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保險人,但是身邊很多朋友不信保險,我就想問問現在保險這麼好為什麼不信?

Whereareyounow8614


買保險的時候什麼都好,什麼都保,真有事了要理賠的時候,這不在理賠範圍內那也不在理賠範圍內,然後就是請律師打官司,法院判理賠,還要花律師費還要花時間,所以大部分人不相信保險。


藍色風鈴32


我媽最搞笑了交了20年600,買的時候那個保險員說這份保險買滿20年等你孩子22歲的時候就可以把錢取出來了,值20萬呢!我媽當嫁妝給我時說有20萬,我打開一看2019年到期後168元,我和我媽都懵了,後來問清楚才知道我媽也是真的傻,一年就交600,20年後怎麼可能有20萬,聽保險員瞎扯,自己沒文化真可怕


我的工作是種甜


我來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歷,我以前買過意外險,有一天摔倒肋骨骨折了,身體極其虛弱,住了兩次院,後期賠付的時候有理賠員過來調查,也巧了,只有一張骨折的片子診斷找不到了,我要求理賠員等我一下我找到發給他,結果第二天早上直接接到保險公司總部打電話來指責我是騙保,當時真是心臟病都氣犯了,理賠員根本不等我找資料就直接上報我是騙保,然後就打理賠員留下的電話質問他,更神奇了,電話號碼是假的,我被人罵的狗血噴頭,說他不是保險公司的,說我的腦子被驢踢了[發怒][發怒][發怒]打這個電話,然後幸虧我的骨折報告單找到了,我直接投訴到當地保險公司,經理出來道歉,一個月後理賠了,真是太寒心了。再說我家孩子的事情,稍微好些,現在學生都有學平險,每年都買,得了中耳炎手術,去報銷,開始扣病歷的字眼,說病歷上寫耳悶一年了,不能報,我說買了這個保險五六年了,沒有停過,又要我出示這些年一直買保險的證據,然後說我的東西資料不全,其實都是全的,因為之前與保險公司打交道有經驗和耐心了,就耐住性子慢慢和他說,需要什麼我就補什麼,手術醫院在外地我也去補。聽我這樣說,保險員說那算了,這些資料也行[摳鼻][摳鼻]。總體來說給孩子報保險我跑了五六次吧,比起我那次的經歷好多了。經歷了這麼多,不是不想買保險,真的害怕了。


兔咪322


確實是有大部分的人都不相信保險,因為有好多的保險人,他都是忽悠的,18年前我就被他忽悠了一份保險,是一份分紅險,說每份100多塊錢,連交十年然後返還230塊錢,每年還有分紅,買了幾千塊錢,第二天送保險單來,交給我老婆簽字,我不在家,後來保險單上說的是交20年,那我就上當了;我如果把這些錢定期存款也有那麼多,比它還更高,所以有很多是騙人的。


時光1576149


我的車在路口被追尾,怕堵車顧移動到不影響交通的地方停車。嘿,頂我車的人跑了,我只好找人自己修車。共花了400多元修好了。

這是去年的事,今年保期又出現剮蹭,比上次被頂輕好多。走保險才知道,倆車修車費5千多。我的車一年報費3千多,哪怕比自修車貴到倆千都可以理解。5千是什麼概念,將近倆車的保費修巴掌大的輕微剮蹭。怪不得,大車禍保險公司“爾虞我詐”般的理賠條款這麼多!錢都被小車禍瓜分了!

這樣的保險有什麼意義?我向保險公司反饋,保險人顯然很反感!


秦偉良1


一人賣保險,全家不要臉。這句話不是憑空出現的,賣保險的只是想推銷出去,只說好聽的。合同厚厚一本本,理解能力低的都看不懂,也不給時間看。簽字之前還反覆說你看好合同,從特麼給我合同到拿出筆讓我籤不到3分鐘。好好的一手好牌就讓保險公司弄稀碎,都是急功近利。忽悠一波是一波。現在大家都不信任保險,爽了吧。今年有一個10年的到期了。絕對不續。


黃瓜臉


我唯一瞭解的是平安公司,保險條款有的非常坑人坑錢,尤其是那些所謂的理財分紅險。公司的營銷方式重心不是產品,不是理賠,不是誠信,是人拉人的類似於傳銷的模式!!!平安公司每年的純利潤是幾百上千億,但是口碑日益低下。被坑過的人,基本不再相信平安公司,連帶也不相信其他保險公司。




資州李慕凡


我是“話險為宜”,一名財經領域創作者,非保險從業人員,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回答之前,先來想下這樣一個問題:

保險到底是什麼?

是一種商品?是一種保障?

是一種投資?

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保險本質上是一份法律合同,以保障未來的疾病、意外風險為保險責任,為被保險人提供一份對沖風險的保障。

保險本質上是一種無形的商品,不同於其他有型商品具有實際使用功能,保險以風險保障為功用,而風險具有不確定性,這也導致了保險保費的投入最後不一定有“產出”。

解答:為什麼很多人不相信保險?

概括起來,無非是投保人、保險人和社會媒體三方面的原因使然。

1、投保人原因;一般來說,很多人投保人的保險專業並不強,簽完保險合同後,便將保險合同置之高閣,對於條款的認知也僅侷限於代理人的短暫解釋。

只有當被保險公司拒賠時,才會想起來有“保險條款”這一東西,才會想著去把保險合同翻一番,等到合同上白紙黑字寫著“xxxx情況下,保險公司不予賠償”時,投保人便會大聲質問保險公司:你們說好的什麼都能賠呢?

殊不知,保險公司也無奈啊,約定細則在合同中寫的清清楚楚,保險公司不會無中生有。投保人自己的問題導致了被拒賠,卻因此反過頭來指責保險公司,並宣稱“保險”公司是騙子,是坑人的,人云亦云之下,保險成為了眾矢之的。

2、保險人原因;我國保險業起步較晚,為了最大限度的刺激保險業發展,前期聘用了太多的保險代理人,由於代理人職業操守的良莠不齊,導致了“誤導銷售”的事件頻發,代理人為了達到出單的目的,隨意誇大保險功用,對外宣稱“什麼都可以報銷”;對於合同條款的不實解讀等等,保險代理人的這些行為極大消費了客戶對於保險的信心,造成了現在很多人不相信保險的結局。

3、社會媒體原因;社會媒體常常會抓住保險公司的任一拒賠事件,然後大做文章,絲毫不去驗證事情的真相如何,到底是投保人的問題還是保險人的問題導致的拒賠,反正能博眼球,贏得流就夠了,管你三七二十一。

隨著社會媒體的不實引導,關於“保險是騙人”的這個話題不斷髮酵,傳播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相信保險。

寫在最後:

毋庸置疑,當風險發生的時候,保險確實能夠帶給我們很大的安心,是個好東西。但是在各種不規範的行為之下,保險也被很多人誤解。

因此,我想,只要投保人多一份閱讀保險合同的耐心;保險人少一份銷售保險時的“套路”;社會媒體多一份實事求是的態度,保險業的處境將會得到很大的改觀。

保險不會騙人,人才會騙人。我是“話險為宜”,客觀、中立看待保險,還原保險真相。

話險為宜


第一以營利為主要目標的保險公司,是不值得人信賴的。第二,到目前為止沒聽說哪一家保險公司因為收支不平衡倒閉的,其中原因自己想。第三,保險時是服務上門幾分鐘就可以拿到保單,理賠時是客戶找你們,並且要幾十樣的證明材料,拒賠不賠的多,即使部分可以賠,也是一拖再拖。試問一下,別人還應該信你們保險嗎?


求真務實反虛假


我之前也做過一陣保險,但是我不做壽險只做車險,朋友們的反應大多不是不相信保險,而是不相信你這個人,做保險做的好的幾乎都是那些做的年數比較長的,而且有很多的賠付案例,這樣真正的保險人首先自己是很專業的,所以他能夠通過你的需求和自己的經驗為你推薦最合適你的保險,另外做的年數長是做口碑的,不屬於那種圈錢就跑的人,所以大家都會信任他!總之,如果你做保險,那就先讓大家相信你的專業度,如今自媒體時代,你可以在上邊多下功夫,把一些真實的賠付案例告訴身邊的朋友和客戶,充實自己的專業度,這樣慢慢的會做的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