的《王朝物語》看完的,足見這套書的吸引力了。

不過,這套書卻看得我後背心直髮冷。

別說是現在的有些人,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千百年來,放眼世界,為了王權的尊位,哪朝哪代又不是這樣呢?而混亂的歐洲,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了達到所謂的血統純正而不顧直系血親,歐洲各王室之間的政治近親聯姻,就算再怎麼做親戚,血統再純正,最終也還是敗在了唯我獨尊的“利益”二字之下。血腥、殘暴、打打殺殺,父子、夫妻、親情,貴戚、君臣,最後都倒在了一頂王冠權杖爭奪之下的血泊中,當時的整個世界也因此而動盪不安。

讀中野京子的這套既呈現歷史,又表現繪畫藝術的《王朝物語》的意義,不僅在於能夠了解當時歐洲各國的歷史淵源,也同時將歐洲文化藝術最具影響力的表現形式之一——繪畫歷史融入其中,從而使之更加形象生動和有趣,栩栩如生。

最後我還從這套書中得出了一個結論,國與國之間,或者說人與人之間,有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那就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方舟漫話


《了凡四訓》是2019年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袁了凡先生原名袁黃,字坤儀,號學海,生於明嘉靖14年(1535年),江蘇吳江人。

袁黃幼年喪父,母親命其學醫,謂可以養生,可以濟人,袁便遵母命到一家藥店當學徒。一次在山中採藥時,偶遇一相命之人孔先生。孔先生推算其命運休咎,未來功名,絲毫不差,全部應驗。因此袁黃便認為命運皆有定數,不可改變。

但在1569年袁黃34歲時拜會南京棲霞山雲谷禪師,通過雲谷禪師向其解說命運“數”的真相,揭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的人生哲理,袁黃幡然醒悟,積極為善助人,改過積德,由此改變了自身的命運。孔先生曾推算其壽命只有53歲,且無子嗣。但事實上生育了兩個兒子,最終卒於1606年(享年71歲)。袁黃也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凡”,我的理解,是取“了卻凡塵,重塑新我”之意。

《了凡四訓》原為袁黃先生寫給兒子的訓子文,共四個章節,分別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其以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方法,開示了人生“命"“運”的真相,實為我國人修身、齊家之臻言良訓!

強烈推薦這本《了凡四訓》!







中國傳統文化擁戴者


2019我讀過最好的書是《毛澤東詩詞三十七首》。我從初中開始學習毛主席的詩詞,直到一八年,都是學的讀的單首詩詞,不知怎的每每讀到毛主席的詩篇,哪怕就學過讀過熟記的《沁園春.雪》都是那麼具有新鮮感,那麼激動人心,那麼令人精神,那麼令人奮發圖強!我今年2019年才系統地讀到了《毛澤東詩詞三十七首》,每每興奮不已,感覺人也年青,受主席詩詞情感思想的震撼,總有一種我也能做風流人物之感,並一定會朝著我的願望目標奮勇前行。

現在我與大家分享一下主席的幾首詩詞中令人震撼和精神的詩詞句。 《七律.長征》中的幾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朦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壓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幾句詩何等氣派,主席把這些艱難險阻在紅軍面前描寫得象玩似的,大大地頌揚了紅軍藐視一切困難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沁園春.雪》中的一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又顯現了主席何等的才華和豐功偉績。《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詩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中可見主席何等智慧和痛殺落水狗的決心,極大地鼓舞了人民軍隊捨生忘死、前赴後繼地解放了全中國,建立了新中國。

好了,主席的詩詞美句就分享到這裡。總之主席的每首詩詞及美句都會大大地提高和鼓舞人的意志和精神,令人不畏艱難,奮發圖強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是世間難得而僅有的最好的書,令人百看不厭。






雲遊24735908485


2019年讀過最好的書是《為什麼是毛澤東》。

讀《為什麼是毛澤東》之粗見。朝聞道,夕死可矣。作為一名普通中國人,身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我覺得自己有必要去探究中國為什麼選擇了毛澤東,毛的思想究竟有何可學之處,如何能影響和指導我們的生活。帶著這些疑問,我去讀了這本書。並很幸福與大家一同分享、探討、交流,敬請指導。

一、思想之作用。人的偉大在於思想的偉大。人與人的區別在於思想之別,這也是雲泥之別的根本之別。縱觀歷史之路,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王陽明等等聖賢偉人,就是由於其思想之偉大,才穿越了時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成為中國人投肌頰髓的思想道德之燈塔、之航標。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三人行必有我師,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等。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構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思想基因,指引規範著中華民族砥礪前行,創造著時代的奇蹟!你我讀書,如何通過讀書引啟思想之裂變,個人認為讀名人讀經典。毛,一代思想哲人,所有中國人的驕傲!

二、毛澤東的成功因子。一是家庭上,從小家境較為富足,奠定了自信心理。幸福是一個變量,它等於現在減去過去,正值代表幸福,負值代表不幸。 二是目標上,建立宏大目標,即改造中國與世界,然後以超常的行動力,一生去實現。三是圈子上,在湖南師範學習期間,岳父楊昌濟開啟了毛的天眼即做有益於社會的正大光明的人,建立了如蔡和森、蕭瑜、李立三、羅章龍的一批優秀人士圈子。四是學習上,博古通今、博覽群書,一生手不離書,床頭鋪滿了書籍,經年累月研史讀今,常常徹夜筆耕不輟,親自寫親自講親自傳道。五是健康上,愛好游泳等運動,六七十歲仍然泳水於長江,身體棒棒嘀!

三、毛澤東思想的粗淺認識。一是思想層面,確立了人人平等,徹底絕決了幾千年封建等級觀念,與基督耶穌、佛陀站在同高。二是人類層面,唯有他確立了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三是方法層面,確立了團結、大聯合之法,只要能團結聯合的力量統統吸納融入。八路軍,是共產黨團結國民黨後融入國軍序列的典型事例;還有土改,解決了幾千年底層大眾的生計問題,衍生了小米加步槍的輝煌。四是力量層面,槍桿子裡出政權,黨指揮槍。五是組織層面,支部建在連上。六是戰術層面,體現變,運動戰,殲滅戰,游擊戰,農村包圍城市等等。七是戰略層面,聯美抑蘇,全民兼兵,發展兩彈一星,發展基礎工業。

四、毛澤東思想的運用。作為一名普通的凡人,我們無法達到偉人的思想境界,但努力向其靠近,正如麥苗生長,你不見其增高但其日有所長。通過學習思悟偉人之心路之思想,一是運用之一,學會團結朋友構建正向圈子,一個人的進步是一滴水,一個圈子的進步則是一條小河一片小湖,固然小河小湖力量有限,但它依然能激起磅礴之勢、推動你我向前。二是運用之二,學會變,不能一塵不變,更不能陷入溫水煮蛙思想,以不變的做人道德底線為支撐,以變的創新創造屬於自己生活。做到善用變的思維簡便方法處理每日生活的難題。三是運用之三,用超強的行動力去踐行目標,一旦目標確立要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比如趁現在身還能動、心還能動,想幹點事抓緊幹;不要等心能動但身不能動時,為時已晚。抓緊行動,活在當下!四是運用之四,凡事要探究大本大原,要究其本質思其根子。像毛一樣抓住了千百年農民之根本糧食問題,實施了土改大法,贏得了民心。我們每個人要立足實際,認真洞悉影響自身及周邊的本源,因人因地因時採取相應方法,或能不斷超越提升。五是運用之五,在思想上多向聖賢偉人不斷學習。比如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天下之柔馳騁天下之堅,將欲強之必先弱之,實事求是等等。特別是我們傳統的文化思想,穿越時空依然熠熠生輝,如老子的道德經僅五千字但思想之深廣之深遠,需要你我深讀心讀。學毛澤東思想,努力為你我所用。讀書目的全在於應用,已是成人的你我,更應學會為己所用、經世致用!偉大的共產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我們努力向上善若水靠攏!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惡,故近於道!做水一樣的人!

我覺得毛澤東之思偉大,一是變融全身。二是學貫終生。三是人民至上。四是行動堅決。五是剛毅堅強。六是無私無畏。


盧子LZ


智則勤,能則達,勞則獲,勇則勝,專則精,聰則規,備則福,豐則喜,足則樂,學則升,創則生,謀則順,才則博,悟則通,曉則知,誠則靈,舍則得,思則明,慎則行,器則捷,望則空,慮則密,缺則補,群則義,廉則安,信則盛,諾則守,容則大,謙則禮,忠則穩,忍則興,錯則改,危則變,險則避,潔則輕,進則取,退則闊,難則幫,急則救,奸則懲,惡則除,叛則誅,犯則監,騙則罰,偷則關,搶則斃,狂則亡,多則賤,少則珍,縱則悔,守則落,貪則獄,拐則滅,坑則失,蒙則丟,賭則敗,困則助,貧則扶,懶則窮,浪則恥,節則榮,合則貴,和則諧,誠則盈,正則鋼,善則揚,仁則敬,老則尊,幼則愛,慈則美,孝則幸,律則強,俗則隨,恆則成,堅則贏,志則壯,強則銳,德則重,王則聖,適則存。新三字經。


蒼穹新能源


如果你經常感到失意迷茫,人生無趣,那麼這5本書應該對你有所幫助。

今年年初的時候,我給自己立下了很多目標,比如看多少本書,寫多少篇書評,學習vlog製作,學習英語,每日練字,堅持健身,學習理財知識……說來慚愧,一年過去了,我只完成了一小半。

可我並不沮喪,因為我在讀書的過程中完成了一個額外目標——實現自我和解。

在類似“越努力,越幸運”等口號的影響下,我們總是急切地擺脫現狀,催促自己煥然一新,似乎只有那個理想中的自己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我們常常忽略一件事,想要變成更好的自己,除了各種知識技能的加持,還必須具備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真正瞭解自己,接受自己。知識技能可以幫助我們變優秀,但只有實現自我和解,真正瞭解並喜歡現在的自己,我們才能變得自信、強大、堅毅。

為此,我推薦這5本對我幫助很大的書:《原生家庭》《依戀》《執迷》《如何正確吵架》《內向高敏者》。這5本書不僅幫助我重新認識了自己,還讓對我家庭、情感、人際關係、人生選擇等都有了新的看法。

1.《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原生家庭本是個中性詞彙,是眾多與之相關的負面新聞,將它慢慢變成了貶義詞。

不過,成年人90%的心理問題,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氛圍之中。

這本書的作者是蘇珊·福沃德,她是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書中收錄了大量的案例,將有毒的父母進行分類,指出他們的錯誤行為是如何影響子女的一生。更可貴的是,這本書還提供了一條特殊的自我救贖之路:不必與有毒的父母展開鬥爭,你也能通過科學的方式獲得解脫。即使改變不了父母,你也完全可以拯救自己。

《原生家庭》這本書,非常適合以下幾類人閱讀:經常自我懷疑、缺乏安全感的人;希望改善與父母的關係的人;想要與伴侶、子女更好相處的人;新晉寶爸寶媽。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哭了很多次,我特別想穿越回童年時代,抱一抱小時候的自己。

2.《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

前陣子看了個記者臥底PUA培訓機構的視頻,覺得可笑又憤怒。那些披著愛情外衣的控制型行為,冷酷無情,不可理喻,害人不淺。

《依戀》這本書指出了控制型男人的內心動機:“他們虐待自己的伴侶不過是為了掩飾他對女人極度的惶恐。他們深陷對女人的愛的渴望和對女人根深蒂固的恐懼之間,始終無所適從。”

整本書的內容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重點講述了控制型親密關係的成因和機制,以及女性在面對控制性男人時愈發逆來順受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紹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行為技巧,幫助女性學會自衛,不再被控制型所左右,從而擁有健康的親密關係。

身處戀愛或婚姻中的讀者可以從這本書裡,及時發現兩性關係中潛在的隱患,積極採取行動,為長久的幸福而戰。

單身的人瞭解了書中的知識以後,在面對未來的感情時,便多了一個考量的維度,從而遇見更適合自己的伴侶。

3.《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

這本書與剛才提到的《原生家庭》和《依戀》同屬一個系列,都是蘇珊·福沃德所著的全球暢銷書。《執迷》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種令人窒息的愛——充滿威逼、控制,甚至是暴力傷害的執迷愛戀。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執迷者。你可以通過以下四個問題來判斷自己是否有執迷傾向:

1.滿腦子都是自己的戀人,或想要得到的那個人。

2.對執迷的對象有著難以滿足的渴望。

3.已被對方明確拒絕,或者得不到:要麼肉體上的不到,要麼精神上得不到。

4.被拒絕或者得不到後,自己的行為開始失常。

執迷是一座心牢,它將我們困在童年被拒絕的模式裡,阻礙我們去追求身心自由。

《執迷》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執迷行為的真正面目,瞭解了執迷系統的成因,並學到了許多操作性很強的改正方法。

願被執迷愛戀困擾的朋友們,都能積極地展開自我救贖,擁有健康、甜蜜的愛情。

說句題外話,每當看到網上那些“私生飯瘋狂追星”的新聞時,我腦子裡總是會蹦出這本書,其實仔細想想,為了追星而做出的一些不計後果的瘋狂舉動,也是執迷愛戀的一種吧。

4.《如何正確吵架》

我以前一直渴望能擁有童話般的愛情,兩個人幸福地在一起,只有甜蜜,沒有爭吵。

讀過這本書以後,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錯得多麼離譜。

如果一個人總是執著尋找童話般愛情,那他心中必然會衍生出許多不必要的幻滅感和焦慮,而這些都將嚴重影響愛情與婚姻。

除此之外,書中還列舉了關於愛情的7個常見誤區,讓人感到醍醐灌頂:

誤區1:我只要擁有一段關係,就會變得快樂

誤區2:愛意味著喜歡並接受我真實的樣子

誤區3:找到“對的人”或“靈魂伴侶”才是答案

誤區4:相容性很重要

誤區5:化學反應很重要

誤區6:感受到吸引,意味著遇到了“對的人”

誤區7:只要有愛就夠了

《如何正確吵架》的重中之重,就是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觀點:爭吵並不是一件壞事,只要找到正確的方式,所有的爭吵都將變成良性的溝通,促進親密關係健康發展。

書中列舉了15種常見的吵架類型,包括推卸責任,家務瑣事,財務紛爭,有話不說等,還提出了6條切實可行的良性爭吵技巧,比如喚醒渴望,緊密互動,揭露問題,解救自我,重建矩陣,堅持行動。

每一次良性爭吵,都是在為幸福而戰。值得一提的是,書中介紹的爭吵技巧的適用範圍,不僅侷限於伴侶之間,我們與朋友、父母、生意夥伴的交往時也同樣用得到。

5.《內向高敏者》

如果說前4本書適用於所有人,那這本《內向高敏者》 則是專門為性格內向、高度敏感的朋友而準備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走在路上,偶然聽到一首歌,它的旋律與歌詞非常符合你當下的心境,讓你覺得這首歌就是為你而作。

作為一名內向高敏者,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心裡一直充斥著這樣的感受。

從小學時期開始,我就一直把內向當成是缺點,拼了命地想要改掉這個毛病,結果不僅沒有融入外向者的世界,還總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

後來我才明白,內向與外向並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它們只是兩種相對的性格特質而已。 我終於意識到,把內向當成一種性格缺陷實在是太傻了。我應該接受本來的自己,而不是去或成別人。外向者的世界看起來熱鬧非凡,精彩紛呈,但那些都不會屬於我。

《內向高敏者》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其實是它的副標題——“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這本書是一份寫給內向型高敏感人群的人生指南。書中不僅指出了我們與生俱來的10個閃光點,還點明瞭那些常常令我們精疲力竭的10個阻礙因素。書中案例無數,很多內向高敏者積極分享自己的經歷與經驗,教會我們如何科學、合理地利用性格特質,成就獨一無二的自己。

這5本書幫助我重新認識自己,接受自己,讓我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雖然偶爾還是會困惑,會迷茫,會不知所措,但我非常喜歡現在的自己。

親愛的,請你記住,好好愛自己,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

你呼吸著的每一個瞬間,都應該去過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人生就像一場公路電影,願獨一無二的你,到達一個自己喜歡的目的地。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20896956687198442"} --}

謙謙卮言


2019年讀了以下幾本書,分別是莊士敦的《紫禁城的黃昏》、陳忠實的《白鹿原》、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和梁啟超的《李鴻章傳》。從文學性來講,《白鹿原》是讓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道出了生而為人最該堅持的是什麼。白嘉軒和朱先生無疑是為人處事的榜樣,做人硬氣,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同時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積極和樂觀。同時,《白鹿原》中對人性的挖掘也是非常深刻的。田小娥這樣美麗俏佳人,黑娃喜歡,白孝文喜歡,鹿子霖也喜歡,但是中國人世俗的觀念裡是接受不了黑娃和小娥的,到不到任何祝福,遭遇的都是白眼和譏諷。其實小娥是整本書裡最悲劇的人物,上帝給了她天使的面龐,卻讓她承受了地獄的慘烈。其實仔細回想一下,小娥不是一個壞女人,她一直是受害者,從嫁到地主老財家起一直到死為止。我想黑娃和田小娥如果是生在一個自由的社會里,可能就不會有這麼多痛苦,他們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沒有傷害任何人,但是身邊的任何人都覺得自己的道德信仰被踐踏了,所以要千方百計阻撓、詆譭和攻擊,包括白嘉軒在內。其實,關於《白鹿原》還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討,每一次的思考和探討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認識。


心中的星辰大海


2019年裡,我讀了35本書,基本上都是圍繞詩詞、歷史、古代文學,在這裡我分享《葉嘉瑩談詞》。

1、這本書寫什麼

這本書不是葉嘉瑩先生親自撰寫,而是先生歷年著作中詞學理論論述的原文摘錄,共有600則。每段摘錄後都標出了原文出處及頁碼,方便讀者查閱全文。這部書摘錄的數目包括葉先生的16部專著,還有先生未發表或發表而未結集的論文與演講。可以說,涵蓋面足夠廣。

這部書收錄的是葉先生詞論中的宏觀觀點,不涉及太具體的詞人詞作,可以說,是對葉先生詞學理論的梳理。對於喜歡古詩詞的朋友,是非常值得讀的。

2、這本書的具體內容

這本書把600則摘錄梳理分類,分為本體論、批評論、詞史論三部分,讀這本書我們可以瞭解葉先生詞學理論的全貌。

《本體論》講的是詞的本質是什麼,美在哪裡,分為詞的美感特質、言外意蘊、弱德之美、詩詞之別、詞曲之別等五章。《詞史論》講述詞的發展演變。葉先生一改傳統詞論中豪放、婉約的分類方法,把詞分為歌曲之詞、詩化之詞、賦化之詞,這樣的分類更為合理。

《批評論》中傳統詞學的批評,也有西方文學批評,葉先生綜合運用東西方文學批評理論之長,來研究詞的本身,所以能既能論證前人的觀點,又能糾正前人的偏頗。不管是張惠言還是王國維的得與失,葉先生都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3、這本書滿足了我的期望

我喜歡古詩詞,崇拜葉嘉瑩先生,也讀了先生好多論詩詞的書,看了許多先生演講的視頻,經常遺憾沒有人系統梳理先生的詞學理論。而這本書滿足了我的期望,所以第一次看到它時,就果斷買了下來。

2019年我讀完的書

讀大師的書,還和大師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這是多麼幸運的事!《葉嘉瑩談詞》值得一讀!


梅鶴讀書


伴隨著都市化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巨大的生存壓力,你是不是好久都沒有好好讀過一本書了?

由於平時比較喜歡看書,所以經常有朋友讓我給推薦書單,最近整理了一下今年讀過的書,大概有十多本(真的不算多了),從中選取了最值得讀的六本,推薦給你。

  一:《年輕的心在哭泣》      

       耶茨最有名的小說可能是《革命之路》,這本小說曾被改編成電影,由溫斯萊特和萊昂納多主演,並被冠上了“如果當年jack沒死他和ross的接下來人生”,講的是中產階級的幻滅。

二:《小團圓》                              

       這不是張愛玲最有名的作品,卻是歷年來最讓張迷不屑的作品。因為宋以朗不顧張愛玲銷燬此書的遺言,將其出版,張迷們很大程度上不願意去讀這本違背張愛玲遺願的書。

三:《受戒》                                      

       汪曾祺是我今年才開始讀的作家,他溫情的筆法和老師沈從文如出一轍。沈從文的文章秀美靈動如湘西小夥的情歌,汪曾祺的文章溫柔通透似江南少年的詩句。《受戒》是一篇不算太長的小說,情節不算很出眾,平平淡淡的前奏,直到尾聲才有所謂的小說的起伏波瀾。

四:《神鵰俠侶》                                 

         金庸先生的這本書,本來也是輪不到我來推薦的,這本書太著名,著名到讓人看見有人推薦都懶得去看推薦詞。小說也是今年夏天才去看的,當時廢寢忘食的追,看完了長吁一口氣,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很長,也很好。《神鵰俠侶》是一本好看的小說,卻不僅僅只有“好看”。作者在《神鵰》時筆力已愈加穩健,思想也較之前有所變動,楊過和小龍女是師徒關係,在封建時代,這種隔一輩份的關係是不可能得到社會包括江湖的認可的,而金庸讓它成為了現實,所以我想,《神鵰》如果真要說一個主旨的話,那一定是“人性自由”。而金庸先生也在書中塑造了一系列或可愛,或可悲,但都各具特色,鮮明生動的角色。這種功力,非常人可及。

五:《苦水音樂》                                 

         這本也是我今年都很多遍的小說,很酷很有意思。布考斯基是美國底層的詩人,小說家。做了大半輩子底層,到老了才發達起來。被人稱作“地獄裡的海明威”,也算是體會了各種人間疾苦。這本《苦水音樂》是一本小說集,包括了很多又黃又暴力的短篇小說,故事的主角多半都是底層人民。

六:《好人難尋》                                   

         這也是我夏天讀的一本書,同樣也是一本短篇小說集。作者是美國弗蘭納裡·奧康納,這位小說家身和《傷心咖啡館》之歌的作者麥卡勒斯一樣,也是一位殘疾的美國南方女作家。她的《好人難尋》小說集由包括《好人難尋》在內的十篇短篇小說組成。她的小說以立意獨特,心思詭譎,結局出人意料出名,奧康納被稱為“邪惡”的小說家,因為在她那裡,不存在任何的矯飾掩蓋,她就是要直白的說出一切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