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用法律視角構建財富管理新思維


王芳:用法律視角構建財富管理新思維

近幾年,隨著國人的財富不斷累積,大部分高淨值人士已經度過創富階段,到了關注財富保障與傳承的階段。也有越來越多的高淨值人士需要私人財富管理的法律服務。一批有敏銳眼光的律師,已經開始將私人財富管理領域,作為律師服務的主要方向。


近日,「顧問雲」對大成律師事務所王芳律師進行了專訪,針對高淨值人士的財富風險、律師在財富傳承中扮演的角色等問題展開探討。


王芳女士是大成律師事務所家族辦公室法稅團隊負責人,沃晟法商學院榮譽院長和創始合夥人,同時是央視《法律講堂》的金牌講師,摘得中國最佳私人銀行法律服務、中國最佳法律服務家族辦公室、中國最佳財富傳承方案規劃等多個業內重量級獎項。


/ 對話 /


顧問雲: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在代際傳承中會遇到問題,就目前的大環境而言,在財富管理和傳承的過程中一般都會遇到哪些風險和阻礙?


王芳: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目前的經濟大形勢都比較複雜,高淨值人士也高度關注財富的保障與傳承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面臨著三大類風險:


第一大類是稅務風險,稅務風險分為企業稅務和家業稅務。


比如企業用假髮票抵稅,或將本是對公賬戶的收入轉到私人賬戶上,形成偷稅漏稅的行為,具有一定稅務風險。現在國家對於假髮票、假交易的監管趨嚴,企業稅務上國家也頒佈了“金稅三期”的監管體系。


高淨值人群的收入來源是多樣的,例如股權投資分紅、知識產權轉讓、銀行理財收益等,除此之外總經理還會有薪金和分紅,個人也可能會有一些其他勞務收入,甚至海外收入。


而國家在2019年1月1日實施的新《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對個人財富實行了全方位監管。隨著個人財富的逐漸曝光,個人房產,個人銀行賬戶,甚至個人婚姻狀況現在都可全國聯網查詢了。2018年,中國稅務總局還實施了CRS海外金融賬戶信息交換,這意味著中國高淨值人群的海外收入也進入了全球聯網的狀態。當一個人所有的收入都透明化,主動報稅就顯得格外重要,當然,高淨值人群在此種情況下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第二大類風險叫做企業家業牽連類風險。


在我們中國的200萬高淨值人群中,有50%以上是企業主,他們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企業經營上,但他們沒有想過,當一個企業一旦經歷了市場波動風險,或者說“黑天鵝事件”時,會不會牽連到他們的家業呢?這是很有可能的。

舉個例子,很多企業家給企業做融資,需要股東、法定代表人和他的老婆作為連帶擔保人簽字,這也就意味著一旦你借錢還不上,你的老婆也會跟著倒黴。再比如說有些人在創業初期找財務投資人,很多人會簽署對賭協議,對賭協議裡有一條,如果三年內你無法兌現承諾的業績,就要用家裡的房子等財產還錢。也就是說如果家業企業不分,一旦企業出問題,家庭也會跟著受到牽連。我剛才說的就是目前很多中國民營企業主存在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提醒大家關注第二類風險,就是企業、家業風險隔離。要把財務問題,責任問題分清,設立防火牆。


第三大類風險叫做財富傳承風險。


我國改革開放40年,很多一代企業家已經60歲左右了,兒女也已經長大結婚了。那麼很多一代企業家都會擔心接下來企業要怎麼傳,房子要怎麼傳,銀行裡的金融資產怎麼傳,古董、藝術品、珠寶怎麼傳,實際上每類資產傳承都有適合自己的工具和方法。


當財富傳承面臨了這麼複雜的一個情況,這對於高淨值人群駕馭財富的智慧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以上就是我總結的高淨值人群在財富增值和保值中面臨的最典型的三大類風險。


顧問雲:您作為律師,在為高淨值客戶提供財富傳承服務時,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另外,律師在為高淨值群體服務時會有哪些優勢?


王芳:律師這個角色有點像架構師,或者說是醫院的體檢中心。當一個老闆去和銀行說,我想做資產配置,金融人士會這樣說,王老闆,你這些錢固收保本配多少,債券類配多少,權益類配多少,對沖類配多少,期貨配多少,他是按照金融視角來進行的資產配置。


但如果你把同樣的話來問律師,他的考慮範圍會與金融人士給出的資產配置範圍差別很多,他會考慮你的應稅資產配了多少,免稅資產配了多少,顯性資產配了多少,隱形代持資產配了多少,境內資產多少,境外資產多少,企業資產多少,家業資產多少,守富類資產多少,以及傳承資產配了多少。所以從律師的角度來看,他是從企業家業、境內境外、一代二代,這類維度來考慮的。在這種考慮方式下的資產配置可能會用到法律工具,也可能有稅務工具,還可能有金融工具。


另外,我認為律師也像是蓋一座財富大樓時打地基、挖地基、搭鋼筋框架的那個人,當我們把這個框架搭好了,再去諮詢理財師就踏實多了。所以其他財富業界的資產配置更像是在做裝修、買傢俱、打隔斷。


顧問雲:CRS政策的出臺,很多高淨值人群都非常關注,您能從律師的角度針對此政策在稅務籌劃方面給出一些專業的建議嗎?


王芳:首先需要消除一個大家普遍存在的誤解,CRS的出臺並不會給大家帶來太大的稅務負擔,比如你在海外某銀行有一個一百萬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達到3%,那麼每年收益的這3萬美金是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的,也就是6000美金,實際上並不會對個人財富產生很嚴重的影響,更何況海外的投資收益率普遍較低,大概也就在1%-2%左右。


如果面對CRS政策,有部分高淨值人群擔心財富保全存在風險,可以通過改變資產配置的類型、家庭成員稅務居民身份的轉換、把資產轉移去非CRS交換區、以及利用特殊的金融工具,比如海外人壽保險等合規舉措來規避財富風險。
顧問雲:對於在高淨值人群中佔絕大比例的企業主而言,您有什麼財富保全以及財富傳承的建議可以給到他們嗎?


王芳:簡單總結來說一共有三條,第一管好企業,第二管好家業,第三就是企業家業設立一道防火線。


另外可以通過資產代持協議、家族信託、大額保單、海外資產配置、以及提前的財富傳承規劃來設立家庭財富安全港,通過這些工具以達到家企資產分離且財富保全傳承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